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瓜树下(王世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木瓜树下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木瓜树下中国当代作家王世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木瓜树下

老家村口的硷畔上长棵文冠果,别名木瓜,老百姓俗称木瓜树。这棵木瓜树见证了村中五百多年的苍桑巨变,自己也随着历史地变迁,载入史册。

木瓜树由谁种植,已无法考证。很早以前与木瓜树关联的事情,因历史久远,加之无人记载而渐渐被人遗忘。但上世纪以来发生的故事,依然鲜活,而且有很多是我耳闻目睹的。

小时候听老年人讲,上世纪三十年代,区公所办公时,就派出瞭望哨,在木瓜树上“望风”,当时木瓜树被人们称为消息树。我的家乡是1935年解放并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革命老区,有时候区公所转移到村里活动,为防止敌人袭击,办公时就派出瞭望哨爬上树干"望风",一旦发现陌生人进村就立即报告,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党组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从三十年代中期至1949年全国解放,党组织和工作人员在村里活动期间,没有遇到任何危险。特别是1947年夏,胡宗南的部队进攻陕北,路过村里,并在村里宿营,由于情报准确,党组织及时转移,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村里的土地改革也是在这棵树下动员展开的。当年在木瓜树下,党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了上级指示,安排分配土地。之后,队长带着会计和群众一起,持着人字形的拐尺,一块一块地丈量分地。获得土地的群众,脸上绽开了久违的笑容。

上世纪中叶后,木瓜树下的故事也变得多而活跃起来。木瓜树见证了合作化的全过程,村里的新鲜事也是从这里集中和分散传播的。

每天生产队岀工前,队长就站在木瓜树下大声呼叫社员集合,社员们听到通知后,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应着队长的呼叫声集中上工。人武部门为每个村的民兵连培训了司号员后,出工时间一到,司号员就站在木瓜树下吹响岀工号,从此,队长出工的呼叫声也被军号代替,上工的集合声也多了几分"洋味"。再到后来,有了高音喇叭,上工、开会的集合令,也就由木瓜树下的高音喇叭发出了。

木瓜树下也是村中老年人聊天乘凉的定点之地。只要天气好,不岀工的老年人,就听着上工的集合声,不约而同地来到树下,开始每天的"新闻联播"。诸如谁家的母猪下了几个仔,谁家婆媳闹矛盾了,谁家儿媳生了个胖娃娃,毛主席发岀最新指示了,要深挖洞,广积粮,美国人在越南打仗了……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家里买了收音机的老人,也就兴致勃勃地提着收音机来到木瓜树下,小心翼翼地打开收音机,让大伙听新闻、赏歌曲,大家也要议论一番国家科技进步快,惊讶新的社会好,赞叹收音机比神话传说中的顺风耳还厉害,北京说话,坐在木瓜树下也能听得到等等。当然也有对新科技成果产生怀疑的老人,有一年村里买了台抽水机,有的老人怎么也不相信抽水机能扬水,在木瓜树下聊天时,议论纷纷,说什么自古水往低处流,沟里的水怎么可能抽到高处,年轻人瞎花钱了。第二天现场观看了抽水成功,老人们又惊呼,现在的社会"日怪了",水也能往高处流。

随着时间地推移,木瓜树下的故事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木瓜树台也不知不觉少了几分喧嚣,队长的上工呼叫声也渐行渐远了,偶尔集会,通知也被电话和微信所代替。老年人在树下的"新闻联播"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话题变为家乡发现了大气田、大煤田、大油田了,谁家买了车,谁家电视效果好,谁家搬迁到城里住了,谁家子女上了大学、考上了研究生,谁的手机功能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陕北能源大勘探,经济大发展,油、气、煤田大开发,循环利用,风电机遍布乡间,翼翅随风翩然。公共汽车也开到村里,木瓜树下变成了公交站,特别是现代家用电器、信息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新一代的老人,也变成知识型和快乐健康养老型群体了。木瓜树下老人们集会的间隔越来越长,人数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短,老人们不出门,也知天下事了。

木瓜树下每年最热闹的是元宵节。毎年农历大年三十晚上,木瓜树下就照例悬挂一盏四乡八邻都能看得见的灯笼,乡亲们自豪地夸耀,木瓜树下的灯笼最明亮,光线照射的最远。陕北的传统灯笼与众不同,既不是圆形,也不是红色,而是木制方形,框架上贴上红纸,写上贺年的小楷对联,四面糊上白色麻纸,贴上"明灯高照"的剪纸红字,内放一盏麻油灯,从年三十点至元宵节。春节期间村民喜欢在木瓜树下闹社火,不管社会如何变化,甚至在战争年代,每逢元宵佳节,倩女靓男穿着社火服,和着锣鼓声,聚集到木瓜树下,扭秧歌、耍狮子、跑旱船、踩高跷、唱酸曲……,未婚男女也不失时机,对意中人抛岀绣球。

自从我记事起,木瓜树由村中我叫三爷爷的老者管理。说是管理,其实木瓜树不需要浇水,也不剪枝,只是防止果子未熟时小孩侵害。我的这位三爷爷,因是猎手,又有支土枪,所以我们同辈人都尊称其"枪手三爷"。三爷曾经担任村里的护林员,每天早上斜挎着猎枪,哼着信天游,到山间护林,晚上归来背上必定多个猎物。因为他经常打猎,虽然不咋管理木瓜树,但小孩子们也不敢随意上树,直到果子成熟了,三爷一声令下,胆大的小孩就上到木瓜树上采下果子,三爷把果子分给各家尝鲜。三爷上了年纪后不出工劳动了,就成为木瓜树下的常客,并且喜好喝老茶,来时带壶老茶悠哉悠哉地品着,还热情地用茶招待过往行人,一起聊天叙旧……

光阴不居,时代变迁,但我对木瓜树的感情久藏更浓,木瓜树下发生的故事历久弥新。今年春天回老家

,来到树下,我发现木瓜树已列为陕西省一级古树名木,并挂牌、围栏,还有几个游人正在拍照留念曾经进入无数人的生活,见证了时代巨变的木瓜树,也把岁月的沧桑镌刻在我的年轮中。[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