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 (佛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日本佛教 |
---|
|
本山是日本佛教用語,指於特定佛教宗派内,被賦予特別地位的寺院,等同為該宗派的大本營或根據地。
其中分別有:總本山、大本山、別格本山、本山這幾個不同地位區別,不同宗派各自的用法會有所差異,亦有完全不使用者。
另外,在日本亦時有用於形容佛教以外的宗教,例如「バチカン市国はカトリックの総本山で…(梵蒂岡是天主教的總本山……)」這樣的使用。
台灣佛教亦有此用語,如法鼓山、佛光山[1]和靈鷲山[2]等。
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北港朝天宮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全島媽祖的總本山」。
起源
進入江戶時代後,對淨土真宗感到棘手的幕府,為統制宗教而實行本山、末寺制度(本末制度)。1632年,德川家光命令以心崇传向各宗派要求“本末帐”,次年各宗完成了对各自所管辖的末寺的统计而完成了末帐,最终确立了本山末寺制度。各本山必須負責管制其末寺,幕府只需通過對各宗派本山的統制,即可以達到統制佛教界全體的效果。
大本山寺院一覽
日本的傳統佛教宗派(指近世以前成立),在第二次大戰以前公認13宗56派。13宗指奈良佛教系的3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平安時代初期成立的天台宗和真言宗、平安時代後期到鎌倉時代成立的淨土教系4宗(融通念佛宗、淨土宗、淨土真宗、時宗)、禪宗系2宗(臨濟宗、曹洞宗)和日蓮宗、近世初期成立的禪宗系的黃檗宗。
戰時體制下,宗教團體法(1939年公布、1940年施行)施行,為了宗教統制,進行宗派統合,過去的56派整理成28派。1945年(昭和20年),宗教團體法廢止以後,許多過去的宗派重新復活,同時從既成的宗派分離產生許多新教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