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杂技」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File:杂技1.jpg|350px|缩略图|右|<big> 杂技</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0f59da75cb6c40069db9084c8e705458.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1760049_77614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File:杂技1.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620/0f59da75cb6c40069db9084c8e705458.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321760049_77614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杂技'''是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的通称,其中包括用手抛扔道具的[[丢掷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跃技巧、柔身术等等。传统行走江湖卖艺的表演,常是杂技、[[武术]]、[[魔术]]、[[马戏]](驯兽)等表演形式的综合体。今天的杂技表演也常常和魔术、马戏表演一起进行。
 
'''杂技'''是多种高难度表演形式的通称,其中包括用手抛扔道具的[[丢掷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跃技巧、柔身术等等。传统行走江湖卖艺的表演,常是杂技、[[武术]]、[[魔术]]、[[马戏]](驯兽)等表演形式的综合体。今天的杂技表演也常常和魔术、马戏表演一起进行。
行 18: 行 18:
  
 
==东方杂技发展==
 
==东方杂技发展==
 +
 +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40">
 +
 
 +
File:杂技2.jpg|<big></big>[http://www.zgsccd.com/up/info/201209/20120917174812_98393.jpg 原图链接][http://www.zgsccd.com/news_200.html 来自 中艺彩灯 的图片]
 +
 
 +
File:杂技3.jpg|<big></big>[http://www.zgsccd.com/up/info/201209/20120917174812_98393.jpg 原图链接][http://www.zgsccd.com/news_200.html 来自 中艺彩灯 的图片]
 +
 
 +
File:杂技4.jpg|<big></big>[http://www.zgsccd.com/up/info/201209/20120917174812_98393.jpg 原图链接][http://www.zgsccd.com/news_200.html 来自 中艺彩灯 的图片]
 +
 
 +
</gallery>
  
 
 在中国,杂技的历史亦相当悠久,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殷商、周秦时代就已经开始逐渐成形。古代的劳动社会让远古社会的人们在自然环境中透过采集、生产和渔猎活动中培养出奔走、跳跃、投掷、游泳、搏斗等技能,而这些技能逐渐地在工作之余透过彼此较劲而成为了一种娱乐型式,这些就是杂技的雏形。[[先秦时期]],原始的中国杂技在形式上与打猎、战斗息息相关,包括有角抵(即[[摔角]]、[[擒拿]]和[[拳术]]综合的搏斗技巧)、举鼎(大力士比赛)、骑射等等。而对应于西方的[[丢掷技]],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有“[[弄丸]]”和“[[跳剑]]”(即丢球和丢刀剑)等等的表演。《[[列子]]》一书中曾有对古老丢掷技表演的记载,叙述在宋国有位“兰子”在[[宋元君]]面前表演在高跷上丢掷七把剑,说他“五剑常在空中”,这难度非常高,即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都仍然非常厉害<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c4d71ba801.aspx 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①,以技于宋元②。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③,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古诗文网</ref>。不过史学家对这段叙述的真实性有些质疑,他们认为对外行人而言,只要五个物件以上他们就往往难以在表演中正确地数出道具的数目。其他先秦时期的表演还包括舞蹈、[[蹋鞠]](即踢皮球,相传为[[黄帝]]所造)、[[秋千]]等等。
 
 在中国,杂技的历史亦相当悠久,早在两三千年前的殷商、周秦时代就已经开始逐渐成形。古代的劳动社会让远古社会的人们在自然环境中透过采集、生产和渔猎活动中培养出奔走、跳跃、投掷、游泳、搏斗等技能,而这些技能逐渐地在工作之余透过彼此较劲而成为了一种娱乐型式,这些就是杂技的雏形。[[先秦时期]],原始的中国杂技在形式上与打猎、战斗息息相关,包括有角抵(即[[摔角]]、[[擒拿]]和[[拳术]]综合的搏斗技巧)、举鼎(大力士比赛)、骑射等等。而对应于西方的[[丢掷技]],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有“[[弄丸]]”和“[[跳剑]]”(即丢球和丢刀剑)等等的表演。《[[列子]]》一书中曾有对古老丢掷技表演的记载,叙述在宋国有位“兰子”在[[宋元君]]面前表演在高跷上丢掷七把剑,说他“五剑常在空中”,这难度非常高,即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都仍然非常厉害<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c4d71ba801.aspx 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①,以技于宋元②。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③,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古诗文网</ref>。不过史学家对这段叙述的真实性有些质疑,他们认为对外行人而言,只要五个物件以上他们就往往难以在表演中正确地数出道具的数目。其他先秦时期的表演还包括舞蹈、[[蹋鞠]](即踢皮球,相传为[[黄帝]]所造)、[[秋千]]等等。

於 2020年2月19日 (三) 09:55 的修訂

雜技是多種高難度表演形式的通稱,其中包括用手拋扔道具的丟擲技、平衡技巧、空中技巧、跳躍技巧、柔身術等等。傳統行走江湖賣藝的表演,常是雜技、武術魔術馬戲(馴獸)等表演形式的綜合體。今天的雜技表演也常常和魔術、馬戲表演一起進行。

雜技演出所操控的物件稱為道具,使用扯鈴惡魔棍、雪茄盒操控、吞火和接觸技等等。這類的雜技表演也會使用如晃板、疊板凳、平衡杆高蹺單輪車等平衡類道具,以增加表演難度。西方的雜技表演中比較純粹是道具操控,而東方雜技表演偶爾也會被納入雜技的範圍中,這些項目包括轉筆立骰和非魔術的紙牌特技等等。

最為人所知的雜耍型式為丟擲技,以手部技巧連續性地將不同物件投、擲、拋至空中,並且接住,創造出視覺上華麗的效果。在丟擲技中,最普遍的道具為特製的波、環、、帽子。有些表演者也會使用危險的物件如電鋸、飛刀和火把。

西方雜技發展

雜技早在人類有歷史記錄之前就已經成形,故無人能得知其最早的起源。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關於雜技的紀錄是刻在埃及帝王谷第15號一位無名王子的墓中,壁畫顯示一些女性舞者和雜技演員在丟球。雜耍也在其他許多較古老的文明中被紀錄,包括有中國印度希臘、阿茲特克(墨西哥)和波利尼西亞

在歐洲,一直到羅馬帝國衰退前雜技都是一種通俗的娛樂,而在那之後,它就失去了光彩。在中世紀時大部分的歷史都是由那些不甚喜歡錶演雜耍的吟遊詩人的神職人員所寫成,結果他們就指控那些表演者判離道德或甚至說他們在實行巫術。雜耍者在這個時代只能在市集、街道、民俗慶典和酒家表演。他們會表演些簡短、幽默但不入流的表演並傳下帽子或向觀眾乞討小費。某些君王或貴族旗下的吟遊詩人、小丑或弄臣都能表演雜耍或體技雜技,雖然他們主要的技藝是在於詩歌音樂喜劇

到了十九世紀,綜藝與音樂劇場變得更加盛行,而雜耍者的工作就是負責在音樂表演之間填補時間,在台上換場時於布幕前表演。這些表演者開始專精於雜耍,將它們與其他類的表演如吞劍和魔術加以區隔開來。雜耍紳士型態的表演是由德國雜技者如Salerno和Kara所創。橡膠製作法的發明使得雜耍者開始使用橡膠球。之前通常雜技球是用繩子纏成、用填充的布袋、木球或金屬所制。具有彈性的橡膠球使得彈地技變得可行,同時也讓轉球更加容易上手。很快地,在北美,Vaudeville戲院雇用了許多雜耍者,很多都是從歐洲請來的。

在二十世紀中期,綜藝和歌舞秀因為受到電影、廣播和電視的衝擊開始衰退。國際雜耍者協會(IJA)於是為了協助職業雜技師而在1947年成立,它們每年的聚會成了不僅是職業同時也是業餘雜耍者的焦點。從1950年代開始,相較於職業雜技者,業餘雜耍玩家的數目開始大幅度增加,形成了非常特殊的雜技文化[1]

東方雜技發展

在中國,雜技的歷史亦相當悠久,早在兩三千年前的殷商、周秦時代就已經開始逐漸成形。古代的勞動社會讓遠古社會的人們在自然環境中透過採集、生產和漁獵活動中培養出奔走、跳躍、投擲、游泳、搏鬥等技能,而這些技能逐漸地在工作之餘透過彼此較勁而成為了一種娛樂型式,這些就是雜技的雛形。先秦時期,原始的中國雜技在形式上與打獵、戰鬥息息相關,包括有角牴(即摔角擒拿拳術綜合的搏鬥技巧)、舉鼎(大力士比賽)、騎射等等。而對應於西方的丟擲技,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有「弄丸」和「跳劍」(即丟球和丟刀劍)等等的表演。《列子》一書中曾有對古老丟擲技表演的記載,敘述在宋國有位「蘭子」在宋元君面前表演在高蹺上丟擲七把劍,說他「五劍常在空中」,這難度非常高,即便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都仍然非常厲害[2]。不過史學家對這段敘述的真實性有些質疑,他們認為對外行人而言,只要五個物件以上他們就往往難以在表演中正確地數出道具的數目。其他先秦時期的表演還包括舞蹈、蹋鞠(即踢皮球,相傳為黃帝所造)、鞦韆等等。

到了漢代,雜技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不僅在宮廷盛行、於民間表演的亦有。各種雜耍、舞蹈、體操、魔術等表演藝術被和稱為「百戲」,有許多古代的畫作描繪著百戲的情況,有人在馬背表演特技、有人丟球(稱為「弄丸」或「跳丸」,如同今日,某些畫作已經將丟球描繪成極為誇張的弧形傾盆模式),丟刀劍,還有一些圖曾出現了疑似獨輪車的景象。到了三國時代,曹操父子重視雜技藝術的發展,聚集各地雜技者入都,兼具娛樂與避免謀反(如同西方,在當時某些雜技師被認為能行使巫術)。魏晉時期,許多典籍都有跟雜技相關的描述,如《西京雜記》、《抱撲子》等等,提到的項目除了跳丸弄劍外,還有逾鋒、投狹、屢絚、舞輪、緣竿等等的眾多項目。唐代詩人白居易《新樂府‧立部伎》也有「舞雙劍、跳七丸、裊巨索、掉長竿」的記載,除此之外在許多詩歌中也都能見到關於雜耍的描述。但是在過去,雜技一直都是神秘的技藝,雖然民眾有機會親眼目睹,但其技術未能流入民間。

日本,雜技很早就傳入了民間變成一種通俗的遊戲,在江戶時代的婦女之間尤其盛行。她們會配合歌舞一邊從典型的傾盆模式開始丟抓子(日語稱為「お手玉」)。除此之外,日本還有如傘上轉球、劍玉等等古典的特有道具。

視頻

雜技 相關視頻

雜技表演《高空鞦韆》!龍兄虎弟很服
國外精彩雜技三人力量!精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