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传忠 |
中文名称;李传忠 国籍; 中国 出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泰安市 出生日期;1942年 毕业院校;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及书法研究班 职业;书法家 代表作品;《澳门回归书画集》、《新春祈福书画集》、 《茶诗词书法壶艺精选》、《世界平和书画集》等 |
李传忠,李传忠,字泰石,生于1942年山东省泰安市,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
人物经历
李传忠,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书法初学唐楷于《九成宫》、《多宝塔》,用功刻苦。草书尤爱"二王"、黄庭坚、怀素、傅山等名家,兼学大小篆、甲骨、章草,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及书法研究班,结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书法研修班。现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深知书法同音乐的韵律。作品载于《澳门回归书画集》、《新春祈福书画集》、《茶诗词书法壶艺精选》、《世界平和书画集》、《红荔十八年风雨路画集》、《建国五十周年书画作品集》及多家报刊,作品多次在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台湾、深圳等国家地区展出,先后被中国收藏家协会及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艺术经历
王克煜撰文《文贵天成 书源泰山》评李传忠先生的书法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忠先生正是这乐之者。欧阳修云"有以寓其意,不知身之为劳也,有以乐其心,不知物之为累也,然则自古无不累心之物,而有为物所乐之心"。先生对书法可谓"寓其意而乐其心",也正是这难得的"乐其心",促使他在书坛上刻苦钻研,笔耕不止,40多年的执著、痴迷、奋斗、探索、感悟,铸就了先生扎实、深厚的书法功底,使其书法朴实中透出了一股灵锐之气,给人一种厚重的自然之美的艺术感觉,真真应了唐朝刘禹锡那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进狂沙始到金"。
泰山是中国第一座书法名山,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还没有任何一座山超过她的影响。历代帝王将相无不以献礼泰山为荣幸,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以歌咏泰山为誉荣。泰山是时代赋予先生的礼物,也正是先生抓住这个大礼遇。说句实话,从一名书法爱好者的角度欣赏李传忠先生的作品,思绪随着先生的书法潮涌起伏、感触颇多。窃认为,李传忠先生赢在泰山,是泰山的巍峨、雄奇、瑰丽,是泰山的文化、精髓给了先生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品鉴先生的书法,可以看出他是沿着"二王"一派书风继承和延伸的,且更近黄庭坚、怀素、傅山的风韵,给人以清丽俊雅、雄奇奔放、雅俗共赏的感觉。书法只讲法度不讲情趣,字是死的,只讲情趣而没有法度,美是空的,有法有情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就像泰山上这些琳琅满目的碑刻是自然美的流露。可以说,传忠先生的字是在登山台阶上和纸堆墨池里持之以恒练就的,其书法中的法度与情趣、厚重与自然、风韵与灵性,正像一位书法家所讲的那样:"窗外黄叶又秋声,废纸三千体未成,得失由来身外事,但凭翰墨寄真情",这些词语用在传忠先生身上恰如其分,一点儿也不为过。
传忠先生的书法,临书专精,不朝三暮四,不单一追求形式,而是突出其风骨气格和精神风貌;在创作上,他强调情思的流露和意境的完美;在艺术风格上,他追求率意自然,俊逸洒脱的艺术境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
传忠先生书法的成功,靠的是勤奋、多思和创新,唯有勤奋、多思和创新,才能挖掘出书法的最大潜力,才能不断地提高书法的审美层次,才使其作品个性鲜明、师传统而不泥古、参新意而有变化。正因为勤奋、多思和创新,使他的作品自足,生势,生机,生巧,生韵。
品味李传忠先生的书法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如下鲜明特点:
其一,传忠先生的书法有气势。势中有雅,厚中有韵,其含蓄、飘逸、灵韵、卓雅之美可谓天人合一、浑然天成。所谓气势,是指书法上有神和豪放,神气飞动,气势恢宏。所谓含蓄,是指笔画有虚有实,虚实相衬,神采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所谓飘逸,是指笔酣墨畅,挥洒自如,开阔奔放,行云流水,自然脱俗。所谓灵韵,是指书法味韵且清香扑面,令人心旷神怡。所谓卓雅,是指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卓尔不群、雅俗共赏。
其二,品味传忠先生的书法,感到其书法有力度,每个字让你感觉都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他用笔沉着稳健,老辣苍劲,严谨独到,注重内涵;轻笔虽细而力撼千钧,重笔虽粗而蕴含雅韵;大字虽大而致密无间,小字虽小而空灵疏朗,散发着一种风味;那种浪漫不拘、潇洒自在的气质,以意为法,以情驭墨,充满了激情,爆发出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其三,古人云"书法使人喜不如使人惊,使人惊又不如使人思"。 传忠先生的书法可以使你由喜到惊,进而深思,他的书法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所书之字刚劲挺拔,骨力内蕴。其行笔,笔笔有法而不拘于法,字字有本而不泥于本;洒脱而 不 失 厚重,飘逸而不失大气,让你感到静穆者如虎卧风阁,灵动者如龙跃天庭。
这些得益于先生生活在泰山脚下60多年,受益于泰山的历史文化熏陶。多年来,先生几百次徒步登临泰山,默读每个匾牌,研习每块碑刻,从中吸取精髓,形成厚重自然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先生退休后,握笔的手恰如战马飞驰,渐入佳境。长达40年的教书生涯,也让传忠先生将自身的修养、人格魅力、精神气度,和博大的泰山文化渐渐融化到书法的研习中去。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传忠先生书法特色的形成,正是由于其胸中之所独得。
"二王"书法至美而亡,犀因角丧,雀缘羽殒,虎为皮亡,世间至美之物皆因至美横陈,世间尽善之事皆因尽善捐生。如今红颜薄命、香消玉陨、礼崩乐坏等一些社会陋习已逐渐消失。精妙书法,人所共爱,清雅丹青,各有倾心,社会家庭诸多公共场所已经翰墨飘香。愿传忠先生在广阔的书坛尽情挥洒自己的艺术才华,为我们书法及收藏爱好者捧出更多、更壮美、更瑰丽的艺术奇葩!(2010年12月4日《泰安日报·泰山画刊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