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因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因笃(1631年-?),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薛镇韩家村人。

祖籍山西洪洞县,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博闻强记,遍读经史,人称神童。早年拒不出仕,自称中南山人。曾参加抗淸活动。康熙二年顾炎武与李因笃在山西代州结识。深于《十三经注疏》,长律得杜甫家法,曹秋岳叹曰:“数百年无此作矣。”[1]著《诗说》,顾炎武称:“毛,郑有嗣音矣。”康熙七年(1668),顾炎武因莱州黄培诗案入狱,得李因笃等营救出狱。康熙九年(1670年),李因笃东出潼关,走河南、再下扬州,南游湘、鄂、楚等地,结交各地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博学鸿词,列一等。[2]检讨,以母老辞退。地方官吏奉旨催促,因笃不从,以死抗拒,后在母亲的规劝下,秋季入京。与周至县李二曲、眉县李柏合称“关中三李”,“生平与李二曲交最密,天生宗朱子,二曲讲良知。”[3]五十二年,抱病卧床修改《明史》。[4]著有《受祺堂诗集》。

人物生平

明崇祯五年,李因笃在陕西富平县出生,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学者,是明末关学儒宗冯从吾的得意门生。在李因笃出生两年之后,其父李映林就因为患病去世。这一年,由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攻占富平,韩家村被围,祖母杨氏带领族人八十一人自焚而亡,全了忠君之气节。

李因笃正好和弟弟李因材随母亲去了外祖父家,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发现家烧的一片灰烬。于是母子三人,此后唯有借居在外祖父家。

李因笃的外祖父,是一位有才学之人。在李因笃小的时候,使李因笃得以受到良好教育。李因笃自幼聪慧,很有天分,五岁的时候开始就学习经史,而过目不忘。七岁的时候,取其父遗书及冯从吾小像言:“此孔孟真传,若父畴昔之潜心从事者也,小子从此自励,若父为不亡矣。”李因笃于是继承父志,昼夜学习,手不释卷,“八岁能文章,出语辄惊人”,八岁中县试第一,入庠学习,时人称之为“神童”。李因笃却完全无心于科举之学,开始专心求学,“以力追先贤”。

崇祯十七年,明朝被李自成覆灭,不久之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又败于清军之手。于是北京就落入清军手中,清朝开始统一中国的作战。当时李因笃十三岁,却也感于亡国之痛,立志反清复明。

顺治五年,十八岁的李因笃外出游历。顺治六年,在苏生紫、赵一鹤的推荐下,到代州知州陈上年间担任塾师。后来陈上年调任雁平道,李因笃也跟随前往,与昆山学者顾炎武、太原傅青主、粤东屈大钧和他结为至交。李因笃与顾炎武两人,在陈上年的庇护下,开始召集四方志士,垦荒种田,以图复明之举。康熙六年,陈上年离职,李因笃携妻归家。康熙七年,顾炎武卷入文字狱,李因笃等人多方奔走营救。

康熙十七年,清政府延揽人才,李因笃当时早就是四方闻名的学者,曾经与顾炎武等人以布衣之身,引四方名士隐从,所以当年就受到内阁学士项景襄、李无馥、大理少卿张云翼等人的举荐。

康熙对他也早有闻名,称李因笃秀水朱彝尊、慈溪姜宸英、无锡严绳孙为“四布衣”,“必欲致之”。上令下从,康熙有这样的想法,下方的官员自然会尽力满足。李因笃因此受到当地官员的百般催促,希望他能尽快上路入京,参加考试。

李因笃对此多次拒绝,甚至以死相抗,最后还是在母亲的劝说下,才动身前往北京。康熙十八年,李因笃扶病参加考试,最终通过考试,得以授任翰林院检讨一职,奉命纂修晚史。

李因笃没有入朝为官的想法,所以以母老孤丁,无所依托为由,屡次具呈具疏,先后上疏陈情37次。最后康熙帝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李因笃离职归家。

李因笃回到家乡之后,四处讲学,将理学思想传播四方,名下弟子无数,成为一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康熙二十八年,李因笃患脑瘫之疾。尽管他说话艰难,但是却仍然不放弃读书。康熙三十一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一岁。[5]

参考来源

  1. 《池北偶谈》卷十一
  2. 清史稿·儒林一》
  3. 清稗类钞·李天生改王鸿绪〈明史稿〉》
  4. 李富孙《鹤征录》卷一载李因笃“老病在床褥,令二人捧稿,朗诵于枕侧。先生李因笃呼曰:‘改’。即加窜易涂抹,半载而毕功。”
  5. 李因笃, 资讯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