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晓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晓钰
出生 1981年12月
山东临沂郯城
国籍 中国
职业 指导员
知名于 中共党员,当选为十八大代表。

李晓钰[1]


李晓钰,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人,1981年12月出生,本科双学士。中共党员,当选为十八大代表。

个人简介

李晓钰,1981年12月出生,本科双学士。2002年6月入党,2004年7月从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毕业入伍,历任学员、排长,上尉军衔。

从地方大学入伍6年、任指导员3年多的李晓钰在本职岗位上连创精彩:参加全军授课竞赛勇夺一等奖,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标兵、军区十佳"四会"政治教员、集团军理论学习标兵;考取坦克通信特级技术能手、驾驶和射击专业一级,10次参加师以上比武考核7次夺冠,先后被军区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东线尖兵,年年被评为优等指挥员;带领连队年年摘取"基层建设先进连队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等荣誉,被评为全军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师团表彰为优秀思想骨干、优秀共产党员、理论学习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

2007年2月起任南京军区装甲某团"军事训练模范连"坦克四连指导员。

任现职以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嘱托,把个人价值追求深深融入党的事业,聚精会神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党的工作,把兵心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带出了坚强的战斗堡垒和全面过硬的连队,展示了新时期党的一线带兵人信念坚定、军政兼优、勇于创新、品行高尚的良好形象,成为一名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基层"党代表"。

基层党代表

先进个人

2010年7月24日。北京京西宾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这里亲切会见了出席全军党的建设座谈会的代表,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当会议代表李晓钰向胡主席报告他是来自南京军区某装甲师军事训练模范连指导员时,胡主席握着李晓钰的手,勉励他"要继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做一名优秀的连队党支部书记"。

当选十八大代表

2012年8月11日,解放军南京军区传来喜讯,李晓钰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是李晓钰牢记党的重托,弘扬山大精神,奉献部队,扎根军营,忘我工作的结果。消息传开,全校师生为之无比自豪和欢欣鼓舞。

日光浴 李晓钰

2010年7月24日,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受到了胡主席的亲切接见。“要继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做一名优秀的连队党支部书记”,这是党的总书记对一名普通基层“党代表”的鞭策与期望!

  此刻,我最想表达这样一种情感: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我是一个享受着日光浴的孩子——命运在和煦中变轨,创造力在温暖里迸发!

  2004年9月,刚穿上军装的我,开始参加地方大学生干部集训。艰苦的训练冲淡了当初的新奇,训练的疲惫成了常态,我想到了退缩……

  面对挑战,是党的阳光为我扫除了思想的阴霾。集训队组织重温入党誓词、重走井冈小道,党的光辉历程让我的思想接受了洗礼。党旗的指引让我认清了方向:文凭只代表过去,不是翅膀,白纸能画出最美的图案,不是障碍。阳光里,我奋发图强。毕业时,我被评为“优秀学员”,获得“军事学学位”。

  2007年2月,党组织指派我担任坦克四连指导员。四连是南京军区“军事训练模范连”,是师团的标杆。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工作畏首畏尾。第一次主持召开支委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讲各的,我几次想插话引导却不知该说什么。

  徘徊不前时,时任营党委书记尤丁发找到我。他没有批评,而是给我讲了一个个优秀党员的故事。共产党人坚韧不拔的自信与豪迈,就像正午灼热的日光,瞬间点燃了我攻坚克难的火热激情。

  在各级组织的关怀培育下,我从ABC学起,把支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制成卡片,随身带着天天背,有机会就向领导和战友们虚心请教。慢慢地我摸到了门道,党务工作越干越顺当;为了提高军事训练成绩,我每天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加班苦练,几次晕倒在闷热的坦克驾驶舱内。不久,在师组织的渡海登岛400米障碍考核中,我带领连队取得全师第一的成绩,赢得了荣誉,也证明了自己。后来,我先后10次夺得师以上军事和政治工作比武考核第一名,从一名懵懂的地方大学生成长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任指导员三年来,我先后创造性总结出支部工作经验方法近百条,其中党支部书记“四要四不争”、对待战士“五多五少”、知兵“十看”、对士兵十个“了如指掌”、“一个换位、两个提高、三个要让”等20余个基层干部工作法已得到推广,成为指导员工作的参考。[2]

记大学生干部、南京军区某装甲团坦克四连指导员李晓钰

对李晓钰、对部队基层“党代表”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7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接见全军党的建设座谈会代表时,与这位来自南京军区的指导员亲切握手,勉励他:“要继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做一名优秀的连队党支部书记。”

2004年7月,李晓钰毕业于山东大学。他入伍6年,任指导员3年多,两次荣立二等功;

参加全军授课竞赛勇夺一等奖,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标兵、军区十佳“四会”政治教员、集团军理论学习标兵;

考取坦克通信特级技术能手、驾驶和射击专业一级,10次参加师以上比武考核7次夺冠,先后被军区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东线尖兵,年年被评为优等指挥员;

带领连队年年摘取基层建设先进连队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等荣誉,被评为全军优秀基层干部,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官兵们都称他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擎旗人”、心目中的“主心骨”、无愧于新时代的基层“党代表”。

“学理论要融入思想,指导工作”

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战士快乐成长

一段时间,“郁闷”二字成了不少战士的“口头禅”,一些战士甚至认为自己不幸福。

李晓钰决定开展一次“说说最近烦心事”活动,让大家把郁闷情绪宣泄出来。

有的战士讲,工作忙精神紧张就不幸福;有的讲,女朋友跟我闹别扭,心里很不爽;还有的讲,比武考砸了进步没指望,干什么都没劲。

“心态的参数决定幸福的指数。军人最高的幸福在信仰、最美的幸福在奉献、最大的幸福在使命。”指导员的课在战士中引起强烈共鸣:听了指导员这堂课,仿佛踏上了幸福之旅。

“学理论要融入思想,指导工作”,李晓钰这样说。他始终把党的创新理论当作人生“甘露”,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从军6年,他系统研读了30余本理论书籍,光笔记就记了满满的12个本子,还撰写了近40万字的心得体会。

作为党支部书记,李晓钰不仅争做“理论通”,还当好“翻译员”。为推进创新理论武装大众化、经常化,他注重把时代元素引入课堂,从社会热点话题、热播影视剧目中寻找教育主题,用前沿知识、时尚语言、新鲜资讯丰富教育内容。他所讲的《我的青春我作主》、《谈亮剑精神》、《军人的“奋斗”》等既富时代气息又有教育意义的精品课,深受官兵喜爱。其中,《我的青春我作主》还在全军作了巡回授课演示。

战士马学刚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自闭心理严重。一次,因与战友闹矛盾,差点动了手。班长批评后,马学刚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李晓钰决定对马学刚采取“心理疗法”。

一次训练间隙,李晓钰和马学刚做起信任引导的“游戏”。李晓钰带着马学刚走上障碍场的独木桥,然后用黑布蒙住马学刚的眼睛,牵着他的手引导向前,但马学刚怎么也不敢迈步。见此情形,李晓钰没有心急,他把自己的眼睛蒙上,反过来让马学刚引导。

经过来回几次,马学刚放下了戒备心理。随后的一段时间,李晓钰一有空就找马学刚聊天,班里的战友也向他投来信任的目光,渐渐地马学刚融入了集体,话也多了起来。工作训练劲头十足,时时荡漾笑脸,不到3个月就取得二炮手专业比武第三名,名字上了团军事训练“龙虎榜”。

战士李刚文化基础不错,考军校时以5分之差落榜。看到连队不少战友参加自学考试,李刚也准备报考经济管理专业。

李晓钰发现,李刚平日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新闻点评时常语出惊人,辩论比赛也是言辞犀利。李晓钰认为李刚是块学法律的“好料子”,就找到李刚帮他分析优长,建议改学法律专业。李刚感到指导员说得有道理,重新报了名。李晓钰把自己的法律书籍借给李刚,经常抽出时间为他作辅导、讲案例。李刚休假期间,李晓钰还介绍他去自己同学开的律师事务所实习,锻炼提高实际能力。

2009年6月,李刚拿到了法律自考本科文凭,并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退伍后,李刚凭着过硬的法律专业素质,被一家大型外资企业聘为法律顾问。

3年来,李晓钰注重发挥知识优势,在连队开办了电脑班、文化补习班等兴趣小组,为官兵搭建成才平台。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连队先后有24人参加自学考试,41人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8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证书,3人考上军校,1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退伍战士中有4人考上公务员、18人独立创业、13人成为公司骨干。

“既是‘文秀才’,也是‘武教头’”

官兵称他抓训练比军事干部都在行

]

今年2月,该团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团里成立共同科目尖子集训队,集训队队长竟然是指导员李晓钰。

这让很多官兵产生疑问:“一个指导员担任队长,行吗?”

其实,和许多地方大学生干部的成长经历一样,李晓钰刚到部队时,军事素质偏弱也是他无法回避的“短板”。

李晓钰常说:“刀靠磨,钢靠锻,提高素质全靠练。”面对任职的第一道坎,李晓钰给自己制订了“赶队计划”,在训练强度上不断给自己加码,为加强手榴弹投远力度,他先后拉断了十几根背包绳。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李晓钰就在师团共同课目比武中先后取得干部组5个单项第一、4个单项第二。

刚分配到坦克连时,李晓钰对坦克“三大专业”(驾驶、射击、通信)一窍不通。他深知,坦克兵的技术性较强,不懂专业就没有发言权,要提高成绩必须扑下身子练。快瞄是坦克射击专业的基础和难点,他决心从这里打开突破口。

2007年6月连队外出驻训,天气十分炎热,坦克内温度高达40多度。李晓钰正课时间与战士一起练,午休时还到训练场再瞄一小时,中暑挂水也没间断。他还主动向团射击专业训练尖子王斌请教,细心揣摩体会,两个月内快瞄成绩就由每分钟命中5次提高到20次。

3年来,李晓钰穿破了6身迷彩服,摘记了7本训练体会心得,先后考取坦克专业通信特级和射击、驾驶一级,两次获得集团军岗位练精兵考核坦克专业指导员组第一名,实现了从“不敢考”到“考不倒”、从“门外汉”到“行内通”的转变。

李晓钰有很强的攻关革新意识,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训练矛盾问题,他总会打上几个问号,钻一钻“牛角尖”。

一次,李晓钰参加坦克射击描绘信封靶课目训练,他第一个上车,不到一分钟就完成3次练习,可判定成绩却花了两分多钟。

李晓钰问射击组长李运:“成绩判定耗时这么长,不能改进一下吗?”

李运摇摇头:“一直是这么干的,我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李晓钰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一连几天,他都想着检查板上弯弯曲曲的斜线,琢磨怎么才能找到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

一天中午,他路过团卫生队,看到农民工师傅砌的石头墙上拉着两条基准线,突然受到启发:如果做一个器材,按照《大纲》规定的±3毫米的考核标准,上面拉两条平行线,不就可以卡出训练成绩了吗?

经过多次试验,李晓钰最终采用一根直径6毫米的钢丝,折弯后在两端绕上细线,制作成了信封靶规整器。官兵们都说:这个小器材解决了训练中的大问题。后来这一革新成果在全师推广运用。

“既是‘文秀才’,也是‘武教头’”,战士们称赞他。这几年,在李晓钰带领下,连队还摸索总结了二炮手训练“12字诀”、手榴弹投掷“一调三度”等5项新训法,取得了内膛枪装弹器、某型坦克电台直角插头等3项革新成果。

“放纵不是真爱,严格不是不爱”

唱“黑脸”唱出过硬的战斗堡垒

“黑脸包公,铁面无私。”这是和李晓钰共事过的人对他的共同评价。

士官支委杨明生是连队技术骨干,抓训练、搞教学能说会道,但刚当支委时却在支委会上很少发言。

李晓钰找他了解原因,杨明生轻声答道:“板凳和桌子咋能一样高?我只是个士官,支部议事决策有你们干部拿主意就行了。”

李晓钰针对他“怕说错影响决策,说多影响团结”的心理,组织支部“一班人”学习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讲清班子成员的职责要求,对杨明生触动很大。此后每次开支委会,李晓钰都让他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杨明生逐渐消除了顾虑,发言也积极起来。

随着形势任务发展,李晓钰清醒地认识到,党员只有与时俱进地践行先进性要求,才能得到群众认可。

2008年3月的一天,李晓钰发现二炮手训练热情普遍不高,便找他们聊了起来,交谈中他觉察到战士们对专业组长潘家祥有些意见。

潘家祥是连队公认能吃苦、自身要求严的党员骨干,大家怎么会不满意呢?

“这段时间苦吃了不少,但训练成绩始终提高不大,我们不怕吃苦,怕的是苦得不值。”战士张其育的一句话让李晓钰似有所悟。

李晓钰找来潘家祥,让他好好研究改进训练方法。潘家祥为难地说:“我肚子里就这点墨水,搞研究确实不在行。”联想到前不久连队安排老射手王文森搞一项技术小革新,他也以缺少“研究细胞”为由推脱,李晓钰决定让全连党员“换换脑”。

李晓钰以“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基层的普通党员如何创先争优”为主题,组织全连官兵进行讨论,让大家给心目中的党员画个像。

讨论结束后,连队每名党员都深切认识到:要成为党的先锋战士,既要带头苦身子,更要带头苦脑子,在学习新知识、钻研新装备、探索新训法等方面走在前列。

新目标催生新动力。现在,四连党员的学习钻研氛围越来越浓,人人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人人参与一项技术革新课题,真正发挥出了先锋模范作用。

2007年2月,李晓钰上任的第七天,碰上了一件不大不小的难题:连长孙博休假刚走,任职两年多的副指导员张文平早上就没出操。李晓钰主动到张文平房间,关切地询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张文平轻描淡写地说没听到哨声睡过头了。

第二天早操,李晓钰特地留意了一下,看到张文平站在队列中。但让李晓钰没想到的是,第三天早上张文平又没出操。

“放纵不是真爱,严格不是不爱”。李晓钰心里清楚,官兵们虽然没说什么,但眼睛都齐刷刷地看着自己:面对资格比自己老的干部,敢不敢管、能不能管住,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

李晓钰为此颇费了一番思量,在与休假的连长和其他支委统一思想后,决定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对张文平进行集体帮助。

“不能因为你‘资格老’,就可以放松要求”。会上,大家的真诚帮助让张文平深受触动,讲出了自己因为考虑个人进步问题,思想“开小差”的心里话,并诚恳作了检讨。

“形象好才能当代表,自身正才有资格证”

党员在官兵眼里就是一面旗

2008年初,李晓钰的同窗好友李大伟在驻地开了家律师事务所,专门来找李晓钰帮忙。“周末处理一些法律文件,每年出席几次重要会议,每月给你3000元……”但李晓钰不为所动:“我的时间都属于部队,业余时间也不例外。”

“形象好才能当代表,自身正才有资格证。”李晓钰始终把自身形象视作官兵认识党的“窗口”,展示了一名新时期基层“党代表”的独特魅力。

李晓钰在指导员岗位上干了3年多,搭档的3任连长,有两任当上了营长。一些同学对他说,你有这么多荣誉,可以见好就收了,还有的战友建议他到机关发展。每当听到这些话,李晓钰总是坚定地回答:基层是事业的沃土,党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就是对我最大的信任和肯定,我要在基层舞台上炫出青春、舞出精彩。

2008年6月,在上海工作的女友向李晓钰发出最后通牒:要么转业离开部队,要么只能分手。 经过一番抉择,李晓钰还是忍痛和女友分了手。战友们知道了这件事,都来安慰他,劝他休个假调整一下。他却平静地说:“全连官兵都在看着我呢,战士失恋可以让他躺两天,而我调整的时间只能是一个晚上。”

2007年8月,战士李金京当兵第四年还没入党,父母十分着急,叫他给指导员表示表示。李金京硬着头皮敲开了李晓钰房门,说明来意后递上了1000元红包。

李晓钰笑着让他坐下,一面肯定他积极要求进步,一面指出他的不足:“红包有多厚,说明你离党员的差距就有多大;但只要你好好努力,组织的大门始终是向你敞开的。”

从李晓钰房间出来的那一刻,李金京不仅放下了心,更是铆足了劲。几个月后,他以让全连官兵信服的表现,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