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曉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曉鈺
出生 1981年12月
山東臨沂郯城
國籍 中國
職業 指導員
知名於 中共黨員,當選為十八大代表。

李曉鈺[1]


李曉鈺,山東省臨沂市郯城人,1981年12月出生,本科雙學士。中共黨員,當選為十八大代表。

個人簡介

李曉鈺,1981年12月出生,本科雙學士。2002年6月入黨,2004年7月從山東大學(威海)法學院畢業入伍,歷任學員、排長,上尉軍銜。

從地方大學入伍6年、任指導員3年多的李曉鈺在本職崗位上連創精彩:參加全軍授課競賽勇奪一等獎,先後被表彰為全軍優秀"四會"政治教員標兵、軍區十佳"四會"政治教員、集團軍理論學習標兵;考取坦克通信特級技術能手、駕駛和射擊專業一級,10次參加師以上比武考核7次奪冠,先後被軍區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東線尖兵,年年被評為優等指揮員;帶領連隊年年摘取"基層建設先進連隊標兵"、"先進基層黨組織"、"軍事訓練一級單位"等榮譽,被評為全軍優秀基層幹部、優秀黨務工作者;被師團表彰為優秀思想骨幹、優秀共產黨員、理論學習先進個人,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

2007年2月起任南京軍區裝甲某團"軍事訓練模範連"坦克四連指導員。

任現職以來,他始終牢記黨的囑託,把個人價值追求深深融入黨的事業,聚精會神做好新形勢下基層黨的工作,把兵心凝聚在黨的旗幟下,帶出了堅強的戰鬥堡壘和全面過硬的連隊,展示了新時期黨的一線帶兵人信念堅定、軍政兼優、勇於創新、品行高尚的良好形象,成為一名無愧於新時代的優秀基層"黨代表"。

基層黨代表

先進個人

2010年7月24日。北京京西賓館。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這裡親切會見了出席全軍黨的建設座談會的代表,代表黨中央、中央軍委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祝賀。

當會議代表李曉鈺向胡主席報告他是來自南京軍區某裝甲師軍事訓練模範連指導員時,胡主席握着李曉鈺的手,勉勵他"要繼續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做一名優秀的連隊黨支部書記"。

當選十八大代表

2012年8月11日,解放軍南京軍區傳來喜訊,李曉鈺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這是李曉鈺牢記黨的重託,弘揚山大精神,奉獻部隊,紮根軍營,忘我工作的結果。消息傳開,全校師生為之無比自豪和歡欣鼓舞。

日光浴 李曉鈺

2010年7月24日,一個讓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那一天,我受到了胡主席的親切接見。「要繼續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做一名優秀的連隊黨支部書記」,這是黨的總書記對一名普通基層「黨代表」的鞭策與期望!

  此刻,我最想表達這樣一種情感:在黨的陽光照耀下,我是一個享受着日光浴的孩子——命運在和煦中變軌,創造力在溫暖里迸發!

  2004年9月,剛穿上軍裝的我,開始參加地方大學生幹部集訓。艱苦的訓練沖淡了當初的新奇,訓練的疲憊成了常態,我想到了退縮……

  面對挑戰,是黨的陽光為我掃除了思想的陰霾。集訓隊組織重溫入黨誓詞、重走井岡小道,黨的光輝歷程讓我的思想接受了洗禮。黨旗的指引讓我認清了方向:文憑只代表過去,不是翅膀,白紙能畫出最美的圖案,不是障礙。陽光里,我奮發圖強。畢業時,我被評為「優秀學員」,獲得「軍事學學位」。

  2007年2月,黨組織指派我擔任坦克四連指導員。四連是南京軍區「軍事訓練模範連」,是師團的標杆。我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工作畏首畏尾。第一次主持召開支委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講各的,我幾次想插話引導卻不知該說什麼。

  徘徊不前時,時任營黨委書記尤丁發找到我。他沒有批評,而是給我講了一個個優秀黨員的故事。共產黨人堅韌不拔的自信與豪邁,就像正午灼熱的日光,瞬間點燃了我攻堅克難的火熱激情。

  在各級組織的關懷培育下,我從ABC學起,把支部工作的基本內容和程序製成卡片,隨身帶着天天背,有機會就向領導和戰友們虛心請教。慢慢地我摸到了門道,黨務工作越干越順當;為了提高軍事訓練成績,我每天利用中午、晚上的時間加班苦練,幾次暈倒在悶熱的坦克駕駛艙內。不久,在師組織的渡海登島400米障礙考核中,我帶領連隊取得全師第一的成績,贏得了榮譽,也證明了自己。後來,我先後10次奪得師以上軍事和政治工作比武考核第一名,從一名懵懂的地方大學生成長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任指導員三年來,我先後創造性總結出支部工作經驗方法近百條,其中黨支部書記「四要四不爭」、對待戰士「五多五少」、知兵「十看」、對士兵十個「了如指掌」、「一個換位、兩個提高、三個要讓」等20餘個基層幹部工作法已得到推廣,成為指導員工作的參考。[2]

記大學生幹部、南京軍區某裝甲團坦克四連指導員李曉鈺

對李曉鈺、對部隊基層「黨代表」來說,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7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接見全軍黨的建設座談會代表時,與這位來自南京軍區的指導員親切握手,勉勵他:「要繼續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做一名優秀的連隊黨支部書記。」

2004年7月,李曉鈺畢業於山東大學。他入伍6年,任指導員3年多,兩次榮立二等功;

參加全軍授課競賽勇奪一等獎,先後被表彰為全軍優秀「四會」政治教員標兵、軍區十佳「四會」政治教員、集團軍理論學習標兵;

考取坦克通信特級技術能手、駕駛和射擊專業一級,10次參加師以上比武考核7次奪冠,先後被軍區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東線尖兵,年年被評為優等指揮員;

帶領連隊年年摘取基層建設先進連隊標兵、先進基層黨組織、軍事訓練一級單位等榮譽,被評為全軍優秀基層幹部,被軍區表彰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官兵們都稱他為踐行黨的創新理論的「擎旗人」、心目中的「主心骨」、無愧於新時代的基層「黨代表」。

「學理論要融入思想,指導工作」

用黨的創新理論引領戰士快樂成長

一段時間,「鬱悶」二字成了不少戰士的「口頭禪」,一些戰士甚至認為自己不幸福。

李曉鈺決定開展一次「說說最近煩心事」活動,讓大家把鬱悶情緒宣洩出來。

有的戰士講,工作忙精神緊張就不幸福;有的講,女朋友跟我鬧彆扭,心裡很不爽;還有的講,比武考砸了進步沒指望,幹什麼都沒勁。

「心態的參數決定幸福的指數。軍人最高的幸福在信仰、最美的幸福在奉獻、最大的幸福在使命。」指導員的課在戰士中引起強烈共鳴:聽了指導員這堂課,仿佛踏上了幸福之旅。

「學理論要融入思想,指導工作」,李曉鈺這樣說。他始終把黨的創新理論當作人生「甘露」,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從軍6年,他系統研讀了30餘本理論書籍,光筆記就記了滿滿的12個本子,還撰寫了近40萬字的心得體會。

作為黨支部書記,李曉鈺不僅爭做「理論通」,還當好「翻譯員」。為推進創新理論武裝大眾化、經常化,他注重把時代元素引入課堂,從社會熱點話題、熱播影視劇目中尋找教育主題,用前沿知識、時尚語言、新鮮資訊豐富教育內容。他所講的《我的青春我作主》、《談亮劍精神》、《軍人的「奮鬥」》等既富時代氣息又有教育意義的精品課,深受官兵喜愛。其中,《我的青春我作主》還在全軍作了巡迴授課演示。

戰士馬學剛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自閉心理嚴重。一次,因與戰友鬧矛盾,差點動了手。班長批評後,馬學剛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李曉鈺決定對馬學剛採取「心理療法」。

一次訓練間隙,李曉鈺和馬學剛做起信任引導的「遊戲」。李曉鈺帶着馬學剛走上障礙場的獨木橋,然後用黑布蒙住馬學剛的眼睛,牽着他的手引導向前,但馬學剛怎麼也不敢邁步。見此情形,李曉鈺沒有心急,他把自己的眼睛蒙上,反過來讓馬學剛引導。

經過來回幾次,馬學剛放下了戒備心理。隨後的一段時間,李曉鈺一有空就找馬學剛聊天,班裡的戰友也向他投來信任的目光,漸漸地馬學剛融入了集體,話也多了起來。工作訓練勁頭十足,時時蕩漾笑臉,不到3個月就取得二炮手專業比武第三名,名字上了團軍事訓練「龍虎榜」。

戰士李剛文化基礎不錯,考軍校時以5分之差落榜。看到連隊不少戰友參加自學考試,李剛也準備報考經濟管理專業。

李曉鈺發現,李剛平日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新聞點評時常語出驚人,辯論比賽也是言辭犀利。李曉鈺認為李剛是塊學法律的「好料子」,就找到李剛幫他分析優長,建議改學法律專業。李剛感到指導員說得有道理,重新報了名。李曉鈺把自己的法律書籍借給李剛,經常抽出時間為他作輔導、講案例。李剛休假期間,李曉鈺還介紹他去自己同學開的律師事務所實習,鍛煉提高實際能力。

2009年6月,李剛拿到了法律自考本科文憑,並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退伍後,李剛憑着過硬的法律專業素質,被一家大型外資企業聘為法律顧問。

3年來,李曉鈺注重發揮知識優勢,在連隊開辦了電腦班、文化補習班等興趣小組,為官兵搭建成才平台。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連隊先後有24人參加自學考試,41人取得計算機等級證書,8人取得大專以上學歷證書,3人考上軍校,1人通過國家司法考試。退伍戰士中有4人考上公務員、18人獨立創業、13人成為公司骨幹。

「既是『文秀才』,也是『武教頭』」

官兵稱他抓訓練比軍事幹部都在行

]

今年2月,該團傳出一條爆炸性新聞。團里成立共同科目尖子集訓隊,集訓隊隊長竟然是指導員李曉鈺。

這讓很多官兵產生疑問:「一個指導員擔任隊長,行嗎?」

其實,和許多地方大學生幹部的成長經歷一樣,李曉鈺剛到部隊時,軍事素質偏弱也是他無法迴避的「短板」。

李曉鈺常說:「刀靠磨,鋼靠鍛,提高素質全靠練。」面對任職的第一道坎,李曉鈺給自己制訂了「趕隊計劃」,在訓練強度上不斷給自己加碼,為加強手榴彈投遠力度,他先後拉斷了十幾根背包繩。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李曉鈺就在師團共同課目比武中先後取得幹部組5個單項第一、4個單項第二。

剛分配到坦克連時,李曉鈺對坦克「三大專業」(駕駛、射擊、通信)一竅不通。他深知,坦克兵的技術性較強,不懂專業就沒有發言權,要提高成績必須撲下身子練。快瞄是坦克射擊專業的基礎和難點,他決心從這裡打開突破口。

2007年6月連隊外出駐訓,天氣十分炎熱,坦克內溫度高達40多度。李曉鈺正課時間與戰士一起練,午休時還到訓練場再瞄一小時,中暑掛水也沒間斷。他還主動向團射擊專業訓練尖子王斌請教,細心揣摩體會,兩個月內快瞄成績就由每分鐘命中5次提高到20次。

3年來,李曉鈺穿破了6身迷彩服,摘記了7本訓練體會心得,先後考取坦克專業通信特級和射擊、駕駛一級,兩次獲得集團軍崗位練精兵考核坦克專業指導員組第一名,實現了從「不敢考」到「考不倒」、從「門外漢」到「行內通」的轉變。

李曉鈺有很強的攻關革新意識,對一些司空見慣的訓練矛盾問題,他總會打上幾個問號,鑽一鑽「牛角尖」。

一次,李曉鈺參加坦克射擊描繪信封靶課目訓練,他第一個上車,不到一分鐘就完成3次練習,可判定成績卻花了兩分多鐘。

李曉鈺問射擊組長李運:「成績判定耗時這麼長,不能改進一下嗎?」

李運搖搖頭:「一直是這麼幹的,我們也沒什麼好辦法。」

李曉鈺不服輸的勁頭上來了。一連幾天,他都想着檢查板上彎彎曲曲的斜線,琢磨怎麼才能找到快速有效的檢測方法。

一天中午,他路過團衛生隊,看到農民工師傅砌的石頭牆上拉着兩條基準線,突然受到啟發:如果做一個器材,按照《大綱》規定的±3毫米的考核標準,上面拉兩條平行線,不就可以卡出訓練成績了嗎?

經過多次試驗,李曉鈺最終採用一根直徑6毫米的鋼絲,折彎後在兩端繞上細線,製作成了信封靶規整器。官兵們都說:這個小器材解決了訓練中的大問題。後來這一革新成果在全師推廣運用。

「既是『文秀才』,也是『武教頭』」,戰士們稱讚他。這幾年,在李曉鈺帶領下,連隊還摸索總結了二炮手訓練「12字訣」、手榴彈投擲「一調三度」等5項新訓法,取得了內膛槍裝彈器、某型坦克電台直角插頭等3項革新成果。

「放縱不是真愛,嚴格不是不愛」

唱「黑臉」唱出過硬的戰鬥堡壘

「黑臉包公,鐵面無私。」這是和李曉鈺共事過的人對他的共同評價。

士官支委楊明生是連隊技術骨幹,抓訓練、搞教學能說會道,但剛當支委時卻在支委會上很少發言。

李曉鈺找他了解原因,楊明生輕聲答道:「板凳和桌子咋能一樣高?我只是個士官,支部議事決策有你們幹部拿主意就行了。」

李曉鈺針對他「怕說錯影響決策,說多影響團結」的心理,組織支部「一班人」學習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講清班子成員的職責要求,對楊明生觸動很大。此後每次開支委會,李曉鈺都讓他發言,並及時給予鼓勵。楊明生逐漸消除了顧慮,發言也積極起來。

隨着形勢任務發展,李曉鈺清醒地認識到,黨員只有與時俱進地踐行先進性要求,才能得到群眾認可。

2008年3月的一天,李曉鈺發現二炮手訓練熱情普遍不高,便找他們聊了起來,交談中他覺察到戰士們對專業組長潘家祥有些意見。

潘家祥是連隊公認能吃苦、自身要求嚴的黨員骨幹,大家怎麼會不滿意呢?

「這段時間苦吃了不少,但訓練成績始終提高不大,我們不怕吃苦,怕的是苦得不值。」戰士張其育的一句話讓李曉鈺似有所悟。

李曉鈺找來潘家祥,讓他好好研究改進訓練方法。潘家祥為難地說:「我肚子裡就這點墨水,搞研究確實不在行。」聯想到前不久連隊安排老射手王文森搞一項技術小革新,他也以缺少「研究細胞」為由推脫,李曉鈺決定讓全連黨員「換換腦」。

李曉鈺以「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哪裡」、「基層的普通黨員如何創先爭優」為主題,組織全連官兵進行討論,讓大家給心目中的黨員畫個像。

討論結束後,連隊每名黨員都深切認識到:要成為黨的先鋒戰士,既要帶頭苦身子,更要帶頭苦腦子,在學習新知識、鑽研新裝備、探索新訓法等方面走在前列。

新目標催生新動力。現在,四連黨員的學習鑽研氛圍越來越濃,人人通過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人人參與一項技術革新課題,真正發揮出了先鋒模範作用。

2007年2月,李曉鈺上任的第七天,碰上了一件不大不小的難題:連長孫博休假剛走,任職兩年多的副指導員張文平早上就沒出操。李曉鈺主動到張文平房間,關切地詢問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張文平輕描淡寫地說沒聽到哨聲睡過頭了。

第二天早操,李曉鈺特地留意了一下,看到張文平站在隊列中。但讓李曉鈺沒想到的是,第三天早上張文平又沒出操。

「放縱不是真愛,嚴格不是不愛」。李曉鈺心裡清楚,官兵們雖然沒說什麼,但眼睛都齊刷刷地看着自己:面對資格比自己老的幹部,敢不敢管、能不能管住,是對自己的一個考驗。

李曉鈺為此頗費了一番思量,在與休假的連長和其他支委統一思想後,決定召開支部黨員大會,對張文平進行集體幫助。

「不能因為你『資格老』,就可以放鬆要求」。會上,大家的真誠幫助讓張文平深受觸動,講出了自己因為考慮個人進步問題,思想「開小差」的心裡話,並誠懇作了檢討。

「形象好才能當代表,自身正才有資格證」

黨員在官兵眼裡就是一面旗

2008年初,李曉鈺的同窗好友李大偉在駐地開了家律師事務所,專門來找李曉鈺幫忙。「周末處理一些法律文件,每年出席幾次重要會議,每月給你3000元……」但李曉鈺不為所動:「我的時間都屬於部隊,業餘時間也不例外。」

「形象好才能當代表,自身正才有資格證。」李曉鈺始終把自身形象視作官兵認識黨的「窗口」,展示了一名新時期基層「黨代表」的獨特魅力。

李曉鈺在指導員崗位上幹了3年多,搭檔的3任連長,有兩任當上了營長。一些同學對他說,你有這麼多榮譽,可以見好就收了,還有的戰友建議他到機關發展。每當聽到這些話,李曉鈺總是堅定地回答:基層是事業的沃土,黨把我放在這個崗位上,就是對我最大的信任和肯定,我要在基層舞台上炫出青春、舞出精彩。

2008年6月,在上海工作的女友向李曉鈺發出最後通牒:要麼轉業離開部隊,要麼只能分手。 經過一番抉擇,李曉鈺還是忍痛和女友分了手。戰友們知道了這件事,都來安慰他,勸他休個假調整一下。他卻平靜地說:「全連官兵都在看着我呢,戰士失戀可以讓他躺兩天,而我調整的時間只能是一個晚上。」

2007年8月,戰士李金京當兵第四年還沒入黨,父母十分着急,叫他給指導員表示表示。李金京硬着頭皮敲開了李曉鈺房門,說明來意後遞上了1000元紅包。

李曉鈺笑着讓他坐下,一面肯定他積極要求進步,一面指出他的不足:「紅包有多厚,說明你離黨員的差距就有多大;但只要你好好努力,組織的大門始終是向你敞開的。」

從李曉鈺房間出來的那一刻,李金京不僅放下了心,更是鉚足了勁。幾個月後,他以讓全連官兵信服的表現,光榮加入了黨組織。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