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福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福景

新慧
图片来自新唐人电视台
国籍    中国

籍贯    天津人

出生    1901年

逝世    1960年10月3日

性质    政治人物

李福景(1901年-1960年10月3日),字新慧,男,天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毕业于天津南开学校,与周恩来总理是同学,喜好戏剧。新中国后担任煤炭部下属的研究所任副所长等。[1]

简介 

李福景1914年毕业于天津官立第一模范两等小学堂,后就读于南开中学。在南开期间,他与同窗周恩来吴国桢结为至交。周恩来曾于1916年写道,“然欲相勉以道德,相交以天真,相待如兄弟者,仅得二人焉。一曰李新慧,一曰吴峙之”。自南开毕业后,李福景于1919年考入香港大学工学院。1920年,他与周恩来一同由严修“范孙奖学金”资助,前往欧洲勤工俭学。李福景后入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并于1925年学成返国。回国后,他先后在津浦铁路局北宁铁路局开滦矿务局等处任工程师。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曾出任抚顺矿务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华北煤炭管理委员会主任工程师,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北平办事处主任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任职于开滦矿务局。1956年调入煤炭工业部工作,任科学情报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工程师。1960年10月3日,他因肺癌在北京病逝。昔日好友周恩来亲自往嘉兴寺殡仪馆出席了他的追悼会。

家庭

父亲是教育家李金藻。儿子李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

从业经历

当年在南开学校新剧团,周恩来是学生成员中的主心骨,李福景则是他得力的助手,许多事只要有周恩来参加,李福景必然支持。南开学校新剧团的新剧创作和演出,吸引了“京津坤班奎德社”的掌班人杨韵谱。奎德社是以演时装新剧红极京津的戏曲团体。1915年秋季,杨韵谱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南开学校新剧团演出的《恩怨缘》和《仇大娘》,移植成河北梆子在北京公演,首场演出前派人到天津,邀请南开新剧团赴京观摩指导。是年10月18日,周恩来、李福景、伉乃如等20人组成天津学界观摩团抵京,当晚在广德楼戏院观摩了《因祸得福》上部,次日又观看了下部和《恩怨缘》。观摩团离京时将一面写着“移风易俗”的锦旗,送给奎德社作为鼓励。四个月后(1916年2月),周恩来、李福景等人又以南开学校新剧团的名义再次赴京,重看了奎德社演出的《恩怨缘》,并将《一元钱》剧本抄赠给奎德社。1916年4月出版的《敬业》,刊登李福景所写《京师观剧记》,详尽地记述了天津南开学校新剧团与坤班奎德社友好往来的来龙去脉,还用不少文字评述了奎德社演出的优长劣短,所谈观点,颇有见地。周恩来所作点评是:“斯文斯评,两极其妙。”[2]

深厚友情

新中国诞生后,李福景在国家煤炭部下属的研究所任副所长。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于百忙中抽暇看望这位昔年同窗,他们在一起回忆起学生时代的峥嵘岁月,从心底感叹着:苍茫大地,换了人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李福景患了重病,周恩来总理嘱咐医务界有关领导全力医治,李福景病逝后葬于北京八宝山公墓,也得益于周恩来总理的安排。[3]

参考文献

  1. 李福景,百度百科
  2. 李福景,百度百科
  3. 李福景,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