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福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福景

新慧
圖片來自新唐人電視台
國籍    中國

籍貫    天津人

出生    1901年

逝世    1960年10月3日

性質    政治人物

李福景(1901年-1960年10月3日),字新慧,男,天津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畢業於天津南開學校,與周恩來總理是同學,喜好戲劇。新中國後擔任煤炭部下屬的研究所任副所長等。[1]

簡介 

李福景1914年畢業於天津官立第一模範兩等小學堂,後就讀於南開中學。在南開期間,他與同窗周恩來吳國楨結為至交。周恩來曾於1916年寫道,「然欲相勉以道德,相交以天真,相待如兄弟者,僅得二人焉。一曰李新慧,一曰吳峙之」。自南開畢業後,李福景於1919年考入香港大學工學院。1920年,他與周恩來一同由嚴修「范孫獎學金」資助,前往歐洲勤工儉學。李福景後入讀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並於1925年學成返國。回國後,他先後在津浦鐵路局北寧鐵路局開灤礦務局等處任工程師。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曾出任撫順礦務局副局長、總工程師,華北煤炭管理委員會主任工程師,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北平辦事處主任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曾任職於開灤礦務局。1956年調入煤炭工業部工作,任科學情報研究所副所長、主任工程師。1960年10月3日,他因肺癌在北京病逝。昔日好友周恩來親自往嘉興寺殯儀館出席了他的追悼會。

家庭

父親是教育家李金藻。兒子李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天文學家。

從業經歷

當年在南開學校新劇團,周恩來是學生成員中的主心骨,李福景則是他得力的助手,許多事只要有周恩來參加,李福景必然支持。南開學校新劇團的新劇創作和演出,吸引了「京津坤班奎德社」的掌班人楊韻譜。奎德社是以演時裝新劇紅極京津的戲曲團體。1915年秋季,楊韻譜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把南開學校新劇團演出的《恩怨緣》和《仇大娘》,移植成河北梆子在北京公演,首場演出前派人到天津,邀請南開新劇團赴京觀摩指導。是年10月18日,周恩來、李福景、伉乃如等20人組成天津學界觀摩團抵京,當晚在廣德樓戲院觀摩了《因禍得福》上部,次日又觀看了下部和《恩怨緣》。觀摩團離京時將一面寫着「移風易俗」的錦旗,送給奎德社作為鼓勵。四個月後(1916年2月),周恩來、李福景等人又以南開學校新劇團的名義再次赴京,重看了奎德社演出的《恩怨緣》,並將《一元錢》劇本抄贈給奎德社。1916年4月出版的《敬業》,刊登李福景所寫《京師觀劇記》,詳盡地記述了天津南開學校新劇團與坤班奎德社友好往來的來龍去脈,還用不少文字評述了奎德社演出的優長劣短,所談觀點,頗有見地。周恩來所作點評是:「斯文斯評,兩極其妙。」[2]

深厚友情

新中國誕生後,李福景在國家煤炭部下屬的研究所任副所長。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曾於百忙中抽暇看望這位昔年同窗,他們在一起回憶起學生時代的崢嶸歲月,從心底感嘆着:蒼茫大地,換了人間。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李福景患了重病,周恩來總理囑咐醫務界有關領導全力醫治,李福景病逝後葬於北京八寶山公墓,也得益於周恩來總理的安排。[3]

參考文獻

  1. 李福景,百度百科
  2. 李福景,百度百科
  3. 李福景,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