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鸣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鸣盛
出生 1926
国籍 中國
别名 李士琳
职业 京剧表演艺术家
知名于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知名作品 《杨家将》、《三家店》、《伍子胥》、《空城计》、《二进宫》、《武家坡》、《洪羊洞》

李鸣盛:宁夏京剧团的副团长,他带领着全团人让京剧在宁夏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教育家。

戏剧史家张庚曾这样评价他:京剧杨派艺术成功的实践者,忠诚的传播者,后起之秀的严师,戏迷的良师益友。作为老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演绎了一段绚丽人生。 [1]

人物简介

李鸣盛(1926-2002),京剧老生演员。祖籍湖北武昌,生于北京前门外鹞儿胡同甲17号。

原名李士琳。父亲李华亭是京剧界中出色的管理人才。

母亲王洁清,京剧老旦

12岁从张连福沈富贵等学戏练功,13岁登台演出。

先后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张君秋裘盛戎童芷苓等同台演出,受益颇深。

1958年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京剧团。曾先后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常委,担任过宁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宁夏分会副主席等职务。 [2]

2002年因病去世,享年76岁。

学艺经历

1931年全家迁往天津。进了日租界的"竟存小学"读书。

一年以后,转到英租办的"浙江小学"。

十二、三岁的时候,通过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先生的推荐,为李鸣盛请来了第一位老师范儒林

李鸣盛学的第一出戏是《捉放曹》。范老师教戏很有耐心,脾气也好。又说了《天水关》《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又请来了梨园界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张连福先生,他只管教唱,不管教身段。还请了唱老生的刘盛通李盛荫

为了提高李鸣盛的表演能力,李华亭还特地请来了以演做派戏出名的雷喜福。李鸣盛共学了《辕门斩子》《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四进士》《乌龙院》《翠屏山》《奇冤报》《南阳关》等戏。

还请来了当时以演马派戏崭露头角的沙世鑫到家中传授马派戏,连续说了一批马派名剧,像全部《龙凤呈祥》,全部《群英会·借东风》《一捧雪》《青风亭》《九更天》

为了学马派戏,李华亭还通过在"荣春社"科班做事的内弟王金亭介绍,在北京两益轩饭庄请客,正式拜了蔡荣桂老先生为师。还向刘盛通学习了余派的《洪洋洞》,向宋继亭学了谭派的《定军山》[3]

又拜了沈富贵为师,沈富贵对鸣盛的教授一丝不苟,非常认真负责。从压腿、踢腿、搬腿、打飞脚到跑圆场,打把子,每个环节都看得很紧。

为了使鸣盛的戏路子更为宽阔,打好坚实的武功底子,他给鸣盛拉戏,拉得最多的是《战宛城》中的张绣和《连环套》中的黄天霸

练完基本功就立刻扎上大靠,拉身段、跑圆场。接下去是戏中的开打,打完紧接着是耍大枪下场。还曾受到素有"大刀宋"美称的宋富贵先生的亲授。如《定军山》的黄忠大刀下场和《珠帘寨》的对刀。并且还向钱宝森先生学习《打渔杀家》中萧恩的"锁喉"对打。

为了耍好《翠屏山》里石秀的单刀,曾专门把这方面颇有名气的费世韦先生请到家中,当面指教。

李鸣盛1939年登台演出,一炮打响。先后在北京新新、开明、长安、庆乐及天津等地演出。

17岁,搭班在四小名旦之一毛世来组建的"和平社"里唱二牌老生时倒仓。从此,每天坚持去北京宣武门外的潘家河沿的窑台儿门喊嗓子练功。

20世纪40年代初,李华亭协助杨宝森办起了宝华社,把给杨宝森调嗓子的琴师李长清请到家中给鸣盛调嗓子、说戏。

李鸣盛逐渐对杨派产生兴趣,后期演唱行腔韵味接近杨派,人皆以杨派视之。

1958年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京剧团。

2002年3月6日,农历壬午年正月廿三日逝世。

艺术特色

李鸣盛宗余兼取马派、谭派之长,嗓音醇厚、宽高皆备。后期演唱行腔韵味接近杨(宝森)派,人皆以杨派视之。

代表剧目

代表剧目有《杨家将》、《三家店》、《伍子胥》、《空城计》、《二进宫》、《武家坡》、《洪羊洞》。演出新编历史剧有《大顺春秋》、《孙安动本》、《打登州》等。 [4]

活动年表

1939年10月5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廿三日:李鸣盛、梁雯娟首次登台

1940年2月26日,农历庚辰年正月十九日:李鸣盛搭吴素秋剧团

1941年1月,农历辛巳年:毛世来改组和平社

1945年,农历乙酉年,冬:李鸣盛挑班演出[5]

1955年,农历乙未年:中国京剧院四团成立

1956年2月,农历丙申年:中国艺术团赴埃及叙利亚埃塞俄比亚黎巴嫩苏丹阿富汗访问

1958年9月19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初七日,晚:中国京剧院四团离京赴宁夏支援大西北建设

1959年4月,农历己亥年:白家麟先追悼会举行 1963年10月,农历癸卯年:宁夏京剧团首演《杜鹃山》

1964年6月26日,农历甲辰年五月十七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第四轮演出举行

1964年7月9日,农历甲辰年六月初一日:北京京剧团观摩宁夏京剧团《杜鹃山》座谈会举行

1964年7月31日,农历甲辰年六月廿三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式闭幕

1965年7月,农历乙巳年:1965年西北五省(区)戏剧会演举行

1980年,农历庚申年:李鸣盛收沈长春为徒

1980年,农历庚申年:李鸣盛收罗会明为徒

1980年4月25日,农历庚申年三月十一日:纪念《人民戏剧》创刊三十周年京剧演出第一场

1980年4月26日,农历庚申年三月十二日:纪念《人民戏剧》创刊三十周年京剧演出第二场

1980年4月27日,农历庚申年三月十三日:纪念《人民戏剧》创刊三十周年京剧演出第三场

1984年10月,农历甲子年:李鸣盛收李崇林李鉴李鸣张军为徒

1985年,农历乙丑年:李鸣盛收田占云为徒

1985年10月,农历乙丑年:李鸣盛收于啸童牟善伦为徒

1985年11月15日,农历乙丑年十月初四日:南北京剧表演艺术家交流演出举办

1986年,农历丙寅年:李鸣盛录制《捉放曹》、《打登州》录音带

1986年,农历丙寅年:李鸣盛收张国泰为徒

1986年7月,农历丙寅年:李鸣盛录制《李鸣盛京剧艺术集锦》

1987年4月3日,农历丁卯年三月初六日,21时:于魁智首次登门李鸣盛寓所

1987年5月2日,农历丁卯年四月初五日:于魁智首演《乌盆记》

1990年3月14日,农历庚午年二月十八日,晚: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第一场

1990年8月10日,农历庚午年六月二十日,上午:《徽班进京,京剧发展简史》和《杨派表演艺术》讲座举办

1990年11月10日,农历庚午年九月廿四日,晚:鸣谢香港星光传呼集团董事长黄金富先生赠书京剧专场演出举办

1990年11月13日,农历庚午年九月廿七日,下午: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慰问北京市运输公司全体职工

1995年7月16日,农历乙亥年六月十九日:北京市首届“燕京杯”少儿京昆大赛开赛

1997年7月22日,农历丁丑年六月十八日:第二首届北京市少儿京昆“韶山杯”大赛开赛

1999年6月12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廿九日:钮骠沈世华杨学锋顾琰为徒

2000年7月1日,农历庚辰年五月三十日:北京第一届国际票友演唱会举行 [6]

精彩剧照

精彩视频

京剧《杀惜》李鸣盛 童芷苓主演
京剧《打登州》全本 李鸣盛主演

外部連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