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黎巴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黎巴嫩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Lebanon

簡   稱: 黎巴嫩

所屬洲 :亞洲

首   都:貝魯特

主要城市:黎波里,巴勒貝克,泰爾,賽達等

國慶日 :1943年(癸未年)11月22日

國   歌: 《黎巴嫩共和國國歌

國家代碼: LBN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貨   幣:黎巴嫩鎊

時   區: UTC+2(夏令時:UTC+3)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米歇爾·奧恩

人口數量 :623萬(2017年)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

主要宗教:伊斯蘭教-遜尼派、基督教-馬龍派

國土面積: 10452平方公里

水域率: 1.6% ,

GDP總計: 518億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8315美元(2017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 +961 國際域名縮寫 .lb

道路通行: 靠右駕駛

人類發展指數 :0.741(2013年)

最大城市:貝魯特

最大行政區:貝卡省

氣  候:地中海氣候

國   樹:雪松

國際電話碼: 961

同北京時差 :夏令時:-5;冬令時:-6

主要學府: 黎巴嫩大學貝魯特阿拉伯大學

黎巴嫩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

英語:Republic of Lebanon),簡稱黎巴嫩。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邊界未劃定)為鄰,西瀕地中海,習慣上稱為中東國家。 [1]

公元前2000年為腓尼基的一部分。以後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羅馬統治。7—16世紀併入阿拉伯帝國。1517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一戰後淪為法國的委任統治地。1943年11月22日獨立。1975年爆發了一場持續近15年的內戰,嚴重破壞了黎巴嫩的經濟發展。近期黎巴嫩多發黨派之間的小規模衝突,和以色列,敘利亞兩國關係緊張。[2]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銀行業旅遊業,二者占據黎巴嫩GDP的65%。[3]

歷史變遷

古代歷史

黎巴嫩舊譯利巴嫩,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現在黎巴嫩小店里經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製品。腓尼基人是第一個環非洲航行民族,發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過去曾經盛產香柏,這些參天巨樹都是鄰近國家的重要建築材料。這些有關黎巴嫩的零散記錄,都可以在舊約聖經里看得到。

公元前64年,古羅馬占領了黎巴嫩,並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巴爾貝克神廟,該神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最大的羅馬古建築之一。

由於黎巴嫩扼守亞非歐戰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經占領過黎巴嫩。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羅馬統治;七至十六世紀初成為阿拉伯帝國一部分。1517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

黎巴嫩獨立

黎巴嫩人民多次舉行起義,反對土耳其蘇丹和當地封建主的雙重壓迫。17世紀初,黎巴嫩埃米爾法赫魯丁二世勢力逐漸壯大,新建了一支軍隊並實行社會改革,建立起事實上獨立的大黎巴嫩。但土耳其大軍壓境,法赫魯丁二世投降並被處死。    18世紀末,黎巴嫩埃米爾貝希爾·謝哈布二世繼承法赫魯丁二世的未竟事業,利用農民起義剷除了幾個強大的封建家族,將統治權集中到自己手中。1831年他與反抗土耳其統治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結盟,把土耳其人逐出黎巴嫩。1840年埃及軍隊從黎巴嫩撤退後,英、法兩國為爭奪黎巴嫩的市場,不斷挑起基督教馬龍派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之間的鬥爭。土耳其乘機於1842年重占黎巴嫩,並將黎巴嫩分為兩個省,北部由親法的馬龍派封建主管轄,南部則歸親英的德魯茲派封建主統治。

1860年,黎巴嫩發生馬龍派教徒與德魯茲派穆斯林之間的激烈衝突,法國出兵干涉。此後黎巴嫩成為得到國際承認和保證的自治區,由土耳其政府任命並經法、英、俄等國同意的一個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長官統治。

1920年成為法國委任統治地。

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為共和國,頒布了憲法,但仍保留法國的委任統治權。

1941年6月英軍在自由法國部隊協助下占領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國部隊宣布結束對黎的委任統治。

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擺脫法國委任統治正式宣布獨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國。1946年12月英、法軍全部撤離黎巴嫩。

因黎巴嫩總統加米耶·夏蒙宣布接受艾森豪威爾主義,1958年5月,黎巴嫩爆發了反對夏蒙政權的武裝起義。7月15日,美國軍隊以維護黎巴嫩獨立和保護美國僑民安全為藉口,在黎巴嫩登陸,遭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反對。10月26日,美軍被迫撤出。

1969年黎巴嫩軍隊與巴勒斯坦游擊隊發生軍事衝突,後來雙方就巴解組織在黎巴嫩的基地及活動範圍等作了具體規定。

內戰及內戰之後

1943年黎巴嫩獨立前夕,各教派曾就國家權力的分配達成協議: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議長和總理分別由伊斯蘭教什葉派和遜尼派人士擔任,議員和部長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後來由於人口結構變化,居民中信奉伊斯蘭教的增多,穆斯林要求增加自己的權力,並為此展開了鬥爭。巴勒斯坦武裝力量轉移到黎巴嫩後,得到黎巴嫩全國運動的支持,但卻遭到了黎巴嫩陣線的反對。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伊斯蘭教兩派爆發了一場持續了15年的內戰,嚴重破壞了黎巴嫩的經濟,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估計,有15萬人遇難,20萬人受傷,約90萬人(占戰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離失所。

1990年,各方簽署塔伊夫協議(Taif Agreement)結束內戰,兩大派系重新分配政治權力,但黎巴嫩的很多地方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敘利亞自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駐軍,並扶植國內的真主黨游擊隊;而以色列亦控制過南黎巴嫩一段時期作報復,開闢了安全區,1985~2000年實行武裝占領。

在內戰期間,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利用黎巴嫩對以色列發動襲擊。以色列國防軍分別於1978年和1982年兩度入侵併占領黎巴嫩,第二次入侵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遭到驅逐。2000年之前以色列一直控制着黎巴嫩南部。由於真主黨不斷發動襲擊,而且輿論認為如果以軍撤出黎巴嫩,暴力事件將減少並消解,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決定撤軍。聯合國認為以色列部隊撤出藍色分界線符合聯合國安理會第425號決議,但邊境地區舍巴農場(Shebaa)的所屬權仍有爭議。真主黨宣稱它不會停止軍事行動直到這一地區獲得解放。

2005年4月26日,敘利亞遵照聯合國決議,自黎巴嫩撤軍,結束29年的直接干預。

雪松革命: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在貝魯特聖喬治灣附近的一起汽車爆炸襲擊中遇刺身亡。

刺殺事件激起了一系列遊行示威,2005年3月14日,多達100萬人示威遊行,要求結束敘利亞對黎巴嫩的占領。媒體稱之為雪松革命,示威者要求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並成立一個國際委員會來調查刺殺事件。由於敘利亞在黎巴嫩開展廣泛的軍事和情報行動,而且哈里里與大馬士革就敘利亞支持修訂憲法以延長埃米爾·拉胡德總統的任期一事頗有嫌隙,親西方的「3月14日聯盟」領導人指控敘利亞是這起刺殺事件的主使。其他人(即親阿拉伯的「3月8日聯盟」、真主黨和敘利亞官員)則宣稱這起刺殺事件可能是以色列的摩薩德(Mossad)所為,意在破壞黎巴嫩的穩定。

聯合國安理會於4月7日一致通過了1595號決議,呼籲對哈里里刺殺事件進行調查。初步調查結果「梅利斯(Mehlis)報告」於10月20日正式公布,報告稱敘利亞和黎巴嫩政府高官均參與了這次刺殺事件。最終在國際壓力下,敘利亞被迫從黎巴嫩撤出1.5萬人的軍隊,結束對黎巴嫩長達三十年的占領。4月26日,所有敘利亞正規軍都已經撤離。哈里里刺殺事件之後,發生了一系列針對眾多親西方黎巴嫩政要的刺殺事件

2006年以黎衝突

2006年7月12日,為了轉移以軍的注意力,真主黨向以色列邊境城鎮發射了火箭彈,然後對在以色列邊境巡邏的兩輛悍馬裝甲車發射了反坦克導彈。兩輛悍馬中共有7名以色列士兵,2人受傷,3人死亡,另外2人被綁架到黎巴嫩。在以軍以失敗告終的一次營救行動中,另有5名士兵死亡。在黎巴嫩,空襲造成其民用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包括貝魯特機場),此後,以軍地面部隊又進入了真主黨控制的地區。在至少962次襲擊中,以軍在黎巴嫩南部投放了460萬枚集束炸彈,其中大部分是在戰爭結束前的最後3天中投放的,當時以軍知道和解即將達成。在以色列,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了3970枚火箭彈,大部分都是向城區發射的。長達一個月的衝突給以色列和黎巴嫩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以色列有近160人喪生,黎巴嫩有1000多人喪生。8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發布了1701號決議,要求真主黨和以色列停火,衝突正式結束。被綁架的戈德瓦瑟(Goldwasser)和雷格夫(Regev)被關押了2年,期間沒有任何關於他們的消息。直到2008年7月16日,真主黨歸還了他們的遺體以換取活着的真主黨戰俘。 [4] 巴里德河衝突

巴里德河:(阿拉伯語為نهر البارد,意為寒冷的河流)是黎巴嫩北部的一個巴勒斯坦難民營,距的黎波里約16公里。大約3萬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後代住在營地及周邊地區。1949年12月紅十字會聯盟建立了這個營地,收留貝卡河谷和的黎波里郊區飽受嚴冬之苦的巴勒斯坦難民。根據1969年《開羅協議》,黎巴嫩軍隊不得進入任何巴勒斯坦營地。 [4]

2007年5月19日,周六深夜,黎巴嫩安全部隊包圍了一座建築物,據稱被控當天早些時候劫持銀行的法塔赫武裝分子藏身其中。2007年5月20日周日上午,黎巴嫩安全部隊對該建築物發起進攻,雙方開始了長達一天的交火。出於報復,法塔赫伊斯蘭組織成員襲擊了巴里德河營地的一個軍隊檢查站,殺死了數名熟睡中的士兵。黎巴嫩部隊則立即對營地進行了轟炸。

巴里德河營地成為了黎巴嫩軍隊與法塔赫交戰的中心。營地一方面被團團包圍,一方面又遭到嚴重轟炸。據聯合國難民救濟及工程局估計,雙方的戰鬥摧毀了營地中85%的住所使人們無法居住,還對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破壞。至少有169名士兵、287名游擊隊員和47名平民喪生,多達4萬名營地居民被迫逃離,許多人向南逃到10公里外早已人滿為患的巴達維營地。

2008年內亂 2007年10月拉胡德總統任期結束,反對派表示如果不能達成分權協議,就拒絕為繼任者投票,這使得黎巴嫩在一段時間內沒有總統。由於政府宣布真主黨的通信網絡為非法,2008年5月9日,真主黨和阿邁勒(Amal)部隊占領了貝魯特西部,發動了自1975-1990年內戰以來最糟糕的內亂。 [4]

2008年5月21日,在阿拉伯聯盟的調解下,經過5天的談判,黎巴嫩主要各方在卡塔爾簽訂了《多哈協議》,結束了戰鬥。根據協議,雙方都同意選舉前部隊領袖米歇爾·蘇萊曼(Michel Suleiman)為總統,並建立全國統一政府,反對黨擁有否決權,結束了長達18個月的政治僵局。協議標誌着反對黨的勝利,他們在組閣、真主黨通訊網絡以及機場安全主管方面贏得了對方讓步,增加了其政治籌碼。

2009年6月7日,黎巴嫩舉行第十四屆議會選舉,薩阿德·哈里里被任命為總理並於11月9日組成新一屆內閣。

2018年6月26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理事會在此間舉行的年會上宣布,已批准黎巴嫩作為意向成員加入。 [5] 自然環境編輯 區域位置


黎巴嫩共和國面積10452平方公里。位於西亞南部地中海東岸。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交界,南部與巴勒斯坦


(以色列)為鄰,西瀕地中海。海岸線長220公里。 [6] 地形地貌

黎巴嫩全境按地形可分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東側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東側的貝卡谷地和東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縱貫全境,庫爾內特·薩烏達山海拔3083米,為黎最高峰。河流眾多,向西注入地中海。 [6]

氣候特徵

黎巴嫩屬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沿海一帶夏季氣候炎熱潮濕,冬季溫暖,高山地區積雪可達4—6個月,大部分地區10月—次年4月為雨季。沿海平原和貝卡谷地7月平均最高氣溫為32℃,1月平均最低氣溫分別為7℃和2℃。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山區為1200毫米以上。 [6]

礦產資源少,且開採不多。礦藏主要有鐵、鉛、銅、褐煤和瀝青等。已經證明黎巴嫩與塞浦路斯期間海域有石油和天然氣,據黎巴嫩當地媒體報道,該海域石油儲量6.6億-8.6億桶,天然氣儲量達20萬億-90萬億立方英尺。 [6] 行政區劃

黎巴嫩行政區劃分8個省:貝魯特省山區省北方省南方省貝卡省納巴蒂耶省阿卡省、巴爾貝克-希爾米勒省。 省下共設25個縣,縣下設鎮。 首都貝魯特(Beirut),截止2017年人口約200萬人, [1] 黎巴嫩政治和經濟中心,也是中東著名的商業、金融、交通、旅遊和新聞出版中心,1975年內戰爆發前被稱為「中東小巴黎」。7月平均最高氣溫32℃,1月平均最低氣溫11℃。 [6]

黎巴嫩行政區劃

國家象徵編輯

國名

黎巴嫩共和國。 國旗 黎巴嫩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3:2。旗面上下為紅色,中間為白色。白色部分中央是一棵雪松,它在[[《聖經]》中被稱為植物之王。紅色象徵自我犧牲,白色象徵和平,雪松代表挺拔強勁的力量、純潔和永生。


黎巴嫩國徽

黎巴嫩國徽呈盾形。盾面上為斜置的國旗圖案,周圍有白色綬帶,底部的白色飾帶上分別用阿拉伯文法文寫着「黎巴嫩共和國」。 [1]

《黎巴嫩共和國國歌》

歌詞大意:我們為祖國、為榮譽邁步向前,我們的勇氣和文採為當世稱羨,我們的高山和深谷把英才哺育,我們獻身於祖國,把事業樹建。我們為祖國、為榮譽邁步向前,為祖國奔向前。 國樹 雪松 人口民族編輯 總人口約623萬(2017年),絕大多數為阿拉伯人。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法語、英語。 [1] 由於民族特性和多年內戰,黎巴嫩還是世界上鮮有的國外黎巴嫩裔人口多餘於國內人口的國家,世界各地的黎巴嫩裔人口約1500萬,主要分布在美洲、歐洲、非洲及海灣國家。在黎巴嫩的華人極少。 [6]

政體 黎巴嫩實行三權分立的議會民主制,總統是國家元首,內閣行使行政權,議會行使立法權,最高法院為行使司法權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1943年獨立時的《民族憲章》規定,總統由基督教馬龍派擔任,總理由伊斯蘭教遜尼派擔任,議長由伊斯蘭教什葉派擔任。1990年《塔伊夫協議》簽署後,總統權力受到消弱,國家實行權力已轉交總理。米歇爾·蘇萊曼(Michel Suleiman)於2008年5月當選為黎巴嫩第十二任總統,任期2014年5月25日結束。2014年4月23日黎巴嫩國民議會舉行第一輪總統選舉投票,因候選人沒有獲得法定票數,未能選出新一任總統。此後,由於參加總統選舉投票的議員未達到法定人數,投票日期被一再推遲。 [7] 政情

黎是議會民主共和國。議會實行一院制,現有128個議席,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議員各占一半。黎黨派林立,但力量分散,目前無一黨占絕對優勢。2007年11月,拉胡德總統任滿離職,議會多數派和反對派在總統選舉問題上嚴重對立,選舉被19次推遲,總統職位一直空缺。在阿盟和卡塔爾等八國外長組成的阿國調解委員會共同斡旋下,黎各派達成「多哈協議」,於2008年5月選舉黎前武裝部隊總司令米歇爾·蘇萊曼為總統,任期至2014年5月。2009年6月,「未來陣線」領銜的多數派在議會選舉中勝選,蘇萊曼總統授權多數派領袖薩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組閣,11月聯合政府成立。2011年1月,聯合政府因以真主黨為主導的「3·8」聯盟11名部長集體辭職而解散。蘇萊曼總統授命前總理納吉布·米卡提(Najib Mikati)出任總理並組閣,6月新政府成立。2013年3月22日,因內閣未能就成立黎議會選舉監督機構和延長黎治安部隊司令任期達成一致,米卡提總理宣布辭職。4月6日,蘇萊曼總統授命塔馬姆·薩拉姆(Tamam Salam)出任總理,2014年2月完成組建新內閣。蘇萊曼總統任期於2014年5月25日結束。2016年10月31日,黎議會舉行總統選舉,米歇爾·奧恩(Michel Aoun)當選黎總統並隨即就職。11月3日,奧恩任命薩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為總理並組閣,哈里里12月18日組閣成功。2017年11月,哈里里在訪問沙特期間宣布辭職,12月宣布收回辭呈。2018年5月6日,黎選舉產生新一屆議會。5月23日,納比·貝里連任議長。5月24日,奧恩總統宣布現政府轉為看守政府,授權哈里里組建新一屆政府。

[1]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14年2月15日組成,共24人,主要成員為:總理塔馬姆·薩拉姆(Tamam Salam),副總理兼國防部長薩米爾·穆格比勒(Samir Mokbel),外交和僑民事務部長紀伯倫·巴西勒(Gebran Bassil),內政和城鎮部長努哈德·馬什努克(Nouhad Machnouk),財政部長阿里·哈桑·哈利勒(Ali Hassan Khalil),經濟與貿易部長阿蘭·哈基姆(Alain Hakim),司法部長艾什拉夫·里菲(Ashraf Rifi)等。 [3] 2018年5月24日,奧恩總統宣布現政府轉為看守政府,授權哈里里組建新一屆政府。 [1] 憲法

政黨 黎黨派林立,力量分散。主要政黨有: 「未來陣線」(Future Movement):伊斯蘭教遜尼派政黨。由黎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創建。2005年2月哈遇刺後,其子薩阿德·哈里里接任「未來陣線」領袖。2010年7月,「未來陣線」正式組建政黨,薩阿德·哈里里當選主席,其弟艾哈邁德·哈里里當選總書記。

黎巴嫩長槍黨(The Lebanese Kataeb Party):基督教馬龍派政黨。1936年11月成立,創始人為皮埃爾·傑馬耶勒。2008年2月,阿明·傑馬耶勒(Amin Gemayel)當選長槍黨主席。

「黎巴嫩力量」(Lebanese Forces):基督教派右翼政黨,原系長槍黨的武裝力量,由長槍黨創始人皮埃爾·傑馬耶勒次子巴希爾·傑馬耶勒1976年創建。現任領導人為執行委員會主席薩米爾·賈加(Samir Jaga)。

自由國民黨(The National Liberal Party):基督教馬龍派政黨。1958年9月成立,現任主席杜里·夏蒙(Dory Chamoun)。 真主黨(The Party of God或Hezbullah):黎穆斯林什葉派政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間成立,與伊朗關係密切。該黨擁有民兵約5000人,集中在黎南部地區。1992年2月18日,謝赫·阿巴斯·穆薩維總書記被炸身亡,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當選總書記。2005年,真主黨成員首次擔任政府部長。2009年議會選舉中該黨獲得12席。11月,該黨宣布放棄建立伊朗式伊斯蘭政權,突出該黨的黎巴嫩和阿拉伯屬性,強調該黨將逐步轉變為「防衛力量」和建設國家的支柱。本屆政府中有兩名閣員來自真主黨。2013年7月,歐盟通過決議,將真主黨軍事分支列為恐怖組織。

自由國民陣線(Free Patriotic Movement):1992年由黎前軍政府總理米歇爾·奧恩(Michel Aoun)將軍組建。2005年成為議會內最大的基督教黨團。2006年4月正式改組為政黨。

「阿邁勒」運動(Amal Movement):伊斯蘭教什葉派政黨。1974年成立,前身為「被剝奪者運動」,為伊斯蘭教什葉派主要組織。主席納比·貝里(Nabih Barri)(現議長)。

社會進步黨(The Progressive Socialist Party):1949年5月成立,為伊斯蘭教德魯茲派政黨。1980年該黨加入社會黨國際。主席瓦立德·瓊布拉特(Walid Joumblatt)。

黎巴嫩共產黨(The Lebanese Communist Party):1924年成立,是中東地區創建較早的共產黨之一。1948年被宣布為非法,1970年取得合法地位。總書記哈利德·哈達德(Khalid Haddad)。 [1]

司法 法院分為初審法院、上訴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和治安法院。此外還有處理婚喪、遺產繼承等問題的宗教法庭。 [7] [1]

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 總統米歇爾·奧恩,1935年2月出生於貝魯特,基督教馬龍派。曾在貝魯特基督兄弟學校、聖心學校黎軍事學校等接受教育,在法國炮兵學校等軍事學校受訓。1984年6月擔任黎軍司令並晉升中將。1988年就任黎臨時軍政府總理兼國防部長。1991年流亡法國,於1996年在法組建自由國民陣線。2005年奧恩返黎,當年當選為議員,其領導的自由國民陣線成為黎議會最大的基督教黨團。2015年卸任自由國民陣線主席一職。2016年10月31日,黎舉行議會選舉,奧恩當選黎總統並隨即就職。

總理薩阿德·哈里里,1970年4月出生於沙特利雅得,黎最大伊斯蘭教遜尼派政黨未來陣線主席。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喬治敦大學,獲國際商務學士學位。2005年老哈里里遇刺身亡後,繼承其父創立的未來陣線政黨領導權。2009年就任總理,2011年哈里里內閣因超過三分之一部長辭職而解散。此後,哈里里長期旅居沙特。2016年,哈里里重返黎政壇並長居貝魯特。11月3日被授命出任總理,12月18日組建新內閣。2017年11月,哈里里在訪問沙特期間宣布辭職,12月宣布收回辭呈。2018年5月24日,奧恩總統宣布現政府轉為看守政府,授權哈里里組建新一屆政府。

黎國民議會議長:納比·貝里

議長納比·貝里,1938年出生於塞拉利昂,伊斯蘭教什葉派、阿邁勒運動主席。畢業於黎巴嫩大學法律系,後在法國進修。1963年任黎全國大學生聯合會主席,並擔任過世界愛國學生聯合會執委會委員。後擔任黎伊斯蘭什葉派最高委員會委員,1980年當選為阿邁勒運動主席。1984年4月30日,擔任水、電、司法、南方、重建事務國務部長。1989年11月,擔任水、電資源住房、合作部長。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擔任國務部長。1992年10月21日當選為議長,1996年10月、2000年10月、2005年6月、2009年6月、2018年5月五次連任。 [1]

參考來源

  1. 黎巴嫩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引用日期2017-07-06]
  2. 黎巴嫩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引用日期2017-07-06]
  3. 黎巴嫩國家概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引用日期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