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培东(1971年8月-) 出生于苏州相城区元和镇,毕业于哈佛大学,纳米材料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其主要研究内容为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及其在纳米光学和能量转化中的应用[1],曾获得美国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大奖、美国化学学会纯粹化学奖等奖项。

目录

人物经历

1971年,杨培东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蠡口社区。1985年,从江苏省首批示范初中蠡口中学考入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1988年6月,在木渎中学高三(1)班就读的杨培东得了急性阑尾炎;7月高考时正常发挥,考了601分,全校第一,并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1992年,在校期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学金。

1993年,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求学,师从材料科学家查尔斯·李波(Charles M. Lieber)攻读博士研究生。1997年,毕业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1997年,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Galen Dean Stucky。

1999年,完成了18个月的博士后研究,在近10所大学的工作邀请中选择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28岁时成为助理教授,独立负责一个实验室的科研工作。

2001年,获得美国阿尔弗雷德·斯隆奖(连续四年,至2004年)。2003年,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列入“世界100位顶尖青年发明家”。

2004年,杨培东受聘化学系终身教授,是伯克利化学系历史上,继李远哲后的第二位华人科学家;同年获得美国材料学会(MRS)青年科学家大奖。

2005年,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纯粹化学奖(ACS Award in Pure Chemistry)。

2007年,获得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颁发的“艾伦·沃特曼奖”,在之后3年时间内获得50万美元的科研奖金。

2011年,被评为汤森路透集团依据过去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而确定的“全球顶尖100名化学家”,并且居于榜单前列第10位,同时入选同一标准的“顶尖100名材料科学家”榜单的首位。6月29日,为中国科技大学培东实验基地、培东实验班揭牌。

2012年4月18日,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0月9日,在匹茨堡召开的材料科技会议上获得爱德华·奥尔顿奖(Edward Orton)。

2013年,入选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

2014年4月28日,当选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2015年,获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年度天才奖。

2016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2]。同年杨培东牵头的纳米能源材料研究所暨天际创新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视频

杨培东相关视频

未来论坛科学委员会委员杨培东纪录片
《开讲了》纳米材料科学家杨培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