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培增 | |
---|---|
出生 | 1957年6月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 |
知名於 | 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廣東省第5屆丁穎科技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知名作品 |
《葡萄膜炎》 《臨床葡萄膜炎》 《中華眼科雜誌》 |
楊培增[1]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人事部"百千萬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免疫學(跨)專業博士生導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眼炎病學會的執行理事、亞太眼炎病學會執行理事、國際葡萄膜炎研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眼免疫學組組長,是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Ophthalmology、Exp Eye Res、Molecular Vision、Acta Opthalmol、Immunol Invest、Clin Ophtalmol等8份SCI雜誌的審稿專家,是中華眼科雜誌等10份雜誌的編委,主編了全國高等學校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第七輪規劃教材《眼科學》,完成了《臨床葡萄膜炎》(楊培增著,人民衛生出版社,140多萬字)等3部專著。
獎項
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等近2000萬的資助,發表SCI論文59篇(含已接受),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在科研工作中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並組建了一支梯隊構成合理、專業面廣、研究基礎雄厚的科研隊伍,該團隊曾兩次獲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先進團隊獎。他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後獲得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作為學術帶頭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的資助,先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廣東省第5屆丁穎科技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論文
发表SCI论文59篇(含已接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眼炎病学会的执行理事、亚太眼炎病学会执行理事、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免疫学组组长,是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Ophthalmology、Exp Eye Res、Molecular Vision、Acta Opthalmol、Immunol Invest、Clin Ophtalmol等8份SCI杂志的审稿专家,是中华眼科杂志等10份杂志的编委
學習經歷
楊培增教授早年就讀於河南醫學院和河南醫科大學,1990年在原中山醫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留校在中山眼科中心從事眼科學的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多次受國家教委公費公派到荷蘭國家眼科研究所作訪問學者以及進行合作研究,2002年在教育部資助下在美國Casey眼科研究所作客座教授進行合作研究。楊培增教授現任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主管科研),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際葡萄膜炎研究組成員(我國唯一的入選者),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眼免疫學組組長,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和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擔任《中華眼科雜誌》、《美中國際眼科雜誌》等8份雜誌編委,《眼科學報》副主編。是《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Molecular Vision》、《Immunol Invest》和《India J Ophthalmol》雜誌審稿人,《Clinical Ophthalmology》雜誌編委,2005年3月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研究領域
楊培增教授一直致力於葡萄膜炎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在該領域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率先在我國建立了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內毒素誘導的葡萄膜炎可作為人類葡萄膜炎動物模型的觀點,該觀點後被美國、日本和法國學者的實驗所支持;闡明了人類葡萄膜炎與動物葡萄膜炎在臨床病程方面差異的原因和機制;發現GATA-3在前房相關免疫偏離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從T-bet水平揭示出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和Behcet病是一種由Thl細胞介導的疾病;制定出符合我國葡萄膜炎患者的一系列診斷標準和分期標準和以免疫抑制劑為主中藥為輔的系列化治療方案,挽救了數以千計的國內患者和部分來自美、英、法、日、土耳其、以色列、南韓、越南、澳大利亞等國家患者的視力,這些標準和治療方案已寫入《眼科學》五年制教材和有關的參考書中,為推動我國的葡萄膜炎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發表文章
楊培增教授在國內外重要雜誌上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83篇發表於SCI雜誌上(第一或通信作者為77篇),6篇發表於國際眼科界論著雜誌和臨床雜誌排名首位的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和Ophthalmology雜誌上,出版專著2部(其中主編的《葡萄膜炎》一書有60餘萬字,其獨自完成的《臨床葡萄膜炎》有140餘萬字),主編或參編教材和其他專著10部。這些論文和著作已使他和他的研究小組躋身於國際葡萄膜炎研究的先進行列,他所領導的葡萄膜炎專科和眼免疫室已成為我國葡萄膜炎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楊培增教授還通過國內外學術會議、國際合作與交流、各種培訓班和專題講座,為擴大我國葡萄膜炎領域研究的國際影響以及提高我國葡萄膜炎診治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所獲獎項
楊培增教授在科研工作中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並組建了一支梯隊構成合理、專業面廣、研究基礎雄厚的科研隊伍,該團隊曾兩次獲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先進團隊獎。他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後獲得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作為學術帶頭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的資助,先後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廣東省第5屆丁穎科技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8年7月,被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評選為"中國好醫生"月度人物。 楊培增教授榮獲2018年7月「中國好醫生」稱號! 楊培增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重慶市兩江學者特聘教授、黨的十八大代表、四個國際性葡萄膜炎組織的執行理事、理事或成員,是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葡萄膜炎與免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市首屆首席醫學專家。
以項目負責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973計劃項目、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等6000餘萬元,在Nature Genetics等SCI雜誌發表論文207篇(其中第一作者和/或通訊作者199篇),獨立完成著作460餘萬字(楊培增著:《臨床葡萄膜炎》、《葡萄膜炎診斷與治療》、《葡萄膜炎診治概要》,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五年制規劃教材及其他專著4部,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 項、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亞太眼內炎症學會傑出成就獎、亞太眼科學會成就獎、重慶市科技突出貢獻獎、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中華眼科傑出成就獎、中美眼科學會金鑰匙獎、中美眼科學會金蘋果獎、第六屆中國醫師獎和重慶市2015-2016年度富民興渝貢獻獎,被授予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範教師、全國醫德楷模、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重慶市首批首席醫學專家和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等稱號。
楊培增:「光明使者」患者情
江蘇的姜艷霞女士在重慶看到了最美的夜景。飽受葡萄膜炎眼疾困擾的她,今年經過4次治療後,不僅炎症消除,雙眼視力也從0.1提高到了0.5以上。「是楊教授讓我重新樹立起健康生活的信心!」
這位被譽為「光明使者」的醫生,就是黨的十八大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重慶市眼科研究所所長楊培增。楊培增1994年赴荷蘭國家眼科研究所進修,獲得一系列重要發現。面對國際上知名眼科機構的留任邀請,他堅定地回答:「我是一個中國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我要為祖國眼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葡萄膜炎是一類常見致盲眼病, 對它的治療曾是我國眼科最薄弱的領域。回國後,楊培增率領課題組進行了長期臨床和基礎研究,並根據我國病人臨床特點制訂了一系列治療方案,被譽為「中國葡萄膜炎診治第一人」。
走進楊培增辦公室,最醒目的是一沓沓患者病歷,有上萬份。他給病人看病時,通常會寫兩份病歷,一份病人帶走,一份自己保留,「一個好醫生,應該將自己的生命傾注到為患者治病的事業中。」
視頻
你是我的眼——楊培增
視頻
你是我的眼——楊培增
視頻
楊培增教授採訪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