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楊士莪 | |
---|---|
出生 |
1931年8月9日 天津市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學科研工作者 |
知名於 | 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知名作品 |
《水下噪聲學》 《水聲傳播原理》 |
楊士莪,1931年8月9日出生於天津市,機械與運載工程專家,中國水聲科技的主要開拓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指導教師,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研究所所長 。楊士莪的主要研究方向:聲傳播海洋聲場分析,
目錄
人物經歷
1931年8月9日,楊士莪出生於天津市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祖籍河南省南陽市。世代書香門第的家庭對子女的學習是十分重視的,即使在抗戰逃難時期,全家人被迫多次搬遷,都沒有捨得丟下那一大箱重重的、孩子們無比喜愛的書籍:童話、小說、歷史故事和科普讀物,在這種家庭環境耳濡目染的薰陶下,楊士莪從小就養成了渴求知識、刻苦自學的好習慣。
1947-1950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習。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時,已經在清華大學讀四年級的楊士莪正在余瑞璜教授指導下開始做X光管方面的畢業作業,這時海軍通過高教部來清華大學調青年教師與高年級學生去大連第一海軍學校工作。楊士莪在一次全班上街宣傳活動返校後,遇到原校本系教師(當時已參軍在海軍學校工作)慈雲桂來系進行宣傳動員。作為一個愛國的熱血青年,楊士莪立即報名參軍,告別了學生時代,於11月底在大連第一海軍學校入伍,走上了工作的道路。1950年,因工作需要,從清華大學物理系提前畢業到大連第一海軍學校任教。
1950-1952年,大連第一海軍學校物理組。
1953-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教授會。
1954-1957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講師。
1957-1959年,先後在瀋陽科學院幹部學校、蘇聯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學習。
1959-1970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講師、副教授。
1970-1978年,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原哈軍工海軍工程系)副教授。
1978-1995年,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改名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水聲研究所所長。
1982-1987年,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
1995年7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楊士莪最先在國內開展水聲定位系統的研製,領導研製並完成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用於不同目的的長基線、短基線和超短基線水聲定位系統。作為首席科學家積極推動並領導完成了中國曆次獨立大型深海水聲綜合考察任務,從中獲取了大批寶貴的資料,開創了中國獨立深海水聲考察的先例。作為中國水動力噪聲研究的開拓者,解決了國際上懸而未決的水洞降噪和測量方法,領導了探雷聲納技術的基礎研究,提出了目標識別的新途徑等。
楊士莪以後又擔任船載式魚雷軌跡跟蹤測量系統研製組組長,該系統無論是技術方案、設計思想在當時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做到了精度高、實時測量,而且是船載式,為中國填補了空白,研製經費僅是國外的十分之一。該項於1996年被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評為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7年還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楊士莪領導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用於不同目的的長基線、短基線和超短基線水聲定位系統。他解決了單基元異步信號測漂超短基線多途信號相位修正、高數據率模糊、提高定位精度的混合模型等關鍵技術。作為中國水聲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術決策者,主持研製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水聲定位技術,為中國水聲導航定位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開展了第一顆洲際導彈的研製,楊士莪作為水聲測量系統的負責人,領導完成了海上深水靶場水聲落點測量系統的研製工作,為確定洲際導彈的準確落點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楊士莪在該系統中提出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測陣方法、聲線修正和定位精度等,填補了國家空白,達到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1980年被評為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56年秋天,哈軍工海軍工程系的政委找到正在該系擔任天文測量課教學的楊士莪,通知他在繼續擔本課程教學外,努力學好俄語,準備改行研究水聲專業。在舊中國水聲領域是一片空白,而蘇聯是世界上水聲專業開展較早、技術較先進的幾個國家之一。於是,學好俄語去蘇聯進修成為楊士莪的當務之急。1957年10月,楊士莪在蘇聯開始了為期兩年的水聲專業進修學習,這次改行也為楊士莪確定了日後為之奮鬥近半個世紀而無怨無悔的專業。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改行後,不僅要在新的專業領域一點一滴地學起,還要克服專業語言的障礙以及適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異國生活方式。從1950年起,參加工作9年以後,才算結束了以改行學習為主的階段,穩定了專業方向。1959年初中國開始落實全國水聲工作的規劃布局。當時哈軍工的聲納專業算是全國起步最早的單位,但專業領域十分局限。楊士莪隨着國家的規劃部署,逐步開展了各項有關教學、科研工作,到1965年時專業已基本覆蓋了水聲學各主要領域。1994年中國第二次大規模的南海水聲綜合考察結束後,考察隊員登上了祖國南疆的永暑礁,當一邊聽着守島戰士介紹他們的生活、工作,一邊眺望着浩翰無邊的大海時,楊士莪更深切地感受到保衛祖國海疆、開發祖國海疆的意義。今天,水聲學在中國已不再像50年前那樣一片空白,在若干方面還敢於和技術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比試,可以說在這一份驕傲中,楊士莪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學術論著 專著有《水下噪聲學》、《水聲傳播原理》,並與人合著《聲學原理》。
人才培養
楊士莪是全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楊士莪院士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理工結合配套完整的水聲工程專業,並培養出第一批水聲專業技術骨幹。楊士莪承擔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及多名博士生、碩士生的導師工作,仍然在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和水聲科學研究辛勤地耕耘着、奉獻着。多次榮獲學校研究生教學優秀獎一等獎。
楊士莪於1959年10月結束了為期兩年的在蘇聯進修水聲專業的學習,回到哈軍工海軍工程系,並根據中國1959年初才開始的水聲工作規劃布局,在哈軍工積極倡導並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理工結合的綜合性水聲工程專業,開闢了水聲專業新的專業化領域。到1965年水聲專業已基本覆蓋了該專業的各個主要領域。1961年,已經是哈軍工海軍工程系副教授的楊士莪,編著了《水下噪聲學》、《聲學原理》等一批中國最早的水聲理論著作,其中1965年出版的《水下噪聲學》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的有關專著;與此同時還培養了該專業的第一批專業骨幹和年輕教師隊伍。作為本專業學術帶頭人的楊士莪和本專業全體同志一起,克服各種困難、戰勝不同挫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的奮鬥中,通過長期磨練,形成了一個堅韌頑強,團結協作的整體,這種優良的風氣一直延續至今。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以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給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發展帶來了第二個春天,在教育事業方面,國家恢復了本科生的招生工作,並且開展了對碩士、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1978年,已是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水聲工程系教授的楊士莪也陸續開展了招收、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工作。1981年在楊士莪和本專業全體同志的努力奮鬥下,該校水聲工程專業獲得了中國的第一批博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又第一批被批准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並建立了博士後流動站,以後又建成國家級水聲技術重點實驗室。到2010年止,在楊士莪指導下已有3名博士後出站、20餘名博士生畢業;有20餘位碩士研究生畢業。這些高層次的水聲專業人才已是國內及國外各個單位的科研及學術帶頭人或骨幹力量,為水聲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1994年楊士莪被授予國家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榮譽表彰
第一批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國防科工委的先進科技工作者、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社會任職
國家級專家組專家,哈爾濱市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曾兼任國家教委優秀博士論文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國防科工委專家諮詢委員會船舶組專家、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兼職委員、哈爾濱市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多年來,楊士莪承擔過諸如黑龍江省人大代表、中國聲學學會理事、水聲分科學會主任委員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論組成員、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黑龍江省地震學會理事長等大量的社會職務。
個人生活
父親楊廷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和建築教育家。祖父早年曾參加過辛亥革命,民國初期在家鄉積極辦學,開展國民教育工作。父親曾留學美國,學成歸國後,早期從事工程技術研究設計工作,而後一直在高等院校任教。
人物評價
楊士莪為中國水聲學科建設、決策作出了突出貢獻。不但要為中國的建設發展獻計獻策,還要為學校和中國水聲專業的發展不遺餘力地工作。開會、出差、調研及具體項目的實施,需耗費大量的時間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並沒有因為這些職務、職位的變化,時間的緊張和不定性而忽視了教學和科研工作。每次楊士莪出差、開會或出海試驗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學生確定上課時間,占用節假日上課也是常事,而且課後的答疑、批改作業更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甚至於有很多學生和年輕教師懼怕楊士莪這種認真的教學方式。現在桃李滿天下的楊士莪院士無論在什麼地方遇到學生,他們都說如果當時沒有這種認真的精神,現在也不會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和事業上有所作為,這種嚴格要求對他們無論是做人和做事都是受益匪淺的。
中國水聲科技的主要開拓人之一,全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第一批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曾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國聲學學會副理事長。曾榮獲過國防科工委的先進科技工作者、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的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黑龍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有專著兩部,其中《水聲傳播原理》在第二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評獎中獲優秀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其他省部級獎多項。曾兼任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船舶組組長、國家教委優秀博士論文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現任國家級專家組專家,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研究所所長、哈爾濱市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倡導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理工結合配套完整的水聲工程專業,並培養出第一批水聲專業技術骨幹,為中國水聲學科建設、決策作出了突出貢獻。
楊士莪:用水聲科技守護祖國那片蔚藍
【新春訪名家】
見到楊士莪院士時,他正用書房的電腦推演着複雜的數學公式。陽光鋪灑在書桌上,他認真地敲打着如「天書」一樣的計算符號。
「我們科研團隊剛剛承接了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具體活兒都是年輕人來做,但我作為參謀顧問,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必須得先摸個底,不能瞎參謀。」楊士莪放下手頭工作,笑盈盈地招呼記者落座。
「現在講海洋開發和海疆保衛,海洋開發要知道海里有什麼好東西,在哪兒;海疆保衛要知道海洋哪裡有敵人,怎麼去消滅。這樣的信息就要依靠聲波去探測,就是水聲科技。」對於自己所從事的研究領域,楊士莪通俗地向記者解釋說。
雖已89歲高齡,但楊士莪身體健朗,精神矍鑠,說起話來語調平緩而底氣十足。「學習和工作是最好的養生,腦袋越用越靈活。」楊士莪道出自己的秘訣。
1931年出生的楊士莪童年飽受戰亂之苦,輾轉河南、天津、北京、重慶等地,內心萌生出強烈的愛國之心。此後,他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發展洪流中,將國家需要作為自己的人生選擇。
1947年,楊士莪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在畢業之際,聽說剛成立的大連海軍學校急需物理教師,他毅然選擇報名參軍。1952年國務院籌建我國第一所高等軍事工程技術院校--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時急需人才,他又奉調北上。1956年,楊士莪接到通知,學校要派他去蘇聯學習國家急需的水聲學科,楊士莪又從物理改行研究水聲專業,從頭學起。就這樣,他在國家的一次次急需中最終成為國家水聲科學領域的「領航員」。
在蘇聯學習期間,楊士莪發現進行聲學研究的兩個實驗室對像他這樣的外國人是緊緊關閉的。那裡面是任何國家都要保密的軍事科學裡「最要命的東西」:艦船水下噪聲研究工程。國際上,這一領域的學術論文在交流時常常僅寫一個題目,任何國家都只能自己摸索、提高。留學經歷讓他深知:自力更生,在高科技領域從來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無可選擇的必由之路。
1960年,楊士莪回國在「哈軍工」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理工結合、為國防建設服務的綜合性水聲工程專業。繁忙的建院工作中,他還寫出了國際上最早集中論述水下噪聲機理的著作《水下噪聲原理》,出版了國內最早的聲學理論著作《聲學原理》,講授並指導編寫了《水聲傳播原理》《統計傳播》《水聲學》等一系列課程和教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哈工程水聲學院培養了新中國一半以上的水聲科技人才。
楊士莪對我國水聲事業的貢獻,遠不只水聲專業的創建。在制定我國水聲發展規劃、確定水聲學科研究方向、指導和促進我國重大水聲科研和工程項目中,他都起了核心作用。
1994年,由楊士莪帶隊,懸掛着五星紅旗的水聲科學家考察船駛入中國南海,這是我國首次進行具有戰略意義的水聲科學綜合考察,也是第一次由我國科學家獨立指揮和實施的大型深海水聲考察。
「我們擁有廣泛的海洋權益和海洋利益,應該增強海洋意識,承擔起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的責任和保護海洋的義務。」在數十年的教學和人才培養中,楊士莪將自己的海洋理念傳遞給學生們:中國的領土是1260萬平方公里,包括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海洋國土需要愛護、守護、保護。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與水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楊士莪,輕看名利淡如水。「楊士莪在擔任研究所所長時,崗位津貼只給一半,他提出自己拿一半的一半。每次討論獎金、評獎時他都把青年教師和教學一線的同志向前推。許多科研項目他從頭至尾參加,但在向上報獎時,他根本不報自己。」楊士莪的第一個博士畢業生、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李琪說。
「科研事業是群體事業,僅憑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任何成績和榮譽的取得都是團隊集體努力和智慧的結果。」談起名利問題,楊士莪也不忘勸勉現在的年青學子,「搞科研首先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個人理想只有融入強國之夢,才能獲得方向的指引;愛國之志只有轉化為勤勉的工作,才能獲得不竭的動力。」
從躊躇滿志的學子到耄耋之年的科研工作者,楊士莪用一甲子守護着祖國那片蔚藍。[2]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士莪傳記:菁菁者莪 傾聽大海的聲音
楊士莪,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中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之一,水聲學科帶頭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國水聲事業、哈爾濱工程大學以及全體師生和廣大校友的驕傲,黃大年式的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和資深院士。
導言
楊士莪院士崇文重教,一心向學,順應時代,服從需要,終成學界泰斗。他的人生經歷,展現了百餘年來國家命運的風雲激盪、中國水聲科學發展之路的曲折前行和以他為代表的哈爾濱工程大學師生等一批人「謀海濟國」的使命擔當和執着堅守。《楊士莪傳》一書的副標題「傾聽大海的聲音」,既是傾聽楊士莪「匯小流以成江海」的成長足音,又是對他所從事的水聲事業的形象描述,還是傾聽包括哈爾濱工程大學程師生在內的千萬科技工作者為強國夢想奏響的磅礴的時代強音。
家風重教 1931 年8 月9 日,農曆六月廿六,楊士莪出生於天津市英租界馬場道。在家國不幸中,這個蘊含着無限生機與希望的小生命,註定要像他的億萬同胞一樣,在民族苦難的命運旋渦中,飽受艱難困苦與顛沛流離。
國學功底深厚的楊士莪的祖父楊鶴汀反覆考慮,為這個楊家「士」字輩長孫挑選了一個「莪」字, 取名「士莪」。語出《詩經·小雅》中的《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莪」是一種生長在水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頑強。詩「莪」之茂盛,生長在水邊,指人才的成長。《詩經》有注本說:「菁菁者莪,樂育材也。君子能長育人材,則天下喜樂之矣。」後世用「菁莪」指育材,是對培育人才的讚美。「士莪」二字,凝結着一生致力於教育救國的祖父楊鶴汀的殷切期望。
命運中一個令人驚嘆的巧合是,楊士莪的畢生研究領域的確與「水」密不可分,着實「生長在水邊」,他也的確成長為我國水聲領域的戰略科學家,並為這一領域培育了大量領軍人才,此是後話。
楊家子弟以父兄為榜樣,崇文重教,詩書傳家。幾代人親歷一個古老的儒家帝國歷經艱難,蛻變為近代中國的過程,與國人一起尋找重生的道路,這個過程艱苦卓絕且緩慢痛苦,但即使在兵荒馬亂、朝不保夕的苦難歲月,這個家族也堅定地保留「幾顆讀書的種子」。多年後,楊廷寶、楊士莪及眾多楊家子孫造就了「一門兩院士,滿門科教才」的家庭榮耀。
少年勵志
1940 年秋天,楊士莪插班進入歌樂山下的高店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習。這所六年制小學始建於1925 年,整個學校有二三百人。學校沒有校鍾,上下課由學生搖鈴為號。楊士莪與冰心之子吳平、國民黨高級將領王耀武之子王志林等是同學。他還曾到吳平家——冰心在歌樂山的寓所「潛廬」做客。後來楊士莪學到語文課文里冰心的散文《笑》時,總會想起冰心阿姨那慈愛的微笑。良好的啟蒙教育讓楊士莪在這所小學裡如魚得水,每次考試都穩居第一。儘管有點兒淘氣,但班主任王鵬飛老師對這個聰明伶俐的插班生卻格外喜愛,畢業時以照片相贈留念。
1941 年秋,還有一年小學畢業的楊士莪提前結束了小學的學習,以同等學力順利考入重慶南開中學初中部。從此,他在這裡接受嚴格的教育,學習科學,認識人生,由懵懂孩童成長為具有愛國意識、集體生活習慣與服務社會能力的蓬勃少年,並奠定了他一生進修的基礎。五年的「沙坪歲月」鑄就了楊士莪更高的人生起點,也翻開了他新的人生篇章。 楊家此時經濟上也很窘迫,楊士莪姐弟五人先後就讀於重慶南開中學,家庭負擔頗重。父親楊廷寶工作繁忙,常在嘉陵江畔的紅薯挑上買兩塊紅薯充飢,有時能吃上兩三塊熱燒餅就算不錯了。楊家在房前屋後養雞種菜,貼補家用。但即便再清苦,楊氏夫婦也從未放鬆對孩子的教育,一直非常關心孩子們的學習,常在寒暑假時邀請學校的老師及一位同住在歌樂山上的馬來西亞華僑為楊士莪姐弟補習數學、英語等課。在父親這把大傘的支撐下,一家人在戰火中抱團取暖,互相支撐。
沙坪歲月同時也翻開了楊廷寶新的人生篇章,他在此時走上了以從事建築設計為主,兼顧建築教育的新職業生涯。
大學求索
父母希望他考中央大學,就在南京家門口,但楊士莪嚮往上大學可以遠行獨立,過不在父母眼皮底下的自由生活,因而選了清華大學。至於專業,父親當年選擇專業的經歷成了楊士莪最好的借鑑。
因為父親的緣故,楊士莪對清華園有着天然的親切感。1947年仲秋的一天,位於北京西北郊的「故園」迎來了這位行色匆匆的「新人」。由於接到通知書較晚,當楊士莪趕到學校報到時,只得在清華學堂北面帶有外廊的平房——「二院」找了個棲身之處,與二十餘位同學擠住在一間有上下鋪的宿舍里。在這裡,楊士莪遇到了諸多中學時代的同窗好友,如一同考入理學院物理系的周光召、陳遂等,他帶着初入清華園的新奇和對知識的渴求,開始了大學生活。 楊士莪自身的成長成才經歷就是他的教育觀點的最好註腳。十餘年的教育經歷帶給楊士莪的,除了知識與治學的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由獨立的精神和思想,這是他未來人生路上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
20 世紀50 年代初,對於即將走出大學校門的楊士莪等同學來說,他們要面臨的是一個民族的新時代,也是一個人生的新階段,他們將有更多發揮天賦才能的機會,也將有更大施展抱負的空間。未來的道路該如何選擇,才能不辜負這個偉大而嶄新的時代?楊士莪期待着下一道人生選擇題……
初登杏壇
分別在即,楊士莪與高伯龍、周光召等幾位同窗好友之間並沒有什麼離愁別緒,他們甚至帶着躊躇滿志的嚮往和興奮之情,在大學驛站準備再出發時,他們或將繼續讀研深造,或將服從組織分配參加工作,或將參軍入伍,在有限的選擇自由下,面對不同的人生道路,幾個人圍坐在床鋪旁,楊士莪、周光召將幾年來「合資」買的書攤了一床,為公平起見,由高伯龍為二人「分家」。楊士莪告別恩師、好友,踏上了前往大連的行程。「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投身海軍的決定從此開啟了他與海結緣的生命旅程,儘管當時他自己也未必意識到。
上課備課、隊列點名、出操訓練、內務衛生……對楊士莪來說,在大連海軍學校平淡而拘束的兩年時間裡,他最大的收穫之一是完成了從一個普通百姓向一名軍人的轉變,使他自由散漫的性格有所收斂。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他得到了更全面的淬鍊,軍人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增強了他性格中剛性的一面。勇於擔當、敢打敢拼、艱苦奮鬥、集體主義……經過兩年軍隊生活的鍛造,曾經的文弱書生,初步具備了戰士的品質。
1952 年9 月,中央軍委向全軍下達了《關於調查登記大學、專科學校學生及各種技術人才的指示》,要求各單位在一個月內將登記情況上報中央軍委。同年冬天,大連海軍學校等院校接到由中央軍委下達的令其頗感棘手的指示——「抽調300 名助教及1000 名學員到軍事工程學院任教和學習」。在這個指示中,國家決定從全軍抽調具有大學學歷的知識分子,籌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中央軍委點名抽調大連海軍學校40 多名教員,楊士莪名列其中。
年輕的楊士莪熱情而努力,渾身充滿了力量。謙虛好學的性格使他不斷向從全國選調來的名師求教;學院「嚴謹、嚴密、嚴格」的教風,讓他性格中的隨性因素進一步收斂;備課、寫講稿、試講,他腳踏實地、一絲不苟地過好教學關……作為助教的他與學員、教授和幹部們一樣,在各自的崗位上求學上進,那股向科學文化進軍的激情飽含為國而學的光榮感和使命感,這種報國情懷把整個哈軍工變成了一個奮發蓬勃的大課堂。 軍工大院就像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樹林,在像陽光一樣強烈的「強國之夢」的照耀下,楊士莪與周圍那麼多優秀的同伴一樣,都在拼盡全力地向上生長。「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楊士莪默默積累着足以實現自我理想的能力,而命運送給他的獎賞——至關重要的人生機遇,正在向他悄悄地走來…… 結緣水聲
1956 年是楊士莪生命歷程中「四喜臨門」的一年。在這一年,隨着《1956—1967 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制定,赴蘇進修的機遇降臨到楊士莪的身上,水聲科學走進他的學術生命,他因此踏上全新的學術起點,終生不渝。
對楊士莪來說, 從在莫斯科學習水聲理論,到蘇呼米水聲實驗站參觀的感性認識,再到參與組織、親力親為地介入真正的水聲考察,可算是完成了轉行的「三級跳」。興奮之餘,他也曾沉思,何時中國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這樣的考察?楊士莪用了35 年的時間回答這個問題。直到1994 年,楊士莪以首席科學家和考察隊隊長的身份,主導了中國人自己對南海的水聲考察,使中國人掌握了自己國家典型海域的水聲環境特點及主要參數規律。
創建專業
1960 年夏天,完成南海考察的後續工作,得到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水聲研究室領導的同意後,楊士莪坐上了返回哈爾濱的列車。車廂里東北老鄉們濃重的口音讓他感到淳樸而可愛。回到已闊別三年多的哈軍工,飛檐碧瓦上的嘯天虎、朱紅立柱的中國氣派、久違的軍工大院讓楊士莪感到親切而溫暖。
楊士莪初返哈軍工前後,時值國內剛剛掀起「水聲熱」,水聲教育正處於摸索階段,水聲工作的規劃布局開始得以落實。哈軍工的聲吶專業雖是國內水聲領域最有代表性的「排頭兵」,對聲吶也開始有所研究,但師生在湖上、海上試驗時,經常發現很多試驗現象非單純從設備角度就能解釋清楚,為此,師生明顯感受到已有專業限制,很有改革的必要性。但改成什麼樣?怎麼改?這些問號時常徘徊在何祚鏞、辛業友、周福洪、王鴻樟、謝鍾朝等聲吶專業創建者的頭腦中。
水下噪聲和水聲換能器均是當時國內獨一無二的專業。楊士莪是拓寬專業領域最積極的倡導者,也是院系作出這一決定後最堅定的推進者和執行者。他逐步拓寬自身在水聲工作領域的涉獵範圍,除水聲傳播外,還逐步涉及信號傳播起伏與水下噪聲領域,並着手編著《水下噪聲學》一書,這是國際上最早集中論述水下噪聲機理的專著。
從1960 年院系下定決心拓寬水聲專業開始,專業的籌建幾乎與招生、授課同步進行。在其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從謀劃專業設置到培養青年教師,白手起家編寫教材,到萬事俱備招收學生,對於楊士莪等水聲專業的師生來說,每一天的勞動強度都很大。面對這項開創性的事業,他們目標明確、心無旁騖、快馬加鞭,也正因為這種「純粹」與「簡單」,這項事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變得簡潔而高效。
杜甫的《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講述了唐代著名畫家曹霸的故事。詩中有句「凌煙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講的是曹霸根據唐玄宗要求,對長安北面凌煙閣四壁上原繪有的唐朝24 位開國功臣肖像重新描畫,使肖像綻放光彩,以嶄新的風格面世。杜甫因此有詩讚頌,「別開生面」一詞也從此流傳於世。
如果把楊士莪放進歷史的坐標系中,他對今天的貢獻之一,就在於在他的倡導和包括他在內的哈軍工海軍工程系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水聲教育的新局面由此被別開生面地開創出來。他們開闢了中國水聲專業新的專業化領域,也翻開了中國水聲專業人才培養的新篇章。[3]
參考資料
- ↑ 個人簡歷網
- ↑ 楊士莪:用水聲科技守護祖國那片蔚藍,快資訊, 2019-02-25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士莪傳記:菁菁者莪 傾聽大海的聲音,鳳凰,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