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楊度

於 2018年12月14日 (五) 21:43 由 Qmli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楊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瓚,字皙子;後改名度,別號虎公、虎禪,又號虎禪師、虎頭陀、釋虎。清末反對禮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湖南省湘潭縣姜畲石塘村人。

目錄

簡介

戊戌變法期間,接受康有為、梁啓超等改良派的維新思想,反對帝國主義。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主編《中國新報》,發表《金鐵主義說》,主張君主立憲。同年,楊度又寫《中國憲政大綱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和《實施憲政程序》兩文,與梁啓超的《東西各國憲政之比較》一起上奏。第二年,清政府將政治考察館改為憲政編查館,楊度任該館提調,參與沈家本主持的修律工作。宣統二年(1910年),清資政院會議期間,楊度指出中國必須在法律上消除家族的各種特權,國家和人民之間,是直接的權利義務關係,國家對人民要有"教之之法"和"養之之法",國家要給人民以"營業、居住、言論等等自由",人民"對於國家擔負責任"。這一名為"國家主義"實質上仍是"金鐵主義"的法律理論,遭到以勞乃宣為代表的守舊派的抨擊。

從清末到民初,楊度始則反對共和革命,繼則參加袁世凱的復辟活動。他的君主立憲救國理論在實踐中處處碰壁,最後徹底破產。五四運動以後,工農革命運動使他看見了中國的未來。他長期與李大釗等共產黨人接觸,世界觀也有了根本的轉變。1929年秋,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中,他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經黨的批准,成為秘密黨員,為黨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1931年逝世。

楊度
 
楊度
出生 (1875-01-10) 1875年1月10日(149歲)
湖南湘潭
逝世 1931年9月17日(1931-09-17)(56歲)
國籍 中國 清末→民國
別名 楊承瓚

相關視頻

近代史上中國最複雜、人格分裂最嚴重的奇人——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