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杨文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文衡农业教育家,果树专家。长期从事核桃生物学特性、品种分类、形态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论证了中国是普通核桃起源地之一的观点,为中国核桃生产和科研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主持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工作,为中国山区开发作出了贡献。

学术贡献

致力于核桃科学研究

以往中外文献都认为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原产于亚洲西部伊朗地区,而中国栽培的核桃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据此判定中国核桃只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杨文衡经过多年查证和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充分论证了中国是普通核桃原产地之一:(1)根据考古方面的研究,在新生代的第二纪和第四纪已有6个种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和东北地区。其中有现代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和与普通核桃极相似的山旺核桃(Juglans shanwangensis Hu et Chang),后者发现于山东临朐县山旺村,地质年代是第三纪中新世,距今约为2500万年。在江西、新疆、北京、陕西、西藏等新世地层中均发现了核桃花粉。尤其是距今6000年的西安半坡村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的出土文物,经分析也有核桃花粉和炭化核桃。此外,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发现的原始社会遗址(新石器时代)距今7335±100 年,其出土文物中有炭化核桃,经中国科学院鉴定是普通核桃,这就进一步证明了中国西北、华北和华南一带早已有普通核桃的分布和栽培。(2)从古文献来考证,尤其是“西域”一名有广狭二意,广义是指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及欧洲东部一带,狭义是指玉门以西、葱岭以东地带,所以,即使核桃种子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很可能出自中国的新疆地区。而且,80年代在新疆也发现了野生核桃林,经研究认为它属于天山第三纪暖温带阔叶林的残遗群落,是中亚栽培核桃的直系祖先。杨文衡的这一新见解于1984年以“中国的核桃”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上发表,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和赞同。

从50年代起,杨文衡致力于核桃方面的研究。首先进行了核桃授粉结实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核桃生长与结果的规律;观察了核桃幼树根系生长特点及其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了核桃幼树的管理措施。70年代,对核桃繁殖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插条处理,促使难生根的核桃枝条生根,这在国内属首次报道。80年代,在核桃形态解剖、生理生化及种质资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核桃果实发育生物学方面,研究了核桃授粉受精及果实发育的特点,在核桃果实发育及叶片发育过程中利用同工酶分析,研究核桃亲缘关系,证实麻核桃是普通核桃与核桃楸的天然杂交种,支持了将普通核桃与新疆野核桃列为一个种的观点。对叶片营养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摸清了主要营养元素的变化,树体营养分析的途径与方法,为核桃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在种质资源研究方面,不仅论证了中国亦为普通核桃原产地之一的观点,而且对国内外核桃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杨文衡等人撰写的“二十年来核桃科研的进展”,对核桃科研现状、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杨文衡对《中国的核桃》和《中国果树志·核桃卷》的编写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病床上两次细致审阅编写提纲,提出修改意见。现在两书都已正式出版。上述工作均为中国核桃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文衡也因此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核桃专家”。

在果树学方面做出开拓性贡献

杨文衡除潜心致力于核桃研究外,在果树学的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50年代末他亲自编写的《果树栽培学》,1960年修改后定为全国统编教材,此后参加了六个版本的编写工作,为中国果树专业高级人材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初,他针对中国果树界知识结构老化的实际,与孙云蔚教授合编《现代果树科学集论》。该集论是囊括果树学科各领域有关内容的系列丛书,以分册的形式介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研究进展、生产技术以及交叉学科和学科前沿的新动态,对促进中国果树教学和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开设了果品分类学、果树生理学和果树专业英语等课程,自编讲义与教材,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果树种质资源方面,他首次完成了河北省果树资源普查工作,出版了《河北省涞水、密云、涿鹿三县的仁用杏》,参与编写出版了《河北省梨树志》和《河北省苹果志》,还参与编写出版了《果树种类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为河北省乃至全国果树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文衡除潜心致力于核桃研究外,在果树学的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50年代末他亲自编写的《果树栽培学》,1960年修改后定为全国统编教材,此后参加了六个版本的编写工作,为中国果树专业高级人材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80年代初,他针对中国果树界知识结构老化的实际,与孙云蔚教授合编《现代果树科学集论》。该集论是囊括果树学科各领域有关内容的系列丛书,以分册的形式介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研究进展、生产技术以及交叉学科和学科前沿的新动态,对促进中国果树教学和科研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还开设了果品分类学、果树生理学和果树专业英语等课程,自编讲义与教材,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果树种质资源方面,他首次完成了河北省果树资源普查工作,出版了《河北省涞水、密云、涿鹿三县的仁用杏》,参与编写出版了《河北省梨树志》和《河北省苹果志》,还参与编写出版了《果树种类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为河北省乃至全国果树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心系太行山区开发

太行山区人口近千万,生态环境条件差,灾害不断,被称作是拖河北经济发展后腿的“贫困带”。1979年,河北农业大学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承担了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山区综合治理易县阳谷庄试验区”的科研课题,1981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与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了合同,把太行山开发研究纳入国家课题。次年这一课题正式开始。当时,是否承担这一重任摆在了杨文衡的面前。虽然年逾古稀,但他认为遇上开发治理太行山区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也是自己报效祖国,为民出力的好机会,于是他婉言谢绝了一些好心人的劝阻,毅然承担起河北省山区研究室主任、“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总主持人的重担。1981年9月,杨文衡深入山区,用20多天的时间,对满城、顺平、唐县、阜平、曲阳、获鹿、灵寿、元氏等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山区贫困落后的现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曾多次感慨地说:“太行山是革命的摇篮。人民哺育了我们,可是至今那里的人们还生活在贫困之中,我们不尽快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对不起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那年杨文衡已71岁,又患有骨质增生、气管炎、胆结石等多种疾病,特别是右腿膝关节骨质增生严重,起蹲都很困难,为了减少痛苦,他随身带着解大便用的特制小木凳,披星戴月奔波在太行山上。搞资源调查,登山爬坡。有时工作一整天,晚上疲劳至极。但他始终与大家工作在一起,从资源调查,提出开发山区意见,直至制定开发计划,论证课题,最后确定了“开发与治理相结合,从开发入手;治穷与致富相结合,从治穷入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技术先行;短项目与长项目相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明确了以提高干鲜果品产量和饲养蛋鸡、家兔为突破口,拟定了十大课题,太行山整个开发研究工作就此全面展开。杨文衡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亲自从事开发工作。1982年,他带领园艺系毕业班同学在元氏县柿产区苏庄村实习,帮助当地农民修剪柿树。开始当地农民不相信柿树能修剪,有不少农户在树上挂起了“此树不剪”的回避牌。为了说服群众,杨文衡亲自上树修剪作示范。当时选用了一名村干部家的常年结果很少的孤树做试验,当年就挂果约200千克,比当地挂果最多的树产量还高。在事实面前,农民信服了,“太行第一剪”传遍了整个试验区。1984年,杨文衡牵头组织园艺系果树、蔬菜、加工3个专业、7个学科在顺平县进行“千元田”(即每666.7平方米产值千元)开发研究,协助当地在全县建立了6个乡级示范基地,20个示范点,帮助农民建设“千元田”2133.3公顷,总收入达2951万元,平均每公顷收入达13200 元,在“千元田”建设中,有1170.6公顷收入超千元,52.3公顷收入超双千元,有12户农民年收入超万元。“千元田”虽仅占全县8%的耕地,却取得了占全县农业总收入45%的高效益。“六五”期间,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课题涉及太行山区25个县,设置了200多个试验点,共取得3亿多元的经济效益和40 多项科研成果,使太行山区农民人均年收入由57元提高到300 元。1980年3月2日,国务院在发给河北省人民政府的一份贺电中说,参加太行山区开发研究的有关单位和全体同志,“在短短的几年中,对山区的开发研究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不仅使长期贫困的太行山区开始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兴旺景象,而且为其他山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经验”。他们还受到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贺信表扬。同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推广河北农业大学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开发太行山的经验,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高等院校学习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区开发研究的经验。杨文衡是当之无愧的“太行山道路”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之一。

杨文衡由于长期带病坚持工作,忽略了适时的病情检查和治疗,1987年不得不住进了北京肿瘤医院。在去世前,前去看望的领导和同志问他还有什么嘱托,他思索了一下吃力地说:“太行山的开发研究‘六五’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只是初步的。一定要把‘七五’规划做好,农民富裕了,就要引导治灾了”。他临终前还关心着山区的开发治理,使在场同志深受感动。

科学家精神

比起他们的成就[1] ,大科学家留给我们的更多是精神的财富。他们身上有真正科学家的精神,这种精神更值得我们尊敬。

科学家该有什么样的精神?科学,本身即是探索未知,发现真理,发展先进,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学问,而成为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所拥有的精神是:锲而不舍,勇于献身于科学,无私奉献却淡泊名利……[2]

视频

杨文衡 相关视频

第二期专家讲座:果树如何科学补充微量元素
中国科协举办“中国科学家精神”座谈会

参考文献

  1. 科学家的故事和成就,学习啦,2016-11-08
  2. 谈科学(一)——科学家,简书,201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