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杨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桥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位于临泉县东部,面积94.8平方公里,耕地49100亩,辖28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76461人(2017年)。境内102、328省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是沟通临泉、阜阳,连接阜南、界首的枢纽,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镇,全省重点建设中心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和黄淮海开发区。201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财政收入4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6元。杨桥是一个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贸繁荣、享有副县级建设制的千年古镇。[1]

中文名称: 杨桥镇

外文名称: Yangqiao Town

别 名: 养桥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政府驻地: 安徽省临泉县杨桥镇

电话区号: 0558

邮政区码: 236407

地理位置: 皖西北

面 积: 94.8平方公里

人 口: 76461人(2017年)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十二连塘 桃花岛 清真寺

机 场:阜阳西关机场

火车站:临泉站

车牌代码: 皖K

特色产业: “鱼米之乡”和“城市后花园”

经济建设

102、328省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是沟通临泉、阜阳,连接阜南、界首的枢纽,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镇,全省重点建设中心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大型商品粮基地和黄淮海开发区。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8亿元,财政收入4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6元。全镇建设优质小麦20000亩,生姜基地5000亩,贡柿、三水梨果木林3500亩,波尔山羊存栏18000只,以镇油厂、宝鼎公司、富达机械有限公司、金泽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乡镇企业打造出“由基”、“盛和”、“富达”等一批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和韩国、新加坡、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赚取外汇数百万美元。

得名由来

周朝时,杨桥为养国故地。古公禀父(周太王)的后代以邑名为氏,太王之子秦入吴,其后建立吴国。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余、烛庸叛吴逃到楚国,楚王把他们封在养邑(今临泉县东)。这两个公子的后代遂在养邑定居,以封地名“养”为姓,称养姓。后春秋时楚大夫神箭手养由基出生于此,养由基曾射死叛臣救了梦庄王。在杨桥集他与楚王身边的射手潘党射箭台的比赛,使“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美名传遍天下,流传至今。养由基在延河(养河)上曾建起一座石梁桥,方便百姓通行,百姓为了感激他遂将之称为养桥,后转音为今杨桥。桥南有集市,也就是今天的杨桥集。

杨桥八景

杨桥桃花岛

杨桥桃花岛位于临泉县城东15公里处杨桥镇东北端,S102、S328穿境而过,泉河、涎河、界南河、阜临河在此交汇,水陆交通便利,是连接临泉、阜阳、阜南、界首的枢纽。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建义来到了分洪岛,在荒草丛生的小岛上,他萌发了一个别人想也不敢想的梦,就是要把分洪岛改造成鸟语花香、花果成林的桃花岛,建成一座让杨桥和周边群众休闲、旅游、观光一体的世外桃源。历经20年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如今每天接纳万人的旅游景点。2012年在临泉政府,林业局、农委、文广新旅局、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陈建义再次筹资600万元注册了临泉县桃花岛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杨桥闸

在泉河、涎河入口处有大闸四座:延河入河口5空节制闸,泉河上中间7孔节制闸(老闸)、南边14空分洪闸(新闸)、老闸北侧船闸,四闸一字排开,甚为壮观。

杨桥大桥

公元前570年,养由基在养河(今涎河)上修5孔石梁桥,后人称之为养桥。清代张姓改建为3孔,1949年郭和伍迁桥在坐落在杨桥老街北头路东,为回民节日、礼拜、西门,1957年南移至今桥址,改称为杨桥,为5孔木桥,1971年重建3拱跨径67米、桥面8.5米的钢筋水泥桥,1999年修建S102省道时在桥南侧重建长120米、宽10米、载重50吨的桩式钢筋水泥大桥。古清真寺诵经、聚会之所。明神宗万历年间,由马、杜、黄三姓回民集资兴建,距今400余年。经历代重建,寺内主要建筑有西大殿三间、明经堂三间、阿訇住房三间,东北角花园一处。现档院已毁,寺内有相树一株,华盖如云。2003年,县、镇政府拨款重修寺院。

庙台(费子街遗址)

位于杨桥大桥北侧,泉河南岸,延河西滩。原为费无忌故居原址,春秋战国时是座古镇,随费无忌因谗言杀人被斩灭其族而废,现仅剩方形平台(高出地面约4米,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约10多万平方米),台上遍植树木,土中多见瓦砾(采集有残石器、三角形陶鼎足、红陶纺轮等,纹呈小方格状),昔日壮观景象依稀可见。

老坝口与贺胜台

杨桥集东7里许,车湖村北泉河边。1140年,宋将刘錡在此水淹金兵十万,大获全胜。知府陈规率军民犒赏,筑台贺胜。历代在此设有渡口。1998年泉河重修,原地无存,但渡口仍在。

金鱼池、银鱼池

杨桥集西北寨墙近处,有水池两处,各约两亩,中有土埂相隔,四季有水,原为养由基养鱼池,因北侧的池水呈青色,天生鲤鱼,名曰“金鱼池”,而南侧的水现白色,天生鲫鱼,名曰“银鱼池”。

十二连塘

杨桥集内有大水塘十二个,各塘有砖桥相连。

涎河夕照

以杨桥大桥为中心,南北两侧水面宽阔,两岸杨柳依依,夕阳西下,波光鳞鳞,渔舟唱晚,让人留连忘返。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