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查玛 |
中文名称;查玛 俗称;"跳神"或"打鬼 分类;大查玛,小查玛 分布区域;内蒙古地区 历史;四百年 |
查玛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噶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分"大查玛"(主要神只)和"小查玛"(泛指鸟兽及侍从)两大部分。[1]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阿拉善左旗文化馆获得"查玛"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代表性传承人
道尔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道尔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何达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乌力吉扎日嘎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涵义
查玛:有殿堂舞、米扩佛传舞、寺院舞、大场舞四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应俱全,亦可穿插即兴表演。表演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一般是"大查玛"动作沉毅坚定,庄重徐缓,"小查玛"动作乖巧多变,灵活敏捷。表演时二者相映相衬,各具特色。如却吉勒(阎王)舞动作刚劲犷悍,举手投足都极富雕塑性;鹿神舞动作矫健奔放而有气势,技艺性颇强,带有竞赛性质;好扣麦(骷髅)舞动作灵活洒脱,时而随鼓声颠跑跳跃,时而故作威风状进行戏谑表演,身体的起伏,头部的昂垂,手的绕动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很有韵味!
历史
查玛舞为宗教寺庙舞蹈,是一种以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蹈。"查玛舞"的起源也就众说纷纭,藏语称"查玛"为"羌姆"或"跳允"。元世祖时,佛教传入蒙古,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蒙古人多由信奉萨满教改为信奉佛教,由于藏传佛教的广泛传入,"查玛"也就随之进入蒙古族地区。
郭尔罗斯"查玛舞"在17世纪后期开始传播,当时的崇化禧宁寺是主要的传播地。当年,每逢庙会跳查玛舞的时候,人们都从四面八方坐勒勒车、骑马或步行,三五成群地涌向崇化禧宁寺拜佛。跳查玛舞的场面宏大,围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此后,郭尔罗斯"查玛舞"的规模不断扩大,整个郭尔罗斯5个大小寺庙分别都有不同的查玛舞人员,结构也不一。
查玛舞的表演者人数较多,他们头戴牛、鹿、鹰等面具登场表演。以寺庙大号、羊角号、螺号、鼓和大钹等伴奏,道具有兵器和旗幡、伞等,都是根据剧情和角色的特点制作。主题是镇邪除魔,传播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
于十六世纪后半叶随同噶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查玛"舞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宗教节日时表演。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与教学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阿拉善左旗文化馆获得"查玛"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濒危状态
1、这项综合性艺术的许多工艺几乎失传,如面具的制作、音乐的演奏。 2、全部舞蹈的完整、准确动作、现无人掌握。 3、现掌握较为完整查玛舞蹈跳法、音乐的大师只剩1—2位,且都70多岁。 4、学习、传承是刻不容缓的重任。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