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查瑪 |
中文名稱;查瑪 俗稱;"跳神"或"打鬼 分類;大查瑪,小查瑪 分布區域;內蒙古地區 歷史;四百年 |
查瑪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產物。於十六世紀後半葉隨同噶魯派(黃教)喇嘛教傳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並在長期的演變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它是一種以演述宗教經傳故事為內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態各異,分"大查瑪"(主要神只)和"小查瑪"(泛指鳥獸及侍從)兩大部分。[1]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阿拉善左旗文化館獲得"查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代表性傳承人
道爾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道爾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何達華;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烏力吉扎日嘎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涵義
查瑪:有殿堂舞、米擴佛傳舞、寺院舞、大場舞四種表演形式,獨舞、雙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應俱全,亦可穿插即興表演。表演程式化、規範化。舞蹈語彙的運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個性劃分。一般是"大查瑪"動作沉毅堅定,莊重徐緩,"小查瑪"動作乖巧多變,靈活敏捷。表演時二者相映相襯,各具特色。如卻吉勒(閻王)舞動作剛勁獷悍,舉手投足都極富雕塑性;鹿神舞動作矯健奔放而有氣勢,技藝性頗強,帶有競賽性質;好扣麥(骷髏)舞動作靈活灑脫,時而隨鼓聲顛跑跳躍,時而故作威風狀進行戲謔表演,身體的起伏,頭部的昂垂,手的繞動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很有韻味!
歷史
查瑪舞為宗教寺廟舞蹈,是一種以宗教經傳故事為內容的面具舞蹈。"查瑪舞"的起源也就眾說紛紜,藏語稱"查瑪"為"羌姆"或"跳允"。元世祖時,佛教傳入蒙古,稱"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蒙古人多由信奉薩滿教改為信奉佛教,由於藏傳佛教的廣泛傳入,"查瑪"也就隨之進入蒙古族地區。
郭爾羅斯"查瑪舞"在17世紀後期開始傳播,當時的崇化禧寧寺是主要的傳播地。當年,每逢廟會跳查瑪舞的時候,人們都從四面八方坐勒勒車、騎馬或步行,三五成群地湧向崇化禧寧寺拜佛。跳查瑪舞的場面宏大,圍觀者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此後,郭爾羅斯"查瑪舞"的規模不斷擴大,整個郭爾羅斯5個大小寺廟分別都有不同的查瑪舞人員,結構也不一。
查瑪舞的表演者人數較多,他們頭戴牛、鹿、鷹等面具登場表演。以寺廟大號、羊角號、螺號、鼓和大鈸等伴奏,道具有兵器和旗幡、傘等,都是根據劇情和角色的特點製作。主題是鎮邪除魔,傳播佛教普渡眾生的思想。
於十六世紀後半葉隨同噶魯派(黃教)喇嘛教傳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查瑪"舞流傳十分廣泛,絕大多數寺廟均於宗教節日時表演。其舞蹈形式影響甚廣,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創作、表演與教學中發揮着一定的作用。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阿拉善左旗文化館獲得"查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瀕危狀態
1、這項綜合性藝術的許多工藝幾乎失傳,如面具的製作、音樂的演奏。 2、全部舞蹈的完整、準確動作、現無人掌握。 3、現掌握較為完整查瑪舞蹈跳法、音樂的大師只剩1—2位,且都70多歲。 4、學習、傳承是刻不容緩的重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