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柳广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柳广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院长
出生 1961年10月
天津市蓟县
国籍 中国
母校 华东石油学院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石油地质学(第四版)

柳广弟,男,天津市蓟县人,1961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院长[2]

工作经历

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与勘探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1年毕业于石油大学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1年起在石油大学(北京)工作,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

1998-1999年在英国阿伯丁大学和英国地质调查局从事合作研究。

2005年11月至-2011年6月任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

2011年7月至2016年1月年任地球科学学院院长。

现任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负责人,地质工程本科专业负责人。北京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天然气地球科学》编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技术专家组成员。

科研方面,提出了"源储剩余压差"的概念,建立了高效气藏成藏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揭示了致密气藏体积流和扩散流两种充注机理;建立了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的参数体系。对我国天然气成藏理论建立和资源评价方法的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

重要荣誉

柳广弟教授2019年9月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3]

从事领域

主要从事油气成藏机理、油气资源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讲授本科生"石油地质学"、"石油数学地质"、研究生"油气资源评价"、"天然气地质学"、"高等石油地质学"和"盆地模拟及应用"等课程。发表论文40余篇,合著专著和教材4部。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曾参加"七五"、"八五"、"九五"天然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1. 汪恩华、柳广弟,2002,措勤盆地油气系统研究,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7(4):5-9

2. 柳广弟、张仲培、陈文学等,2002,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系统特征与演化,石油学报,23(6):21-23,28

3. 柳广弟、张仲培、张枝焕等,2002,焉耆盆地三工河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形成期次分析,沉积学报,20(2):346-348

4. 柳广弟、吴孔友、查明,2002,断裂带作为油气散失通道的输导能力,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6(1):16-17,22

5. 张义杰、柳广弟,2002,准噶尔盆地复合油气系统特征、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石油勘探与开发,29(1):36-39

柳广弟
柳广弟

6. 柳广弟、张仲培、陈文学等,2002,焉耆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29(1):69-71

7. 柳广弟、高先志,2003,油气运聚单元分析:油气勘探评价的有效途径,地质科学,38(3):307-314

8. 柳广弟、赵文智、胡素云等,2002,油气运聚单元石油运聚系数的预测模型,石油勘探与开发,30(5):53-55。

9. 王雅星、柳广弟,2004,库车坳陷异常高压成因分析,新疆石油地质,25(4):362-364

10. 王雅星、柳广弟,2004,库车坳陷异常高压流体充注成因分析与预测,天然气地球科学,15(3),218-221

11. 王雅星、柳广弟,2004,库车凹陷克拉2封存箱的划分极其意义,西安石油大学学报,19(4):46-48

12. 柳广弟、李剑、李景明等,2005,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天然气地球科学,16(1):1-6

13. 柳广弟、李剑、高岗,2005,中国陆相烃源岩液态烃产率模拟试验,石油学报,26(增刊):55-57

14. 胡素云、柳广弟等,2005,区带地质评价参数体系与分级标准,石油学报,26(增刊):73-76

奖励项目

1. 天然气运移与封闭条件,199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4];

2. 四川盆地大中型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199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 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资源评价,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

4. 油气资源评价新技术与油气勘探效果,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