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柳百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柳百新
柳百新
出生 (1935-06-10) 1935年6月10日(89岁)
国籍 中国
籍贯 江苏武进
民族
母校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职业 材料科学家
研究领域
载能离子束与材料的作用及改性、薄膜材料和核材料等领域的研究

柳百新[1]

材料科学家。1935年6月10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在载能离子束与材料的作用及改性、薄膜材料和核材料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

教育背景

1955-1961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工作经历

  • 1961年~至今, 任清华大学副教授、;
  • 1963年,柳百新和同学了6年的倪蕙苓组织了自己的家。
  • 1969年,被派到江西鲤鱼洲农场去接受“再教育”;同年底被调回清华大学从事核能研究。
  • 1978年,柳百新回到工程物理系做教学和研究工作。
  • 1981~1982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 1984年,当选为国际玻姆物理学会科学委员。
  • 1988~1989年,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特别成员。
  • 1992~1995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
  • 1994年至今,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 1999年至今,任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学科评审组成员。
  •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2年至今, 任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审组成员。
  • 2002年至今,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

研究方向

长期在载能离子束与材料的作用及改性、薄膜材料和核材料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以金属多层膜离子束混合为实验手段研究亚稳合金相的形成与相变,提出二元金属系统中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经验模型,建立相应的热力学模型,提出从原子互作用势计算玻璃形成能力,并从第一性原理计算亚稳合金相的稳定性。提出用离子束辐照研究非晶态合金相变临界现象的思想,发现固体薄膜中分形生长的新现象。在氮离子注入研究中,阐明了金属氮化物形成的热力学和生长动力学规律,发展出强流金属离子注入在硅表面合成金属硅化物的新技术。用实验论证了生成热为正的系统中,多层膜中的界面能有可能驱动固态非晶化反应,提出相应的理论判据,并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界面反应的原子运动机制。

主要奖项[2]

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包括发表在Advances in Physics, Physics Report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ports 等期刊上的7篇综述性论文。

时间 奖项
1993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3年 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凝聚态)物理奖
1995年 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1997年 北京市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1997年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证书
1999年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参考资料

  1. 柳百新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
  2. 柳百新 清华大学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