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栗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栗蕨,Histiopteris incisa (Thunb.) J. Sm.,凤尾蕨科栗蕨属植物。广布于世界泛热带地区,向南达非洲好望角、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其他一些亚南极岛屿;中国有下列一种。

形态特征

植株高约2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壮,粗达5毫米,密被栗褐色鳞片;鳞片质厚光泽,披针形,先端往往扭曲。叶大,疏生;柄长约1米,基部粗达5毫米,圆形,红色,有光泽,基部具微细疣状突起而略粗糙,向上平滑;叶片三角形或长圆状三角长50-100厘米,二至三回羽状;羽片对生,平展或斜展,或上部的旱镰刀形而斜向无柄,基部有托叶状的小羽片1对,基部一对羽片通常较大,一般中型植株的基部羽片25-45厘米,宽13-30厘米,长三角形,先端尖,基部截形,一回羽状或二回深羽裂;羽片多数,对生,平展,无柄,下部1-3对较大,或第二、第三对较大而基部一对略缩长10-15厘米,宽3-4厘米,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尾头(尾长2.5-4厘米),截形至阔楔形,一回羽状或深羽裂达小羽轴;裂片6-9对,对生,平展或略斜展,通常二对较大,长约1.5-4厘米,宽5-8毫米,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钝头或短渐尖,基部小羽轴多少合生,两侧略膨大,下侧多少下延,有狭翅相连或彼此远分离而小羽轴无翅,间隔与裂片等宽或较宽,全缘或羽裂达1/2,边缘波状或具波状圆齿;第二对距基部一对10厘米以上,和基部一对同形,向上各对羽片均略变小。叶脉网状,网眼角形或六角形,沿主脉及小羽轴两侧的1列网眼较长而整齐,向叶边的较小,两面显。叶干后草质或纸质,上面褐绿色,下面灰绿色或浅灰色,均无毛;叶轴及各回羽由栗红色渐变为棕禾秆色以至禾秆色,有光泽,无毛,上面有浅纵沟。[1]

科属区分

陆生大型蔓性植物。根状茎粗长而横走,有折迭的管状中柱,密被披针形厚质的栗色鳞片。叶疏生,大型,无限生长;叶柄长,圆形,栗红色,有光泽,光滑;羽轴与叶柄同色,上面略有1条浅纵沟;叶片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羽片对生,通常无柄,且基部有托叶状的小羽片1对;小羽片也同样对生。叶脉网状,不具内藏小脉。叶纸质至近革质,无毛,下面常呈灰白色。孢子囊群沿叶边成线形分布,生于叶缘内的一条连接脉上,有由反折变质的干膜质叶边变成的狭线形的外盖(假盖),不具内盖,有隔丝;孢子囊有长柄和大约由18个加厚细胞组成的环带;孢子为两面型,长圆形到肾形,透明,略有小疣状突起。染色体x=[1]2。 本属约有7种[过去归并为栗蕨H. incisa(Thunb.)J. Sm.一种],广布于世界泛热带地区,向南达非洲好望角、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其他一些亚南极岛屿;中国有下列一种。 本属不同于凤尾蕨属Pteris L.在于其长而横走的根状茎具有栗褐色的几个细胞厚的毛状鳞片,叶片顶端为无限生长,羽片和小羽片总是对生的,羽片基部有一对托叶状的退化小羽片,叶脉全部网结,在小羽轴两侧的一行网眼狭长并行,抱子两面型,透明。这些性状使栗蕨属的分类位置,如同蕨属Pteridium Scopoli一样,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500-900米的林下。

分布范围

栗蕨在中国产台湾(日月潭、阿里山、渔池、台北)

广东(翁源、信宜、英德、高要)、海南(白沙、山)

广西(上思、武鸣、龙津、大苗山、瑶山、花坪林区)

云南(河口、屏边、西畴、西双版纳)

向南达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和附近岛屿

日本南部也产之。模式标本采自非洲(好望角)。

也广布于其他泛热带地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