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栗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栗蕨,Histiopteris incisa (Thunb.) J. Sm.,鳳尾蕨科栗蕨屬植物。廣布於世界泛熱帶地區,向南達非洲好望角、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其他一些亞南極島嶼;中國有下列一種。

形態特徵

植株高約2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壯,粗達5毫米,密被栗褐色鱗片;鱗片質厚光澤,披針形,先端往往扭曲。葉大,疏生;柄長約1米,基部粗達5毫米,圓形,紅色,有光澤,基部具微細疣狀突起而略粗糙,向上平滑;葉片三角形或長圓狀三角長50-100厘米,二至三回羽狀;羽片對生,平展或斜展,或上部的旱鐮刀形而斜向無柄,基部有托葉狀的小羽片1對,基部一對羽片通常較大,一般中型植株的基部羽片25-45厘米,寬13-30厘米,長三角形,先端尖,基部截形,一回羽狀或二回深羽裂;羽片多數,對生,平展,無柄,下部1-3對較大,或第二、第三對較大而基部一對略縮長10-15厘米,寬3-4厘米,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長尾頭(尾長2.5-4厘米),截形至闊楔形,一回羽狀或深羽裂達小羽軸;裂片6-9對,對生,平展或略斜展,通常二對較大,長約1.5-4厘米,寬5-8毫米,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鈍頭或短漸尖,基部小羽軸多少合生,兩側略膨大,下側多少下延,有狹翅相連或彼此遠分離而小羽軸無翅,間隔與裂片等寬或較寬,全緣或羽裂達1/2,邊緣波狀或具波狀圓齒;第二對距基部一對10厘米以上,和基部一對同形,向上各對羽片均略變小。葉脈網狀,網眼角形或六角形,沿主脈及小羽軸兩側的1列網眼較長而整齊,向葉邊的較小,兩面顯。葉干後草質或紙質,上面褐綠色,下面灰綠色或淺灰色,均無毛;葉軸及各回羽由栗紅色漸變為棕禾稈色以至禾稈色,有光澤,無毛,上面有淺縱溝。[1]

科屬區分

陸生大型蔓性植物。根狀莖粗長而橫走,有折迭的管狀中柱,密被披針形厚質的栗色鱗片。葉疏生,大型,無限生長;葉柄長,圓形,栗紅色,有光澤,光滑;羽軸與葉柄同色,上面略有1條淺縱溝;葉片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狀,羽片對生,通常無柄,且基部有托葉狀的小羽片1對;小羽片也同樣對生。葉脈網狀,不具內藏小脈。葉紙質至近革質,無毛,下面常呈灰白色。孢子囊群沿葉邊成線形分布,生於葉緣內的一條連接脈上,有由反折變質的干膜質葉邊變成的狹線形的外蓋(假蓋),不具內蓋,有隔絲;孢子囊有長柄和大約由18個加厚細胞組成的環帶;孢子為兩面型,長圓形到腎形,透明,略有小疣狀突起。染色體x=[1]2。 本屬約有7種[過去歸併為栗蕨H. incisa(Thunb.)J. Sm.一種],廣布於世界泛熱帶地區,向南達非洲好望角、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和其他一些亞南極島嶼;中國有下列一種。 本屬不同於鳳尾蕨屬Pteris L.在於其長而橫走的根狀莖具有栗褐色的幾個細胞厚的毛狀鱗片,葉片頂端為無限生長,羽片和小羽片總是對生的,羽片基部有一對托葉狀的退化小羽片,葉脈全部網結,在小羽軸兩側的一行網眼狹長並行,抱子兩面型,透明。這些性狀使栗蕨屬的分類位置,如同蕨屬Pteridium Scopoli一樣,也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500-900米的林下。

分布範圍

栗蕨在中國產台灣(日月潭、阿里山、漁池、台北)

廣東(翁源、信宜、英德、高要)、海南(白沙、山)

廣西(上思、武鳴、龍津、大苗山、瑤山、花坪林區)

雲南(河口、屏邊、西疇、西雙版納)

向南達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和附近島嶼

日本南部也產之。模式標本采自非洲(好望角)。

也廣布於其他泛熱帶地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