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桂花井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桂花井镇地处隆昌县县域西北部,距离隆昌县县城34公里,距离内江市30公里,距离成都市210公里,重庆市164公里。桂花井镇东面与南面和黄家镇相邻,北面和西面与自贡市大安区庙坝牛佛永兴三镇乡相接。桂花井镇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16355人。[1]

行政区划

至2014年末辖秧草村、长田村、糖边村、高房村、豹子村、广安村等6个村民委员会与高洞桥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

2014年末,辖区人口总户数5764户,辖区总人口16355人,其中城镇人口1139户,城镇人口2200人;农业人口4625户,农业人口14137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桂花井镇位于隆昌县城西北部。地跨东经105°48′,北纬29°27′~32′,距县城34.5公里。东部与黄家镇为邻,西北与富顺县牛佛镇,庙坝镇接壤。桂花井镇与黄家镇相距7公里,与牛佛镇相距4公里,

地型地貌

地处浅丘 ,地势起伏较大,东高西低,海拔高度在175-400米之间,全乡平均海拔320米。

气候特征

桂花井乡为典型的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春旱,夏长,秋多绵雨,冬暖而多雾,雨量较充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无霜期332天左右,年降雨量1007.5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桂花井耕地总面积0.97万亩 ,其中田0.55万亩,土0.42万亩。水稻分布在全乡较为平坦地区的冲田,二滂田,丘顶以五旱作物为主。

矿产资源

桂花井地下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 天然气、青石、盐卤等。

水能资源

有黑水河流入沱江,有小(二)型水库1座,总容水量18万立方;另有河堰15座,山平塘102口,总蓄水量45万立方。

生物资源

主要生物有 水稻、冬大豆、 玉米、小麦、花生、油菜、枯桔、 甘蔗、红苕等,畜产品以 生猪、兔、羊为主,养蚕业比较发达,是隆昌县的蚕桑基地之一。[2]

经济概况

综述

201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49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8460万元,第二产业增加8761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2427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19元,增长11.76%,农民人均增收1002元。

第一产业

种植业:201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728万元 ;农业增加值8460万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450亩,油料播种面积3950亩,蔬菜播种面积3608亩;全年粮食总产量8431.3吨, 其中水稻总产量3520吨,玉米总产量1989吨,小麦总产量651.2吨;油料总产量270吨,蔬菜总产量10510吨。打捆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工程、以工代赈和稻鱼工程等项目,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林业:林地面积 3411亩;全年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3411亩,人工植苗造林250亩,全年义务植树500株。新发展1000亩果桑基地,有效带动全镇蚕桑业发展,被市农业局表彰为2014年度蚕桑生产工作先进集体。养殖业: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6005万元;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2608万元;全年水产养殖面积2486亩,水产品产量964吨;渔业产值1292万元;渔业增加值910万元。新建存栏10000只以上标准化小家禽养殖场1个,加快圈舍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新发展稻田养鱼水产养殖基地510亩。

新农村建设:按照省级新村聚居点建设标准,投入资金110万元,高标准建成独具特色的糖边村石家坝新村聚居点。综合治理境内河流流域水污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水利: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的工作思路,围绕产业发展,结合项目内容,整体布局水、路、电、气、网等各类基础设施,建成灌溉管道670米,新建山坪塘7口,砖砌化田坎5857米,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第二产业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产业。建园伊始就请四川大学化工学院针对隆桥集团耗能高,有排放等问题对园区的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划,围绕合成氨的上下游产业因地制宜的布局甲醇、二甲醚、甲醛、氧化锌等10余个项目,将其产业链有效延伸,大幅度降低了单位能耗,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通过项目间资源的互相利用,妥善解决了外排的问题,如原来要排放的稀氨水用作氧化锌项目的生产原料,既实现了环保,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循环发展有目的的发展,招商引资。引进炭黑公司,利用其尾气生产蒸气供应隆桥集团的二甲醚生产线,既解决了炭黑公司排放污染的问题,又变废为宝产生了经济价值,每年炭黑公司要增加收益100到200万元,隆桥公司的原材料成本也会降低100到200万元,实现了企业经济的“双赢”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引进复合燃料项目和造纸助剂项目等,直接利用隆桥公司的产品,减少了运输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基本实现了循环经济。

隆桥集团自主研发的HD项目,二甲醚项目研发申请了十几项专利,促进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目前HD项目准备进入试生产阶段,一旦投产不仅会降低企业的能耗,而且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做到科技兴企,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产业

2015年1—5月全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4万元,同比增长5%,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为415万元,同比增长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46万元,同比增长15%。[3]

社会事业

教育

截止2014年末,全镇共有 学校4所,其中小学3所,小学专任教师55人,小学在校学生819人,中学1所,中学专任教师27人,中学在校学生212人。 各项教育事业稳步推进,为地方发展培育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医疗

截止2014年末 ,桂花井镇辖区内共有中心卫生院1所,病床17张。专业卫生人员7人。辖区内有村卫生室6所。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孕产妇死亡率0,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

文化设施

镇 文化站1个 ,村文化站6个,休闲娱乐场所数十家。开通程控电话600门,光纤电视600户,新安装380户。已完成农网改造。

交通

全镇 已建成通车公路11公里,正在建的有6公里。2014年,桂花井依托全镇路网畅通的优势,全面拓宽加固现有路基路面,努力连通断头路和支线小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村社道路12公里。

集镇建设

2014年 ,经多方争取项目和筹集资金,进一步培植了群众活动中心的 花草 树木,完善了广场内的文体设施,规范了车辆的停放秩序,配套了专门的活动场所,组织了倍受好评的广场舞和健身操。进一步强化了小集镇管理,规范了市场运营。围绕“彻底治脏、大力治乱、全面治差”的目标,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建筑扬尘综合整治,镇容镇貌明显改善。全年新增城镇居住人口510人,综合整治场镇面积2万余平方米。通过制定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商户入驻,改观了有场无市、人气不旺的局面。[4]

风景名胜

三江桥境内有明代 修建的,该石拱桥古朴大方; 庆云寺座落于风景秀丽的沱江河畔的古寺;还有俗称" 蛮子洞"的汉代墓葬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