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枣红了(陈传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桑枣红了》是中国当代作家陈传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桑枣红了
路边突然闪出一树桑枣,黑红黑红的。
这路是我走惯了的,却从未留意路边有这么一株桑树。它矮小的身影掩映在挺拔的杨树丛中显得有些猥锁,黑红的桑枣在这绿色世界里似也不够谐调。然而,这不起眼的小小桑枣里有我儿时的甜美记忆。
小时候家乡的树品种繁多,春天一来可谓万木争荣,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桃树妩媚, 柳树纤柔,榆树厚道,香椿清高,刺槐冷峻,泡桐高傲,棠榴孤僻......每一种树的背后都有故事与传说,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心安上了穿越时空的翅膀,便多出了无限童年遐想。还记得一首大人常用来哄小孩的顺口溜:棠榴树,开白花,南边来了小亲家,亲家亲家你坐坐,我把瓜子你嗑嗑,叫你家姑娘晒晒被,躲在被里呼呼睡;叫你家姑娘劈劈柴,躲在柴堆看小牌;叫你家姑娘挑挑水,拿起扁担舞小鬼。因为有趣,也顺口,小伙伴们游戏时是常常挂在嘴边的。现在想来是对好逸恶劳的嘲弄,在那崇尚劳作的年代,作为劳动者的后代,我们幼小的心灵就这样悄悄地播下了吃苦耐劳的种子。
随着桑田沧海的变迁,许多树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它们的身影还摇曳在我的记忆里。其中,我最难忘的是桑树。
在万木丛中,桑树一直是个小角色。没有伟岸的身板不是栋粱之材;没有婀娜的风姿成不了可供观瞻的景致;也没有桃梨那般肥硕的果实来迎合世人的胃口。因此没有谁会关爱它们,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在广袤大地的每个角落默默的生长着。
桑树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它质地细密,硬挺而坚韧,是村民们做当时的重要劳动工具扁担的首选。我家就有一条又长又直的桑木扁担,受岁月和父亲的汗水洗礼暗黄色变成紫褐了。它是父亲的骄傲,一有机会就向同伴炫耀,平时是舍不得用的,到了关键的收获季节就派上用场了,一头能担起一座小山呢。铁锹 、斧头等农具的把儿,耕地用的犁耙等,也是桑木做的最结实耐用。桑树最大的贡献是桑叶可以养蚕。虽然“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但那用桑叶喂大的蚕宝宝可是寄托着农家的殷实希望的。在青黄不接之时,用蚕茧能换回拮据生活不可或缺的油盐酱醋,甚至还可奢侈的添上一件新衣服呢。
我们孩子所钟爱的是桑枣。春天的芳华过后,红红的桃儿,黄黄的杏儿,在高高的枝头挑逗着,特别诱人。如饥似渴的我们只有站得远远的眼巴巴地望的份,靠近了就会挨主人骂的。桃和杏那可身价不菲,主人指望着它们提振家庭经济呢,当然看得紧。望一阵子,咽几回口水,我们只好悻悻地离去。所幸的是青色的桑枣红起来了,我们知道它将会红而紫,紫而黑。别看它黑不溜丢的,又瘦又小,远看就像树枝上叮满了苍蝇,可那味儿甜中带酸呢。桃儿一样甜而滋润,杏儿一样酸而喷香。这时的桑树阴里是最快乐的,一群小伙伴放学了顾不得丢下书包,聚在桑树下争吃桑枣儿。男孩爬上树去挑又大又黑的饱饱地吃。女孩垫着脚够那低处的吃,够不着了就央求树上的晃动树枝,那熟透了的落下来她们张嘴去接。多数掉地下了也不忍丢弃,拣起来照样塞进嘴去。一顿美美的享受会留下后遗症呢,一双双小手一张张小脸都染得黑紫黑紫的了,于是被取笑:“胖儿成小花猪喽”,“二丫长胡子啦”......最严重的是那色染上衣服很难洗,回家要挨妈妈骂的。可是,面对桑枣甜美的诱惑,谁还能顾得了那么多啊。正是这黑不溜丢的不起眼的桑枣成就了我儿时快乐而甜美的记忆。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这可是双抢季节,大人没日没夜地泡在田间地头,咱八九岁的农家后代也得摊一份责任。扫地,做饭,打猪草,放牛,摘桑叶,给大人送饭......都是我们的职责。其中摘桑叶是我们的美差啊,活儿虽然不轻松,可是能吃到桑枣呢。于是兄弟姐妹们都抢着干,尽管说好了轮流的,还经常争得不可开交。常常是早起的一个悄悄的拿起竹篮、桑钩,溜出去爬上树了,后起的无奈,只好做别的活儿。等看到摘桑叶的回来满嘴乌紫,免不了一场追逐打闹。餐桌上常年都是咸菜稀饭,忙中偷闲地贪几粒酸酸甜甜的桑枣,或许算不上奢侈,却也足以消释生活的苦涩了。
桑树尽管贡献突出,却从不登大雅之堂。门楣门槛等核心部位绝不用桑树,门前庭院显赫之地也绝不容桑树立足,就因为它的名字叫“桑树”吧?于是,桑树就只能委身于偏僻旮旯和田野地头了。我心底里很为桑树的遭遇抱不平,不过它们似乎并不在意名声与待遇,依然默默的做着它所能做的和该做的一切。
如今可是物竞人择的时代了,家乡也在与时俱进。杨树凭借经济价值突出被广泛追捧着。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杨树那不可一世的傲慢的身影。每年春末夏初,轻慢的杨絮漫天飞舞,无孔不入。不仅侵袭人们眼鼻肌肤,还隐含着生态、交通、防火等安全危机,可谓劣迹斑斑。由于长得快有卖场,杨树成了人们心中的摇钱树,现在,几乎主宰了这个世界。别的树种只能给它让位了,桃树的妩媚、柳树的纤柔、榆树的厚道、香椿的清高、刺槐的冷峻、泡桐的高傲、棠榴的孤僻——只能到记忆中去寻找了吧?
眼前这一树黑红的桑枣,沉默无语,却也宣告着一个事实。在偏僻旮旯里,在田野地头间,在杨树的夹缝中,尽管被忽视,桑树们仍顽强地生长着。它们的朴实和甜美、坚韧和宽厚不仅温暖着我的记忆,也深深地扎根在厚实的土壤里。 [1]
作者简介
陈传祥 安徽天长人,乡村教师,偶以诗文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