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棗紅了(陳傳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桑棗紅了》是中國當代作家陳傳祥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桑棗紅了
路邊突然閃出一樹桑棗,黑紅黑紅的。
這路是我走慣了的,卻從未留意路邊有這麼一株桑樹。它矮小的身影掩映在挺拔的楊樹叢中顯得有些猥鎖,黑紅的桑棗在這綠色世界裡似也不夠諧調。然而,這不起眼的小小桑棗里有我兒時的甜美記憶。
小時候家鄉的樹品種繁多,春天一來可謂萬木爭榮,各具特色,千姿百態。桃樹嫵媚, 柳樹纖柔,榆樹厚道,香椿清高,刺槐冷峻,泡桐高傲,棠榴孤僻......每一種樹的背後都有故事與傳說,給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心安上了穿越時空的翅膀,便多出了無限童年遐想。還記得一首大人常用來哄小孩的順口溜:棠榴樹,開白花,南邊來了小親家,親家親家你坐坐,我把瓜子你嗑嗑,叫你家姑娘曬曬被,躲在被裡呼呼睡;叫你家姑娘劈劈柴,躲在柴堆看小牌;叫你家姑娘挑挑水,拿起扁擔舞小鬼。因為有趣,也順口,小夥伴們遊戲時是常常掛在嘴邊的。現在想來是對好逸惡勞的嘲弄,在那崇尚勞作的年代,作為勞動者的後代,我們幼小的心靈就這樣悄悄地播下了吃苦耐勞的種子。
隨着桑田滄海的變遷,許多樹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但它們的身影還搖曳在我的記憶里。其中,我最難忘的是桑樹。
在萬木叢中,桑樹一直是個小角色。沒有偉岸的身板不是棟粱之材;沒有婀娜的風姿成不了可供觀瞻的景致;也沒有桃梨那般肥碩的果實來迎合世人的胃口。因此沒有誰會關愛它們,靠着頑強的生命力,它們在廣袤大地的每個角落默默的生長着。
桑樹的作用卻是無可替代的。它質地細密,硬挺而堅韌,是村民們做當時的重要勞動工具扁擔的首選。我家就有一條又長又直的桑木扁擔,受歲月和父親的汗水洗禮暗黃色變成紫褐了。它是父親的驕傲,一有機會就向同伴炫耀,平時是捨不得用的,到了關鍵的收穫季節就派上用場了,一頭能擔起一座小山呢。鐵鍬 、斧頭等農具的把兒,耕地用的犁耙等,也是桑木做的最結實耐用。桑樹最大的貢獻是桑葉可以養蠶。雖然「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但那用桑葉餵大的蠶寶寶可是寄託着農家的殷實希望的。在青黃不接之時,用蠶繭能換回拮据生活不可或缺的油鹽醬醋,甚至還可奢侈的添上一件新衣服呢。
我們孩子所鍾愛的是桑棗。春天的芳華過後,紅紅的桃兒,黃黃的杏兒,在高高的枝頭挑逗着,特別誘人。如饑似渴的我們只有站得遠遠的眼巴巴地望的份,靠近了就會挨主人罵的。桃和杏那可身價不菲,主人指望着它們提振家庭經濟呢,當然看得緊。望一陣子,咽幾回口水,我們只好悻悻地離去。所幸的是青色的桑棗紅起來了,我們知道它將會紅而紫,紫而黑。別看它黑不溜丟的,又瘦又小,遠看就像樹枝上叮滿了蒼蠅,可那味兒甜中帶酸呢。桃兒一樣甜而滋潤,杏兒一樣酸而噴香。這時的桑樹陰里是最快樂的,一群小夥伴放學了顧不得丟下書包,聚在桑樹下爭吃桑棗兒。男孩爬上樹去挑又大又黑的飽飽地吃。女孩墊着腳夠那低處的吃,夠不着了就央求樹上的晃動樹枝,那熟透了的落下來她們張嘴去接。多數掉地下了也不忍丟棄,揀起來照樣塞進嘴去。一頓美美的享受會留下後遺症呢,一雙雙小手一張張小臉都染得黑紫黑紫的了,於是被取笑:「胖兒成小花豬嘍」,「二丫長鬍子啦」......最嚴重的是那色染上衣服很難洗,回家要挨媽媽罵的。可是,面對桑棗甜美的誘惑,誰還能顧得了那麼多啊。正是這黑不溜丟的不起眼的桑棗成就了我兒時快樂而甜美的記憶。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這可是雙搶季節,大人沒日沒夜地泡在田間地頭,咱八九歲的農家後代也得攤一份責任。掃地,做飯,打豬草,放牛,摘桑葉,給大人送飯......都是我們的職責。其中摘桑葉是我們的美差啊,活兒雖然不輕鬆,可是能吃到桑棗呢。於是兄弟姐妹們都搶着干,儘管說好了輪流的,還經常爭得不可開交。常常是早起的一個悄悄的拿起竹籃、桑鈎,溜出去爬上樹了,後起的無奈,只好做別的活兒。等看到摘桑葉的回來滿嘴烏紫,免不了一場追逐打鬧。餐桌上常年都是鹹菜稀飯,忙中偷閒地貪幾粒酸酸甜甜的桑棗,或許算不上奢侈,卻也足以消釋生活的苦澀了。
桑樹儘管貢獻突出,卻從不登大雅之堂。門楣門檻等核心部位絕不用桑樹,門前庭院顯赫之地也絕不容桑樹立足,就因為它的名字叫「桑樹」吧?於是,桑樹就只能委身於偏僻旮旯和田野地頭了。我心底里很為桑樹的遭遇抱不平,不過它們似乎並不在意名聲與待遇,依然默默的做着它所能做的和該做的一切。
如今可是物競人擇的時代了,家鄉也在與時俱進。楊樹憑藉經濟價值突出被廣泛追捧着。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楊樹那不可一世的傲慢的身影。每年春末夏初,輕慢的楊絮漫天飛舞,無孔不入。不僅侵襲人們眼鼻肌膚,還隱含着生態、交通、防火等安全危機,可謂劣跡斑斑。由於長得快有賣場,楊樹成了人們心中的搖錢樹,現在,幾乎主宰了這個世界。別的樹種只能給它讓位了,桃樹的嫵媚、柳樹的纖柔、榆樹的厚道、香椿的清高、刺槐的冷峻、泡桐的高傲、棠榴的孤僻——只能到記憶中去尋找了吧?
眼前這一樹黑紅的桑棗,沉默無語,卻也宣告着一個事實。在偏僻旮旯里,在田野地頭間,在楊樹的夾縫中,儘管被忽視,桑樹們仍頑強地生長着。它們的樸實和甜美、堅韌和寬厚不僅溫暖着我的記憶,也深深地紮根在厚實的土壤里。 [1]
作者簡介
陳傳祥 安徽天長人,鄉村教師,偶以詩文自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