桢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桢桐为落叶灌木,小枝有绒毛。叶片较大,卵圆形。
由聚伞花序组成大型顶生的圆锥花序,花萼大红色,花冠鲜红色,花期5~11月。
作为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盆栽花卉,主要应用于会场、客厅。
但目前人们对桢桐的研究还比较少,作为一种优良的盆花,目前尚未被广泛应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桢桐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唇形目 | 科 | 马鞭草科 | 亚科 | 牡荆亚科 |
族 | 大青族 | 属 | 大青属 | 种 | 桢桐 |
基本资料
【植物名称】:桢桐[1]
【异名】大红袍、臭八宝(《植物名实图考》),矮童子(《分类草药性》),大红花(《贵州民间方药集》)。
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福建民间草药》),矮桐(《江西民间草药》),逢仙草(《湖南药物志》)。
臭灯桐、假真珠梧桐(《闽东本草》),臭树、臭草、鸡虱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茎、叶。名称:桢桐
学名:Clerodendrum japonicum (Tunb.) Sweet
别名 : 臭牡丹 , 香盏花 , 百日红 , 红苞花 , 状元红 。
科属:马鞭草科大青属
类别:常绿灌木状小藤本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米。叶对生,广卵形,长10~20厘米,宽8~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
或近于截形,边缘有锯齿而稍带波状,上面深绿色而粗糙,具密集短毛,下面淡绿色而近于光滑,惟脉上有短柔毛,触之有臭气。
叶柄长约8厘米。花蔷薇红色,有芳香,为顶生密集的头状聚伞花序,径约10厘米。
花萼细小,漏斗形,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尖,外面密布短毛及腺点。
花冠径约1.5厘米,下部合生成细管状,先端5裂,裂片线形以至长圆形;雄蕊4,花丝与花柱均伸出,花丝通常较花柱为短。
子房上位,卵圆形。核果,外围有宿存的花萼。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长于湿润的林边、山沟及屋旁;亦有栽培。
分布范围
分布河北、河南、陕西、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等地。
主要价值
成分功效
本植物的根(臭牡丹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痈疽,疔疮,乳腺炎,关节炎,湿疹,牙痛,痔疮,脱肛。
临床应用
治疗湿疹及定位性药疹取臭牡丹根茎叶晒干研粉,用时将药粉夹于单层纱布内,以温开水浸湿。
敷于患处(并经常用温开水湿透纱布以保持湿润),每日湿敷1次。
治疗湿疹25例,19例治愈(皮肤完全恢复正常),4例近愈(皮肤接近正常。
仅有少量脱屑及痒感),7例好转(病变明显消退,痒感减轻),1例无效。
定位性药疹10例,6例治愈,4例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