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梁永安的电影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的图片

内容简介

这是梁永安的第一本《电影课》,为我们解读了10部电影:《苔丝》《傲慢与偏见》《小妇人》《细雪》《走出非洲》《卡萨布兰卡》《罗生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千与千寻》《法国中尉的女人》。

电影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种真正的全球化语言。它能穿透我们的眼睛直接抓住心灵。《傲慢与偏见》里最深的爱情,《小妇人》里独立女性的求索,《细雪》里新世代的新生与残缺……直到派与老虎帕克的告别,千寻在800万神灵世界里的沉沦与拯救。10部电影就是10个宇宙,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安顿的世界。

作者简介

梁永安,著有后现代文化研究专著《重建总体性》,历史小说《王莽》,传记文学《那朵盛开的藏波罗花》,散文集《梁永安摄影散文选》《梁永安的爱情课》,文学评论《经典小说新读》、《文学七日谈》(合著),文化评论《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工作之苦》《出了罗马路条条——致当代青年》等;译作有《大白鲸》;主编“与西方思想大师对话”丛书。

原文摘录

《苔丝》里面有些观念性的东西,我们说判断一个演员行不行,能不能承担起这个电影来,最难承担的是什么?最难承担的就是转换性的环境,就像我们在生活里也是这样,一个人他能不能经受巨大的转变,转变里面可能包含着怒火,转变里面也可能包含着某种欣喜,某种痛苦,形形色色,人的一生潜在的感情都是在转变里,在那个时刻他才能够体现出来。对演员来说,一个演员自己的阅历、生活经验、心路历程,这种体会不可能涵盖这么多,这种时候表演的能力、理解力就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一些天分。这是金斯基在演《苔丝》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像谷崎润一郎这样的作家,他继承了日本文学的一种气质 —— 物哀传统。所谓的物哀,不是说让人悲观,而是让珍惜。如果一个人是麻木的,樱花开了他哈哈哈,樱花落了他哈哈哈,下雨了他也是哈哈哈,整个心灵就像钢铁一样,这样的人他就没有真正的生命,活得就像个大漏勺一样,所有的苦所有的乐,都那么粗拉拉地过去了。人就是在细腻之处,才体现出自己的不同。

书评

小时候三两毛钱一张电影票,一到周末电影院场场爆满;如今几十块一张电影票,一到节假日电影院依然场场爆满。可见人们对电影的喜爱,一直在代代传承着。

有一次,为了让八旬老母亲感受一下如今年轻人看的电影,我带她去看了《X 战警:天启》。影片中奇形怪状的变种人、莫名其妙的战争、惊心动魄的音乐,让老母亲全程抓紧我的手。影片结束走出影院,老人家抬头看了看天空,长出一口气说:总算回来了!

其实每次从电影院走出来,我也常常有去别人的世界转了一圈儿的感觉,可细想又觉得不止于此,因为电影里那个世界似乎不只是别人的,好像跟我自己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于是,我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看电影究竟是想看什么、又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听说过梁永安教授在复旦开了十八年的“从小说到电影”课,很向往那个课堂,想听听教授如何讲电影。于是,在看到这本《梁永安的电影课》时,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拿了回来。


这本书精选了梁教授关于《苔丝》《傲慢与偏见》《小妇人》等10部电影的讲稿,他以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睿智的哲学思考,对这些影片做了深度赏析,并告诉我们,每一部影片都有关于爱、欲望、自由、命运的选择与决断,也都离不开民族、文化、时代的宏大背景。

01 一个人的创作与一群人的创作

在这本书中,梁教授选取的10部电影,都取材于流传甚广的经典文学原著。小说与电影,是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表达的都是人类内心的追求,只不过,小说常常是作家一个人的创作,而电影则一定是一群人的创作。

在电影艺术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让电影呈现出艺术效果的,除了演员和导演,还有幕后的摄影师、剪辑师、调度、音乐师等等一大群人的心血。这也意味着,电影必须要考虑市场、考虑观众、考虑投入产出比。

面对经典名著,导演们顶着名著的名气与压力,需要着实下足功夫,才有可能把经典小说转换成经典电影大片。然而,观众们在看电影的时候,能看清楚影片中叙事手法、拍摄技巧的并不多,能真正读懂影片背后深意的人就更少了。


在书中,梁教授将每部电影与原著小说都对了对比,两两碰撞,激起很多耀眼的火花,照亮了电影人在转换过程的很多精心设计。于是觉得自己之前的电影是白看了,想着一定要重新去体会一次,方才对得住导演的用心良苦。

在梁教授的讲稿中,我们还能清楚地认识到,小说与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道德观念等等,是在以文化的形式,折射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揭示的是大时代下普通人的命运,而每个人自然都可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

02 你消费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看电影时,我们的喜怒哀乐常常会跟随人物和情节起起伏伏,忽而开怀大笑,忽而泪湿青衫,走出影院看到真实的天空与树木,又会感觉是从别人的生活中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这是为什么呢?

梁教授说:艺术就是艺术,它有高度的象征性,意味着人生的某种处境。也就是说,电影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甚至每一件道具,其实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心愿与追求是无法完成的,所以,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己渴望的东西,又在不知不觉中下调自己的底线以求心安。这样的失去与放弃,让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个荒芜的角落。

于是,一旦电影中经过设计的某句话、某个身影或某个画面,在瞬间触碰到了我们内心的那片荒芜,那就没有人会不为之怦然心动。所以,梁教授认为:我们看电影时,投放的是自己内在的喜怒哀乐,在生活里的各种焦虑以及内心的各种愿望。


既然电影中那些撩拨心弦的画面,一定是与我们的生命有某种链接的,那么,如果我们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瞬间,在思考过程中与自己做坦诚的交流,并在思考过后赋予它积极的意义,那么电影就是一个和自己对话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发现自己的缺失,从而给生命装上一副铠甲。

这样看来,从电影中看到什么、悟到什么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这一切与当下的自己产生链接,从中发现人性的秘密,并为自己的人生解码。我想,这也正是“一千个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真正原因。

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看的电影。梁教授说,看电影,其实是在消费自己。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提高自己的观影能力才提高每次消费的性价比,在难得的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发现内心的世界,释放自己的情绪,实现自我的疗愈。

03 用美好来抵抗岁月漫长

电影是一种真正的全球化语言,但它却脱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当我们在看这些名著改编的电影时,越发能体会到,这些故事只有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才能凸显出其价值。

比如在《傲慢与偏见》中,就有两大非常重要的社会背景,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大批士兵战死美洲大陆,使得男人这种特殊资源很是稀缺;二是当时的法律规定女性对土地没有继续权。

在这种情况下,有着5个女儿没有儿子的伊丽莎白的妈妈处心积虑、不择手段要嫁女儿,就没什么难理解的了;而一开始拒绝高富帅达西、后来拒绝柯林斯牧师,伊丽莎白身上表现出的自尊、自爱与勇气,自然也与现在姑娘们谈恋爱做选择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再比如在《卡萨布兰卡》中,伊里沙和里克的情感经历告诉我们,爱也可以是放弃。这虽然不同时人们要冲破险阻去实现爱情的观念,然而,如果能够明白当时战争带来的乱世背景,便能理解爱情的另一个境界,也就能看懂影片中演员在离别时被克制的澎湃情感。


所以说,我们不能拿现代人的价值观去衡量曾经的人与事,每一部影片,都值得我们把自己放到当时的年代时去沉浸体验,唯有如此,才能发现《傲慢与偏见》里的深情,《小妇人》里的独立,《细雪》里的新生,《千与千寻》里的拯救,《卡萨布兰卡》里的追求……

唯有美好可抵抗岁月漫长。只有了解了故事与人物存在的时代,我们才能发现人性的善恶美丑;也只有看到了大背景下普通人与命运的抗争,我们才能获得修补内心荒芜的力量。

写在最后:

在这本叫《梁永安的电影课》的书中,梁教授讲的其实并不是关于电影的技术,而是以电影为切入点,引导我们看到电影背后民族、文化、社会、时代等宏大的社会背景,以及爱情、婚姻、自由、命运等诸多人生课题。

正如梁教授所说:人生需要不变的天真与幼稚,而不是虚浮的风生水起。在人性与时代的对话与冲突中,电影正在用自己魅力无限的光与影,召唤着我们的天真与好奇、真诚与勇气,让我们获得力量,去面对内心的自我,去承受生命的苍茫。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