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梅兰芳大剧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梅兰芳大剧院
集传统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的现代化表演场所

名        称 :梅兰芳大剧院

命        名 :以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命名

建筑面积 :13000余平方米

地理位置 :北京西城区官园桥东南角
                     西二环和平安大道的交叉点

建筑层数 :地上5层,地下2层

剧场形式 :镜框式舞台

建筑台口 :宽:18米 高:9米

  主  舞 台:宽:30米 深:21米 高:21.4米

左侧舞台 :宽:9米 深:13米

右侧舞台 :宽:13米 深:13米

隶        属 :中国国家京剧院

观众席位:1028座

功        能:演出、展览、会议、声像录制等多种功能
                    品味高雅、陶冶情趣、聚会社交的首选之地。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32号

梅兰芳大剧院,位于北京西城区金融街最北端,官园桥东南角。剧场可容纳1068名观众,分上中下三层,观众厅的设计分为上中下三层,一层为甲级池座有300多个席位,观赏视觉优良;二层最佳位置设置了5个豪华包厢,梅兰芳大剧院每个包厢配有休息室和卫生间,设有专门的疏散通道和电梯;三层楼座520个座位的设计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观众落座观看演出,舒适惬意。

京剧大师梅兰芳之铜像

在梅兰芳大剧院的大厅的正中,安放着铜制的梅兰芳先生坐像,雕像宽1.5米,厚2.5米,是雕塑大师根据梅兰芳先生生前的照片制作的,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看过后曾流下热泪,连说"太像了、太像了"。每一个进入梅兰芳大剧院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到梅大师的风采,不禁油然而生一种对所艺术大师神圣的崇敬感。

梅兰芳是我国戏曲艺术大师,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革新,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艺术流派~梅派。因此他在国内外一致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他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者,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体系之一[1]

梅兰芳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正因为他在中国戏曲界的特殊地位,我们不但要传承梅先生的艺术精神,也当仁不让地要承担弘扬中国国粹--京剧艺术的历史使命。对于梅兰芳大剧院来说,能够安放梅兰芳大师的雕像,既是一种荣誉、又是一种振兴京剧艺术的责任。

地理位置

梅兰芳大剧院地处金融街北端,阜成门、新街口、西直门商圈中心,在剧院周围有19个政府机构,20家金融机构总部,2000余所公司商户,是北京西部地区政治文化核心区之一,也是知识阶层、商务人士、白领一族云集的地块。

剧院道路的规划,采用了人车分流的设计,观众、演员、车辆各行其口。剧院北部设有集散广场,周围道路顺畅。建筑物周围的环形车道,既满足了车辆行驶的需要,也满足了消防的要求,形成了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统。另外,在群体建筑的地下设有几百个停车位,可供商务办公和观看演出使用。

建筑风格

大剧院的外部结构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钢架支撑的扇形屋架配以玻璃屋面,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结构平衡体系,形成流畅、生动、富有乐感的建筑形体。剧院内部装饰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精髓,红色的立柱,红色的大墙,镶嵌着数十个金色的木质圆形浮雕,每一浮雕都凝固和再现着200年来京剧承传的精华。

剧院道路

采用了人车分流的设计,观众、演员、车辆各行其口。剧院北部设有集散广场,周围道路顺畅。建筑物周围的环形车道,既满足了车辆行驶的需要,也满足了消防的要求,形成了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统。另外,在群体建筑的地下设有几百个停车位,可供商务办公和观看演出使用。剧院地处西二环与平安里大街的枢纽地段,毗邻地铁车公庄站,周边公共交通资源丰富,地上地下的交通设施交织成立体的行程网络,为观看演出提供了方便。

设计特色

梅兰芳大剧院是一座拥有高技术含量的演出场所。其厅堂设计、剧场设计、舞台工艺设计和设备配置具有原创性和中国特色。舞台上六块升降台、三台活动升降车、五十余道电动吊杆和具有国际水准的美国温格尔反声罩系统,创造出炫目的舞台视觉、听觉享受,除适合中国京剧表演外,也能满足国内外歌剧话剧舞剧、音乐会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需要。

剧院通体由透明的玻璃幕墙包裹,透过明亮的玻璃,能看到一道彰显皇家气派的中国红墙,每临夜晚,宛如一块红色水晶在两幢摩天大楼的怀抱之中熠熠放光。大剧院的外部结构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钢架支撑的扇形屋架配以玻璃屋面,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结构平衡体系,形成流畅、生动、富有乐感的建筑形体。剧院内部装饰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精髓,红色的立柱,红色的大墙,镶嵌着数十个金色的木质圆形浮雕,每一浮雕都凝固和再现着200年来京剧承传的精华。远远望去,犹如一道向世人开放的艺术之门,传递出北京这座历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京剧艺术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 现代一流的演出设施[2]

声学设计

还别具匠心地安置10个摄像机位,为电视媒体的录直播和演员后台候场提供了条件。

大剧院的声学设计得到了欧盟一流建声专家蒂塞尔先生的指导,以建筑声学为主,电声设计为辅,将建声设计、扩声设计、噪音控制、隔声处理融为一体,追求建声与数字化音响系统的完美结合。观众在剧场欣赏到的是演员、乐队不失真的真声传播。观众厅的设计分为上中下三层,一层为甲级池座有300多个席位,观赏视觉优良;二层最佳位置设置了5个豪华包厢,每个包厢配有休息室和卫生间,设有专门的疏散通道和电梯;三层楼座500多个座位的设计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观众落座观看演出,舒适惬意。剧场设计中还别具匠心地安置10个摄像机位,为电视媒体的录直播和演员后台候场提供了条件。

剧院拥有一流、完备的内部设施,先进的数字化大型录音棚、豪华多功能厅、设备齐全的会议室,可承接演出之外的多种活动。四楼的京剧艺术馆,陈列的数十个真人大小的精美京剧人偶流光溢彩,观众在欣赏京剧演出的同时,还能通过展览零距离地走近京剧文化。剧场还设有咖啡厅、茶座、京剧艺术造型摄影屋,以及音像、图书、礼品、鲜花、食品销售点,为观众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艺术作品

梨园始祖唐明皇之像

戏曲祖师爷唐明皇之像是一个不带胡须的净脸的形象,身上穿着红色莽袍,是纯手工制作的,神像两旁是一副小銮驾,摆放金瓜、钺斧、朝天镫,这是原来传统戏班中各行人员都需祭拜的神灵。按过去的规矩演员登台前,先要在后台敬祖师爷,然后再开始化妆扮戏。而由于唐明皇最爱扮演丑角,因此演员勾脸也是要小花脸先勾第一笔,别的演员才能开始勾脸,以示对祖师爷的尊重。

综观中国历史,既有辉煌政绩,又有才能、技艺的全才皇帝似乎只有一位唐明皇能算得上。史书上说他"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在这多方面的才艺中,他成就最卓越的应该说是音乐,但最享盛誉却是在戏剧方面。

"梨园"二字是由唐明皇是教习训练艺人的组织"梨园"而来的。梨园,实际为我国第一座国立戏曲学校,后来成了戏曲界的代称。演员称梨园子弟。旧日的戏曲界,即梨园行,认为唐明皇对戏曲有开山之功,所以尊奉他为行业神和祖师爷。现在的中国戏曲界,只有台湾国立剧团还保留演员上台前要拜祖师爷的传统[3]

在中国以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供奉的祖师爷.行业祖师崇拜是民间文化的一个分支,过去各行业都很重视,视其为本行业的保护神。民间有″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的说法。祖师爷们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开创、扶持过本行业。直至解放前,旧戏班还设唐明皇神位,遇年节庆典或收徒谢师都要敬香参拜。

传统雕刻工艺木雕

梅兰芳大剧院内部装饰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精髓,红色的立柱,红色的大墙,镶嵌着数十个金色的圆形浮雕,材质是樟木贴金箔,它们是由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隋建国主持设计,青年教师王伟、杨靖参与设计,并由素以"建筑之乡""雕刻艺术之乡"著称于世的福建惠安的民间雕刻师运用民间传统雕刻工艺雕刻而成的。梅兰芳大剧院的木质圆形浮雕凝固和再现了200年来京剧承传的精华。

惠安木雕具有强烈的民族、宗教内涵和鲜明的艺术特征、表现手法,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北有东阳,南有惠安"之称。 惠安传统木雕源于中原文化的雕梁画栋,融合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象,具有古朴、淳厚的艺术风格,其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既具有明显的中原雕刻手工艺的痕迹,又具有南方雕刻文化精巧的成分,与传统的北方木雕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是我国南方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4]

梅兰芳大剧院墙上所镶嵌的圆形浮雕是具有三维立体的效果,可多面观赏。通常采用高、低、镂、透、通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浮雕的周围被镂空使雕像如剪纸般显出清晰的影象效果,被称为镂空雕,主要用于传统的古建筑木雕装饰上,它是高度娴熟、精致的工艺技术与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品。

梅兰芳大剧院的浮雕上刻有国家京剧院曾经上演过的戏曲剧目,其中选中的传统剧目有:《窦娥》、《白蛇传》、《秦香莲》、《将相和》、《四郎探母》、《锁麟囊》等;现代剧目有:《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江姐》、《平原作战》等, 由于中国传统木雕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具有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象,是我国优秀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永恒的魅力,而梅兰芳大剧院正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演出剧场,木雕和它气质相近,相得益彰。

相关事例

大型原创话剧《董必武》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于2016年10月20/21日重现史诗。

梅兰芳大剧院10周年名家名角连唱13台大戏[5]

视频

梅兰芳大剧院 相关视频

2019京剧行当艺术经典剧目展演”梅兰芳大剧院开幕
珍贵视频: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前表演《贵妃醉酒》片段
梅兰芳大剧院两周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