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梅蘭芳大劇院

梅蘭芳大劇院
集傳統與現代藝術完美結合的現代化表演場所

名        稱 :梅蘭芳大劇院

命        名 :以中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命名

建築面積 :13000餘平方米

地理位置 :北京西城區官園橋東南角
                     西二環和平安大道的交叉點

建築層數 :地上5層,地下2層

劇場形式 :鏡框式舞台

建築台口 :寬:18米 高:9米

  主  舞 台:寬:30米 深:21米 高:21.4米

左側舞台 :寬:9米 深:13米

右側舞台 :寬:13米 深:13米

隸        屬 :中國國家京劇院

觀眾席位:1028座

功        能:演出、展覽、會議、聲像錄製等多種功能
                    品味高雅、陶冶情趣、聚會社交的首選之地。

地        址:北京市西城區平安里西大街32號

梅蘭芳大劇院,位於北京西城區金融街最北端,官園橋東南角。劇場可容納1068名觀眾,分上中下三層,觀眾廳的設計分為上中下三層,一層為甲級池座有300多個席位,觀賞視覺優良;二層最佳位置設置了5個豪華包廂,梅蘭芳大劇院每個包廂配有休息室和衛生間,設有專門的疏散通道和電梯;三層樓座520個座位的設計符合人體生理結構,觀眾落座觀看演出,舒適愜意。

目錄

京劇大師梅蘭芳之銅像

在梅蘭芳大劇院的大廳的正中,安放着銅製的梅蘭芳先生坐像,雕像寬1.5米,厚2.5米,是雕塑大師根據梅蘭芳先生生前的照片製作的,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看過後曾流下熱淚,連說"太像了、太像了"。每一個進入梅蘭芳大劇院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到梅大師的風采,不禁油然而生一種對所藝術大師神聖的崇敬感。

梅蘭芳是我國戲曲藝術大師,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對現代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在半個多世紀的舞台實踐中,他繼承傳統,勇於革新,發展並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大家風範的藝術流派~梅派。因此他在國內外一致被譽為偉大的演員和美的化身,他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者,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以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三大體系之一[1]

梅蘭芳是中國表演藝術的象徵。正因為他在中國戲曲界的特殊地位,我們不但要傳承梅先生的藝術精神,也當仁不讓地要承擔弘揚中國國粹--京劇藝術的歷史使命。對於梅蘭芳大劇院來說,能夠安放梅蘭芳大師的雕像,既是一種榮譽、又是一種振興京劇藝術的責任。

地理位置

梅蘭芳大劇院地處金融街北端,阜成門、新街口、西直門商圈中心,在劇院周圍有19個政府機構,20家金融機構總部,2000餘所公司商戶,是北京西部地區政治文化核心區之一,也是知識階層、商務人士、白領一族雲集的地塊。

劇院道路的規劃,採用了人車分流的設計,觀眾、演員、車輛各行其口。劇院北部設有集散廣場,周圍道路順暢。建築物周圍的環形車道,既滿足了車輛行駛的需要,也滿足了消防的要求,形成了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統。另外,在群體建築的地下設有幾百個停車位,可供商務辦公和觀看演出使用。

建築風格

大劇院的外部結構體現了現代的設計理念,鋼架支撐的扇形屋架配以玻璃屋面,構成了一個動態的結構平衡體系,形成流暢、生動、富有樂感的建築形體。劇院內部裝飾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精髓,紅色的立柱,紅色的大牆,鑲嵌着數十個金色的木質圓形浮雕,每一浮雕都凝固和再現着200年來京劇承傳的精華。

劇院道路

採用了人車分流的設計,觀眾、演員、車輛各行其口。劇院北部設有集散廣場,周圍道路順暢。建築物周圍的環形車道,既滿足了車輛行駛的需要,也滿足了消防的要求,形成了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統。另外,在群體建築的地下設有幾百個停車位,可供商務辦公和觀看演出使用。劇院地處西二環與平安里大街的樞紐地段,毗鄰地鐵車公莊站,周邊公共交通資源豐富,地上地下的交通設施交織成立體的行程網絡,為觀看演出提供了方便。

設計特色

梅蘭芳大劇院是一座擁有高技術含量的演出場所。其廳堂設計、劇場設計、舞台工藝設計和設備配置具有原創性和中國特色。舞台上六塊升降台、三台活動升降車、五十餘道電動吊杆和具有國際水準的美國溫格爾反聲罩系統,創造出炫目的舞台視覺、聽覺享受,除適合中國京劇表演外,也能滿足國內外歌劇話劇舞劇、音樂會等各種藝術形式的演出需要。

劇院通體由透明的玻璃幕牆包裹,透過明亮的玻璃,能看到一道彰顯皇家氣派的中國紅牆,每臨夜晚,宛如一塊紅色水晶在兩幢摩天大樓的懷抱之中熠熠放光。大劇院的外部結構體現了現代的設計理念,鋼架支撐的扇形屋架配以玻璃屋面,構成了一個動態的結構平衡體系,形成流暢、生動、富有樂感的建築形體。劇院內部裝飾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精髓,紅色的立柱,紅色的大牆,鑲嵌着數十個金色的木質圓形浮雕,每一浮雕都凝固和再現着200年來京劇承傳的精華。遠遠望去,猶如一道向世人開放的藝術之門,傳遞出北京這座歷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京劇藝術海納百川的包容胸懷。 現代一流的演出設施[2]

聲學設計

還別具匠心地安置10個攝像機位,為電視媒體的錄直播和演員後台候場提供了條件。

大劇院的聲學設計得到了歐盟一流建聲專家蒂塞爾先生的指導,以建築聲學為主,電聲設計為輔,將建聲設計、擴聲設計、噪音控制、隔聲處理融為一體,追求建聲與數字化音響系統的完美結合。觀眾在劇場欣賞到的是演員、樂隊不失真的真聲傳播。觀眾廳的設計分為上中下三層,一層為甲級池座有300多個席位,觀賞視覺優良;二層最佳位置設置了5個豪華包廂,每個包廂配有休息室和衛生間,設有專門的疏散通道和電梯;三層樓座500多個座位的設計符合人體生理結構,觀眾落座觀看演出,舒適愜意。劇場設計中還別具匠心地安置10個攝像機位,為電視媒體的錄直播和演員後台候場提供了條件。

劇院擁有一流、完備的內部設施,先進的數字化大型錄音棚、豪華多功能廳、設備齊全的會議室,可承接演出之外的多種活動。四樓的京劇藝術館,陳列的數十個真人大小的精美京劇人偶流光溢彩,觀眾在欣賞京劇演出的同時,還能通過展覽零距離地走近京劇文化。劇場還設有咖啡廳、茶座、京劇藝術造型攝影屋,以及音像、圖書、禮品、鮮花、食品銷售點,為觀眾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務。

藝術作品

梨園始祖唐明皇之像

戲曲祖師爺唐明皇之像是一個不帶鬍鬚的淨臉的形象,身上穿着紅色莽袍,是純手工製作的,神像兩旁是一副小鑾駕,擺放金瓜、鉞斧、朝天鐙,這是原來傳統戲班中各行人員都需祭拜的神靈。按過去的規矩演員登台前,先要在後台敬祖師爺,然後再開始化妝扮戲。而由於唐明皇最愛扮演丑角,因此演員勾臉也是要小花臉先勾第一筆,別的演員才能開始勾臉,以示對祖師爺的尊重。

綜觀中國歷史,既有輝煌政績,又有才能、技藝的全才皇帝似乎只有一位唐明皇能算得上。史書上說他"性英武,善騎射。通音律、曆象之學","性英斷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在這多方面的才藝中,他成就最卓越的應該說是音樂,但最享盛譽卻是在戲劇方面。

"梨園"二字是由唐明皇是教習訓練藝人的組織"梨園"而來的。梨園,實際為我國第一座國立戲曲學校,後來成了戲曲界的代稱。演員稱梨園子弟。舊日的戲曲界,即梨園行,認為唐明皇對戲曲有開山之功,所以尊奉他為行業神和祖師爺。現在的中國戲曲界,只有台灣國立劇團還保留演員上台前要拜祖師爺的傳統[3]

在中國以前各行各業都有自己供奉的祖師爺.行業祖師崇拜是民間文化的一個分支,過去各行業都很重視,視其為本行業的保護神。民間有″三百六十行,無祖不立″的說法。祖師爺們都是些很有名望的人,直接或間接地開創、扶持過本行業。直至解放前,舊戲班還設唐明皇神位,遇年節慶典或收徒謝師都要敬香參拜。

傳統雕刻工藝木雕

梅蘭芳大劇院內部裝飾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精髓,紅色的立柱,紅色的大牆,鑲嵌着數十個金色的圓形浮雕,材質是樟木貼金箔,它們是由著名雕塑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教授隋建國主持設計,青年教師王偉、楊靖參與設計,並由素以"建築之鄉""雕刻藝術之鄉"著稱於世的福建惠安的民間雕刻師運用民間傳統雕刻工藝雕刻而成的。梅蘭芳大劇院的木質圓形浮雕凝固和再現了200年來京劇承傳的精華。

惠安木雕具有強烈的民族、宗教內涵和鮮明的藝術特徵、表現手法,在中國雕刻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北有東陽,南有惠安"之稱。 惠安傳統木雕源於中原文化的雕樑畫棟,融合閩南地區的傳統文化審美意象,具有古樸、淳厚的藝術風格,其線條流暢、人物造型生動,既具有明顯的中原雕刻手工藝的痕跡,又具有南方雕刻文化精巧的成分,與傳統的北方木雕呈現出不同的審美意向,是我國南方雕刻藝術的典型代表[4]

梅蘭芳大劇院牆上所鑲嵌的圓形浮雕是具有三維立體的效果,可多面觀賞。通常採用高、低、鏤、透、通等多種手法來表現,浮雕的周圍被鏤空使雕像如剪紙般顯出清晰的影象效果,被稱為鏤空雕,主要用於傳統的古建築木雕裝飾上,它是高度嫻熟、精緻的工藝技術與具有民族特色的典型藝術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品。

梅蘭芳大劇院的浮雕上刻有國家京劇院曾經上演過的戲曲劇目,其中選中的傳統劇目有:《竇娥》、《白蛇傳》、《秦香蓮》、《將相和》、《四郎探母》、《鎖麟囊》等;現代劇目有:《紅色娘子軍》、《紅燈記》、《江姐》、《平原作戰》等, 由於中國傳統木雕蘊涵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價值,具有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象,是我國優秀民間藝術發展的一個縮影,具有永恆的魅力,而梅蘭芳大劇院正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一個演出劇場,木雕和它氣質相近,相得益彰。

相關事例

大型原創話劇《董必武》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於2016年10月20/21日重現史詩。

梅蘭芳大劇院10周年名家名角連唱13台大戲[5]

視頻

梅蘭芳大劇院 相關視頻

2019京劇行當藝術經典劇目展演」梅蘭芳大劇院開幕
珍貴視頻:京劇大師梅蘭芳生前表演《貴妃醉酒》片段
梅蘭芳大劇院兩周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