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森林气象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森林气象学是天气学一个名词术语。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名词解释

森林气象学是研究森林和大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气象学和森林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既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林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气候条件是林木生长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它对树种的传播和萌发,树木的生长和发育、开花和结果,以及森林的组成、演替和地理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森林又通过同周围大气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影响并改变森林内及其影响所及地区的气象要素场结构(包括辐射、温度、湿度、风、降水、空气成分等)。

中国的森林气象研究工作始于1954年。当时为配合华南橡胶林的种植及辽西、冀西和苏北防护林的营造,开展了防护林小气候的研究;同年在东北小兴安岭林区设立了林内和林外的森林气象站(包括梯度观测塔),对森林和林间空地的气候进行定期对比观测,也对红松苗圃进行了小气候的流动观测。60年代初开始人工林小气候的研究。1982年10月,中国第三次森林气象学术讨论会对森林气候、森林水文、森林能量平衡、防护林气象、林火气象、大气污染和城市绿化小气候,以及森林影响大气降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