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凤仙花(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凤仙花(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

是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茎粗壮,肉质,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无毛或幼时被疏柔毛,基部直径可达8毫米。叶互生,最下部叶有时对生;叶片披针形、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无总花梗,白色、粉红色或紫色,单瓣或重瓣;花梗长2-2.5厘米,密被柔毛。蒴果宽纺锤形,长10-20毫米:两端尖,密被柔毛。种子多数,圆球形,直径1.5-3毫米,黑褐色。花期7-10月。

凤仙花原产于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中国各地庭园广泛栽培,为习见的观赏花卉。喜温暖、光照充足,不耐寒冷。喜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中国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茎及种子入药。茎称“凤仙透骨草”,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凤仙花在中国浙江省宁海县却作为四大腌制蔬菜(雪里蕻、凤仙花、冬瓜、荞头)之一,是居家必备的家常菜。 [5] 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凤仙花(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凤仙花
  • 拉丁学名:Impatiens balsamina L.
  • 别 名:指甲花、急性子、灯盏花、小桃红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无患子目
  • 科 :凤仙花科
  • 属 :凤仙花属
  • 种 :凤仙花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植物学史

历史考证

凤仙花,花如其名。清·汪灏等编《广群芳谱》卷四十七,“凤仙……一名小桃红,一名染指甲草。……人家多种之,极易生。二月下子,随时可再种。即冬月严寒,种之火坑,亦生苗。苗高二三尺,茎有红白二色,肥者大如拇指,中空而脆,叶长而尖,似桃柳叶,有锯齿……桠间开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有金凤之名。结实累累,大如樱桃,形微长,有尖,色如毛桃,生青熟黄,触之即自裂,皮卷如掌,故又有急性子之名。苞中有子,似萝卜子而小,褐色。气味微苦,有小毒。治产难积块噎膈下骨哽……。叶甘,温,滑,无毒。活血消积……。采肥茎?瞏可为裺,花酒浸一宿,可食。庖人烹鱼肉难卒烂,投子数粒,同山楂即易烂。”明·朱编《救荒本草》中收录凤仙花(小桃花)曾云“人家园圃多种,今处处有之”。依据现有的植物分类学知识,《广芳群谱》中的“凤仙”,《救荒本草》中的“小桃红”就是现今中国各地庭园广泛栽培习见的观赏花卉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英文名为Touch-menot,中医药上,其种子入药,称“急性子”,皆源于此。

种子作为中药材急性子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有“凤仙……茎有红白二色,其大如指,中空而脆。……人采其肥茎?酉邑,以充莴笋。嫩华酒,浸一宿,亦可食。”的记载。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茎粗壮,肉质,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无毛或幼时被疏柔毛,基部直径可达8毫米,具多数纤维状根,下部节常膨大。叶互生,最下部叶有时对生;叶片披针形、狭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锯齿,向基部常有数对无柄的黑色腺体,两面无毛或被疏柔毛,侧脉4-7对;叶柄长1-3厘米,上面有浅沟,两侧具数对具柄的腺体。

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无总花梗,白色、粉红色或紫色,单瓣或重瓣;花梗长2-2.5厘米,密被柔毛;苞片线形,位于花梗的基部;侧生萼片2,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唇瓣深舟状,长13-19毫米,宽4-8毫米,被柔毛,基部急尖成长1-2.5厘米内弯的距;旗瓣圆形,兜状,先端微凹,背面中肋具狭龙骨状突起,顶端具小尖,翼瓣具短柄,长23-35毫米,2裂,下部裂片小,倒卵状长圆形,上部裂片近圆形,先端2浅裂,外缘近基部具小耳;雄蕊5,花丝线形,花药卵球形,顶端钝;子房纺锤形,密被柔毛。蒴果宽纺锤形,长10-20毫米:两端尖,密被柔毛。种子多数,圆球形,直径1.5-3毫米,黑褐色。花期7-10月。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3-9月进行播种,以4月播种最为适宜,移栽不择时间。生长期在4-9月份,种子播人盆中后一般1个星期左右即发芽长叶。长到8厘米左右时,每盆保留1-3株。长到20-30厘米时摘心,定植后,对植株主茎要进行打顶,增强其分枝能力,株形丰满。5片叶以后,每隔半个月施1次腐熟稀薄人粪尿等,孕蕾前后施1次磷肥及草木灰。花开后剪去花蒂,不使其结籽,则花开得更加繁盛;基部开花随时摘去,这样会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但容易变异。

6月上、中旬即可开花,花期可保持2个多月。播种前,应将苗床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凤仙花的种子比较小,播下后不能立即浇水,以免把种子冲掉。再盖上约3-4毫米薄土,注意遮荫,约10天后可出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时就要开始移植,以后逐步定植或上盆培育。也可以在温室里培养发芽,但在固定种植在外面以前,必须先在夜间实行间苗。

清水培育

吴玉美(2012)采取凤仙花茎的上段,长20-30厘米,将下半部叶片用消毒后的剪刀剪除,插入清水中诱导水生根,待长出水生根后进行营养液静置水培。适用凤仙花水培的营养液配方为纽翠绿(腐殖酸有机复合液肥)营养液(美国葛林美公司生产),于水培35天时统计凤仙花的成活率为100%。

试管培育

王朝霞(2014)以凤仙花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萌发、丛生芽诱导、壮苗培养到诱导开花研究。结果表明:用0.1%氯化汞处理10分钟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为0,萌发率为90%。最佳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0.3毫克/升6-BA-1+0.2毫克/升NAA,芽增殖倍数达5.1。0.8毫克/升多效唑最有利于壮苗培养,植株粗壮,叶片大,叶色浓绿。最佳的开花诱导培养基为MS+1.0毫克/升6-AB+0.2毫克/升NAA,开花率达66.67%。

主要价值

观赏:除作花境和盆景装置外,也可作切花。

食用:凤仙花在中国浙江省宁海县却作为四大腌制蔬菜(雪里蕻、凤仙花、冬瓜、荞头)之一,是居家必备的家常菜。茎经腌制后可食用其髓部,味佳可口,耐贮藏,是秋淡季很好的腌制菜。

经济:现代研究表明,凤仙花中的醌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等活性,故可用于医疗保健天然食品添加剂。中国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花瓣捣碎后加大蒜汁等粘稠物,可染指甲,染甲数次以后可以根治灰指甲

药用:茎及种子入药。茎称“凤仙透骨草”,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用于治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种子称“急性子”,有软坚、消积之效,用于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

[1]

植物文化

花语:别碰我,源于它的英文别名Touch me not,因为它的籽荚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弹射很多出籽儿来。

传说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龙溪有个叫凤仙的姑娘,长得亭亭玉立,秉性温柔善良,与一个名叫金童的小伙子相爱。一天,县官的儿子路过此地,见凤仙这般漂亮可爱,顿生歹心,前来调戏。被凤仙臭骂一顿灰溜溜地走了。凤仙知道这下可闯了大祸,县官儿子肯定要求找麻烦。于是决定与金童一起投奔外地。凤仙只有父亲,金童上有母亲。两老两少连夜启程远走他乡逃难。途中金童的母亲患病,闭经腹痛,荒山野岭又无处求医访药,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说县官听说儿子被村姑骂了一通,就命手下前来捉拿凤仙,眼看就要追上,无奈之中凤仙、金童拜别父母,纵身跳入万丈深渊,以示保洁。两位老人强忍悲痛,将凤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两位老人依坟而卧。凤仙和金童夜间托梦给父母,告之山涧开放的花儿能治母亲的病。次日醒来,果见山涧满是红花、白花,红的似朝霞,白的似纯银。老人采花煎汤,服后果真药到病除病愈。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花命名为凤仙花以示纪念。

民谣:琉球民谣《凤仙花》(てぃんさぐぬ花)就是以此来体现父母对子女的教导和爱以及成长的主题。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仙花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2]

注意:孕妇忌服。

性味: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凤仙花(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欣赏“凤仙花”

参考文献

  1. [5-11851061-wrap 凤仙花(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的信息介绍]
  2.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仙花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