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大花紫薇 (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大花紫薇 (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

是千屈菜科、紫薇属大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色,平滑;小柱圆柱形,无毛或微被糠批状毛。叶革质,矩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披针形,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叶柄长6-15毫米,粗壮。花淡红色或紫色,直径5厘米,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厘米;花梗长1-1.5厘米,花轴、花梗及花萼外面均被黄褐色糠秕状的密毡毛;花萼有棱12条,被糠秕状毛;花瓣近圆形至矩圆状倒卵形。蒴果球形至倒卵状矩圆形;种子多数,长10-15毫米。花期5-7月,果期10-11月。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及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及台湾。多分布于低海拔湿润地带,生长于良好的立地条件如沿河一带和沼泽地,但也能生长于冲积土上的森林里。

花大,美丽,常栽培庭园供观赏;木材坚硬,耐腐力强,色红而亮,常用于家具、舟车、桥梁、电杆、枕木及建筑等,也作水中用材;可以作为行道树,在建筑物附近、草坪边缘栽植均有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树皮及叶可作泻药;种子具有麻醉性;根含单宁,可作收敛剂。

大花紫薇(学名:Lagerstroemia speciosa (L.) Pers.)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大花紫薇
  • 英 文 名:Queen Crape myrile
  • 拉丁学名:Lagerstroemia speciosa (L.) Pers.
  • 别 称:大叶紫薇、百日红、巴拿巴、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佛泪花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桃金娘目
  • 科 :千屈菜科
  • 属 :紫薇属
  • 种 :大花紫薇
  • 命名者及年代:(L.) Pers.,1807

植物学史

分类学:大花紫薇的种名speciosa,指具有“美丽的”花。

引种史:大花紫薇原产于澳洲、热带亚洲,于十九世纪末引入中国台湾。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的栽培,是作为观赏花木有意引入,至迟20世纪50年代引入。

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灰色,平滑;小柱圆柱形,无毛或微被糠批状毛。叶革质,矩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披针形,甚大,长10-25厘米,宽6-12厘米,顶端钝形或短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两面均无毛,侧脉9-17对,在叶缘弯拱连接;叶柄长6-15毫米,粗壮。

花淡红色紫色,直径5厘米,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厘米,有时可达46厘米;花梗长1-1.5厘米,花轴、花梗及花萼外面均被黄褐色糠秕状的密毡毛;花萼有棱12条,被糠秕状毛,长约13毫米,6裂,裂片三角形,反曲,内面无毛,附属体鳞片状;花瓣6,近圆形至矩圆状倒卵形,长2.5-3.5厘米,几不皱缩,有短爪,长约5毫米;雄蕊多数,达100-200;子房球形,4-6室,无毛,花柱长2-3厘米。蒴果球形倒卵状矩圆形,长2-3.8厘米,直径约2厘米,褐灰色,6裂;种子多数,长10-15毫米。花期5-7月,果期10-11月。 [1]

主要价值

观赏:花大,美丽,常栽培庭园供观赏。

木材:木材坚硬耐腐力强色红而亮,常用于家具舟车桥梁电杆枕木及建筑等,也作水中用材,其木材经济价值据云可与袖木相比。

绿化:可以作为行道树,在建筑物附近、草坪边缘栽植均有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

药用:树皮及叶可作泻药;种子具有麻醉性;根含单宁,可作收敛剂。

入药部位:根及叶。

功效主治:敛疮,解毒。用于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采集加工: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季采摘,晒干。

药理作用:降血糖活性。 [2]

相关论述

《台湾药用植物志》:“(印度)根为收敛剂。(马来)叶捣敷疟疾、脚折断。”

大叶紫薇(中药材)

拼音:Dà Yè Zǐ Wēi

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大叶紫薇的根及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ftroemia speciosa (L.) Pers.[Munchausia speciosa L.;L.flos-reginae Retz.]

采收和储藏:根,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叶,夏。秋季采摘,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7-25m。树皮灰色,平滑。枝圆柱形,无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8-10mm,粗壮;叶片革技,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披针形,长10-25cm,宽6-12cm,先端钝形或短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两面均无毛;侧脉7-17对,在叶缘糨拱连接。花淡红色或紫色,直径5cm;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cm,排成分塔形;花梗长1-1.5cm,密生黄褐色毡绒毛;花萼有12条纵棱或纵槽,生糠秕状毛,长约13mm,裂片三角形,反曲,内面无毛,除属体鳞往大辩论;花瓣6,近圆形或倒卵形,长2.5-3.5cm,几不皱缩,有短爪,长约5mm;雄蕊多数,多达100-200,着生于萼管中下部;子房球形,4-6室,无毛,花柱长2-3cm,比雄蕊长。蒴果倒卵形或球形,长2-3.8cm,直径约2cm,褐灰色,6裂。种子多数,长10-15mm。花期5-7月,果期10-11月。

药理作用:经观察多种植物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摄取口葡萄糖的作用后发现,大叶紫薇为促进摄取的植物之一。从中分离到可乐苏酸及马斯里酸两种三萜类化合物,前者为葡萄糖转运的促进物,因此具有降血糖活性。

功能主:治敛疮;解毒。主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 [3]

化学成分

大花紫薇叶石油醚部位经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

* ①熊果酸 (ursolic acid)、

* ②2α-羟基熊果酸 (corosolic acid)、

* ③2α-羟基白桦脂酸 (alphitolic acid)、

* ④积雪草酸 (asiatic acid)、

* ⑤β-谷甾醇 (β-sitosterol)、

* ⑥正三十二醇 (dotriacontanol)、

* ⑦胡萝卜苷 (daucosterol)、

* ⑧蒲公英甾醇乙酸酯 (taraxasterol acetate)、

* ⑨β-谷甾醇乙酸酯 (β-sitosterol acetate)、

* ⑩(2α,3β)-乌索-12-烯-2,3,28-三醇[(2α,3β)-urs-12-ene-2,3,28-triol)]。

摘录《中华本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