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樱桃红了(袁红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樱桃红了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樱桃红了》中国当代作家袁红兵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樱桃红了

樱桃红了。从繁花满树到硕果压枝,短短两个多月,一个绚丽的生命周期,让人感受生命的绽放,沉溺于花果的美丽,几乎忘了每一个花果周期之前,经历过的长长的积蓄和长长的等待,只知道若干个轮回之后,当年在树下咿呀学步的孩童已经玉立亭亭,牵着孩童的母亲已经双鬓斑白。

在我的老家袁家冲,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樱桃花报春来了。满山遍野的白,白得细腻,白得纯粹。真是:千树万树樱花开,忽如一夜降瑞雪。有准备地绽放,却悄无声息。像深夜开往前线的队伍,步伐整齐而轻盈。

樱桃花是先开花后结果。花谢了,长出小果,树才开始发芽,等树叶长圆,满山翠绿的时候,樱桃果躲在树叶后面,拼命地吸收营养,悄悄地发育长大。 吸饱了春雨的汁液,享受了春日的温暖,樱桃涨得饱满,胀得红润,一阵微风吹过,满山绿浪翻滚,掩映在绿叶下的红果终于露出真身,远看一片一片的红,惹人激动;近瞧,一爪一爪的红,吊人胃口。

樱桃红了,鸟先知道。红一颗,啄一颗。是眼特尖,还是嗅觉特灵?反正最先红的,都被鸟啄了。邻居秀气幺姑急了,搬把椅子坐到樱桃树下,手里拿一把响竹竿,不停地抖动响竹竿,不停地吆喝:“我们都还没吃,让你来吃!”那样子,恨不得跳起来把鸟捏在手里。 五一前后,孩子们欢呼雀跃,提着竹篮,邀上同伴,在林子里攀爬翻飞,一整天都不落家。不饿,饿了吃樱桃;不累,比谁爬树爬得高,比谁摘的樱桃多,比谁旗下的小小伙伴更活跃,其乐无穷。

在曚眬的记忆里,那些年,以集体经济为主,集体耕作,集体收益,个人种的经济作物都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因此,樱桃树也被割掉了。 改革开放后,人们看到了希望,栽樱桃树的热情高涨,两三年时间,樱桃又恢复元气,人们不仅收获了心情,还收获了人民币。为国家增加了农业税和特产税,也成为我上学的经济支柱。

记得,母亲总是早早起来,踏着露水,在樱桃树下摘樱桃,她摘得十分仔细,连把儿一抓一抓地摘下来,偶尔带几片树叶。绿叶衬红果,十分好看,还便于保存运输。摘满一竹篓有二十多斤,她会提着篓子守在公路边上,卖给拖矿的司机。有时也到镇上卖,顺便买回一些油盐。卖得的钱攒起来,够我一学期的费用。

好事总是曲折的,正当人们兴高采烈地经营樱桃树时,一场酸雨,给樱桃破了相,只见樱桃只有半边脸,另一半早早就枯萎了。孩子们心里酸酸的,再没有好兴致,摘下樱桃当子弹,扔来扔去,也是一野一天。

大人们也不知道原因,盲目地施肥,打农药,还是无济于事。渐渐地,树也枯萎了。农民是实在的,当无利可图时,就疏于经营,樱桃树再次受到冷遇。 真是“毁树容易种树难”。

樱桃的美好时光就这样消失了。人们开始砍树烧柴,同时补栽新苗。孩子们也渐渐长大,寄学的寄学,打工的打工。

有一年,村干部带来了技术员,带来了樱桃新品种,鼓励人们栽到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改良后的樱桃树矮个大,肉甜,观赏性很强,经济价值很高。 人们尝到了甜头,开始大面积栽种,退耕还林地栽上樱桃树,坡边撂荒地也栽上樱桃树。在树林里铺上石子,硬化成人行道。

如今的樱桃,更是品种多多,更具规模,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不需要提着篓子自己售卖了。多半是在网上发布消息,从网上发货。

有趣的是,不管哪一家,总有一两棵树上的樱桃是不卖的,也是不邮寄的,那是给远方的亲人留的。孩子们已改变了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都在外面讨生活。但再忙,一年中有三四个传统节日是必回的。而吃樱桃就是一个念想,无形中成了当地新的节日。樱桃成熟前后,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孩子回来了;在外工作的子女请假挪双休也回来了;远方的朋友提着小酒来了。小住几天,其乐融融。

驴友们则三五成群,驾着车自己来采摘。浪漫的情侣在樱桃林中追逐嬉戏,要好的朋友在林中妖娆拍照。几个闺蜜躲在林子深处,一手把着树枝,一手像画眉啄食一样摘着樱桃,然后捏着把儿送到樱桃似的小嘴里,一遍一遍地吮吸。叽叽喳喳不知说些什么,嘻嘻哈哈地笑弯了腰。 城里的孩子难得亲近大自然,地上刨土,满身灰土也不讲究了,像模像样地种上樱桃籽,这是希望的种子;树上摘果,被抱上树的孩子哇哇大叫,自己爬树的孩子,摔下来也不哭,这是英雄的种子。

这里有樱桃林,是天然的游乐场;有农家乐,是真正的家乡味。这里是新农村的缩影。旅友们来网红地打卡,我当然欢迎。故乡的美景、美食当与天下人分享,把我们的乡愁传向诗意远方。但是,我更喜欢的是独自一人在樱桃林下漫步随想,思考几十年的人生奋斗之中,经过了几次长长的积蓄、等待,有过几次如花绽放和收获满满,年近花甲之后还能“红果挂碧树、为霞尚满天”不?想着,我便和樱桃林融为一体,感受生命的诗意无边。[1]

作者简介

袁红兵,教师,爱好书法,业余写作,笔名垚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