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正色 |
![]() |
正色讀音zhèng sè,漢語詞語,意思是態度 嚴肅,神態 嚴厲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正色 [1]
外文名 正色
性質 詞語
解釋 態度嚴肅
拼音 zhèng sè
解釋
本來的顏色;真正的顏色。
謂神色莊重、態度嚴肅。
宋時指交納的正宗賦稅。如谷、帛之類。
美色。
指臉色;健康人面部色澤(正常的臉色)
出處
①《莊子·逍遙遊》:"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② 冰心 《往事(二)》:"流動的光輝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濃黑的,天空是瑩白的,無邊的雪地,竟是淺藍色的了。"
①《書·畢命》:"弼亮四世,正色率下。"
②《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於朝。"
③《漢書·敘傳下》:"寬饒正色,國之司直。"
④唐白居易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正色摧強御,剛腸嫉喔吚。"
⑤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八回:"魏相正色曰。"
⑥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六:"恂如正色答道:'不是,當真不是。'"
⑦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孔明入見,正色曰:"明公無復有遠志,但事此而已耶?"
①《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②唐 白居易 《議婚》詩:"天下無正色,悅目即為姝。"
③清 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季氏篇十二》:"乃揀美麗者斥為女戎,而取醜陋者以為正色。"
唐 元稹 《進馬狀》:"伏以前件馬北方正色,東道奇蹤,調習多時,備諳材力。"
宋 蘇軾 《論河北京東盜賊狀》:"令三等已上人戶取便納見錢或正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選優,兩部秀者,以充正色;蠢者,以供雜腳。"
本詞選入七年級人教版上冊語文第8課《落難的王子》誰知他正色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