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寺 (圆明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正觉寺 (圆明园)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之一绮春园正宫门以西内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初名开元寺,乃大夫李遵旧宅,寺内旧有铜模唐明皇像。相传是有南宗八祖之尊的马祖道一开基立寺,规模不大,其景观现不可考,到宋代盛况空前,历代文人对正觉寺都留有赞誉诗文。
历史概述
据清朝档案史料《圆明园》载:“乾隆三十八年十月,奏请新建正觉寺安设喇嘛住持焚修。”[1] 清朝时,由于北京有两座正觉寺(另一座为大正觉寺)较为有名,且均为藏传佛教寺院,故圆明园正觉寺又被称作“新正觉寺”。
1860年,圆明园遭遇英法联军洗劫;1900年,圆明园又遭八国联军破坏。正觉寺因位于圆明三园园墙外,在这两次劫难中,得而幸免,最终成为圆明园内残存的完整度最高的建筑群,寺内还存有圆明三园唯一残留的古树群。[1]
1900年前后,正觉寺曾一度被义和团占用。
民国初年,正觉寺被颜惠庆购买并当作私人别墅,寺内喇嘛被遣散,佛像被拆除,建筑进行了改造。[1]释妙舟《蒙藏佛教史》载,“新正觉寺。在万寿山迤东三里河,建于乾隆年间。殿共四进,枕山临水,风景幽雅。规模宏敞,备极辉煌,万寿之水,环流寺门。寺内前额定喇嘛三十余名,民国十一年易为某宅公馆,寺内喇嘛奉令移居海甸陈府。”
1970年代起,占用正觉寺的海淀机械厂(今北京长城锅炉厂)等单位又拆改了寺内的古建筑。
到2002年正觉寺复建之前,正觉寺的建筑中仅余山门、文殊亭、4座配殿、26棵古树。[1]
2002年,正觉寺获得文物保护部门批复而整体复建的古建筑群。[1]
2011年7月6日,正觉寺复建保护工程全面竣工,首次对公众试开放,同时在天王殿展出“涅槃的奇迹——正觉寺专题展”。[1]
建筑布局
正觉寺位于绮春园正宫门以西,坐北朝南,后门通往绮春园,但又独立成一院,南侧单设山门。该寺占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49平方米。山门外檐刻有“正觉寺”三字,为乾隆御书,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合璧。 文殊亭为八方重檐亭,外檐匾上有“文殊亭”三个字。该亭又称殊像阁、文殊阁。据记载,文殊阁内奉有文殊菩萨骑青狮之像,总高二丈有余。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制包金,下乘白玉石台。 最上楼有后楼七间,楼东西各三间顺山殿。最上楼供佛五尊,法身连座通高三尺零六分。最上楼、三圣殿前各有东西配殿五间。周围的廊房为喇嘛住所。 清乾隆《阳湖县志》记元人萨天锡《正觉寺晚归》诗云“粥鱼声已罢,日暮掩柴扉,送客月在地,出山云满衣。 正觉寺,灯明闻犬吠,松暗见萤飞,深夜长廊静,多应独自归”,即此。
主要建筑
正觉寺的主要建筑共有:
- 山门:两侧有八字墙。山门外檐刻有“正觉寺”三字,为乾隆帝御书,汉文、满文、藏文、蒙古文四体文字合璧。
- 天王殿:位于山门以北。面阔五间。
- 钟楼、鼓楼:位于天王殿前东西两侧。
- 三圣殿:位于天王殿以北。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后出抱厦三间。
- 五佛殿:位于三圣殿前东西两侧,是三圣殿的左、右配殿。
- 文殊亭:位于三圣殿以北。平面呈八角形。原来供奉文殊菩萨骑青狮之像。
- 最上楼:位于寺院最北端,为藏经楼。原来供佛5尊。
- 六大金刚殿:位于最上楼前东西两侧,是最上楼的左、右配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