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此情绵绵(王金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此情绵绵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此情绵绵》中国当代作家王金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此情绵绵

——我与安徽《保健与生活》(连载8)

写在前面

本人从年轻时就喜欢写作,可一辈子也没写出个子丑卯酉。然而,也有引人自豪的是,我在全国各地100多家报刊以及电台、电视台发表(播出)各种长短不一的稿件约5000多篇,获奖100多次。

最近,笔者在闲暇中,从书柜里搬出了昔日的一大摞杂志,也“翻”出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记忆……

回忆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经常回忆回忆,这样您才不会焦躁、郁闷、烦乱,最起码可达到暂时的平静。

现在请继续分享我同安徽《保健与生活》杂志的“不了情”。

《保健与生活》杂志增刊

说来也是富有戏剧性,我同安徽《保健与生活》杂志是怎么“挂”上的呢?那是1996年年初的一天早晨,我到我们省中医院上班,因赶时间骑车过猛,差点撞上前面骑车的女士。当我骑过去回头一望,哟,这不是原来在我们医院眼科工作的柯志文主任吗?后来调安徽科技出版社工作了。我急忙停下车打招呼,柯志文主任也停下了车,同我寒暄了几句,并说她现在负责《保健与生活》杂志的编辑、出版以及发行工作,随后向我约稿,并从提包里拿出一本杂志送我参阅。于是,我欣然答应,说干就干,当天下午休息,我花了半天时间,将一篇社会大特写稿件《结核病缘何又重来》完成便寄发过去,结果,在1996年4期发了出来。我十分高兴,陆陆续续又寄了数十篇稿件,大都见刊了。 另外,写稿编稿之间,我同柯志文主任以及芳菲、付玉晶编辑还建立了既深厚又难忘的友谊,这其中还在编辑部当过一段时间的编辑。迄今,我们仍然保持着电话、微信联系。

新闻文学界有句名言:“以文章会朋友,举事业为生命。”我正是靠自己的勤奋笔耕,才“会”了一大群编辑师友。我们经常书信以及电话交往,谈稿件。谈生活,谈家庭,谈理想,谈人性,有的甚至成了“忘年交”。感谢他们为我文章能够问世而默默无闻的付出,感谢他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永远!

感谢、感恩柯志文主任以及芳菲、付玉晶编辑!

现采撷几篇文稿,以飨读者及网友。

母亲,您本不该离去……

这是一件令我彻骨难忘的往事。我的母亲是不会死的。如果当时护送得当,她老人家也许还能多活几十年。可是,她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40多年了,我亲爱的母亲,您在九泉之下闭上眼睛了吗?

岁月悠悠。对母亲的怀念,以及我这个当儿子——医生没能尽到保护和医治母亲的责任,至今深深地痛悔!

那是1980年5月20日下午,年仅47岁的母亲,在农村同姑娘们比赛挑大粪。母亲有高血压病。平时,她有时也说有头痛、头晕、手发麻等等,母亲因患有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注:至于高血脂为什么会导致脑中风,其机理是高血脂会导致高血压。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并导致心肌功能紊乱以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致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而人体一旦形成高血压,会使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而脑血管在硬化后内皮受损,导致破裂,形成出血性脑中风,而脑血管在栓子式血栓形成状态下淤滞,导致脑血栓和脑栓塞),可当时在缺医少药的农村,这算得了什么呢?她照样赶农活,干重活,照样同别人比赛(当时生产队分成三个包工小组),结果,肩挑一担粪在跨田埂缺口时,只见腿一软,瘫在那里。范大嫂急忙将我母亲扶起来,我母亲便一口接一口地吐了起来。几位老乡见状,便七手八脚到将我母亲抬回了家(注:医学上要求,脑出血的病人,早期原则应以“就地处理,就近治疗、减少颠簸,密切观察”为宜。现场的人们不要紧张慌乱,尽量让病人平躺下来,保持安静,千万不要频繁地搬动或折腾患者)。老乡们哪知我母亲是脑出血,更不知脑出血的正确护送。你搬头,他抬脚(注:医学上要求,搬运这类病人时,最好3个人同时动作,一个人托起病人的头部和肩部;另一个人搬动腰部和臀部;第三人抬起下肢,互相配合着将病人抬到应该抬到的位置上。转送时,应采取水平体位,即保持头与躯干始终成一字形,身体的长轴与前进的方向相垂直。另外,搬动病人时,忌头部抬得较高,因为这样会使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而流动,进一步压迫脑组织,常诱发危及生命的脑疝),至于抬送的姿势是否正确,老乡们是一无所知!据我父亲(注:我父亲也因身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于2002年7月30日下午5时左右病逝)生前回忆,本来母亲在路上都还很清醒,可被大家抬送到家后,就有点迷糊了,还吐得凶。

我的父亲,斗大的字不识一石,他哪里又知道如何正确护送我母亲上医院呢?从邻居家借张人力平板车,邀邻居帮忙,用力将母亲抬上了平板车,急慌慌地向几里之外的公社卫生院奔去。农村的泥巴路坑坑洼洼,平板车在路上急速地跳跃着,母亲的身子和头部也随着来回晃荡和颠簸。“哇—”“哇—”母亲在路上吐得更剧烈了,父亲见状,将平板车拉得飞快,汗从他的脸上唰刷地往下流。公社卫生院终于到了,可医生到来后,听听心脏,摸摸脉搏,又抢救了一会,最后摇摇头说,不行了……

据父亲当时回忆,医生说,我母亲大概在半路上就停止了呼吸。脑出血这种病,哪能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剧烈晃荡和颠簸呀!用平板车运送,沿途要特别注意保护病人的头部,防止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昏迷呕吐的病人,头要转向一侧,便于呕吐物从口腔中流出,以避免阻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呼吸困难者,要用氧气袋给予氧气吸入。可运送病人只有我父亲一人,他哪里能顾得上呢?再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运送病人还有这么多的科学讲究……

第二天,家乡来人到医院向我报丧,我一下惊呆了!多么慈爱、善良的母亲,勤劳一辈子,苦了一辈子,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那时刚好在学医,对脑出血这样的病人如何正确护送也或多或少地知道一点,回家听父亲将救母亲的前前前后后经过一说,便不知天高地厚地非常生气地责怪他们好心帮倒忙。“母亲是脑溢血,你们怎么能那样搬动和运送她呢?就是你们的错误做法,葬送了我母亲的生命……”我当时不通情理恼怒地责怪我那可怜兮兮的父亲。“公社医院医生也说了……可我们哪晓得呀!”父亲当时双手抱着头,哀哀地说。是啊,父亲以及那些好心的乡亲们,他们哪知道脑出血是如何正确地护送呀!别说老乡们,就是现在的许多城里人,以及为数不少的医务人员,对脑出血的病人会科学地搬运吗?

母亲,我那可怜的母亲,在九泉之下快20年了。母亲是不会安眠的,她深知要在今天,今天这个条件,有“120”急救中心,由老乡们打个电话(我们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许多家都装了电话,许多人都有了手机),不乱搬动,就地救治(如今家乡的公路又宽又平,避免了过去的坑坑洼洼黄泥路的颠簸),科学护理(老乡们如今经过电视、书报卫生科普的宣传,已懂得了不少医学保健知识),也许不会死了,最起码不会死得那么早,那么匆匆!

母亲毕竟只有47岁呀,她去世得太早、太早了!

今天,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知识的普及,千万个类似母亲这样的病人再也不会重蹈覆辙了。母亲,我亲爱的母亲,您在九泉之下为这些幸运者而祝福吧!

又是一个追思日。母亲,您安息吧,永远地安息吧……

专家门诊的困惑

现在,不少的医院在开展专家门诊的同时,还纷纷挂出了“疑难病专家门诊”、“名医门诊”、“特需门诊”、“首席专家门诊”等等的招牌,有的新闻媒介还作了这样报道,说此举是为了改革的需要而缓解专家门诊病人拥挤的矛盾,并说这样的门诊挂号费比专家门诊要高,配备的都是一些疑难杂症方面很有成就的医疗专家,他们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较好。

看了这样的报道,笔者心里犯疑惑:这专家门诊还分一般的和不一般的?一般的专家门诊是干什么的?这样的专家门诊不看疑难杂症?还是看了无法解决?如果是这样,专家门诊跟普通门诊又有什么二样?既然一般的专家(按此报道所言)医术不高明,医德不好,那还不将此取消留着干嘛?有的病人反诘:什么“疑难专家门诊”,还不是嫌挂号费低(5~10元),打出了“疑难”、“名医”二字,变相增加挂号诊疗费呗?

大概是在1987年前后吧,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家医院都陆续开设了专家门诊。上这样门诊的医生一般必须是取得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的医疗(教学)人员。毋庸置疑,专家门诊的开设,为方便群众就医以及搞活医院经济和扩大医院的知名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医疗卫生部门人才梯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初级职称的人才结构成了倒三角形。病人呢,也对如今的专家门诊普通化,“滥、乱”的现象很有看法。可看法归看法,“专家”的队伍仍在年年扩大,因为现在的职称评定年年都有,职称评审的经常化,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的医疗卫生技术(教学)职称的人员也就越来越多,“三代同堂”的局面已不可避免。我并非提倡“论资排辈”,年轻的也照样可成为一流的专家,问题是,以此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论“专家”,是否科学、合理,值得商榷。

为什么如今的专家门诊声誉不高?为什么有的专家什么病,甚至连实习医生能看的病也抓在自己的手上看?而真正的疑难杂症却你看不好我也看不好,这大概也就是某些医院打起了“疑难”、“特需”、“名医”、“首席专家”旗号的原由吧?既然一般专家门诊名不副实,看不了看不好疑难杂症,那么,要这样的“专家门诊”干什么?何不退回到名副其实的普通门诊?而让这些德术双馨的“疑难专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门诊?这也是“南郭先生”退出“滥竽充数”行列的一个有力举措嘛!

笔者认为,现在的专家标准不清,概念模糊,以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为界线的标准只是各地方的约定俗称而已,国家卫生部有关部门应将此划分的标准、条件以及专用称呼以行政法的手段确定下来,名正则言顺嘛,这也是为了同国际接轨!再说,国家颁布的《执业医师法》,已用法律的形式将医师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专家”是个什么概念?它只代表某一技术专长,在老百姓眼里,谁给他(她)治好了病,谁就是专家,无论你是主任医师还是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等。如果不重新划分或规范“专家”的标准,照此发展下去,“疑难专家门诊”、“名医疑难病门诊”、“著名医门诊”、“国家级专家门诊”、“首席专家门诊”等等招牌便会相继挂起来,让老百姓看得头晕目眩,不知所措,也使人产生“专家、名专家、著名专家、首席专家、顶级专家、国家级专家、国际级专家”等明衔到处飞、四处是的不良印象。

值得欣喜的是,如今的“名医”、“专家”观念即将改变了,即“名医”、“专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型的。今天您是“名医”、“专家”,如果不努力,很快就会被淘汰。这个单位聘请您是“专家”,您就是,如果不聘请了,就什么也不是。职称不受资历、学历等限制,主要看您的功绩。这个单位不聘用您,那个单位也许会聘用您,只要您是块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名医”、“专家”,已不完全同职称的高低化等号了。

什么人才配得上称呼为“国家级专家”呢?鄙人认为,最好以“院士”为准;一个三级甲等医院(未来的二级医疗机构),最好以“主任医师”、“教授”为准,而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则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为准(因为随着改革,地市级医院将逐步不复存在)。当然,真正的专家应是患者心中的“偶像”。患者认您是专家,您就是,否则,即使官方承认也是名不副实,“绣花枕头”一个。

何谓“专家”?老百姓说,您给我看好病,省了钱,就是“专家”,否则,什么都不是!

医生下笔要有“法”

那是前几年的事了。那天,笔者在门诊接诊了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女病人。本来嘛,按正常途径就诊,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存在着是非。可在书写病历时,这位女病人一再要求我在病历上写上有外伤史,并证明她的腰腿麻痛就是由外伤引起的。因为从医多年,对此类病人的要求也屡见不鲜,所以,我心中有数地问道:“你为什么要求我这样写呢?请你如实地向我讲,否则,我不好下笔……”这位女病人犹豫了一会,终于向我如实说道,几天前,她因门口垃圾问题同邻居吵了起来,最后发展到动手。厮打中,她被邻居推倒在地,后发现腰腿麻痛,便到附近的医院就诊,拍X线片及CT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当她要求经治医生出个因外伤引起的证明时,那位医生警觉地就是不出,弄得她同这位医生大吵了一顿。为了平这口气,她将邻居告到了当地派出所。负责处理此事的警员指定她做法医鉴定,可法医鉴定椎间盘突出与该次外伤无关,令她既失望又恼火。“怎么会无关呢?法医肯定被他们买通了,糊我们老百姓不懂!”这位女病人忿忿地说到这里,用近乎渴求的目光望着我,“王医生,听人说,您是位有良心又正直的医生,医术也不错,今特地慕名来求您给个公道……”

我接过女病人递送过来的病历及片子以及法医鉴定,仔细看过,又替女病人检查了一下,然后肯定地说道:“法医的鉴定是正确的……” “什么?您也这么说?您是不是害怕卷进去,也当'和事佬’ 呀?”女病人勃然变脸,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道。

“作为医生,我只认科学,讲究实事求是,有什么怕的?!”我生气了,义正词严地呵斥道。

“对不起,王医生,我太激动了,您这样认为,定有充分的理由,能否说说让我口服心服?”女病人语调降低了,带有歉意地问道。

“当然可以,没有理由,我岂能无缘无故下结论……”我见女病人和气了,也语调低缓地说道,“我们人体脊柱上有多个被誉为'高级弹簧垫’的椎间盘,分颈段、胸段、腰段。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三部分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血管等周围组织,并使之产生反应性改变,造成腰腿麻痛或坐骨神经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下腰痛伴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放射痛,往往因疼痛、功能活动障碍而失去劳动能力,甚则生活不能自理,因此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也较大。至于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外因则有外伤、劳损或风寒潮湿的侵袭等。”

“可我不太明白,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考虑与外伤有关呢?”女病人打破砂锅纹(问)到底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损伤、跌伤、闪腰以及外力撞击等,如弯腰搬取重物或肩负重物时不慎滑倒,腰部突然扭转,或被什么重物击伤等,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髓核位于中央偏后,当伸膝充分弯腰时,髓核则向后移动,此时腰部肌肉及韧带处于松弛状态,椎间盘不仅承担全部压力,且纤维环后部需承受较大的拉力和张力。若此时骤然转动或猛然跌倒等,则还要承受暴发性的旋转力。上述作用力的总和若超过纤维环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纤维环撕裂、髓核突出。就拿您的病情来说吧,虽然有被邻居推跌倒地史,可到医院检查时未见腰部明显损伤,从X线片及CT片来看,提示腰3~5椎体退行性改变,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但已有变性及钙化,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等,这就说明您早就有腰腿麻木及疼痛病史,平时时好时犯,只不过这次被人推跌了一下,也许能使症状加重罢了,我说得对不对呀?”我笑了笑,问道。

“王医生,您说得不假,我服了……”女病人红着脸讷讷地说,“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已好几年了,还住院做过牵引推拿,正如您说的,时好时犯。这次跟邻居吵嘴打架,本来不想找麻烦,可那家人太不讲理了,我就想'赖’一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同颁布的《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43条的规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构成轻伤是可以成立的,但也有一定的条件。什么样的条件呢?据有关专家分析及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一是'椎间盘突出’的诊断要明确,这不仅要靠病人自诉病史、症状,检查所见体征,更要有影像学检查结果。在这里要提示的是,尽管医生在你的病历上写上了有外伤史,但那是根据病人的主诉而记录的,实际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当事人必须有旁观者3~5人的证言证词,法律上才有效,否则,光凭医生的病历记录,是不能算数的,因为医生毕竟不是现场目击者,现在的记录只是根据病人的一面之词罢了。但医生及医疗单位不能向病人提供就是外伤引起的证明,因为这不符合医疗常规,是违法的。如果谁出这样的证明,将被视为伪证或'或然’(不肯定)证据,将受到法官的质询或法律的追究。二是确实存在相应部位损伤并达到一定强度。如你被邻居推跌倒后,原先就有腰椎间盘突出,与此次推跌并无多大直接关系,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毫无关系,推跌毕竟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嘛,可造成新的损伤或使病情加重。我建议你,同邻居协商一下,可否适当给点补偿费,也算是'化干戈为玉帛’吧?如果对方不理,您再通过当地组织或法律解决……”

“啊,王医生,我真得好好谢谢您,您不仅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医学课,也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至于跟邻居的纠纷嘛,我想开了,和为贵……”女病人赞许地连连点着头,满意地离我而去。

这是位比较开明的女性。一场医疗纠纷风波也随之平息。

看来,当今的医务人员不仅要会看病,而且还要了解社会,懂法律,懂心理,做个好的“三维医生”,也叫“立体诊断医生”,即医学、社会、心理“一路通”。如此,医患之间也多了一些“和为贵”的成分,按时髦说法,就是“和谐”。

“抠鼻癖”,起因居然是那漂亮的女同学

高中生李某因频频挖鼻子一年余,被母亲带领到了S医院心理科。“医生,我这孩子有个坏毛病,整天喜欢抠鼻子,您看,鼻子都让他抠烂了,无论怎么说他训他,都改不掉这个坏毛病。还有,上课时因为抠鼻子而分心,弄得学习成绩也大幅度下降,现在该怎么办呀?”李某的妈妈焦灼地问道。

心理科高医师请他们母子俩先坐下,然后慢慢地询问起来。原来,李某的抠鼻子还有一段“艳史”。那是一年前的一天,李某上高一的时候,那天,他与他们对面班上的一位漂亮的女同学在楼梯口相遇了。这位女同学落落大方地向他打了招呼,可他却窘迫得不知如何是好,猛然间觉得鼻孔刺痒,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挖,引得那位女同学“咯咯”地大笑起来,然后一溜烟儿跑回了她的教室。李某当时好狼狈哟,楞在那里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他恨自己当众出丑,尤其是在那么漂亮的女同学面前。就这样,从那天开始,李某一见这位女同学就身不由己地用手挖起鼻子,渐渐发展到不见这位女同学也挖鼻子,一会儿不挖就觉得鼻子痒得难受,挖后先是感到轻松,继而沮丧。由于鼻子屡受创伤,李某现在稍微受了一点凉或过于疲劳,就会伤风感冒打喷嚏。五官科医生一再叮嘱他不要挖鼻子,可他的手就是控制不了,一不注意就鬼使神差般地挖起来。

“我也知道挖鼻子是个坏习惯,可不挖就特别难受,我该怎么办呢?我恨死我自己了,没出息的东西!”李某苦恼万分地说道。大家知道,用手指挖鼻子,不仅是形象不美,且对人的健康也十分有害,等于是在自毁人体健康的“门户”。鼻子是人体呼吸道的“门户”,鼻腔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泌粘性液体,对寒冷的空气予以加温,对干燥的空气加以湿润。鼻毛纵横交错,像是一道屏障,对吸入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行粘附过滤。所以,鼻子的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呼吸系统的健康。如果随便乱挖乱挖鼻孔,就容易引起萎缩性鼻炎等疾病。其次,由于鼻粘膜萎缩、分泌物减少,鼻腔的防御功能下降或者丧失,还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鼻窦炎及肺炎,等等。

李某明明知道挖鼻子是个坏习惯,为啥偏偏改不了呢?难道罪魁祸首就是那次同那漂亮女同学见面吗?心理科高医师在进一步了解中得知,李某系独生子,母亲孕期无异常,足月顺产,母乳喂养,智力正常,无特殊疾病史,家庭和睦。父母三代无精神疾患及类似疾病史。在体检中发现李某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肝脾无异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鼻腔红肿,鼻黏膜萎缩。

高医师通过检查分析得出,李某患的是“抠鼻癖”,属于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反复挖鼻子而不能自拔,最终导致鼻腔红肿,鼻黏膜受损。其次,李某同时伴有挖鼻子前不断增加的紧张感和挖鼻子后的轻松、满足、愉快感。患病率青少年明显多于成年人。抠鼻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不太清楚,很可能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如李某就与偶然的“艳遇”有关。据悉,约1/4以上的患者起病与心理应激因素有关。抑郁素质被认为是抠鼻癖的易患因素,不过这类病人并无特殊的人格特点。有人认为挖鼻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自我刺激和机体的放松。抠鼻癖涉及身体的各个部位,即也可发展到抠别的地方。约1/3的病人症状持续1年左右,部分病例可达20多年。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一般疗法可采用心理治疗。抗抑郁剂可能有效,行为疗法对部分病例有效。因此,为了李某能从挖抠鼻子的泥淖中尽快走出,家人及老师同学们均应帮助他、督促他,分散他的注意力;必要时可采用惩罚疗法,即专人看守一段时间,或在他的手指上沾上辣椒粉,或一旦出现挖鼻子冲动时就弹手腕上的橡皮筋,直至冲动念头消失。必要时,可采取转学回避的办法,以免李某常常受到那位女同学的“刺激”。只有采取教育引导与行为治疗相结合,才能使李某逐步改掉挖鼻子的坏毛病。如果挖鼻子实在难以控制,可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选用小剂量的阿普唑仑1.2毫克/日,其目的是改善焦虑、紧张情绪,增强治疗的信心。同时,还要教育李某这样的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恋爱观,中学生正是学知识求本领的黄金时期,不要过早地涉入爱河,以免影响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

下肢痛痒,原是脊柱病“惹”的祸

在疾病的大家族中,有时看来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病,也会出人意料地“联姻”。前不久,一位姓阮的女患者,满脸愁容地来到了省城医院针灸推拿科就诊。

“请坐,请坐!”陈医师热情地接待道。

“医生,我腰不好,左边屁股也疼……”患者阮某开门见山地说道。

“您这大腿外侧的'乌青块’是怎么回事?”陈医师边检查边问。

“别提了,这大腿青一块紫一块都半年多了,还经常瘙痒、酸胀、刺痛……”患者阮某不耐烦地摆摆手。 “没有到医院看过?”陈医师好奇地问。

“咋没看过?几家医院的皮肤科、普外科、神经内科、血液科等都看过,就是看不出什么名堂来,胡乱吃了不少药,可一点用处也没有……” 患者阮某垂头耷脑、灰心丧气地说道,“我这辈子不知倒了什么霉,摊上了这个怪病,唉,看来这'怪病’是没办法治疗了……” 陈医师替女患者阮某作了仔细检查,包括腰椎、骨盆X线片和CT等,发现患者的左侧骶髂关节和腰椎小关节失稳并错位,同时伴有腰椎间盘脱出症。针对这一临床病例,陈医师将其收住院治疗,首先采用脱水疗法,给予甘露醇、β—七叶皂苷钠等药物静滴,旨在减轻神经根部位的水肿和炎症,尔后,对病人进行拉压整复治疗。由于采用了快速牵引法,使患者的腰椎间盘神经根椎间孔的相对空间得到扩大,有效地减轻了神经根的刺激;又通过椎间孔阻滞方法,使患者的坐骨神经痛体征显著改善。标本兼治的结果,女患者间盘脱出被治愈。奇怪的是,折腾她半年多的左大腿的“乌青块”及难以名状的瘙痒、疼痛感也消失了……

“真是奇了怪了……”女患者阮某见自己的“怪病”消失,欣喜地问道,“陈医师,怎么腰痛病治好了,大腿外侧上的皮肤'青一块紫一块’怎么也不见了?甚至连恼人的瘙痒和疼痛也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您的疑问确实有道理!”陈医师想了想,然后认真地说道,“您所说'青一块紫一块’,也就是乌青块,医学上称紫癜,通常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血小板减少,即有的人表现为早晚刷牙时牙齿容易出血,女性月经量比别人要多得多,同时,上肢或下肢等部位受到轻微的损伤就会出现乌青块,有时旧的乌青块尚没消失,新的乌青块又出现;到医院检查,往往血液中的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值。医学上将这种血小板减少引起的'乌青块’称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过敏,即有的人吃了鱼、虾、蟹、蛋、奶等食物或服了某些药物,或得了'上感’等疾病后,四肢尤其是下肢的侧面出现对称性的小的乌青块,同时伴有关节痛和腹痛等,到医院检查,血小板往往正常。医学上将这种过敏引起的'乌青块’称作过敏性紫癜。(3)红细胞致敏,即有的人由于工作、学习或恋爱、婚姻等受挫,精神上受到较大的创伤,身上有些部位会出现大小不一的乌青块,摸上去有疼痛感,同时全身感到不适,头痛、恶心,甚至有鼻出血。医学上把这种与精神、心理等因素引起的'乌青块’称作自体红细胞致敏性紫癜。此种乌青块大多经1—2周后自行消退。由于情绪影响,乌青块也可反复发作。至于有的女性每次'老朋友’(月经)来后引起的'乌青块’,医学上称作单纯性紫癜,症状以—下肢多见,月经量却不多,也无其他任何出血症状,其原因可能与女性激素代谢紊乱有关。这种单纯性紫癜预后良好,部分病人以后会自愈而不再发生乌青块。值得注意的是,此种病人中部分有明显的家族史。而您左大腿外侧的'乌青块’,均不属于这些原因引起,所以治疗也就没有效果……” “那么,为什么腰痛病会引起大腿青一块紫一块且如此痛痒呢?”患者阮某好像要打破砂锅纹(问)到底了。

“这正是问题的所在!”陈医师换了一口气,然后侃侃而谈,“腰椎间盘突(脱)出后,致挤压部位的微循环受到障碍,使部分坐骨神经或股神经根的血供受阻,血供受阻段的神经因此而引起缺氧和微血管床的供氧不足以及破坏,一些致痛物质在这种情况下释放,造成受压神经根的疼痛,并导致支配下肢血管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下肢瘙痒、疼痛伴紫癜,也就是您所说的青一块紫一块。发病原因另一方面可能与您的长期工作取站姿位有关,其表现很像皮肤病或血液病,但本质上是脊柱病引起的,采用针灸及整脊疗法等,可对患者全身机能进行调整,脊柱部位的血供得到改善,脊柱内应力平衡恢复,使脊柱小关节趋于稳定,支配下肢血管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得到改善……” “原来如此……”患者阮某感叹道,“我若早来看你们科就诊,也不至于被'折腾’到现在……”

“如今,占临床上各类慢性病80%以上的脊柱及其相关性疾病有70余种,涉及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横跨内、外、妇、儿、神经、五官、脊柱外科、康复医学等多个学科,'鼠标手、学生肘、会计的脖子(颈椎病)、司机的腰(腰椎病)、办公室肥臀’,已经成为这类疾病普遍性的规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引起高度注意,包括正确的坐姿及必要的锻炼……”陈医师意犹未尽地侃侃而谈。 “谢谢,谢谢!”女患者一迭连声地谢过,然后高兴地离去……

腰椎间盘脱出症本来与下肢“青一块紫一块”仿佛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这位女患者的病情证明,疾病这个“家谱”有时也“风马牛相及”。本是血缘,“联姻”莫怪。所以,作为高明的医生,治“此”也要治“彼”,彼此彼此,才能相得益彰。[1]

作者简介

王金山,男,66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