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武山旋鼓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山旋鼓舞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武山旋鼓舞

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

作用;用以驱赶野兽

特点;浓厚的原始信仰特色

鼓舞(武山旋鼓舞),甘肃省武山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武山旋鼓舞又称“扇鼓舞”或“羊皮鼓舞”,是羌族人民在长期农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的滩歌镇、洛门镇百泉村、龙台乡、山丹乡等乡镇村庄,它以舞乐为载体,在祭祀中达到娱神、娱人的目的。武山旋鼓舞表演活动于春末夏初举行,其表演有“喊山岳”“千斤压顶”“旋风骤起”等典型动作以及“二龙戏珠”“白马分鬃”“太子游四门”“丹凤朝阳”等传统套路。表演者在舞动中旋转是武山旋鼓舞的主要特征,其动作刚健、节奏铿锵,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2008年6月7日,鼓舞(武山旋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42。[1]

历史渊源

武山旋鼓舞年代久远,其起源在历史上有牧羊人震狼说、祭祀说、军事说等多种说法。

如大多数民俗文化活动一样,武山旋鼓舞的起源没有明确记载,很难确定其产生的具体年代,传承人也仅记得自己的祖辈就在这样跳。《武山县志》对武山旋鼓舞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清代,西北师范大学赵逵夫先生在《汾阴扇鼓傩戏的形成时代与文化蕴蓄》文中考证:扇鼓由周朝的大鼗、汉魏鼙(或作鞞)鼓而来。《乐府诗集》卷五十三《魏陈思王鼙鼓歌·序》引《古今乐录》:“睥鞞舞,梁谓之鞞扇舞……鞞扇,器名。”“鞞扇”就是后来的扇鼓。三国期诗人曹植《鼙鼓歌》中有“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林赞若惊”之言。但是根据武山旋鼓舞的表演特色和武山当地多民族杂居的历史来看,武山旋鼓舞是古羌族人民农牧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一种以娱神、娱人为目的内容,以舞蹈、祭祀活动为表现载体的传统民间舞蹈。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武山旋鼓舞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祭祀赛社娱乐活动,并分出北部山区旋鼓舞和南部山区旋鼓舞两大类型。武山旋鼓舞的部分表演内容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创编、改良,发展成了适合舞台演出的剧目,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

传统的武山旋鼓舞表演一般在端午节前的一个月便开始进行,到五月初五端午节达到高潮。端午节那天,首先要进行“迎鼓”仪式,做好的扇鼓,尤其是保存历史较长的扇鼓,人们认为是有神力的,所以由“鼓头”及相关的组织者去迎鼓;其次是“请幡”,即请人将提前做好的彩幡“请”至会场,之后才正式表演旋鼓舞。旋鼓舞表演一般持续一天,傍晚时,人们进行“点高山”仪式。届时,人们会把端午节前全村人准备好的柴草垒高,观看完旋鼓的观众们围在“高山”周围,由“鼓头”反穿皮袄扮成羊倌的模样,带领鼓手烧香许愿,祭奠山神,辟邪驱魅。之后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点燃“高山”,鼓手们围着火堆再次跳起旋鼓舞,人们可以往火堆里投放象征五谷丰登的“高山馍”,直到“高山”燃尽,整个活动结束。之后人们全部封鼓,羊皮鼓再不许乱敲,收藏好一直等到来年春末才能开鼓。

表演形式

武山旋鼓舞队组成人员为几十至几百人不等,其中旋鼓手动作技巧性较强,步履腾挪要求高,一般由青壮年男子充任。武山旋鼓舞以行进、旋步为基本步伐,舞者左手举扇形的羊皮鼓,右手拿着由羊皮荆条编织的鼓槌,边跑边鼓、边鼓边舞,并在鼓头的指挥下进行套路变换,每变换一个套路,都由领队的“鼓头”用鼓声提示,不同的套路对应不同的步伐与鼓点节奏。武山旋鼓舞常用的套路有“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烟雾缠山”“十字填梅花”“八门套九星”“齐王乱点兵”“白马分鬃”“太子游四门”“蛇蜕皮”“旋蜗牛”“旋八字”“九连环”等。

动作特征

武山旋鼓舞的击鼓动作有原地击、跑跳击、跑步击、吸腿击、蹉步击、下蹲击、翻身击、半蹲击、虎跳击、箭步击、互击11种,其中以跑跳击、吸腿击、虎跳击为典型。跑跳击,舞者左手持鼓于左胸前,右手握鼓锤击鼓,左脚向前跑跳一步,右脚抬起,左脚垫跳一步后,右脚落地跑跳一步,左脚抬起连续按一拍节奏反复;吸腿击,左手持鼓于左胸前,鼓面朝右,右手持鼓锤从右侧上方击鼓,一拍击鼓、二拍响铁环,左脚合第一拍脚尖着地,脚跟提高,右腿脚尖蹦直吸腿。第二拍脚跟落地、右腿还原。第三、四拍与第二拍做相反动作;虎跳击,左手持鼓,右手持鼓锤,落地作翻虎跳后击鼓。

服装特征

在武山地区,打旋鼓的服装并没有明确统一。以代沟村为例,旋鼓表演者的表演服装共有夏冬两套。在夏季打旋鼓的村民身穿白色的坎肩,并在腰间带有形似古代护甲的黑色宽腰带,并在腰带上绣有不同的图案,寄托不同的美好意愿。有的表演者还会头戴形似喜鹊窝的帽子,以此来辟邪。在冬季打旋鼓的表演者,身着白色绒毛虎皮花边的外套,下身除了长裤以外还穿有虎皮围裙,头戴定制的长款假发,整身服装较为复古。

表演道具

武山旋鼓舞表演中所使用的主要道具为旋鼓,其形似芭蕉扇,总体长度78厘米,重约4斤。其中,旋鼓的鼓面是由羊皮制成,厚度为一毫米。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用水浸泡,再把浸泡过的羊皮削薄并去掉皮毛,最后用顶针将处理过的羊皮固定在扇形的钢圈之上,并在鼓面上绘制太极八卦图,制成了旋鼓的鼓面。

鼓槌也是武山旋鼓舞表演不可缺少的道具,武山旋鼓的鼓槌一般长度为50厘米,槌身是由铁丝与竹子捆绑制作而成,其直径大约是1.5厘米,同时在鼓槌上还系有三节由毛线和鬃毛制成的装饰物,把鼓槌共分成了四节,象征一年的四季,鼓槌的尾端还系有30到40厘米的彩带。旋鼓的槌柄部分是由连接鼓面的把手和槌柄末端的两个相接铁环所组成。末端的两个铁环与鼓面被称作大三环,在槌柄末端缀着9枚形似古币的铁环,俗称“九连环”。整个旋鼓有“大三环套小九环”的制作工艺,其中的九连环寄托着先祖一统九州的意愿。

此外,武山旋鼓表演者还会手持一面旗子。旗子的形状为三角形,旗长65厘米,红底白边,扎有黄色布条,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武山旋鼓舞是一种民间艺术文化,其舞蹈道具独特,舞姿粗犷,音乐风格古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武山旋鼓舞所表现的内容包含远古时期的一些史实,如敬奉神灵,祈求神灵保佑等,还有一些涉及古代的政治活动,如周王分封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传承状况

武山旋鼓舞表演人员日益递减,鼓具制作匠人也越来越少,制鼓手艺有失传之虞,旋鼓舞表演技艺也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保护。

传承人物

代三海,男,1960年12月6日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鼓舞(武山旋鼓舞),甘肃省武山县申报。

保护措施

武山县当地的学校将武山旋鼓舞引入校园,进行有组织、成规模地训练。

武山县政府多方筹资,在代沟村修建了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旋鼓舞传承文化广场和占地380平方米的旋鼓舞传承保护基地。

武山县政府每年会对旋鼓舞的传承情况、演出次数以及招收徒弟人数等情况进行考核,并且给予传承人一定的补贴。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武山县文化馆获得“鼓舞(武山旋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2000年7月,武山旋鼓舞在“敦煌百年黄河风情”旅游节表演中获得最佳鼓乐奖;同年8月,武山旋鼓舞在甘肃省第二届“群星奖”比赛中获得银奖;同年12月,武山旋鼓舞在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中获得金奖。

2017年,武山旋鼓舞入选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重要展演

2001年10月,武山旋鼓舞在“北京第四届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中进行了表演。

2017年,武山旋鼓舞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鼓舞鼓乐)优秀民间艺术表演奖评奖活动开幕式中进行了表演;同年5月,武山县滩歌镇举办了首届旋鼓舞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同年7月,武山旋鼓舞在2017年《丝路记忆》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演活动中进行了表演。

2018年武山旋鼓舞在2018“丝路欢歌 丝路欢舞”西北五省(区)群众文艺展演中进行了表演;同年6月23日,武山旋鼓舞在武山县水帘洞景区祈福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中进行了表演。

2019年2月15日,武山县举办了第三届旋鼓舞展演。

文化轶事

武山旋鼓舞起源的说法比较多,常见的有牧羊人发明说、古代祭祀说、伏羲舞鼓说以及军事起源说四种。

牧羊人发明说:在远古时期武山一带生活着以牧羊为主的羌族,有一牧童常年在野外牧羊,经常遭受恶狼叼羊之害。为了叱狼,保护牛羊,小牧童想到点燃火堆,用火屈弯树枝成扇形,将羊皮蒙上后烤干,围着火堆用树枝敲打,明亮的火光和震耳的鼓声便吓跑了恶狼。据说,这是最初旋鼓的模样。

祭祀起源说: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舞的出现远可推至上古,近可至夏代,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带有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称天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所以武山旋鼓的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传说伏羲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时的鼓手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首蛇身扮相,击鼓娱神,取悦神意,祈求保佑。

伏羲舞鼓说:相传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曾在滩歌一带生活,他在一次出行中听到了当地人们为了驱逐狼群而精心设计的羊皮鼓的巨大声响,一下子被那震撼人心的铿锵鼓点所吸引,于是他爱上了高亢粗犷的旋鼓舞,击响了华夏第一面羊皮鼓。

军事起源说:传说旋鼓是在元朝时期,因汉人不满胡人的统治而研制的一种武器。其中鼓锤为箭,鼓圈为弓,羊皮作鼓面以掩护,以旋鼓为名。也有说旋鼓是古时用来传递军情信号,以防外敌的。

相关视频

多彩武山:央视镜头中的武山旋鼓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