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羊皮鼓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羊皮鼓舞

羊皮鼓舞在羌語中稱為「莫恩納莎」、「莫爾達沙」或「布滋拉」,是「釋比」在法事活動中跳的一種祭祀舞蹈,又稱「跳經」,是羌族祭祀活動中主要的舞蹈形式,具有鮮明的羌族文化特色。羊皮鼓舞后來演變為民間舞蹈,民間在表演羊皮鼓舞時,形式更為自由,舞蹈語言也更為豐富。它生動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狀況、宗教信仰和內心世界。羊皮鼓舞原是祭神、驅鬼、求福、還願以及送死者靈魂歸天時,須由巫師表演的法事舞蹈。羊皮鼓舞是羌族「釋比」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羌民族生活習俗中必不可少的文化表現形式。

羊皮鼓舞介紹

羊皮鼓是「釋比」的法器,而並非一件樂器;擊鼓、舞蹈、演唱《壇經》是「釋比」作法事的基本形式。釋比口誦經文,經文分「上壇經」、「中壇經」、「下壇經」。以鼓伴唱時,鼓點以比較單一的節奏循環往復,舞蹈少,動作小。以鼓伴舞時,鼓點節奏沉穩熱烈,豐富多變。羊皮鼓,鼓框木製,單面蒙以羊皮,鼓框高約11厘米,鼓面直徑38~40厘米,鼓框裡面置有橫樑。鼓身連在一個呈弓形的木把上,木把上端雕飾以羊頭,下端拴系雙絲彩穗。鼓棰用藤條或杉木製作(羌語稱「爾握特」),呈勾形,長約58厘米,棰頭纏以綢布,棰柄飾以彩穗。改革後的羌族皮鼓,單面蒙以雙層羊皮,鼓框外表彩繪條形紋飾,鼓框周圍裝飾絲質彩穗。

祭祀活動

一般在每寨的神林中舉行,由釋比領舞,頭戴插着野雞翎羽和彩色紙條的金絲猴皮帽,手持銅響盤、神棍、彩旗等。舞蹈者在雙膝不斷地顫抖中,手持羊皮鼓,連續表演「持鼓繞頭」、「屈腿左右旋轉」、「旋擺髖部」等「商羊步」(俗稱「禹步舞」或「跛子舞」)。特別是其羊皮鼔舞中的蹉跳步、踮跳步和商羊腿跳轉步與晉代葛洪在《抱撲子》中記述的「禹步」極為相似。釋比口誦經文,經文分「上壇經」、「中壇經」、「下壇經」。比較著名的有反映人類起源的「木比塔造天地」、歌頌英雄的「遲機格布」、也有反映民族遷徙的敘事長詩「羌戈大戰「。其餘舞者跟隨其後,用皮鼓和響鈴伴奏。整個舞蹈鼓聲和鈴聲相交,動作敏捷、矯健、激烈,節奏明快,烘托出一種嚴肅緊張而又熱烈的氣氛。

舞蹈特點

「羊皮鼓舞」舞姿靈巧,敏捷、粗獷,多為逆時針方向圍圈而跳。領舞者頭戴金絲猴皮帽,左肩扛神棍,右手執銅鈴。其他表演者手執羊皮鼓,人數一般為6——8人。由於鼓大而沉,舞動起來費勁,鼓的擺動是靠表演者身體轉動,伴以膝的上下顫動才得以起舞,形成獨特的風格。這種舞蹈一般無樂曲,無歌唱伴舞,憑着鼓點節奏,響盤敲擊出的不同音響節奏組合而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四川省汶川的「羊皮鼓舞」隊多次上北京演出,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稱讚。隨着「釋比文化研究」與「藏羌鍋莊」的普及,「羊皮鼓舞」也更加廣泛流行。如果說羌族歌舞是一杯醇香的美酒,那麼,咚咚咚的「羊皮鼓舞」便是一部經典的史詩。

淵源追溯

羌族羊皮鼓舞起源於傳說中的《木姐珠與斗安珠》故事,那是天神的女兒下凡和羌族男子相愛成婚的傳說,也是因為自己的女兒在人間生活,天神才讓釋比的祖師阿爸木拉下界驅災祛邪,才有了用跳羊皮鼓舞的方式做法事的開端。據文獻記載:「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釋比」做法事時跳的一種宗教舞蹈,後演變為民間舞蹈。「釋比」也稱「許」或尊稱「阿爸許」,是一種不脫離農業生產的宗教師,他既是原始宗教活動的主持人,也是羌族文化藝術的傳播者。幾乎每一個羌寨中都有一名。諸如祭山、還原、安神、驅鬼、治病、除穢、招魂、消災以及男女合婚、新生嬰兒的命名,對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動,都離不開他們。巫師僅限於男性充任,並可結婚成家。他們沒有宗教性的組織或寺院,但要供奉歷代祖師和「猴頭童子」。

「羊皮鼓舞」何以淵源流傳、如此盛行?傳說是天神阿巴木納帶了很多在各種祭祀場所用的經書,由於路途勞累,休息時他睡着了,醒來時,所有的經書都被一隻山羊吃進了肚裡,正着急時,樹上的金絲猴對他說:「羊子吃掉了你的經書,你快殺掉山羊,用山羊皮製成鼓,做法事的時候,敲起羊皮鼓,經文就會脫口而出。」此法果然靈驗,阿巴木納為感激金絲猴,在做法事的時候,就佩戴金絲猴皮帽。從此以後,釋比們敬拜猴頭師祖或做法事時就大跳「羊皮鼓舞」。「羊皮鼓舞」原是一種祭祀性舞蹈。又稱「跳經」,羌人稱「莫爾達沙」,後演變為民間舞蹈。它生動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生活狀況、宗教信仰和內心世界。

起源與發展

位於四川省汶川縣馬蹬村的「何家祖墳」是當地羌族何姓大家族的墓地。根據資料記載,羌族古代葬俗以火葬為主,火葬通常在日落後進行。火化時親人們圍坐一旁哭泣,然後轉為以吟唱喪歌來寄託哀思,再繼之以牽手頓足的舞蹈為祈求神靈保佑死者進入另一世界進行祝福。歌舞直延續到次日清晨,將骨灰埋入地下為止。這種喪俗在《呂氏春秋·義尚》中有「氐羌之虜也,不憂其繫纍,而憂其死而不焚也」的記載,可為佐證。在少數民族之中,羌族的「喪舞」和為祭祖所舉行的傳統祭祀舞蹈都極具特色。當太陽把高大松拍樹長長的影子縮到最短時,村寨里的男女和前來特為祭祀何家祖先的巫師們,跟隨着何家主人陸續到達一片松柏圍繞的墓地,並在林中的墳塋前供放好各類祭品後,便等待着祭祀「時辰」的到來。縮略圖|居中|[% 原圖鏈接][ht 來自搜狗的圖片]

祭祀過程

只聽得羊皮單鼓的一陣作響,一隊由手拿雕有神仙頭像的「克里米娃子」神杖、戴着放置聖物帽子的巫師為首開路,緊跟其後的是頭戴金絲猴頭,羌語稱作「休匹兒」猴皮帽,手拿掛有鷹爪等避邪物「板鈴」的大巫師、敲打着羌語稱「日卜」羊皮單鼓、揮舞棍棒類法器的六、七位巫師組成的隊伍,從松柏林外蹦跳而來。他們踏着咚咚作響的羊皮單鼓和板鈴響聲,跳起了《金絲猴舞》。頭戴金絲猴頭帽的巫師在自己作舞的同時,還負責指揮其他巫師在儀式過程中表演各種舞蹈的方向和應做的次數。這些巫師每人的舞姿並不相同,有的邊揮動法器邊向各個方向弓腰屈背地祭拜;有的輪流替換着左右腿做前後蹦跳、有的卻在原地左旋右轉……,似乎是在表演着各自的「單人舞」。在整個表演過程中,所有巫師唯一一致的是,每人口中都用不停念唱的咒語和經文伴陪自己的舞動。在羌族的祭祖儀式中,有大巫師必須頭戴金絲猴頭皮帽,並同時敲打羊皮單鼓的特殊習俗,而這一習俗的來歷還有着一段有趣的神話故事為根據。

金絲猴傳說

據說,很早以前,羌族是擁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當時已十分年邁的祖師爺為了把從天神那裡得來的各種經文和有關人間衣食住行的所有學問,花費了極大的心血記錄並保存在一卷卷樺樹皮上,準備傳給羌族的後代。這一年的春天,祖師爺生怕這些樺樹皮經卷受潮,便拿出來放在外面的山坡上晾曬。竟不知何時跑來一隻山羊,把所有的樺樹皮經卷統統嚼吃飽餐後逃遁而去。等祖師爺午後來收取經卷時,發現所有經卷竟全部丟失而大驚失色,四處尋覓也不得蹤影而急得拍胸頓足、悲痛欲絕。這時一隻金絲猴從高高的樹上爬了下來,告訴祖師爺它曾看見一隻山羊吃掉經卷的經過。從此後,祖師爺便下決心要在他的有生之年,不管花費多大心血也要尋找到這隻罪惡的山羊。後來,經歷了千辛萬苦在金絲猴的引路和協助下,終於找到了這隻罪惡的山羊。祖師爺為了懲罰這隻山羊,把宰殺後的山羊皮製成了祭神用的單鼓「日卜」,使它永世遭受羌族後代的鞭笞。從此以後,每當祖師爺敲打單鼓時,眼前就會出現寫在樺樹皮上的經文字句。為了使這些寶貴的經文永遠不會再度丟失,祖師爺背下所有的經文,並以口傳心授的方法傳授給後代巫師,而再不使用文字,因此羌族至今只有自己民族的語言而沒有了文字。同時,為了感謝金絲猴引路找尋到山羊,使羌族後代通過古老經文而倍受五大天神保佑的功德,便在金絲猴死後將它的頭部和皮製成了帽子,裝飾上可以驅邪鎮魔的小銅鏡海螺等法器,作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崇拜之物。

釋比由來

以後每當祭祖時,大巫師必須頭戴金絲猴頭帽,其位置安排在緊跟「克里米娃子」神杖之後,以此來表示人們對金絲猴的崇敬,並通過它來為巫師引路與神靈相通。而且,巫師們所表演的舞蹈,正是講述了「在金絲猴幫助下如何尋找到罪惡山羊」的故事。敲打羊皮鼓作舞,是巫師們作法時的「專利」。除祭祖時巫師敲打羊皮鼓、跳「金絲猴尋找罪惡山羊」舞蹈外,再要領略「羊皮鼓舞」的風姿,就非梭磨河上游理縣木卡鄉的《布拉茲》所莫屬了。聞名方圓百里的木卡鄉羊皮鼓舞《布拉茲》,也屬於「巫舞」之列,必須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經文和所有法式技能,具備一定醫藥、星象知識,能主持傳統的祭祀儀式的巫師才能表演。這類巫師被當地羌民稱作「釋比」。 羌寨各家如要「請願」、「還願」或驅鬼逐疫,就要聘請「釋比」來跳羊皮鼓舞《布拉茲》。巫師的人數和規模,根據各家經濟能力而定。「釋比」所作的各種法事中,「羊皮抓鼓」是不可缺少的法器,同時也是「釋比」跳《布拉茲》時唯一的伴奏樂器。理縣木卡鄉最著名的兩位「釋比」不但是一對兄弟,而且所合跳的《布拉茲》,舞姿之優美、風韻之瀟灑,在當地是首屈一指的。只見,兩位身着湖藍色右襟長袍,腰系白色麻制百褶裙,頭纏白色包頭的「釋比」,在手擊羊皮抓鼓的咚咚作響下輕盈起舞。整個舞蹈過程中,他們神情專注如入無人之境,舞姿輕盈飄逸、剛健沉穩。二人齊舞時,張馳有序,如行雲流水;對舞中,婀娜多姿,似彩蝶雙飛。全部舞蹈在雙膝不斷地顫抖中,連續表演「持鼓繞頭」、「屈腿左右旋轉」、「旋擺髖部」等複雜而多變的動作。他們乾淨利落的動作隨羊皮鼓節奏的加快而絲毫不亂分寸。舞姿的和諧完美、一招一式的準確到位與貫穿其中古樸、無華與內在的神韻,不能不令人們對他們功底的深厚發出讚嘆,這是任何專業舞人所難以達到和所能體現的。

神秘傳說

在羌人的部落里一直被人們口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古老的羌族端公,負智慧與神力於一身,牧羊於青山之間。那時的羌族文字被這個古老端公細心的收藏着,寫在一本不知名的古老典籍上。在向天神祈禱的時候,天神給了他這本書,並告訴他:「你就在此山牧羊不可外出,在這守護着書不要魔鬼搶去,等你看見第一千次太陽神出現在東方的天空,讓這本書徹底吸收這山裡的日月精華,你方可打開書看,並要給你的民族的人講解這本書的奧秘,讓他們所有人都學習到自己的文字。」瑞公同意了。眾神都深知這是一本令上天都羨慕的典籍,這個民族如果能傳揚這本典籍里的文化,那他將會成為蒼穹之下第一個大族,眾神祝福着。

這位年老的端公在第999次太陽神辭他而去的時候,得到了神的啟示,他突然知道自己將要永遠辭別這個世界了。就在此時他深知,自己的命已經不再重要。當天晚上,他在陰冷的月魔面前,下了一個從來不敢被人們用的咒語—他把自己變成了一隻羊,一隻永遠無法轉世輪迴的羊。以前以他的實力魔鬼是不敢靠近的,但是現在自己的軀體已經死去,已經不是魔鬼的對手了。經過多次思考。他決定吃掉這本書。終於魔鬼來了沒沒有找到書。魔鬼無功而返。等第1000次太陽的光輝照耀這片神奇的土地,在山外等候的人們湧進了這片聖地。老人離去了,人們很悲傷。書不知下落。就在這時一隻神羊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嘴裡默默有詞,細聽,人們一切大白。老端公已經付出太多,人們怎能再殺羊做皮啊?突然羊一頭撞在樹上,隨即死去。人們壓制住了心裡的痛苦,剝了羊皮做成鼓,祖祖輩輩都傳接着敲。天神的典籍總算傳下來了,傳在人們的心裡。就在這以後這個民族有了自己的稱號:「羊」(羊同羌)。後來這個民族兒女眾多,源遠流長。

表現形式

羊皮鼓舞一般在每年二月的還願、四月的祭山會、十月初一的羌歷年和請神、送神、祛病去災等宗教活動中跳,分獨舞、雙人舞、集體舞三種,跳時由1到2名或多名巫師表演,他們戴金絲猴皮帽,手持神杖和盤鈴,念動經文、一手持單面羊皮鼓把手,一手揮動鼓槌,在敲擊中起舞,開始時鼓聲沉悶,盤鈴輕響,在單一、遲緩的舞步中很快就能形成虔誠、神秘的氣氛。在「神靈附體」後,節奏開始加快,動作力度開始加強,蹲跳、轉打,情緒一片振奮。值得注意的是,表演中擊鼓的舞姿看似簡單,卻技巧性很強,像著名的羊皮鼓舞《布拉茲》,既要有粗獷、穩健的特點,又要像猴一樣輕盈敏捷,如「擰腰轉身擊鼓」、「持鼓繞頭」、「屈腿左右旋轉」、「旋擺髖部」及一些蹲跳擊鼓動作,難度很高而且精彩,高潮時,表演者和觀看者都能進入如醉如痴的境界。

主要道具

跳羊皮鼓舞的道具雖然有盤鈴、神杖等多種,但最主要的還是單面羊皮鼓,那是一種用羊皮繃制而成的單面鼓,直徑約八十公分,未繃羊皮的一面在鼓圈內有一橫木做的扶手,擊打是用手緊握,跳躍翻轉都得心應手,擊打鼓面的是一根木製的鼓槌,長尺余,形狀奇特。羊皮鼓不但用來擊打,還是世界上最獨特和含義最豐富的一種鼓,它全身包含的都是文化,傳說羌族釋比的祖師在從天上到人間的路上時,所帶的經文全寫在樺樹皮上,他在將經文拿出來晾曬時,不小心讓一隻白羊偷食了,後來在一隻金絲猴的指點下,殺羊後用皮做鼓,擊鼓時一方面以示對惡羊的懲罰,一方面用來提示,據說,在擊打中寫在樺樹皮上的經文就會出現在釋比的眼前。至於羊皮鼓為什麼要做成單面,則是祖師在回家後,連續為族人做法事,疲勞過度,一覺就睡了很久,醒來時放在地上的鼓和地面接觸的那面已腐爛了。這樣,單面羊皮鼓就具有了傳承歷史文化的意義,用敲擊它們跳起來的羊皮鼓舞也就成了充滿記憶的舞蹈。

重要裝束

跳羌族羊皮鼓舞的人(至少是領舞的人),在裝束上有一種特殊的習俗,就是要頭戴金絲猴皮帽子,那是一種讓人想到遠古的裝束,帽子用猴皮做成,如山峰狀,像串在一起的令牌,戴在頭上神秘而幽遠,對表演羊皮鼓舞的人來說,猴皮帽子是十分神聖的東西,在平時也要放在神壇上和猴頭骨一起供奉,而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金絲猴是羌族釋比的恩人。相傳,在羊偷吃經書的時候,是一隻在樹上玩樂的金絲猴看見了整個過程,並告訴了釋比的祖師,還出了用羊皮製鼓來喚醒記憶的主意,為了表達感謝之意,釋比就把它的皮做成帽子戴在頭上,頭骨放在神壇上來祭祀了。

於是,金絲猴帽子就成了羊皮鼓舞極具文化和神秘色彩的重要裝束,在舞蹈中,僅一頂帽子就會把一種厚重的氣息散發了出來。 現在,羌族羊皮鼓舞已開始從祭祀性之舞發展成了一種群體性舞蹈,被列入了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羌山神鼓」已震撼了人們的心靈,它和陝北的安塞鑼鼓一樣,正把它們的聲音和舞姿傳向世界。

藝術風格

羊皮鼓舞主要在祭神、驅鬼、求福、還願以及送死者靈魂歸天等祭祀活動中由釋比表演,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因為在舞蹈中擊打羊皮鼓時釋比才能朗頌經文,經文反映的又是羌族的歷史和生產生活習俗,對於一個丟失了文字的民族來說,羊皮鼓舞就成了羌族對自己歷史文化的記憶。

羌族巫師稱「許」或「釋比」,是一種不脫離農業生產的專職巫師。他既是原始宗教信仰活動的主持者,也是羌族文化藝術的重要傳播者。諸如祭山、還願、安神、驅鬼、治病、除穢、招魂、消災以及男女合婚、新生嬰兒的命名,對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動,都離不開他們。幾乎每一個羌寨中都有一名「釋比」。巫師僅限於男性充任,並可結婚成家。他們沒有宗教性的組織或寺院,但要供奉歷代祖師和「猴頭童子」。他不僅要主持各種節日的祭祀活動,還要為各家各戶許願還願、消災祈福,每一種儀式都會有特定的舞蹈。法事舞蹈根據祭祀活動的需要而進行,由一名、兩名或多名巫師表演。大型的法事活動,由一名有威望的巫師頭戴插着野雞翎羽和彩色紙條的金絲猴皮帽,持神杖和盤鈴,念咒語、揮法器為先,6-8名巫師緊隨其後,一手持單面羊皮鼓把手,一手揮鼓槌敲擊起舞,走一些簡單的隊形。整個舞蹈鼓聲和鈴聲相交,動作敏捷、矯健、激烈,節奏明快,烘托出一種嚴肅緊張而又熱烈的氣氛。

開始時鼓聲沉悶,盤鈴聲輕,舞步單一、遲緩,形成虔誠、神秘的氣氛,祈求天神下凡附體。節奏轉快後,動作力度加強,蹲跳、轉打,情緒振奮,表示得到神力,已將鬼怪邪魔趕走,羌寨可保平安。表演中許多擊鼓的舞姿,粗獷、穩健,技巧性強。其中像「商羊腿跳擊鼓轉」「擰腰轉身擊鼓」及一些蹲跳擊鼓等技巧都很精彩。由於鼓大而沉,舞動起來費勁,鼓的擺動是靠表演者身體轉動,伴以膝的上下顫動才得以起舞,形成獨特的風格。

異地發展

永靖羊皮鼓舞 近年來,永靖縣每年利用舉辦黃河三峽旅遊文化藝術節、春節文藝表演活動,從中發現和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民間藝人,使瀕於失傳的傳統曲目得以繼承流傳。為了充分挖掘、保護和弘揚永靖羊皮鼓舞這一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在今年「甘肅永靖全國儺文化節展演」期間,該縣黃河三峽藝術團聘 請民間法師為藝術指導,以河湟鼓舞為主要題材,創作編排了一部全景展現河湟鼓舞歷史淵源、不同時期祈求方式及法師舞蹈的大型儺戲舞劇—《三皇鼓舞》,將這一起源較早、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羊皮鼓舞用藝術的形式呈現給觀眾。

永靖簡介

永靖縣地處河湟地帶,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古稱「西羌」之地。唐代屬河州安鄉縣、安鄉郡鳳林縣,地入吐蕃。五代時仍屬吐蕃。每年從農曆二月二開始,境內的楊塔、王台、紅泉、三垣等鄉村的廟院都有一種獨特的祭祀活動,稱法師打醮。就是請法師跳巫舞,屬於民間禱神祭祀,主要是祈求上蒼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三皇鼓舞》源於民間的「法神舞」,據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早在「三皇五帝」時就有了這種鼓舞,祭祀、出征、狩獵時都要表演。後來,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逐步演變為驅趕瘟疫蟲害,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的民俗活動。[1]

相關資料

羊皮鼓舞是羌族人民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是研究羌族歷史的重要資料,極具民族特色。因此,羊皮鼓舞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是羌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12月,經申報,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的民間舞蹈「羌族羊皮鼓舞」被列為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62號。[2]


[3]

參考文獻

羌族傳統民間舞蹈《羊皮鼓舞》新穎好看,一起來欣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