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來源於生活(張俊傑)
作品欣賞
武術來源於生活
說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動作,大家都知道,但說起一招一式如何來源於生活的,大家可能會「迷糊」。可是,自古文武都是來源於生活,這個事實誰也無法否定。比如,今早我們碼頭教的第一段一·太極起勢二·金剛搗碓三·懶扎衣,分析一二,我立刻意識到「文學來源於生活,武術更是來源於生活」。
陳氏太極拳老架(亦稱大架)是陳家溝陳氏第十四世祖陳長興所創。他在陳王廷創編的太極拳五路、炮捶一路、一百零八勢長拳一路的基礎上,由博歸約編成現在流行的老架一路、二路(亦稱炮捶)。一路拳以柔為主,柔中有剛;二路拳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兩路拳相輔相成,互為其根,直至達到剛柔相濟,渾然一圓。
一路拳的特點是:架勢舒展大方,步法輕靈穩健,身法中正自然,內勁統領全身,以纏絲勁為核心,動作以腰為軸,節節貫串,一動則周身無有不動,一靜百骸皆靜,運動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發勁時松活彈抖,完整一氣。練習時要求:虛領頂勁,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心氣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襠勁開圓,虛實分明,上下相隨,剛柔相濟,快慢相間,外形走弧線,內勁走螺旋,以身領手,以腰為軸,纏繞圓轉。經過練習,逐漸產生一種似柔非柔,似剛非剛,極為沉重而又極為靈活善變的內勁,如棉花裹鐵,外柔內剛。整套拳沒有平面,沒有直線,沒有斷續處,沒有凸凹處,沒有抽扯之形,沒有提拔之意,渾然一圓,方為合格。
第一段一·太極起勢二·金剛搗碓三·懶扎衣,具體練法千人千態。包括我群里請龔老師發擺拍動作,老師沒領會我的用意,龔老師教學很有特點。鑑於,老師沒領會我意思,不妨從動作如何來源於生活,淺談一二。
與其他門派的太極拳不同,從「金剛搗碓」這個核心動作,我都敢說陳氏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是一個佛教徒,而不是道教信徒。
證據如下:「金剛搗碓」涉及佛教兩種法器的區別:降魔杵與金剛杵,看似都是搗米,工具手法各異。而在佛教中,降魔杵和金剛杵都是重要的法器,它們在形狀、象徵意義和用途上都有所區別。降魔杵通常一頭是燈籠狀、另一頭是三棱尖;而金剛杵則兩頭都是燈籠狀。這兩種法器的外形差異明顯,一眼就能分辨出來。降魔杵的象徵意義是降伏魔障,驅除邪惡,它代表着佛法的力量和智慧,能夠破除一切障礙和邪魔;金剛杵則代表着金剛的智慧和力量,具有無堅不摧、無所不能的特性。它象徵着佛法的堅固和永恆。降魔杵在佛教中主要用於修法結界、保護道場和修行者免受邪魔干擾。它還常被用作驅邪避邪的法器,為人們帶來平安和吉祥。而金剛杵則更多地被用於修行者的日常修行中,幫助他們保持正念、消除雜念,提高修行效果。
「嘆當年,披堅執銳,掃蕩群氛,幾次顛險。蒙恩賜,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殘喘。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餘閒,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欠官糧早完,要私債即還,驕諂勿用,忍讓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癲,常洗耳,不彈冠。笑殺那萬戶諸侯,兢兢業業,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總不貪。參透機關,識彼邯鄲,陶情於魚水,盤桓于山川。興也無干,廢也無干。若得個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忮不求,聽其自然。哪管他世態炎涼。成也無關,敗也無關,不是神仙誰是神仙?」讀陳王廷的《長短句》,我立刻就明白昔日陳王廷舉起金剛杵碓米,養家糊口,教育子女。無疑,他屬於少林寺佛教徒,並且是道教信徒。問題「碓米」與「舂米」有何不同呢?
古詩:一年辛苦到臘中,舂米碓杵運成風。篩簸分藏三日畢,除夕香滿飯盎馨。我們先來認識「舂」和「碓」兩個字:第一個字「舂」,讀chong(充音一聲)。舂米就是將穀類的作物,放入石臼里,用杵搗去皮殼或搗碎。舂出來的殼是米糠,剩下的米粒就是人們吃的白米;第二個字「 碓」,讀dui(對音四聲)。碓是搗舂米的用具,其具體形狀類似槓桿的踏板,一端安裝橢圓或上方下圓的石頭,用腳踩另一端,使圓石上下起落,搗石臼里稻穀的殼,從而形成了舂米的勞動過程。
不用分析,「金剛搗碓」最初場景就是:陳王廷先是舉起金剛杵放入石臼里,用杵搗去皮殼或搗碎。後來,幹活累得胳膊痛,老年人乾脆一手扶着槓桿,提起一隻腳去踩踏板,一端安裝橢圓或上方下圓的圓石上下起落,搗石臼里稻穀的殼,從而形成了舂米。到底分析研究這個動作生活來源有何好處呢?起碼啟迪我們「金剛搗碓」 踩踏板落腳用力軌跡應該是從腳前掌慢慢過渡到腳後跟的。而且演繹出如今動作,雙手無法按槓桿後,屬於懸空,就需要我們單腿支撐要按照雙手按槓桿姿態去運行,才符合創始人的意圖。
至於為何如今又是要纏絲,又是要外形走弧線?因為內勁走螺旋,都是雙手懸空,失去槓桿後,如此才可以調整身體平衡,不致於身體重心失去平衡而跌倒而已。
再談:「懶扎衣」, 由於中國早期的衣服都沒有紐扣,為了讓衣服散開,古人就縫了幾個小帶子到衣襟,可以系成結,這種帶子叫做「衿」。一般女子有絲絛製成,是絲編的帶子或繩子。通常搭配道袍、圍裙等衣物。屯堡人至今頭系「絲頭腰帶」,後吊長長絲絛,在袖口、衣襟處鑲嵌美麗的花邊。而古代男子也穿長衣。古人不僅用腰帶使衣服貼身,還把束腰帶視為一種禮節。歐陽修在他的《歸田錄》中就有腰帶禮節作用的相關記載。宋太宗曾在晚上召見名為陶谷的大臣,陶谷在進屋見到皇上後卻又立刻退到了門外,並且不肯進去。宋太宗見狀,立刻就察覺了到了問題,就是因為自己忘了束腰帶。由此可見,腰帶也是一種禮節的表達。即使貴為天子也不能不注意。這個動作都是如何把衣服扎入腰帶裡面去?!
另外,宋·白玉鏤雕松鹿紋帶鈎帶鈎,一般寬3~5厘米,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鈎,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古人們把帶鈎的一頭固定在革帶的一端上,然後把帶鈎的另一頭鈎住革帶另一端的環或孔眼,這樣它就把革帶連接在一起了。另外,古時帶鈎可是身份象徵哦,帶鈎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鈎價值的標準,價值越高,身份越高貴。而這個動作來源於《拳經》· 太祖長拳三十二勢古人講拳打手後一尺,指的是要注意對手的肘所處的位置。對方的肘開始移動了,進攻的路徑就比較好判斷。懶扎衣就是準備好,等對方出手,然後自己後發先至,變下勢霎步。依舊屬於少林寺一種拳法。
也就是打架前,先把自己長衣服扎入腰帶,把帶鈎系好而已。故啟迪我們遇敵手,把衣服撩扎於腰間左手應該如何姿態?!總之,大道至簡,研究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不要神秘化了。個人認為碼頭龔老師教學不亞於陳家溝四大金剛。很多人把陳氏太極拳神秘化,實際上來源於群眾勞動生活,無非後人演繹出更多玄乎東西而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