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武都

'''武都區,甘肅省隴南市下轄市轄區,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市中部、白龍江中游。武都作為地名始於先秦,西漢置武都郡,唐改稱階州,民國改置武都縣,2004年撤縣設區[1] 。武都區是隴南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軍事重鎮,隴東南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26個鎮、8個鄉、2個民族鄉,50個社區、649個村,幅員面積4683平方千米;總人口60.2829萬人,常住人口56.81萬人,城鎮化率40.56%(2017年)[1][2][3][4][5][6][2]

武都區地處秦巴山地結合部,素有「巴蜀咽喉、秦隴鎖鑰」之稱,是甘肅、陝西、四川三省交通要道。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達30.4%(2018年),素有「隴上江南」和「植物大觀園」之稱,被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譽為「寶貝的複雜地帶」。境內有水杉紅豆杉等國家保護植物和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珍稀動物,擁有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土河保護站)、甘肅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3][4][7][8][9]。

武都區是「中國油橄欖之鄉」、「中國花椒之鄉」、「千年藥鄉」,先後榮獲「省級衛生城市」、「最美中國·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國·生態、自然旅遊城市和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遊城市」、「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稱號[10][11][12]。名優特產有「武都油橄欖」、「武都花椒」、「隴南綠茶」、「武都崖蜜」、「米倉紅芪」等。風景名勝有萬象洞、姚寨溝、千壩草原等[2]。

 快速导航
 所获荣誉词条图册关系表
 中文名称	
 武都区
 著名景点	
 万象洞、姚寨沟、水濂洞、朝阳洞、千坝草原、八福沟
 别名	
 阶州、陇上江南
 所属地区	
 西北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政府驻地	
 钟楼街道旧城路288号
 邮政区码	
 746000	
 外文名称	
 Wudu District
 气候类型	
 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4个街道办事处、26个镇、8个乡、2个民族乡
 电话区号	
 0939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中西部
 
 展开
 目
 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3地理境域
 位置境域
 气候
 地形地貌
 水文
 4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5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6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政治
 8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体育事业
 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广电事业
 9交通
 公路
 铁路
 民航
 市区交通
 10历史文化
 地名来历
 武都国
 人口迁徙
 特色小吃
 名优特产
 11风景名胜
 概述
 旅游景点
 12著名人物
 13所获荣誉
 14词条图册
 

歷史沿革

武都
align

小篆字體的「武都」

根據龍溝發現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duensis)」化石研究報告證明,早在1000萬年前,武都白龍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區。而且這裡河谷縱橫,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還生息繁衍着三趾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劍齒象、劍齒虎等動物。

根據文物普查和考證發現,白龍江及支流北峪河、溝壩河、福津河沿岸的黃土坪上,埋藏着極為豐富的古文化遺蹟和遺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馬家窯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齊家文化及商周時代武都白馬氐族的寺窪文化等。[13][14][15]

武都最遲在新石器時期中晚期就有華夏民族的足跡,他們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龍江及其支流溝壩河、福津河沿岸,從而開創了武都燦爛的古文化。

武都區部分文化遺址 遺址名稱 時間 所屬文化 發現地址點 大李坪遺址 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 馬街鎮大李家村 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北部 公元前3900年前後 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 柏林鎮馮家崖西側 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南部 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 仰韶文化、寺窪文化 柏林鎮馮家崖西側 安坪廟兒坪遺址下層 公元前3900年前後 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 馬街鎮大李家村南 安坪廟兒坪遺址上層 公元前3000年前後 馬家窯文化 馬街鎮大李家村南 東坪遺址 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 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 兩水鎮後村東北 夏、商時期,武都為《禹貢》雍州之地,屬氐人居住地。

武都江南夜景

西周、春秋戰國時,武都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武都已有道(縣)級建置[13][14]。

秦時,武都屬白馬氐族人。秦始皇設武都道,隸屬隴西郡。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滅南粵後,又發兵擊西南夷。據《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南粵破後,及漢誅且蘭、邛君,並殺莋侯,冉駹皆震恐,請臣置吏,以邛都為粵巂郡,作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16]。」漢武帝年間初置郡時,武都郡下隸武都(西和縣洛峪)、上禒(成縣西部)、故道(兩當縣)、河池(徽縣城西北)、平樂道(康縣平洛)、沮(勉縣西北)、嘉陵道(略陽縣北部)、循成道(成縣東南部)、下辨道(成縣城西北)等九縣,5.1376萬戶,23.5560萬人。今武都區大部屬武都郡和平樂道所轄。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國又設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屬益州刺史部。王莽篡位後,新朝年間改武都郡為平樂郡(郡治移今康縣平洛,一說移河池),武都縣改為循虜縣(縣治仍在今西和洛峪)。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復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縣西部),下隸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縣。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縣境內),今武都區境內大部屬武都道和羌道。東漢至三國,郡名未改,武都隸涼州刺史部武都郡轄[13][14]。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攻取了曹操占據的漢中郡,阻斷了武都與雍州的聯繫,於是曹操棄武都郡,遷治至扶風小槐里[17]。

鐘樓公園

三國時武都為蜀魏割據區。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武都郡屬秦州統之。蜀漢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遣護軍陳式取武都、陰平二郡。武都郡下隸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縣,郡治復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將鄧艾率兵南下。經武都,出陰平,用奇兵攻陷成都,導致了蜀漢政權的覆滅。原屬蜀國轄地分梁、益二州,武都郡入梁州。

晉沿襲漢制,武都郡屬秦州,下屬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縣。郡治下辨。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仇池氏族首領楊難敵稱雄割據,自號左賢王。玫族推為武都王,郡縣俱廢,稱武都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打敗楊氏,遂派益州刺史鎮守。明帝太寧三年(325年)楊難敵還據。簡文帝咸安元年(371年),前秦苻堅攻克仇池國,為南秦州,置刺史,隸下辨、沮、武都、沮水四縣。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楊難敵之五世孫仇池公楊定稱據。安帝義熙四年(408年),楊氏稱藩,仍為南秦州武都郡,領縣如故[18]。

白龍江 白龍江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立武都國,至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18]。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武都郡始從下辨移至石門(今石門鄉境內)。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87年),改武都郡為武都鎮,鎮所由石門東移仙陵山(今舊城山),拜依山築土城,由城南鐘樓灘城門登上仙陵山築七十二級台階,初建武都城(後階州之名即由此而來)。鎮下分設石門(今石門境內)、白水(今龍壩鄉秦家河)、東坪(今角弓鎮境內)、孔堤(今魚龍鎮內)四縣。同時下隸武階郡(今桔柑鄉大岸廟)。領北部(今文縣尖山附近)、南五部(今四川姚渡鎮和楓相鄉張泉院之間)、赤萬(今黃坪鄉草川)三縣。西魏文帝大統元年(535年),改武都鎮為武州。大統十二年(546年),武州改屬南秦州,領安育(石門縣改)、東坪二縣。同時下設白水、孔堤、萬郡三郡。白水郡領洪化(今安化鎮曾家街)、綏化(今龍壩秦家河)二縣,孔堤郡領孔堤縣,萬郡領赤萬、接難、五部三縣。北周將白水、萬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隸武都郡,綏化改建威,洪化、孔堤並建威,安育改將利,赤萬並復津,北部、南五部拜盤堤[14][13]。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郡制。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復為武都郡,郡治將利(今舊城山),轄將利、建威(今龍壩鄉秦家河)、復津(今桔柑鄉大岸廟)、盤堤(今外納鎮立亭村與文縣臨江鎮之間)、長松、曲水(今文縣)、正西諸縣。

武都江北夜景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武都郡改為武州,治所將利(今漢王鎮附近),屬隴右道,轄將利、建威、盤堤、復津四縣。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建威並將利、武州下領將利、盤堤、復津三縣。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武州復名武都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武都郡又改為武州。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被吐蕃占據。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收復。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階州,州治舊城山,並改復津縣為福津縣。後州治雖有所移動,曾置於蘭皋鎮(今康縣大南峪)和福津(今漢王鎮)等地,但階州之名,卻一直治用到民國二年(1913年)。唐末(約908年)為岐王李茂貞地。

後晉高祖天福八年(943年),階州由後晉統治。約959年,屬後周,仍稱階州。約924年和954年,階州分別為前蜀和後蜀管轄,長興元年(930年),移州治於福津(今桔柑鄉大岸廟)[13][14]。

北宋承唐制,階州治福津,屬陝西秦鳳路,下隸福津、將利(今康縣境內)二縣,轄今武都、康縣、舟曲等地。後郡治復移仙陵山(今舊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北峪河日發洪水三次,淹沒階州城南南門鐘樓灘一片。為保城池,州守李鑄命民工在城東鑿開抵龍崗(今舊城山)數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為東南流(約從今北城牆一帶流過,從教場壩入白龍江)。南宋時階州屬利州西路,下隸福津、將利二縣。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階州被蒙古人占領,郡治曾毀於戰火。

武都歷史照圖片(一)

元朝時廢福津、將利二縣。約1260年,階州屬陝西行省鞏昌總帥府。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樹城(今角弓鎮柳樹城)。元末州治復移坻龍崗[13]。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復階州,州治復移舊城山,屬陝西布政司鞏昌府。洪武四年(1371年),階州改為階縣,縣令陸去在萬壽山東建磚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區的雛形。洪武十年六月(1377年)復為階州。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階州知府謝銳將北峪河水東南流復改西南流(即水歸古道),拜在磚城之外擴建土城(即今武都老城區)。

清聖祖康熙二年(1663年)分陝西省西部置甘肅省,階州隸屬甘肅。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直隸州,直隸於甘肅布政使司,領文、成二縣[13][14]。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制,改階州為武都縣。屬渭川(隴南)道。民國二年(1913年),分置出西固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武都縣屬甘肅省。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從武都縣劃出白馬關警察所轄地,分設永康縣,同年四月改為康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民國政府將全省劃為七個行政督察區,武都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天水督察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岷縣專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武都,武都縣同時改屬武都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國民黨廣州行政院來電任命駐武都119軍軍長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甘肅省政府的牌子懸掛在武都師範學校(今舊城山中學)的門口,直到武都解放[13][14]。

武都歷史圖片(二)

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縣屬武都專區管轄(專區、縣同治城關鎮)。1958年2月,武都縣隨武都專區併入天水專區。4月11日撤銷武都專區。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駐地仍在武都城關鎮。1968年7月7日,武都專區、武都縣革命委員會在武都蓮湖廣場召開成立大會。1969年10月1日,武都專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武都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1月,武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80年12月,撤銷武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武都縣人民政府[13]。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實際仍駐武都城關鎮)。[14]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甘肅省隴南市(地級市)和武都區(縣級區)。市、區政府駐地仍為武都城關鎮。2015年,隴南市政府駐地移至武都區江北街道。2018年5月,武都區政府駐地移至武都區鐘樓街道[19]。

2020年2月,經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審定,武都區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20]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武都區行政區劃圖

1950年武都縣建政,武都縣設9區,85鄉。1953年由9區分為14區,即:城關、兩水、角弓、金廠、安化、楊壩、甘泉、漢王、三河、透防、坪頭、琵琶、洛塘、木馬區,共轄138個鄉。[13]1954年3月26日,坪埡鄉劃歸舟曲縣管轄。1955年,由14區合併為10區:兩水、金廠、安化、楊壩、漢王、三河、透防、坪頭、洛塘、五馬。設立城關鎮由縣直屬。轄10區、1鎮、99鄉。[13]1956年,鄉的建制由99個合併為70個。8月16日大院、勵志、東坪3鄉劃歸宕昌縣管轄;康縣的龍壩、麻灘鄉劃歸武都縣。11月14日將解板鄉劃歸康縣。1957年10月29日,太平鄉劃歸康縣。[13]1958年3月22日,設1區(洛塘區)43鄉,撤銷兩水、金廠、安化、楊壩、漢王、三河、透防等7區,坪頭和五馬區併入洛塘區,由70個鄉鎮並為43個。9月26日,撤銷洛塘區,並將43個鄉鎮合為35個。11月17日,35個公社合併為17個。12月20日,撤銷康縣,除江浪公社劃歸徽縣外,其餘10個公社併入武都縣。同時撤銷宕昌縣,將沙灣、新寨公社劃歸武都縣。至此武都縣為29個公社。

江南公園

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建制。12月15日,武都縣分出原康縣,恢復宕昌縣。同年17個公社分為45個,設立10個區工委,即兩水、金廠、安化、隆興、佛崖、漢王、透防、三倉、洛塘、五馬。[13]1962年,將沙灣、新寨兩個公社劃歸宕昌縣管轄。同年又從姚寨公社分出部分大隊成立了東江公社。1963年,由城關分出部分大隊成立了五鳳公社。同年,將舟曲縣坪埡公社劃歸武都縣管轄,至此武都縣共轄48個公社。1966年,部分公社合併,同時撤銷了兩水、漢王、透防、安化、金廠區工委。佛崖、隆興區合併為甘泉區工委;五馬、洛塘、三倉區合併成立了洛塘區公所。武都縣共轄有2個區、41個社鎮。1968年,撤銷了甘泉、洛塘區,公社管委會一律改為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2年,恢復原柏林公社建制。1975年又恢復洛塘區。1979年恢復原漢林公社建制。

1980年11月,公社革命委員會一律改為公社管理委員會。1981年底,武都縣共轄1區、1鎮、42公社,即洛塘區,城關鎮,城郊、錦屏、坪埡藏族、角弓、石門、兩水、蒲池、龐磨、池壩、金廠、漢林、馬街、柏林、安化、隆興、龍壩、魚龍、佛崖、熊池、黃坪、甘泉、龍鳳、東江、漢王、桔柑、外納、透防、三河、郭河、玉皇、琵琶、月照、五庫、三倉、草河、盤底、洛塘、楓相、渭河、西支、五馬、裕河等四十二個公社。[13]1983年,撤銷洛塘區、42個公社全部撤社建鄉。至此武都縣轄1鎮、41鄉、1民族鄉。1984年,龐磨鄉更名為馬營鄉(鄉政府由龐磨村遷至馬營村)。1985年,兩水撤鄉設鎮。1986年,洛塘、漢王、東江、安化撤鄉設鎮;從桔柑鄉分置磨壩藏族鄉,1996年,武都縣轄6鎮,36鄉,2民族鄉。[14]

武都區2010年元宵焰火晚會

2004年1月,撤銷隴南地區設立地級隴南市;隴南市設立武都區。[21]同年6月,撤銷錦屏、金廠、熊池、透防、草河、盤底、渭河、西支8鄉,同時建立馬街、角弓、魚龍、琵琶、三河、甘泉6鎮。至此武都區轄12鎮、22鄉、2民族鄉。

2014年8月,撤銷外納鄉、馬營鄉、柏林鄉,設立外納鎮、馬營鎮、柏林鎮。同年末成立鐘樓街道、吉石壩街道、江南街道、江北街道4個街道辦事處。2015年5月,撤銷城郊鄉,設立姚寨鎮。[22]2016年9月,撤銷佛崖鄉、石門鄉、五馬鄉、裕河鄉、漢林鄉,設立佛崖鎮、石門鎮、五馬鎮、裕河鎮、漢林鎮。[23]2018年3月,撤銷桔柑鄉、隆興鄉、黃坪鄉、五庫鄉、三倉鄉,設立桔柑鎮、隆興鎮、黃坪鎮、五庫鎮、三倉鎮。[5]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9月,武都轄4個街道辦事處、26個鎮、8個鄉、2個民族鄉,55個社區、650個村。[3][5][23][24]

類別 名稱 街道 江北街道 鐘樓街道 江南街道 吉石壩街道 - - 鎮 城關鎮 東江鎮 兩水鎮 漢王鎮 馬街鎮 柏林鎮 安化鎮 角弓鎮 石門鎮 姚寨鎮 桔柑鎮 三河鎮 漢林鎮 外納鎮 馬營鎮 甘泉鎮 佛崖鎮 魚龍鎮 隆興鎮 黃坪鎮 琵琶鎮 洛塘鎮 裕河鎮 五馬鎮 三倉鎮 五庫鎮 - - - - 鄉 蒲池鄉 龍鳳鄉 龍壩鄉 池壩鄉 玉皇鄉 郭河鄉 月照鄉 楓相鄉 坪埡藏族鄉 磨壩藏族鄉 - -

地理境域

位置境域

武都區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長江流域嘉陵江中游,秦巴山繫結合部,陝西、甘肅、四川三省交通要道,隴南市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東與康縣相接,南連陝西省寧強縣、四川省青川縣和本市文縣,西接文縣、舟曲縣、宕昌縣,北鄰宕昌縣、禮縣、西和縣,東北與成縣隔水相望。地理坐標為北緯32°47』~33°42』、東經104°34』~105°38』,[3]南北極長為100.8千米,東西最寬為76.2千米,總面積為4683萬平方千米。

氣候

裕河秋景 武都區是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向暖溫帶半乾旱氣候過渡帶,主要屬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的一種),垂直差異明顯,具有亞熱帶、暖溫帶、寒溫帶三種氣候特徵。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素有「隴上江南」和「植物大觀園」之稱。[3]年平均氣溫14.9℃,年日照時數1872小時,[2]極端氣溫最高40℃(1951年),最低-9℃(1991年),年降水量400-900毫米,無霜期120天至284天,市區無霜期300天以上。[3]

地形地貌

紅女祠水濂洞

武都地處甘肅南部,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的支脈東西向橫貫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脈多呈西北——東南走向,高山、河谷、溶洞、丘陵、盆地交錯,峰巒疊嶂,溝壑縱橫,氣候垂直分布,地理差異明顯,自古有「一眼望四季」的說法。被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譽為「寶貝的複雜地帶」。

武都區境內海拔667-3600米,城區海拔998米。最低處為裕河鎮曲家庵,海拔667;最高處為姚寨鎮擂鼓山(史書稱為露骨山),主峰海拔3600米。相對高差2933米,垂直差異明顯。根據立地條件,可分為川壩河谷區、半山乾旱區、高寒陰濕區和林緣區,具有「七山二林一分田」的特點。[2]

水文 武都區全區河流均系嘉陵江水系,有白龍江、廣坪河、西漢水三大一級支流,年徑流量53.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為2946立方米,高於甘肅省1200立方米和全國2257立方米人均水平。[3]

白龍江水系 幹流 年徑流量 河長 流域面積 自然落差 水能蘊藏量 123億立方米 576千米 3.2萬平方千米 2783米 432.7萬千瓦 支流 支流名稱 年徑流量 河長 流域面積 自然落差 拱壩河 6.94億立方米 89千米 1281平方千米 1655米 北峪河 0.56億立方米 29千米 432平方千米 1600米 其他一級支流:溝壩河、福津河、洛塘河(大團魚河)、三倉河、小團魚河等 西漢水水系 幹流 年徑流量 河長 流域面積 自然落差 水能蘊藏量 17億立方米 279千米 9669平方千米 1165米 27萬餘千瓦 支流 平洛河、甘泉河、隆興河等 廣坪河水系 幹流和支流 五馬河、裕河、石溝子河等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武都區水力資源潛力巨大,有白龍江、廣坪河、西漢水三大嘉陵江一級支流,年徑流量53.7億立方米,水能蘊藏總量70.62萬千瓦,可發展利用的29.53萬千瓦,境內可開發的水電項目32個,總裝機16.55萬千瓦。[2][3]

武都區境內部分水電站主要指標列表 名稱 站址 裝機容量 年發電量 石門水電站 武都區石門鎮白龍江 1.26萬千瓦 0.7億千瓦時 黃鹿壩電廠 武都區兩水鎮拱壩河 1.6608萬千瓦 - 漢王水電站 武都區漢王鎮白龍江 2.4萬千瓦 1.35億千瓦時 椒園壩水電站 武都區桔柑鄉白龍江 2.5萬千瓦 1.2億千瓦時 橙子溝水電站 武都區外納鎮白龍江 11.5萬千瓦 4.63億千瓦時 參考資料:[25]

礦產資源

鐘樓公園夜景 鐘樓公園夜景 武都區礦產資源富集,被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稱為「複雜的寶貝地帶」,礦產資源種類繁多,發現和探明的礦產有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有金、銅、鐵、錳、磷、白雲岩、煤炭、石膏等17種、礦產地(包括礦化點)79處,尤其是石灰岩、白雲岩、硅石、石膏最為豐富,已探明儲量的石灰石3處4421萬噸,白雲岩2處3465萬噸,硅煤1處1150萬噸,石膏1處3561萬噸,大理石1處2000萬噸,現有礦山企業64戶,有探礦權30個,以金礦、鐵礦、銅礦為主,登記面積919.61平方千米。[2][3]

生物資源

裕河自然保護區

武都區境內有水杉、紅豆杉和大熊貓、金絲猴等國家級保護動植物。擁有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土河保護站)、甘肅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武都有「千年藥鄉」、「千年椒鄉」之美稱,有各類動植物1300多種,各類中藥材1200多種,有花椒、橘柑、油橄欖等經濟林果百餘種,其中有「米倉紅芪」、「武都黃連」、「武都花椒」、「武都油橄欖」;白龍江河谷地帶則被專家認為是全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地。建成了花椒、油橄欖、茶葉、核桃、中藥材、蔬菜及山野菜、畜禽水產養殖和優質小雜糧等特色產業基地和產品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末,武都區總戶數19.1369萬戶,總人口60.2829萬人,常住人口56.81萬人,城鎮化率40.56%[1],出生率14.87‰,自然增長率7.93‰。

2016年末,武都區總人口59.9680萬人。常住人口56.68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0.45萬人,戶數14.03萬戶。其中,城鎮人口19.42萬人(包括鎮區人口),城鎮化率34.54%。全年出生人口7613人,出生率13.54‰,自然增長率為6.49‰。

2015年末,武都區常住人口56.23萬人,比2014年末減少0.05萬人,總戶數13.31萬戶。其中,城鎮人口19.42萬人(包括鎮區人口),占比34.54%。全年出生人口7613人,出生率13.54‰,自然增長率為6.49‰。

2014年末,武都區總人口56.28萬人,比2013年末增加0.29萬人,總戶數13.33萬戶。其中,城鎮人口18.24萬人(包括鎮區人口),占比32.41%。全年出生人口6477人,出生率11.47‰,自然增長率為5.83‰。

民族

武都是漢族聚居、少數民族散雜居的地區。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武都區有漢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彝族、壯族、朝鮮族、滿族、土家族、納西族等10個民族,除漢族以外的10個少數民族人口13786人,占該區總人口的2.67%。

經濟

綜述 武都美景

2018年,武都區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17.74億元,同比增長6.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億元,同比下降38.5%;完成大口徑財政收人1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189萬元;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85億元,同比增長8.2%;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25220元,同比增長8%;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7316元,同比增長9.5%。

2017年,武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0.76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17億元,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14.84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77.75億元,增長6.9%。

2016年,武都區完成生產總值103.74億元,增長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7.74億元,增長5%;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3.27億元,增長3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02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62元,增長8.9%。[9]

2015年,武都區實現生產總值93.55億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32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13.41億元,增長6.9%,其中工業增加值3.72億元,增長2%;第三產業增加值63.82億元,增長10.8%。固定資產投資102.61億元,增長2.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4億元,增長8.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98.55億元,增長1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68.45億元,增長23.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656元,增長1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68元,增長9.6%。

武都區歷年經濟概況(單位:元) 年份 地區生產總值 固定資產投資 大口徑財政收入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2011年 59.97億 75.84億 5.72億 16.5億 1.21萬 0.2528萬 2012年 68.1億 105.1億 7.46億 19.6億 1.39萬 0.3013萬 2013年 77.33億 96.1億 10.05億 23.05億 1.6255萬 0.3382萬 2014年 85.87億 100.46億 11.09億 26.76億 1.7855萬 0.3836萬 2015年 93.55億 102.61億 9.85億 35.84億 1.9768萬 0.5656萬 2016年 103.74億 107.74億 13.27億 39.32億 2.1502萬 0.6162萬 2017年 110.76億 67.5億 14.33億 42.7億 2.3223萬 0.6716萬 2018年 117,74億 40億 14.4億 45.85億 2.5220萬 0.7316萬

第一產業

武都裕河茶園 武都裕河茶園 2012年,武都區現有耕地70.34萬畝,人均1.4畝,草地面積319.84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08.5萬畝,糧食作物80.25萬畝(夏糧25.2萬畝,秋糧55.05萬畝),糧食總產達到16.8萬噸;經濟作物28.25萬畝,其中蔬菜種植面積15.65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20.2萬畝、總產量2660萬公斤,茶園面積2.37萬畝、茶葉總產量8萬公斤,馬鈴薯種植面積37.3萬畝。武都區牛存欄6.67萬頭、出欄2.27萬頭,生豬存欄23.56萬頭、出欄24.31萬頭,羊存欄4.87萬隻、出欄4.01萬隻,雞存欄74.16萬隻、出欄62.64萬隻;肉蛋奶總產量2.65萬噸,總產值2.13億元;水產養殖面積386畝,水產品總產量204噸。2012年末,武都區農機具擁有總量2.9891萬台(套),農機總動力32.78萬千瓦時。2012年,武都區有一定規模的農業企業共41家,擁有資產總額13.0829億元,實現銷售收入5.3397億元,帶動農戶1.1691萬戶,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2046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30戶。2012年流轉土地6萬畝,其中耕地4.68萬畝,荒山荒坡1.32萬畝。

油橄欖育苗基地 油橄欖育苗基地 2016年,武都區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7.73億元,同比增長5.8%,約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7.1%。全年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122.86萬畝,比上年增加0.08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82.3萬畝,比上年減少0.2萬畝;油料種植面積2.68萬畝,比上年增加0.05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7.07萬畝,比上年增加0.01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20.34萬畝,比上年增加0.16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17.38萬噸,同比下降5.46%,其中:夏糧6.77萬噸,同比增長0.07%;秋糧10.61萬噸,同比下降8.67%。主要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0.31萬噸,同比增長3.71%;蔬菜產量11.89萬噸,同比增長1.9%;中藥材產量2.99萬噸,同比增長3.03%;水果產量0.93萬噸,同比增長8.88%。全年造林作業面積14.85萬畝,封山育林面積22.35萬畝,幼林撫育作業面積0.64萬畝,當年苗木產量148.55萬株, 本年出售樹苗99.85萬株。2016年末,大牲畜存欄8.11萬頭,同比下降3.17%;豬、牛、羊、家禽飼養量分別為21.06萬頭、4.92萬頭、6.22萬隻和53.81萬隻,同比分別下降1.03%、2.12%、1.72%和6.58%,其中:豬、牛、羊、家禽出欄分別為20.33萬頭、0.89萬頭、4.2萬隻和46.87萬隻,同比分別增長0.11%、3.91%、3.58%和0.54%。全年水產品養殖面積375畝,水產品總產量280噸,同比下降12.5%。2016年末,武都區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6.2萬千瓦,農用排灌動力4.37萬千瓦,農村用電量9562萬千瓦時;全年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1.23萬噸,地膜面積13.06萬畝;水平梯田45.17萬畝,本年新增0.08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6.76萬畝,本年新增0.08萬畝。

2020年2月26日,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武都花椒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第二產業

武都區工業主要有電力、煤炭、水泥、建材、農產品加工等門類。[26]

油橄欖加工 油橄欖加工 2015年,武都區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3.41億元,同比增長6.9%,約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4.3%。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72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68億元,同比增長3.3%;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0.05億元,同比減少16.9%;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2.63億元,同比增長3.9%。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完成增加值0.79億元,同比增長10.6%;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89億元,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0.03億元,同比減少95.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水泥92.3萬噸,同比下降2.1%;加工油橄欖18194噸,同比增長116.57%;發電量7.78億千瓦小時,同比增長28.89%。全區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69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4.47億元,同比增長5.76%。

2016年,武都區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19億元,同比增長6.4%,約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3.7%。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89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28億元,同比增長3.9%;按企業類型分,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0.07億元,同比增長41.9%;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2.21億元,同比增長3.0%。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完成增加值0.59億元,同比增長11.2%;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69億元,同比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0.21億元,同比增長655.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水泥94.2萬噸,同比增長2.1%;加工油橄欖25820噸,同比增長41.91%;發電量7.43億千瓦小時,同比下降4.5%。全區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70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4.45億元,同比增長0.18%。

第三產業

武都千壩草原 武都千壩草原

2015年,武都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3.82億元,同比增長10.8%,約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8.3%。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2.61億元,同比增長2.14%。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4億元,同比增長8.6%。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16億元,同比增長12.35%;電信業務總量2.76億元,同比增長6.13%;移動業務總量9.09億元,同比增長8.24%;聯通業務總量1.12億元,同比減少8.5%。全年接待遊客171.3萬人次,同比增長14.1%;旅遊綜合收入8.67億元,同比增長19.2%;旅遊綜合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27%,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13.59%。[27]

2016年,武都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1.82億元,同比增長10.4%,約占地區生產總值的69.2%。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7.74億元,同比增長5.0%。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32億元,同比增長9.7%。全年完成郵政營業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8.29%;電信營業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12.5%;移動營業收入10.54億元,同比增長15.9%;聯通營業收入1.08億元,同比下降4.02%。全年接待遊客205.4萬人次,同比增長11.7%;旅遊綜合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23.2%;旅遊綜合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1.3%,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16.3%。

政治

武都區現任領導(截至2012年) 職務 領導 區委書記 田廣慈 區委副書記 李平生、王文 區委常委 周雲、馬學文、蘇志強、王必儉、王凡、葉毅、范登奎、劉牛印 區人大主任 景學書 區人大副主任 穆夏林、尤建文、王春燕、倪滿光、陳小平、王軍 區長 肖慶康 常務副區長 馬學文 副區長 張曉峰、張建強、周華、羅剛、杜曉烽、李毅兵 區政協主席 曹永先 區政協副主席 張志傑、趙銀錄、王安平、石銀林、談朝清、王文雲 參考資料: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武都各中小學校


2018年,武都區建成7所學校附屬工程、29所村級幼兒園、2所學校教師周轉房「全面改薄」項目, 完成東江中心小學擴建項目,在建有兩水中學新校區。高考二本以上上線1472人, 上線率37.6% ,比上年提高2.7 個百分點。

2016年,武都區有各類學校334所,其中:高級中學3所,完全中學3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2所,獨立初中16所,九年制學校16所,完全小學82所,教學點161所,職中2所,特教學校1所,公辦幼兒園3所,具有獨立法人的民辦幼兒園45所。年末有教職工6179人,其中:高中849人,初中1730人,小學3200人,公辦幼兒園145人,職業教育229人,特教教育26人。年末在校學生數112142人,其中:高中12011人,初中21186人,小學45288人,幼兒在校生28296人,職業中學5282人,特教學校7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小學、初中、高中專任老師合格率分別為99.5%、99.7%、96.3%。全區普通高考3917人,二本以上上線1278人,上線人數同比增加43人,上線率30.31%,被985、211大學錄取137人。

2015年,武都區有各類學校306所,有教職工6043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小學、初中、高中專任老師合格率分別為99.5%、99.7%、96.3%。全區參加高考4026人,二本上線1185人,上線人數比上年增加67人,上線率29.43%。

2014年,武都區有各級各類學校300所,教職工5520人,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99367人,其中:小學生43112人,初中生21104人,高中生11503人,幼兒園21415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人數2164人,特教學校69人。全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適齡初中入學率100%。小學,初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98.9%,97.3%,84.1%。中考全科合格率為19.75,全區參加高考4043人,二本上線1118人,上線率為27.65%。本科錄取1862人,占全市本科錄取總數的27.9%。[3]

體育事業 2014年,武都區體育系統從業人員10人,有專業教練10人,其中副高職稱2人,一級以下教練8人,共有等級裁判員120人,社會體育指導員402人,群眾健身點104個,業餘訓練點6個,具備體育場、全民健身中心、體育館、體校、游泳館等健身設施和機構。[3]

文化事業 隴南體育館 隴南體育館 2014年末,武都區有藝術表演團體12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書畫院(含美術館)1個,文化站36個。全區共有館藏文物1003件(套),其中一級10件,二級24件(套),三級154件(套)。[3]

2015年末,武都區區共有文化產業法人單位147家,資產規模3.98億元,文化產業從業人員2609人。文化產業增加值0.96億元,同比增長20.77%,文化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11個百分點。

2016年末,武都區共有文化產業法人單位164家,資產規模6.47億元,文化產業從業人員2828人。文化產業增加值1.12億元,同比增長16.54%,文化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05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隴南市人民醫院 隴南市人民醫院 2014年末,武都區共有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740所,其中:區級醫療衛生單位5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8所,鄉鎮中心衛生院9所,鄉鎮衛生院25所,衛生分院6所,鄉醫療衛生服務點3所,村衛生室684所。現有醫療衛生人員2079人,其中區、鄉衛生工作人員1219人,註冊鄉村醫生86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技人員1.78人(低於全國和全省的平均水平)。衛技人員中有正高職稱2人,副高職稱27人,中級職稱177人,初級職稱493人,無職稱336人。全區現有病床1620張,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2.79張。公立醫療機構擁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412台(件),百萬元以上設備14台(件)。[3]

2015年末,武都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47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1所,中醫院1所,疾病防控中心1所,社區服務中心2所,鄉鎮衛生院40所,衛生監督所1所,婦幼保健站1所,擁有病床位1785張,有衛生技術人員138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62人,註冊護士450人,藥師(士)53人。

2016年末,武都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48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1所,中醫院1所,疾病防控中心1所,社區服務中心3所,鄉鎮衛生院40所,衛生監督所1所,婦幼保健站1所。擁有病床位1925張,有衛生技術人員164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40人,註冊護士680人,藥師(士)86人。

社會保障 隴南行政中心 隴南行政中心 2015年末,武都區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6988人,徵收養老保險費4126萬元,參加失業保險6226人,徵收失業保險金447萬元;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8.1萬人,徵收養老保險費2100萬元;城鎮職工參加醫療保險1.75萬人,徵收職工醫療保險費4653萬元;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5.03萬人,徵收居民醫療保險費257萬元;農村居民參合率98.7%;城鎮居民發放低保金5600萬元;農村居民發放低保金18000萬元;供養農村五保對象3095人,發放補助資金995.6萬元。

2016年末,武都區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7382人,徵收養老保險費4539萬元,參加失業保險6413人,徵收失業保險金469萬元;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8.85萬人,徵收養老保險費2190萬元;城鎮職工參加醫療保險1.79萬人,徵收職工醫療保險費4853萬元;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5.16萬人,徵收居民醫療保險費280萬元;農村居民參合率98.9%;城鎮居民發放低保金6160萬元;農村居民發放低保金19530萬元;供養農村五保對象3021人,發放補助資金1045萬元。

廣電事業 2014年,武都區有廣播電視台1座,廣播電視差轉台1座,有線電視網絡系統1個,光纜傳輸達150多千米,全區已有24個鄉鎮127個行政村15個社區接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用戶近3.5萬戶。同時,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11萬餘套,覆蓋35個鄉鎮602個村1702個社,全區廣播覆蓋率94.28%,電視覆蓋率94.46%,全區地方台廣播電視節目實現鄉鎮級全覆蓋,隴南台、武都台電視節目覆蓋率達68.8%,每年在農村免費放映電影8000餘場次。[3]

交通

公路

武都收費站 2014年,武罐高速公路的開通運營結束了隴南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平綿高速公路、渭武高速公路隴南段的建成通車進一步完善了區境公路體系。[28][29][30]

2016年末,武都區有公路574條4175.1公里(不包括高速公路),其中:國道1條96公里,省道3條216.7公里,縣道7條226.3公里,鄉道15條243公里,專道3條26.5公里,旅遊路7條135.3公里,聯網路15條335公里,通村公路523條2896.3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0.89公里公路,每百人擁有0.74公里公路。年末全區有高速公路2條175公里。

截止2020年6月,在建有武九高速公路,預計於2022年底全面建成通車[31]。此外,根據《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區境新增國道兩條,即247國道和345國道。

武都區境內高速公路 編號 分段名稱 線路總稱 起始 終止 狀態 G75 武罐高速公路 蘭海高速公路 武都兩水鎮 文縣罐子溝 已通車 渭武高速公路 渭源路園鎮 武都兩水鎮 隴南段通車 G8513 成武高速公路 平綿高速公路 成縣府城村 武都西互通立交 已通車 武九高速公路 武都桔柑鎮 文縣青龍橋 在建 參考資料:[28][29] 鐵路 隴南火車站 隴南火車站 武都是未來隴東南地區和陝甘川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蘭渝鐵路岷廣段於2016年12月26日開通運營。此外武都境內規劃有天平鐵路南延線和陽平關至隴南至九寨溝鐵路。

蘭渝鐵路經宕昌、武都區、文縣進入四川境內,貫穿了隴南全境;天平鐵路南延線經西和縣跨西漢水轉向西南穿米倉山後接入蘭渝鐵路;陽平關至隴南至九寨溝鐵路途經康縣、武都區及文縣,在武都區東側接入蘭渝鐵路,經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縣,西端與成蘭鐵路接軌。[32][33]

武都區境內鐵路和火車站 線路 時速 中間站 越行站 蘭渝鐵路 160-200km/h 隴南站(客)、隴南西站(貨) 桔柑站、楓相院站 天平鐵路南延線 甘肅省「十三五」規劃項目 陽平關至隴南至九寨溝鐵路 甘肅省遠期規劃重點項目(至2030年) 民航 隴南武都通用機場為一類通用機場,功能定位為短途運輸、商務服務、旅遊觀光、應急救援、災害監測及應急救援等,建設年限為2019-2020年。

隴南武都通用機場,為武都區及周邊地區提供商務飛行、農業生產、航空拍攝、空中遊覽、氣象作業等服務,並為隴南應對搶險救災、醫療救護等突發事件提供快速空中保障。同時,機場的建成將形成「鐵路、高速、支線機場+通用航空」的立體快速交通體系,進一步提升武都區交通區位優勢和城市品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市區交通 公交 隴南市區公交車共15條線路(停運1條線路),主要為東西向和環線,溝通了舊城區、鐘樓街道、江北街道、江南街道、吉石壩街道、漢王鎮和主要景點萬象洞等。公交車輛主要為電動公交車,部分為普通車、LNG公交車,均為無人售票。[34][35]

普通票價:7路、9路、11路、12路、13、18、19路車單一普通票價為2元,其餘線路單一普通票價為1元。

市區公交線路列表 線路 起訖車站 運行時間 間隔 主要途徑站點 隴南公交1路 鐘樓公園——污水廠 6:30-20:30 6分鐘 武都汽車站、西關、市醫院、火車站、二中 隴南公交2路 舊城山——階州廣場 6:30-20:25 6分鐘 西關、隍廟街、新市街十字、盤旋路、火車站 隴南公交3路 東江水公園——黑壩 6:28-20:04 17分鐘 盤旋路、隍廟街、清水溝、石家莊、水濂洞 隴南公交4路 停運 隴南公交5路 骨科醫院——大堡橋 6:30-20:00 15分鐘 棧道灣、市政廣場、城關新村、鐘樓公園 隴南公交6路 王家莊——污水廠 6:27-19:57 10分鐘 清水溝、西關、市醫院、火車站、二中 隴南公交7路 東江水公園——武都監獄 6:30-20:26 11分鐘 市一中、黃家壩、吉石壩、區委黨校 隴南公交8路 灰崖子——東江水公園 6:28-19:58 20分鐘 林保局、武都汽車站、隍廟街、盤旋路 隴南公交9路 盤旋路——萬象洞 6:30-20:30 20分鐘 市醫院、火車站、二中、衛校、漢王、萬象洞 隴南公交10路 火車站——火車站 6:27-20:37 12分鐘 盤旋路、隍廟街、西關、5·12紀念園、市政府 隴南公交11路 體育場——張家咀 6:30-20:00 14分鐘 高半坡、怡和小區、江南小學、健民大橋 隴南公交12路 盤旋路——羅寨 06:30-19:42 24分鐘 市政廣場、二中、將軍石、張壩、蔡家灣 隴南公交13路 東江水公園——段河壩橋 06:30-20:18 12分鐘 體育場(石坡)、一中、汽貿城、物流園 隴南公交15路 火車站——火車站 06:27-20:12 9分鐘 盤旋路、西關、隴運集團、市政廣場、市政府 隴南公交18路 鐘樓公園——二中 20:00-00:25 10分鐘 武都汽車站、盤旋路、火車站、市政府 隴南公交19路 火車站—隴運集團 20:00-22:30 15分鐘 油橄欖基地、中醫院、西關、武都汽車站 參考資料:[34][35] 出租車 隴南市區出租車統一起步價:

白天(6時至22時)4元/2千米;

夜間(22時至次日6時)5元/2千米。

車千米租價:

2千米(包含)至4千米(不包含)——1元/每千米;

超過4千米(包含)——2元/每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來歷 夜。武都

武都作為地名,始於先秦。《蜀王本紀》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發卒之武都擔土,於成都郭中葬之。」的記載。《華陽國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擔土為妃作冢」的記載。

武,「揚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師古曰:「以有天池大澤,故謂之都。」(《漢書·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馬氐至天池大澤,故稱武都。

武都是秦人將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經濟、文化集中之地。[13][14]

武都國 公元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武都政權,至公元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武都國的領土是仇池國的東南部,東據今陝西略陽以東,西界鄧至(今四川九寨溝縣),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縣),北鄰宕昌。武都國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眾對楊氏家族的擁戴,另一方面依靠劉宋政權的支持。

公元447年楊文德招納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占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將皮豹子率大軍攻占武都北部地區,將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縣廣化)遷到今武都城關舊城山,楊文德流亡南朝劉宋漢中,劉宋發大軍助文德反攻,復立武都國。

公元477年,武都國主楊文度遣其弟楊文弘攻破仇池,魏將皮歡喜等反攻,文弘棄城退走。魏軍攻破葭蘆,殺楊文度,武都國亡。[36]

人口遷徙 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 歷史上在武都多次發生人群遷徙。最早的是約6000年前因氣候急劇趨向乾燥寒冷,甘青地區人群中的一支開始南下向藏彝走廊遷徙,其中一條路線是從甘南洮河上游向南,經甘肅岷縣、武都一帶沿白龍江流域向南發展,從岷山西側進入岷江上游茂縣、汶川、理縣地區。

漢至三國,氐人經歷三次較大遷徙。

第一次,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鎮壓氐人反抗,將部分氐人遷於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第二次,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萬餘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並多次到氐地掠奪糧谷和人口;魏又強迫武都氐﹑漢等族人眾遷於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廣魏等郡。在蜀魏爭奪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漢。至魏晉時,氐人除原在武都﹑陰平二郡以外,又在關中﹑隴右一些郡縣形成與漢人及其它各族交錯雜處的聚居區。其中最著名的如晉略陽氐蒲(苻)氏﹑呂氏,其先人都是從武都遷徙而來。第三次,據《階州直隸州續志》記載「蜀漢建興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今成都南)」。(另一說法:姜維計劃「移民實蜀」,「建興十四年,準備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但符健與其弟發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戶降魏,……安置到魏的內地」)

明朝初年移民圖 明朝初年移民圖 元代以前,白龍江和西漢水流域的主體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數民族,漢族雖已陸續進入白龍江流域落業,但數量少。

明代開始,為了鞏固邊防,教化「異族」,政府開始往白龍江流域大規模遷徙漢人。加上明清兩代的軍屯、民屯,和兩次流民高潮,使漢民逐漸成為白龍江流域的主體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數十年的戰亂期間,川蜀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第二次出現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同治回亂的十多年間,陝西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由於白龍江流域山大溝深,林密流急,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龍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資料表明,陝西、山西人進入該地區的數量很多。武都及鄰縣的居民主要來自四川、湖北、陝西、山西。[37][38][39]

特色小吃 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是甘肅隴南武都小有名氣的小吃。將洋芋煮熟,剝皮搗至粘團狀。熱食,放入酸菜漿水中略煮,盛碗後調以鹽、油潑辣子即食;冷食,調入醋、油潑蒜、辣子即食。風味獨特,口感滑潤、清香。[3]

涼粉,一般是泛指早市上的麵皮、米皮、涼粉、洋芋攪團和油麵茶等風味小吃。[3]

油茶,以本地產的大葉綠茶和麵粉上火同炒,加水煮沸調以薄荷、藿香等香料,盛碗後再調以炒熟的核桃面、雞蛋丁、豆腐丁、洋芋丁。

米皮,武都兩水漢王大米,浸泡,打漿。在特製的木板籠床上蒸熟。湯汁與攪團同。

武都美食 武都美食(2) 豆花子酸菜面,剛剛點出的清香豆花。麵條可以多樣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擀麵、蕎面、玉米面、小麥面、雜麵。

地軟耳包子,春秋季節的大地上,一種黑紫色的柔軟的菌類。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種素食。

洋芋絲餅餅,主要由洋芋絲加適量麵粉和花椒粉、細鹽、老蔥絲,在平底鍋中煎熟。厚度1-3厘米。[3]

武都酸菜湯: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莖葉、野生銀鈣菜、苦戈菜醃製。發酵好時,菜脆而味酸。中藥上全部屬於解毒、清熱、消暑類型,做湯時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蔥絲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絲。還可以加麵粉做成酸菜拌湯。[3]

名優特產 武都花椒,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武都是我國花椒原產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該區花椒種植面積90.4萬畝,花椒年產量1020萬公斤,堪稱「千年椒鄉」。武都花椒品質優異,民間冠以「大紅袍」之稱。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花椒堅齒、烏髮、明目,久服,好顏色,耐老、增年、健神。」同時,我國首座花椒博物館在武都開館。[3]

油橄欖 油橄欖 武都油橄欖,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武都區是中國境內油橄欖最佳適宜種植區之一、中國四大油橄欖生產基地之一,合適的氣候土壤條件及種植傳統,使該區油橄欖產量高,含油率高,所產橄欖油產品榮獲中國林產品博覽會和甘肅省林業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銀獎、金獎。2004年,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審定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予以保護。武都油橄欖種植面積達到24萬畝,占全國油橄欖種植總面積的56%,成為全國最大的初榨橄欖油生產基地。2011年,武都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油橄欖之鄉」稱號。2014年,全區鮮果產量1.4萬噸,油製成品2000噸,產值7億元。[40]

中藥材,武都有「千年藥鄉」、「千年椒鄉」之美稱,有各類動植物1300多種,各類中藥材1200多種,其中有「米倉紅芪」、「武都黃連」、天麻等較為突出。[3]

核桃,武都核桃,原產於近東地區,又稱胡桃、羌桃,與扁桃、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幹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製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武都核桃以皮薄,仁飽,油多味香為獨有特點。[3]

甜柿,武都渭河流域的柿子,果實肥碩,肉厚香甜,營養豐富,柿子加工制柿餅,釀柿酒,造柿醋,做柿糖,色味俱佳,柿餅有健胃潤腸、止血解毒、降血壓等功效。[3]

獼猴桃,甘肅隴南山區的獼猴桃均屬野生,有性味甘寒,有解熱、止渴、通淋之功。[3]

櫻桃,武都種植櫻桃有多年的歷史,城郊櫻桃特別多,有的地方取名櫻桃村。所產優質櫻桃個大、核小、肉厚,遠近聞名,其含磷量和含鐵量都比蘋果等高出許多倍,有止渴生津、調中益顏、養脾開胃等功效。[3]

風景名勝

概述 武都旅遊景區——五鳳山、瑤寨溝、千壩草原 武都旅遊景區——五鳳山、瑤寨溝、千壩草原( 武都旅遊景點——「三洞」 武都旅遊景點——「三洞」 截至2010年,武都區有景觀228個,其中自然景觀194個,人文景觀34個。現已開發的景區(點)有:一江:白龍江風情旅遊、一區:金絲猴自然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原:千壩草原、馬營草原;宗教活動場所:城關清真寺、城郊馬山鄔金寺、龍鳳山明山寺、佛堂寺、兩水龍華寺、安化佛光寺、三河鎮廣嚴院(甘肅省僅存的宋代古建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柏林寺)、城郊渭子溝普化寺、城關蓮花山寺、城郊馬入岩西禪寺;五山:五鳳山、宣陽山、青龍山、米倉山、龍鳳山;五洞:萬象洞、水濂洞、朝陽洞、黃草洞、黃爺洞;六溝:大灣溝、山墩溝、民族溝、東嶽溝、八鋪溝、梓柏溝;七園:裕河茶園、北山植物園、南山森林公園、漢王將軍石油橄欖示範園、漢王倉院高科技農業開發示範園、濱江公園等。

位列中國四大溶洞奇景的萬象洞及水簾洞、朝陽洞,寬闊深邃、氣象萬千,景色壯觀,「六月冰泉」、「太白積雪」、「錦屏疊翠」、「米倉松濤」、「五鳳古剎」、千壩草原、紅土河自然保護區、裕河金絲猴保護區等名勝佳景奇蹟,遍布該區,與天水麥積山、甘南臘子口、四川九寨溝遙相呼應。

旅遊景點 武都區旅遊景點列表 景點 簡介 圖片 萬象洞 萬象洞位於白龍江南岸露骨山漢王鎮楊龐村的半山腰,距隴南市中心7千米。因洞內洞中有洞,乳石遍布,森列多姿,宛如包羅萬象的閬苑仙宮而得名。國家AAAA級的風景名勝區。在全國870多處溶洞中名列第四,有「江北第一洞」、「華夏一奇觀」和「地下文化長廊」美稱。洞內濕潮潤滑、氧氣充足,全年恆溫14℃。根據考證,該洞已有2.5億年的歷史。

姚寨溝 姚寨溝,位於城南姚寨鎮姚寨溝流域,有武都「後花園」之稱。姚寨溝既有古羌、藏民族純樸遺風,又有古羌族的遺址。根據溝內的自然風貌特徵,可分為青龍山、上黃、雷鼓山、馬山、柳溝山和「瑤池天堂」主景區,主景區由湖泊、特色園、瀑布、農家樂、特種養殖、民族民俗旅遊6部分組成。 姚寨溝 姚寨溝 五鳳山 五鳳山原名真武山,相傳古時曾有5隻鳳凰落在山巔,故名五鳳山。距武都區北郊3千米,海拔2265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巍峨高峻,聳入雲霄。是馳名隴南的古蹟名勝。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從殿溝開始攀援到山頂,共經過10座廟宇,先後有:淨手殿、一天門、新殿、風伯殿、二天門、坪堎龕、三天門、土地祠、靈官殿、老殿。老殿是明代建築,坐北朝南,立於主峰之巔。殿內有兩通石碑,有清道光十年(1830年)所立《名山老殿護載樹木碑記》;農曆三月三前後,是五鳳山傳統廟會。 五鳳山 五鳳山 千壩草原 武都千壩草原(牧場)位於武都東南部,總面積10.075萬畝;東至分水嶺滴水崖,西至北沙柳梁,南至千溝壩,北至前梁的邊梁,地形為東西狹長22千米,南北距離17千米。境內以八壩、八坑、三坪、六洞、二池而負盛名。草原現飼養河曲馬、氂牛、陽壩牛、黑裘皮羊、藏羊和當地山羊等,有野生動物野鹿、狐狸、盤羊、馬熊、娃娃魚、角雞、錦雞、娃娃雞等觀賞性珍稀動物。境內共有泉水28處,四季長流,池水24處。 武都千壩草原 武都千壩草原 水濂洞 武都水濂洞位於城北五華里的五鳳山下腳下,是史料記載的武都「八景」中僅剩的「三洞一山」之一。遠遠望去,樹木參差,隱約可見樓閣懸空,立柱井然,嵌於半崖峭壁之上,奇特驚險,儼然神仙的居所,給人驚奇中平添一份神秘。據《武階備志》記載,晚唐詩人李商隱曾兩次遊歷紅女祠,並寫下《聖女祠》和《重過聖女祠》兩詩,憐其寂寞、淒清的境地。 水濂洞 水濂洞 朝陽洞 朝陽洞位於隴南武都區達角弓鄉陳家壩境內,其所在之地仙人崖,是一座林木蔭翳,奇石遍布,雲霧繚繞。朝陽洞坐西向東,每當朝陽初升,有陽光射入洞內,故名。大善士端竹在洞中坐化,遺體保留留世,俗稱「睡仙」,故洞所在崖稱仙人崖,洞又稱「朝陽仙洞」。相傳,洞窟始鑿於唐代。有大小洞窟26窟,塑像百餘尊。窟壁有大量壁畫和遊人題留,洞前有樓閣,涼亭等建築。「睡仙」和百餘尊塑像及崖前建築大部分修復,面貌煥然一新。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朝陽洞臥佛像 朝陽洞臥佛像 廣嚴院 廣嚴院,俗名柏林寺,是古代著名的階州古剎,也是保存較完整的宋代建築,是甘肅省僅存的宋代古建築。「險崖棧道居天險,廣嚴寺院乃壯觀。」是武都八景之一,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位於甘肅武都區福津河畔、甘川公路線上的廣嚴院,距武都城東30千米處三河鄉柏林村,始建於宋乾德年間。廣嚴院是隴南境內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宋代古建築,是甘肅現存宋代木結構三大建築之一。1980年被列為縣級文物,1991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階州古剎——廣嚴院 階州古剎——廣嚴院 裕河保護區 甘肅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51058公頃,最高海拔2472米,最低海拔660米,屬典型亞熱帶氣候。裕河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川金絲猴、大熊貓、林麝、羚牛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和珙桐、紅豆杉等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以及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類型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內現有脊椎動物28目86科323種,高等植物共159科695屬1552種,大型真菌38科74屬207種。

公園 建成:北山植物園、蓮湖公園、鐘樓公園、5·12主題紀念公園、濱江公園、東江水公園、江南公園。正在建設:南山公園。 武都區各公園 武都區各公園 博物館 建成:武都區博物館、武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武都革命歷史紀念館、武都花椒博物館、武都油橄欖博物館。在建:隴南市博物館。 武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武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宗教場所 佛教:龍鳳山明山寺、佛堂寺、兩水龍華寺、安化佛光寺、三河鎮廣嚴院、城郊渭子溝普化寺、城關蓮花山寺、城郊馬入岩西禪寺。藏傳佛教:姚寨溝鄔金寺。伊斯蘭教:城關清真寺。

東月溝 東月溝森林公園位於武都區月照鄉東月溝。開發建設中。 東月溝 麻崖子 鳥瞰(效果圖) 東月溝 麻崖子 鳥瞰(效果圖)

著名人物

邢澍

邢澍,清史學家、史志目錄學家、藏書家、金石學家。字雨民,號佺山。階州(今甘肅武都)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進士,任浙江永康、長興等縣知縣。官江西南安、饒州府知府。精於史學、天文、輿地之學,專治各史表、志、目錄。著有《全秦藝文志》《兩漢希姓錄》《金石文字辨異》《關右經籍考》《南旋詩草》《舊雨詩譚》《守雅堂詩文集》《寰宇訪碑錄》等16種,今存者數種。[41]

李揆

李揆,唐(711-784)字端卿,官至國子祭酒,禮部尚書,卒年七十四,諡曰恭。葬於甘肅武都白龍江南岸、萬象洞西大坪山。此處有李揆衣冠冢,李揆祠堂。

楊大眼

楊大眼(生卒年不詳),原名不詳,中國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楊大眼是武都(今屬甘肅)的仇池首領楊難當之孫。楊大眼擅長奔跑,勇猛善戰,因為眼睛大,而被稱為「大眼」,南朝人傳說其「眼如車輪」。楊大眼跟從孝文帝征戰,軍功顯赫,被封為直閣將軍,加輔國將軍、游擊將軍等。

馬明心

馬明心,中國清代伊斯蘭著名經學家、蘇菲神秘主義學派哲赫忍耶教團創始人。1718年(清乾隆五十七年)生於甘肅階州(今甘肅隴南市),1781年(清乾隆四十六年)農曆3月27日被清廷殺害於蘭州城頭,終年63歲。中國伊斯蘭教內尊奉他為舍希德(為主道犧牲的烈士)。

蔡武

蔡武 蔡武 蔡武,生於1949年,甘肅省武都縣人,法學博士。197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主持文化部全面工作,分管政策法規司、人事司、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工作。[42]

所獲榮譽

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號[43]。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百佳富氧縣市。[44]

14詞條圖冊 1 / 4 武都歷史照圖片(一)武都歷史照圖片(一) 武都歷史圖片(二)武都歷史圖片(二) 武都美景武都美景 武都各中小學校武都各中小學校 夜。武都夜。武都 武都美食武都美食 武都旅遊景區——五鳳山、瑤寨溝、千壩草原武都旅遊景區——五鳳山、瑤寨溝、千壩草原 武都旅遊景點——「三洞」武都旅遊景點——「三洞」 武都區各公園武都區各公園 武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武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參考資料: 1. 【改革開放40年】 武都:從甘肅偏僻小鎮到中國橄欖之城

中國甘肅網 2018-12-14 [引用日期2019-06-18] 2. 武都簡介

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18-07-25] 3. 武都區

隴南公眾信息網 2017-01-23 [引用日期2017-02-09] 4. 《隴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批前公示

隴南公眾信息網 2011-11-21 [引用日期2014-08-14] 5. 撤鄉建鎮促發展

隴南市人民政府 2018-03-09 [引用日期2018-04-02] 6. 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駐地搬遷公告

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 2018-05-22 [引用日期2018-07-25] 7. 2019, 隴南年鑑, 國民經濟

知網 [引用日期2020-06-14] 8. 馬琳. 隴南年鑑2019. 天津. 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9.12. 457-459.

9. 省考核組考核武都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

武都新聞網 2017-03-14 [引用日期2017-03-15] 10. 隴南市武都區宕昌縣獲評「最美中國·目的地城市」

中國甘肅網 2017-09-21 [引用日期2017-09-27] 11. 隴南武都閃亮登場「最美中國榜」

中國甘肅網 2017-09-20 [引用日期2017-09-27] 12. 隴南武都獲「中國最美生態宜居旅遊名區」等稱號

中國新聞網 2016-02-01 [引用日期2016-09-29] 13. 武都縣人民政府. 《甘肅省武都縣地名資料匯編》. 甘肅·武都. 武都縣人民政府. 1985-10.

14. 武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武都縣誌》. 甘肅·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8年.

15. 主編:呂新田;編委:武都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武都文史》. 甘肅·武都. 武都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2012-12.

16. 漢·班固. 《中華國學文庫:漢書》. 中國·北京.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 2012-04-01.

17. (晉)陳壽. 《三國志·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 及劉備取漢中以逼下辯,太祖以武都孤遠,欲移之,恐吏民戀土。阜威信索着,前後徙民、氏,使居京兆、扶風、天水界者萬餘戶,徙郡小槐里,百姓襁負而隨之。為政舉大綱而已,下不忍欺也。文帝問侍中劉曄等:」武都太守何如人也?「皆稱阜有公輔之節。未及用,會帝崩。在郡十餘年,征拜城門校尉。. 2008年11月.

18. 隴南五政權

隴南公眾信息網(隴南市人民政府主辦) 2005-12-09 [引用日期2014-07-01] 19. 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駐地搬遷公告

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 2018-05-22 [引用日期2018-10-04] 20. 甘肅省人民政府關於批准 古浪縣等31個縣區退出貧困縣的通知

甘肅政府 [引用日期2020-03-02] 21. 武都區歷史沿革

中國行政區劃網 [引用日期2018-03-17] 22. 關於撤銷城郊鄉設立姚寨鎮的決定

武都人大網 2015-06-03 [引用日期2017-02-10] 23.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下行政區劃變更情況——甘民復【2016】11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6-10-31 [引用日期2017-02-09] 24. 2019, 隴南年鑑, 基本區情

知網 [引用日期2020-06-14] 25. 中國電建承建橙子溝水電站首台機組併網發電

鳳凰 2014-08-12 [引用日期2017-02-15] 26. 徐建春、尹嘉珉、張冬梅、張建華. 《甘肅省地圖冊》. 中國·北京. 67-68頁. 2013年1月修訂 北京第22次印刷.

27.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2013年旅遊綜合創收6億元

農業部信息中心-中國農業信息網 2014-01-10 [引用日期2014-07-12] 28. 隴南市武罐高速今起通車試運行

新浪 [引用日期2014-02-15] 29. 成武高速11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蘭州新聞網 2014-06-22 [引用日期2014-07-10] 30. 1月1日渭武高速公路隴南段正式通車試運營

中國甘肅網 2020-01-01 [引用日期2020-06-14] 31. 武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全長100.14公里

新華網 2018-08-17 [引用日期2018-09-16] 32.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 《甘肅省「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的通知

中國·甘肅 2016-10-31 [引用日期2017-02-11] 33. 蘭渝鐵路獲准開工建設 每公里造價最高可達億元

搜狐新聞 2008-09-25 [引用日期2014-07-08] 34. 隴南市區10路環線公交正式開通

每日甘肅 2016-05-18 [引用日期2017-09-27] 35. 武都公交公司關於開通第15路公交路線的公告

隴南市人民政府 2017-10-17 [引用日期2018-02-20] 36. 隴南五政權

隴南公眾信息網 2005-12-09 [引用日期2015-02-05] 37. 甘肅省文史研究館編印. 《甘肅文史》. 甘肅·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 1987.2.

38. 耿少將. 《羌族通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4-01.

39. 石碩. 《 藏彝走廊研究叢書·青藏高原東緣的古代文明》. 四川·成都. ISBN:9787220083884. 2011年11月8日.

40.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成為全國最大初榨橄欖油生產基地

中國農業部 2013-11-20 [引用日期2014-07-11] 41. 李玉安 黃正雨. 中國藏書家通典. 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 2005年版.

42. 蔡武同志簡歷

人民網 [引用日期2014-05-01] 43. 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名單

中國林業網 [引用日期2019-09-25] 44. 2020中國百佳富氧縣市

小康雜誌社 [引用日期2020-05-27]

視頻

武都城市宣傳片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