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毛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病,词语,指器物发生的损伤或故障,也比喻工作上的失误。语出旧题苏轼《续杂纂》:“怕人知:卖马有毛病。”[1]

基本含义

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最初“毛病”是指牲畜(尤其是马)的毛色有缺陷。在我国古代,马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们在购买、挑选马匹时对马的要求特别严格。而且古人在相马时往往要要先看一匹马的毛色如何,有何缺陷,并据此判断马的优劣。对此,明人徐咸在《相马经》中有如下记载:“马旋毛者,善旋五,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如果长得位置不好,就是毛病,对主人妨害最大。“毛病”开始引申为指人或物的缺点,大概起于宋代,因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山谷老人刀笔》一书中已有“乃是荆南人毛病”这样的句子。

到了近代以后,“毛病”一词最初的意思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不用。[2]

口语毛病: 一、被采访的演员,说一句话后就带个“然后”,然后就是不停地“然后,然后,然后”下去,然后一直到结束。

二、每句话的结尾,总是带上个“的话”,不停地“这个的话,那个的话……”!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defect]∶牲畜的毛色有缺陷
怕人知:卖马有毛病。——苏轼《续杂纂》

2.[illness;disease]∶疾病
胃有毛病

3.[fault;shortcoming]∶缺点错误
思想上的毛病

4.[trouble]∶故障
这台机器出了毛病

5.[mistake]∶差错、问题
如果误用了他们的经验,也就是要出毛病的。

引证解释

1.牲畜的毛色有缺陷。

①宋 苏轼《续杂纂》:“怕人知:卖马有毛病。”
②明 徐咸《相马书》:“马旋毛者,善旋五,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
③清 袁枚《新齐谐·来文端公前身是伯乐》:“每值挑马,百十为群,瞥眼一过,其毛病纤悉无不一一指出。”
指疾病。
①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身上的五官四肢没有一件不带些毛病。”
②月鲁迅《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毛病是要别人医的。”

2.谓器物损坏或发生故障。

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上个月祠堂的房子出了毛病,大家说要各房派了银子好修理。”
②月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细心地给她检查车子,看有啥地方出了毛病。”

3.指事物中存在的问题或弊害。

①《老残游记》第十八回:“本不知道里头有砒霜,因疑心月饼里有毛病,所以揭开来细看。”
②沪剧《罗汉钱》第二幕第四场:“我早就看出这对婚事有毛病。”

4.缺点;错误。

①《朱子语类》卷一三一:“有才者又有些毛病,然亦上面人不能驾驭他。”
②明 汤显祖《邯郸记·招贤》:“但此弟长有一点妒心,也是他平生毛病。”
③《水浒传》第三二回:“这个兄弟诸般都肯向前,只是有这些毛病。”
巴金《灭亡》第十章:“我想你底毛病就在抛弃了爱,只从憎那方面去着想,所以觉得世间的一切是可憎、可悲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