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融资担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民营融资担保机构曾经为了追逐高利润,违规偏离担保主业,走过不少弯路。堪称“西南巨雷”的四川汇通担保的跑路事件是行业历史上绕不过去的恶劣风波。 2014年7月,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民营担保公司汇通担保的高管、股东一夜之间集体失联,公司人去楼空。 业内较为多数的看法是汇通的跑路源于其偏离融担主业后违规投融资,最终资金链断裂。汇通担保采用民间融资、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谎称其流向担保项目的民间实体公司,实则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 根据汇通办公场地发现的截至2014年5月末的未经审计财务报表,当时汇通担保银行类金融机构融资担保额为40.02亿元,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融资担保额仅为4.34亿元,在保余额总计46.28亿元。 由于汇通担保在四川省内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行业影响力,其恶性跑路事件对西南地区的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予以重创,在汇通担保之后,安信、恒盈、融缘、环福、富民行、宇鑫汇等近百家四川担保或理财公司频频爆发债务危机。 该事件较为典型,是融资担保从业机构可能遇到的风险事件的浓缩版,包括其业务模式上的弊端、偏离担保主业后的选择、“黑天鹅”事件引发整个行业动荡等,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也为民营融担机构的后续发展划定了红线。
沉疴宿疾的缓慢治疗
融资担保行业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保一赔百”,具体路径是融资担保机构为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提供保障,根据贷款金额收取1%-3%的担保费,一旦借款人出现违约,担保机构需要立刻将100%的未偿付贷款金额赔付给银行。依赖银行“给饭吃”、收益完全不足以覆盖成本及风险,这是行业发展二十六年的沉疴宿疾。 融担历史上多个风险事件的出现引发行业多米诺骨牌效应。 根据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末,全行业的机构数高达8590家,那是行业最高峰值。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全国融资担保法人机构仅剩5937家,6年来下降了45%。 这退出的45%的平台中,绝大多数以令普通债权人蒙受损失、令行业污名化的方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直接导致作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桥梁的融资担保机构失去了金融机构的信任,在合作谈判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不是平等优势互补而是靠金融机构赏饭,这种地位的尴尬性,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尤甚。 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手段,行业环境恶化显然不利于普惠金融的深度推进,在行业初步洗牌之后,监管开始整肃。 国务院接连发布《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融资担保责任余额计量办法》、《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文件,要求融资担保机构回归自身使命,承担桥梁作用,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肃清。 此外,国务院强调不管是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还是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均需按照商业可持续、风险可防控原则,实现融资担保业与信贷服务共同发展。 这个要求直击融资担保行业最核心的弊端——二十六年来从业机构一直在探索,却从未得到一个可持续发展方案。 走出困境的曙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发布的《通过融担促进普惠信贷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中表示,要想打破盈利无力的僵局,首先需要融资担保机构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摆脱“保一赔百”的尴尬局面,同时明悉自身定位与优势,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深度合作,优势互补。 报告首次提出“从对公担保转型至零售担保”的建议。 国研中心认为,发展零售担保的意义重大,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环节,应当鼓励那些有能力有意愿的融资担保机构尤其是民营机构,探索按商业可持续要求向零售业务转型的有效途径。 在对公担保业务基础上发展零售担保,需要根本转变业务模式,其中关键难点在于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例如在传统模式下,单笔业务成本存在刚性门槛,导致融资担保服务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传统贷前调查模式成本偏高,且难以适用缺乏财务报表和抵押品的客户。 《报告》指出,发展金融科技是突破这些传统模式约束的有效途径。融资担保公司需要针对银行的风控模式,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包括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具体可与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独立投资研发。 考虑到融资担保的关键环节是识别风险,并有效判断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且研发应用金融科技需要以规模和收益为基础,《报告》建议,在发展零售担保的早期阶段应统筹考虑城乡各类个人客户,除了弱势群体,还应包括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工薪阶层等数量较广的客户群体。 在国研中心看来,这是打破转型难僵局的必要之举。在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后,通过推广普及,逐步下沉服务,向弱势群体渗透并普及融资担保服务。此外,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相关商业可持续机制可以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所借鉴。 探索业务聚合机制必要性 在传统的融资担保模式中,从业机构过于依赖反担保,在自身没有明显风控机制的情况下需要以借款方的抵押物作为提升业务“安全感”的方式,这种方式与银行的风控机制完全重合,无法形成互补效应,在业务模式上完全靠银行赏饭吃,没有任何主动权。 但发展专业化的风控能力需要融资担保机构有足够的技术研发实力、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尤其是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实力参差不齐,中小型机构短期内并不具备发展专业化风控的可能性。 这就体现出了优势互补的重要性。 规模、实力较大的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发挥自身体量优势,构建专业化的风控能力,尤其是对银行风控机制补足,在双方合作机制上增添更多可能性和赢利点,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融资担保业务的保险成本。 比如以融资担保业务为核心,搭建业务聚合平台,在在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分工提升整体效率,覆盖更下层的普惠信贷人群。 实力稍逊的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可从业务模式和技术助力两方面创新业务协同方式,通过业内乃至信贷业务链条上跨市场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协同,形成业务规模化优势。 这其中包括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后者规模大、股东背景强大、有政策支持,而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则囿于业务模式,杠杆远低于国家要求上限。大型机构可对小型机构进行技术输出,小型机构也通过引入风控技术提高自身杠杆倍率,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杠杆倍率,还可实现业务上的规模化。 此外,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往往扎根于当地产业,熟悉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客户发展情况,可发挥获客优势,与金融机构或全国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在获客方面的合作,拓宽盈利面。 最后,所有类型的融资担保机构都应回归行业本源,将单户授信1000万以上贷款的对公担保业务,转型至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的银行普惠性小微企业、普惠信贷人群(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自雇人士、三农为主)的零售担保业务。 关于具体操作,报告也给出了详细建议:在发展零售担保的早期阶段应统筹考虑城乡各类个人客户,除了弱势群体,还应包括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工薪阶层等数量较广的客户群体,这是小规模的试点和探索。 在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后,通过推广普及,逐步下沉服务,向弱势群体渗透并普及融资担保服务。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相关商业可持续机制可以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所借鉴。 报告指出,政策应鼓励那些有能力有意愿的融资担保机构尤其是民营机构,探索按商业可持续要求向零售业务转型的有效途径。在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后,通过推广普及,逐步下沉服务,向弱势群体渗透并普及融资担保服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