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过竣工验收,历时6年,投资1.26亿元的该校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日前正式建成,并于3日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

发展现状

验收会于3日上午在船海楼15楼中会议室举行。校长刘志刚、副校长姚郁、院士徐玉如出席了验收会。验收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工局科技与质量司副处长孙军伟,验收委员会副主任、总装综合计划部预研局参谋李燕东及验收委员会全体成员出席了验收会。实验室负责人及机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验收会。

刘志刚在致词中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感谢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等有关领导部门和兄弟单位相关专家在该校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学校作为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一直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学校领导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全力支持实验室建设工作并不断为实验室建设创造条件。学校除自筹部分经费支持实验室建设外,还设立了重点实验室基金,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和运行。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对重点实验室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借鉴其他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经验,本着重点实验室发展与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有机衔接的精神,将实验室优先纳入建设规划内容,实施重点投入,积极支持配套建设。学校还将从满足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需求出发,积极拓宽基础研究领域,加强学科交叉,不断拓宽实验室的建设渠道,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徐玉如院士在发言中简要回顾了实验室的筹建过程并对项目建设中给予帮助的各级领导、专家及相关负责人表示感谢。他说,重点实验室已建设成为综合性的船舶海洋工程实验基地,由实验室牵头整合各相关学科的科研队伍共同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创新科研团队,为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办学方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他表示,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引进与培养、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验收委员会在验收会上观看了建设过程录像,听取了项目建设相关负责人所做的项目竣工验收总结报告,从项目概况、建设目标、研究方向、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边建设边运行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做了汇报。

专家组还考察了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现场,审查了相关文件和资料,审查了财务、审计、单项验收等档案,并就实验室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现场问询。

经验收委员会评议认为,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符合原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批复的要求,具备了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应用基础技术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条件,已完成全部建设内容,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工信部和其他有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2年开始依托该校建设。本着边建设、边运行的原则,通过6年的努力,实验室在条件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验室建立了展开水下机器人主要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的3个研究室,拥有一座设施配套,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深水试验水池,搭建了设施完善、技术先进、管理有序的研究平台,为承担国家重大预研和重大基础研究创造了国内一流的研究和开发条件。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和研究员12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12人,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多学科专业特长和自主创新精神、年龄结构合理的队伍,曾在2006年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导师团队称号,2007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海洋空间运载器系统技术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还被原国防科工委授予“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视频

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

观察级水下机器人
仿蛇形水下机器人,能够去到那些常人无法去的地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