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汉委奴国王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倭奴国王印东汉光武帝颁授给其属国奴国的一枚金制王印,为现存日本最古老的金制品。[1] 该印于天明四年(1784年)出土,现藏于日本福冈市立博物馆。这一重大历史发现标志著中古时期中日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曾被广泛引为中日交流的重要证据。

中原王朝对倭奴国颁发金印,表明历史上在日本列岛上众多政权的其中之一,的确作为中原王朝的属国而存在。中原王朝也不可能承认除了自身以外的任何“王朝”,只有中原王朝的皇帝才能称为“皇”,这是整个东亚世界的共识。

历史

汉代时,日本列岛分为诸多小国。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国众多邦国当中的奴国遣使朝贡,光武帝刘秀赐金印。“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乾隆四十九年(日本江户时代天明四年)甲辰二月二十三日,一来自叶崎{{#tag:ref|叶崎,位于九州北部筑前国那珂郡博多湾志贺岛,今日本福冈县糟屋郡志贺町。的农夫甚兵卫在整修自家水田时掘获此印{{#tag:ref|一说实际挖掘的是甚兵卫的两个佣工,秀治和喜平。。该印金质蛇纽,重约108克;印面2.34厘米见方,以阴刻篆体刻有“汉委奴国王”。

儒学者龟井南冥是第一个考证金印历史由来的学者,并将其献给了当时福冈藩的藩主黑田家。1931年昭和6年),日本指定该印为国宝二战后再于1956年定为一级国宝。1978年,黑田家将金印捐给福冈市。1979年福冈市美术馆收藏金印,1990年改由福冈市博物馆收藏。

金印的真假

由于金印为日本最老的金制品,而且当时日本缺乏文字记载,因此不少学者认为金印是伪造的,直到不同地方的金印与“汉委(倭)奴国王”印比较之后,才确认其为真迹。

西汉东汉四百年的历史之中,东亚出土三颗金印,发现于不同的地点和年代。除了“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以外,还有云南昆明石寨山汉墓所出土的“滇王之印”和江苏扬州邢江县甘泉二号汉墓出土的“广陵王玺”。

“广陵王玺”是在 1981 年于甘泉二号汉墓附近的田间意外的发现,后来根据汉墓中铜器上的年号,推测金印是在光武帝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赐予儿子广陵王刘荆

广陵王玺”与“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制作的时间相近,而且印的尺寸与文字的雕刻手法都很相似,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来自同一个工匠或是作坊,由此也间接证实“汉委(倭)奴国王”印的真实性。[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