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村生活的古风古韵(杨秀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村生活的古风古韵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江村生活的古风古韵》中国当代作家杨秀廷的散文。

作品欣赏

江村生活的古风古韵

一个村庄的转型,也是一个时代的转型。借助当下生活呈现的细节,我们可以靠近历史的现场。

古人云:“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卦治村中重修的两座宗祠,载一方水土,系一方文化,沿袭木商文化建筑的徽派风格,再现了这个江村的古风古韵。龙氏宗祠的大门上,“卦山巍巍武陵之遗风至振;治江濯濯敦厚之雅范长垂”的对联,踵武前贤,以启后人,寄托着后裔亲穆存心的情怀。而文氏宗祠大门旁,贴着“集资修路”的“红榜”,彰显的是“勷助公益”的善举。红纸上写有九十四个人的名字及捐款数额,最多的一人捐了一万三千元,最少的为一百元,共四万一千二百元。

寻访其间,我的内心涌起一种感动。古仁人所追求的“德行称者、风节闻者、事功显者”的境界,我在这几张红纸上的字里行间,谛听到了超越时空的回应。一座木商码头的风华滋养,族群公共情怀的彰显,村寨文化价值的建构,自然与生命节律的圆融,臻臻簇簇,葳蕤生辉。不同的姓氏,共同赓续属于这个村落的精神气质,无论世易时移与人间聚散,亲山水、敬草木、护家园的情怀,已潜移默化为族群记忆中最温暖的精神回望。

循着新建的村道走进一户赵姓人家的庭院,我不由停下脚步。院子约莫三十余平方米,全用旧石板铺墁,整个院子布局规整,古意氤氲,其中有三块铺在门前的大石板,每块长三米多宽一米多,岁月行走的光影隐约其间。这些石板,原铺在赵家古民居院落里,移迁时,老房子拆掉了,人们把石板搬来了新居,让往事与当下互相陪伴,也相互温暖。主人说:“这些石板是老辈人留下来的,我们搬来放在家门口,给子孙后代作个纪念。”这样的历史移位,移走的是时空与物件,生根的却是眷顾和守望。

微微细雨中的卦治中码头,十多个村民正在分牛肉,他们十三户人家共花了七千块钱买了一头黄牛。那是辛劳一年的农家人冬至节里对自己的犒劳。冬至正是“一阳初动,万物未生”之时,是农历中极重要的一个节气,苗族的历法则把冬至当作新年。江畔人家,历来有吃牛羊肉御寒祛湿的习俗。

那头看似尚未成年的黄牛,因为两只角向后弯曲生长,锋利的牛角尖已经生长进牛头里。牛角戳进牛头皮的地方,破出两个圆洞,结着层层血痂。牛眼大大地睁着,触目之间,便觉惊心。七十四岁的王世忠老人说:“老辈人经常讲‘吃饭要晓得牛辛苦’,教育我们要爱惜耕牛,记得牛辛苦劳累帮我们犁田。可惜这头牛做不了活路,看它活着的样子也是蛮可怜的。没办法。”

分牛肉的过程很简单,他们采取了抓阄的方式。制阄的中年人说:“抓阄是祖辈留下的古理。在这老码头上,以前扛木头、扎木棑,分活路,分柴火,都是抓阄,老规矩。大家都认这个理。”果然,各家男女按阄取物,并无二话。那场景,那神态,颇有木商老码头人讲求规矩、信守契约的遗风。

公路边的一间小店里,几张小木桌上,盘碟酱醋,井井有条,五十来岁的龙姓村妇卖米粉,“一天就卖二三十斤粉,找样事情来做解酿(解闷),也方便在木材厂做工的人。”她笑着说,大方热情中显得干练而朴实。她家祖上在卦治开“歇店”接待木商,那栋已有上百年的祖屋木柱上,曾留有客商住店时敲下的几十个“斧印”。一枚“斧印”代表一家木商,那是木商码头人家的荣光,也是后人骄傲的“谈资”。而今,一间小店的营生,靠的是嘴甜手勤脚快,也算是传承了祖上“做买卖”的衣钵。

午后的卦治,冬雨初歇,江雾、山岚渐渐散去,山色空蒙,碧江如练,依山傍水的村居和古树,在自然的显影中慢慢清晰,一幅调性清新的水墨画于天地间徐徐展开。

时光流走,山河日新。“山客”“水客”经行处,只有青山似故人。 [1]

作者简介

杨秀廷,贵州省锦屏县委政研室原主任,贵州省作协会员,202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