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村生活的古風古韻(楊秀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村生活的古風古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江村生活的古風古韻》中國當代作家楊秀廷的散文。

作品欣賞

江村生活的古風古韻

一個村莊的轉型,也是一個時代的轉型。藉助當下生活呈現的細節,我們可以靠近歷史的現場。

古人云:「和羹之美,在於合異。」卦治村中重修的兩座宗祠,載一方水土,系一方文化,沿襲木商文化建築的徽派風格,再現了這個江村的古風古韻。龍氏宗祠的大門上,「卦山巍巍武陵之遺風至振;治江濯濯敦厚之雅範長垂」的對聯,踵武前賢,以啟後人,寄託着後裔親穆存心的情懷。而文氏宗祠大門旁,貼着「集資修路」的「紅榜」,彰顯的是「勷助公益」的善舉。紅紙上寫有九十四個人的名字及捐款數額,最多的一人捐了一萬三千元,最少的為一百元,共四萬一千二百元。

尋訪其間,我的內心湧起一種感動。古仁人所追求的「德行稱者、風節聞者、事功顯者」的境界,我在這幾張紅紙上的字裡行間,諦聽到了超越時空的回應。一座木商碼頭的風華滋養,族群公共情懷的彰顯,村寨文化價值的建構,自然與生命節律的圓融,臻臻簇簇,葳蕤生輝。不同的姓氏,共同賡續屬於這個村落的精神氣質,無論世易時移與人間聚散,親山水、敬草木、護家園的情懷,已潛移默化為族群記憶中最溫暖的精神回望。

循着新建的村道走進一戶趙姓人家的庭院,我不由停下腳步。院子約莫三十餘平方米,全用舊石板鋪墁,整個院子布局規整,古意氤氳,其中有三塊鋪在門前的大石板,每塊長三米多寬一米多,歲月行走的光影隱約其間。這些石板,原鋪在趙家古民居院落里,移遷時,老房子拆掉了,人們把石板搬來了新居,讓往事與當下互相陪伴,也相互溫暖。主人說:「這些石板是老輩人留下來的,我們搬來放在家門口,給子孫後代作個紀念。」這樣的歷史移位,移走的是時空與物件,生根的卻是眷顧和守望。

微微細雨中的卦治中碼頭,十多個村民正在分牛肉,他們十三戶人家共花了七千塊錢買了一頭黃牛。那是辛勞一年的農家人冬至節里對自己的犒勞。冬至正是「一陽初動,萬物未生」之時,是農曆中極重要的一個節氣,苗族的曆法則把冬至當作新年。江畔人家,歷來有吃牛羊肉禦寒祛濕的習俗。

那頭看似尚未成年的黃牛,因為兩隻角向後彎曲生長,鋒利的牛角尖已經生長進牛頭裡。牛角戳進牛頭皮的地方,破出兩個圓洞,結着層層血痂。牛眼大大地睜着,觸目之間,便覺驚心。七十四歲的王世忠老人說:「老輩人經常講『吃飯要曉得牛辛苦』,教育我們要愛惜耕牛,記得牛辛苦勞累幫我們犁田。可惜這頭牛做不了活路,看它活着的樣子也是蠻可憐的。沒辦法。」

分牛肉的過程很簡單,他們採取了抓鬮的方式。制鬮的中年人說:「抓鬮是祖輩留下的古理。在這老碼頭上,以前扛木頭、扎木棑,分活路,分柴火,都是抓鬮,老規矩。大家都認這個理。」果然,各家男女按鬮取物,並無二話。那場景,那神態,頗有木商老碼頭人講求規矩、信守契約的遺風。

公路邊的一間小店裡,幾張小木桌上,盤碟醬醋,井井有條,五十來歲的龍姓村婦賣米粉,「一天就賣二三十斤粉,找樣事情來做解釀(解悶),也方便在木材廠做工的人。」她笑着說,大方熱情中顯得幹練而樸實。她家祖上在卦治開「歇店」接待木商,那棟已有上百年的祖屋木柱上,曾留有客商住店時敲下的幾十個「斧印」。一枚「斧印」代表一家木商,那是木商碼頭人家的榮光,也是後人驕傲的「談資」。而今,一間小店的營生,靠的是嘴甜手勤腳快,也算是傳承了祖上「做買賣」的衣缽。

午後的卦治,冬雨初歇,江霧、山嵐漸漸散去,山色空濛,碧江如練,依山傍水的村居和古樹,在自然的顯影中慢慢清晰,一幅調性清新的水墨畫於天地間徐徐展開。

時光流走,山河日新。「山客」「水客」經行處,只有青山似故人。 [1]

作者簡介

楊秀廷,貴州省錦屏縣委政研室原主任,貴州省作協會員,202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第二期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學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