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传师」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1: 行 11:
 
}}
 
}}
 
   
 
   
'''沈传师'''(769-835),唐代书法家。字子言。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 唐德[[宗贞]]元(785~805)末举进士,历太子校书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宝历元年(825)入拜[[尚书右丞]]、[[吏部侍郎]]。
+
'''沈传师'''(769-835),唐代书法家。字子言。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 唐德[[宗贞]]元(785~805)末举进士,历太子校书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宝历元年(825)入拜[[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工正、行、草,皆有楷法。朱长文《续书断》把它和[[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并列为妙品。<ref>[http://www.shufazidian.com/j.php?ID=369 沈传师],书法字典</ref>
 
 
工正、行、草,皆有楷法。朱长文《续书断》把它和[[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并列为妙品。
 
  
 
== 前人评价 ==
 
== 前人评价 ==
行 25: 行 23:
  
 
===与柳公权书法的比较===
 
===与柳公权书法的比较===
 楷书《柳州罗池庙碑》为沈传师53岁时所书,碑文由大文学家[[韩愈 ]]写,纪念颂扬柳宗元被贬任柳州刺史所做的政绩。碑立于罗池庙内,碑石早已不存,至于何年遭毁,现无从查考,今所见拓本乃据清何绍基旧藏宋拓孤本一册影印。浏览此碑书法,气息清劲圆润、骨法神健,结字虽较为瘦削,然挺健秀朗,肉藏于筋,略无枯瘠之垢病。乍一看,近似柳(公权)书,但细察与柳书有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柳书中宫过于内敛,紧缩得让人心中发慌,沈书却无此特征,虽然中宫也稍作内敛,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较宽松的。另一个与柳书不同点即在结构上,沈氏书法结体多呈左低右高势,且略向右欹侧,当然,此碑书法也确实存在与柳氏书法相同的地方,其中竖弯钩、点、撇、捺、悬针竖等用笔和一些字的结体如"言"字旁,"诏"、"柳"、"师"、"不"等与柳书如出一辙,究竟是谁影响了谁?请看王铎跋此拓本的一句话"沈书寡觌,本[[虞永兴]],[[柳诚悬]]、[[欧率更]],合为一家"。如果王铎的话可信,显然沈师承了柳,然据《旧唐书》柳公权本传推测,柳(公权)小于沈传师九岁,同时,本传有一段话也耐人寻味,"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说不定这"近代笔法"里就包括沈传师在内。如捡柳书《李晟碑》与《罗池庙碑》对照,用笔与结字即颇为仿佛。看来王铎的沈"本"柳公权是要打折扣的。黄鲁直在论唐代书法时,曾说"唐初字学劲健得晋宋风,开元后变为肥厚,元和后柳、沈之徒复尚清劲"。可见柳、沈都是力"矫肥厚之病"以尚"清劲"为美的书家,若用今天的话来说,在当时柳、沈都是极富有创新精神的书家。这样看来,柳、沈书风的相近也就不足为怪了。
+
 楷书《柳州罗池庙碑》为沈传师53岁时所书,碑文由大文学家[[韩愈]] 写,纪念颂扬柳宗元被贬任柳州刺史所做的政绩。碑立于罗池庙内,碑石早已不存,至于何年遭毁,现无从查考,今所见拓本乃据清何绍基旧藏宋拓孤本一册影印。浏览此碑书法,气息清劲圆润、骨法神健,结字虽较为瘦削,然挺健秀朗,肉藏于筋,略无枯瘠之垢病。乍一看,近似柳(公权)书,但细察与柳书有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柳书中宫过于内敛,紧缩得让人心中发慌,沈书却无此特征,虽然中宫也稍作内敛,但总体来说,还是属于较宽松的。另一个与柳书不同点即在结构上,沈氏书法结体多呈左低右高势,且略向右欹侧,当然,此碑书法也确实存在与柳氏书法相同的地方,其中竖弯钩、点、撇、捺、悬针竖等用笔和一些字的结体如"言"字旁,"诏"、"柳"、"师"、"不"等与柳书如出一辙,究竟是谁影响了谁?请看王铎跋此拓本的一句话"沈书寡觌,本[[虞永兴]],[[柳诚悬]]、[[欧率更]],合为一家"。如果王铎的话可信,显然沈师承了柳,然据《旧唐书》柳公权本传推测,柳(公权)小于沈传师九岁,同时,本传有一段话也耐人寻味,"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说不定这"近代笔法"里就包括沈传师在内。如捡柳书《李晟碑》与《罗池庙碑》对照,用笔与结字即颇为仿佛。看来王铎的沈"本"柳公权是要打折扣的。黄鲁直在论唐代书法时,曾说"唐初字学劲健得晋宋风,开元后变为肥厚,元和后柳、沈之徒复尚清劲"。可见柳、沈都是力"矫肥厚之病"以尚"清劲"为美的书家,若用今天的话来说,在当时柳、沈都是极富有创新精神的书家。这样看来,柳、沈书风的相近也就不足为怪了。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唐朝人物]]
+
<references />
 +
[[Category: 唐朝 军政 人物]]
 +
[[Category: 唐朝书法家]]

於 2020年3月7日 (六) 11:33 的最新修訂

沈傳師
出生 公元769年
國籍 唐德宗貞元
知名於 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等並列為妙品
知名作品 《柳州羅池廟碑》
《游道林嶽麓寺詩》
柳州石井銘》

沈傳師(769-835),唐代書法家。字子言。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一說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 唐德宗貞元(785~805)末舉進士,歷太子校書郎、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湖南觀察使。寶曆元年(825)入拜尚書右丞吏部侍郎。工正、行、草,皆有楷法。朱長文《續書斷》把它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等並列為妙品。[1]

前人評價

朱長文《續書斷》把它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等並列為妙品。宋歐陽修《六一題跋》雲:"傳師書非一體,放逸可愛。"宋代米芾對他人的書法很少許可,但對沈傳師極為推崇。說沈的書法"如龍游天表,虎踞溪旁,精神自若,骨法清虛。"人稱中唐以後沈書最佳,米芾自稱學大書以沈傳師為主。陶宗儀《書史會要》稱其"善楷、隸、行、草,以書自名"。

書法特點

手跡與成就

傳世書跡有《羅池廟碑》、《游道林嶽麓寺詩》、《柳州石井銘》等。《羅池廟碑》,唐長慶元年(821)

正月立。韓愈撰、沈傳師書、陳曾篆額。舊在廣西柳州,久佚。僅清何紹基藏宋拓孤本傳世。日本博文堂有珂羅版影印本。此碑書法秀潤妍美,清勁有神,字型雖瘦,然筋而藏肉,略無枯瘠之態,極為可愛。唐代後期是書法的蕭條時期,但以沈傳師為代表的"矯肥"派,顯然多少也給沉悶的書壇帶來一些活力,也給柳公權創"柳體"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與柳公權書法的比較

楷書《柳州羅池廟碑》為沈傳師53歲時所書,碑文由大文學家韓愈撰寫,紀念頌揚柳宗元被貶任柳州刺史所做的政績。碑立於羅池廟內,碑石早已不存,至於何年遭毀,現無從查考,今所見拓本乃據清何紹基舊藏宋拓孤本一冊影印。瀏覽此碑書法,氣息清勁圓潤、骨法神健,結字雖較為瘦削,然挺健秀朗,肉藏於筋,略無枯瘠之垢病。乍一看,近似柳(公權)書,但細察與柳書有着根本的區別,那就是柳書中宮過於內斂,緊縮得讓人心中發慌,沈書卻無此特徵,雖然中宮也稍作內斂,但總體來說,還是屬於較寬鬆的。另一個與柳書不同點即在結構上,沈氏書法結體多呈左低右高勢,且略向右欹側,當然,此碑書法也確實存在與柳氏書法相同的地方,其中豎彎鈎、點、撇、捺、懸針豎等用筆和一些字的結體如"言"字旁,"詔"、"柳"、"師"、"不"等與柳書如出一轍,究竟是誰影響了誰?請看王鐸跋此拓本的一句話"沈書寡覿,本虞永興柳誠懸歐率更,合為一家"。如果王鐸的話可信,顯然沈師承了柳,然據《舊唐書》柳公權本傳推測,柳(公權)小於沈傳師九歲,同時,本傳有一段話也耐人尋味,"公權初學王書,遍閱近代筆法,體勢勁媚,自成一家"。說不定這"近代筆法"里就包括沈傳師在內。如撿柳書《李晟碑》與《羅池廟碑》對照,用筆與結字即頗為仿佛。看來王鐸的沈"本"柳公權是要打折扣的。黃魯直在論唐代書法時,曾說"唐初字學勁健得晉宋風,開元後變為肥厚,元和後柳、沈之徒復尚清勁"。可見柳、沈都是力"矯肥厚之病"以尚"清勁"為美的書家,若用今天的話來說,在當時柳、沈都是極富有創新精神的書家。這樣看來,柳、沈書風的相近也就不足為怪了。

參考資料

  1. 沈傳師,書法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