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家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家营镇北京市延庆区下辖镇,地处延庆区中部,介于东经116°00'18"~116°05′34″,北纬40°27'20"~40°31'15″之间。东临永宁镇,南与井庄镇、大榆树镇接壤,西邻延庆镇,北靠旧县镇、张山营镇。镇域面积31.02平方千米。

沈家营地区大部分村落建于明代,为明代的军屯或民屯。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沈家营地区解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属延庆县二区。1953年,在区域内建王泉营、苏庄2乡。1954年修官厅水库时,淹没区的王化营搬迁至此,形成东王化营、西王化营2村。1956年,并入延庆镇。1958年3月,并入靳家堡乡。8月,又合并到灯塔(延庆)人民公社,为沈家营大队。1961年7月,成立沈家营人民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2000年7月1日,乡改镇。截至2018年末,沈家营镇有户籍人口12373人。截至2020年6月,沈家营镇下辖3个社区和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冯庄村北。

2011年末,沈家营镇批发零售业总产值6490万元。交通运输仓储业总产值5586万元。住宿及餐饮业总产值6095万元。财政总收入47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4.3万元,增值税276.4万元,企业所得税84.8万元。年末有北京农商银行1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办事处。[1]

建置沿革

沈家营地区大部分村落建于明代,为明代的军屯或民屯。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沈家营地区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沈家营地区属延庆县二区。

1953年,在沈家营地区区域内建王泉营、苏庄2乡。

1954年修官厅水库时,淹没沈家营地区的王化营搬迁至此,形成东王化营、西王化营2村。

1956年,沈家营地区并入延庆镇。

1958年3月,沈家营地区并入靳家堡乡。8月,又合并到灯塔(延庆)人民公社,为沈家营大队。

1961年7月,沈家营地区成立沈家营人民公社。

1983年,沈家营公社改乡。

2000年7月1日,沈家营乡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沈家营镇辖沈家营、东王化营、冯庄、新合营曹官营、临河、香村营、北老君堂、兴安堡魏家营、连家营、前吕庄、后吕庄、马匹营、孙庄、下郝庄、北梁、八里店、西王化营、河东、下花园、上花园2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7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沈家营镇下辖3个社区和2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冯庄村北。[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沈家营镇地处延庆区中部,介于东经116°00'18"~116°05′34″,北纬40°27'20"~40°31'15″之间。东临永宁镇,南与井庄镇、大榆树镇接壤,西邻延庆镇,北靠旧县镇、张山营镇。镇域面积31.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沈家营镇地处延庆盆地中部,妫水河北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

沈家营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夏季多雨。多年平均气温8.5℃,1月平均气温-8.8℃。7月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水量49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月至8月,8月最多。

水文

沈家营镇境内河道属妫水河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妫水河,从东至西流经香村营、北老君堂、魏家营、连家营、曹官营、临河6个村,长度9千米,年均流量1.5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沈家营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冰雹等。风灾年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7月至9月。

人口

2011年末,沈家营镇辖区总人口1202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88人,城镇化率24.9%。另有流动人口1101人。总人口中,男性6129人,占51%。女性5892人,占49%。14岁以下1222人,占10.2%。15-64岁9427人,占78.4%。65岁以上1372人,占11.4%。

2011年,沈家营镇人口出生率8.7‰,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1.8‰。

至2017年末,沈家营镇有户籍人口11457人。

至2018年末,沈家营镇有户籍人口12373人。[3]

经济

农业

沈家营镇共有耕地面积2万亩,人均1.7亩。林地面积3103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1907.2万元,比上年增长5.3%。2011年,生产粮食9827.8吨,其中玉米9727.1吨,高粱15吨,谷子75.7吨,

沈家营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药材等。

2011年,沈家营镇共有蔬菜种植面积2592亩,产量7726.5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辣椒、西红柿、胡萝卜、茄子、黄瓜等,其中大白菜5356吨,辣椒90吨。

沈家营镇畜牧业以生猪、奶牛、羊、蛋鸡饲养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3748头,年末存栏9232头。羊饲养量2232只,年末存栏1386头。2011年,生产肉类1367.9吨,其中猪肉1089.6吨,牛肉79吨,羊肉26吨。禽蛋177.8吨,鲜奶5699吨。畜牧业总产值8072.8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8%。

截至2011年末,沈家营镇累计造林5.5万亩,其中防护林19516.5亩,经济林3195.28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8万株,林木覆盖率35.3%,活立木蓄积量38898.3万立方米。

2011年,沈家营镇水果种植面积2749亩,主要品种有梨、葡萄、桃、苹果、鲜杏,其中梨产量5吨,葡萄产量6吨。

2011年,沈家营镇共有大型农业机械16台。农民人均纯收入13088.3元。

工业

2011年,沈家营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工业增加值7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4家,职工947人。

商业外贸

2011年末,沈家营镇批发零售业总产值6490万元。交通运输仓储业总产值5586万元。住宿及餐饮业总产值6095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沈家营镇财政总收入47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14.3万元,增值税276.4万元,企业所得税84.8万元。年末有北京农商银行1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办事处。[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03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1所,在校生371人,专任教师5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79人,专任教师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1所,招生90人,在校生90人。民办学校1所,为庆源打工子弟学校,在校生298人,专任教师26人。

2011年,沈家营镇共有教育经费达2126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114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文化艺术团体8个,会员370个。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22个,藏书45000册。村级数字电影放映厅22个,年放映1300场次,观众达6.5万人次。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4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兴安堡村传承百年的“九曲黄河灯”和北老君堂村旱船等。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体育场地22处,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农民趣味运动会。22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广播喇叭88只,入户率100%,通响率100%。有线电视全覆盖。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临时照料床位10个。专业卫生人员20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末,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沈家营镇共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户,人数20人,支出4.9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人次,共支出330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3户,人数384人,支出104.1万元。农村五保户数17户,人数18人,支出7.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0人次,共支出1丄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56人次,支出11800元。

2011年,沈家营镇共有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7人次,共发放抚恤补助金11万元。残疾人康复中心1个、爱心家园1个、爱心超市1个,社区服务站22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2万元,接收捐赠棉衣棉被70件。新增就业人员40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60.4%。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邮政投递点22个,乡村通邮率100%。

2011年末,沈家营镇铺设干线水管共有7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月人均生活用水1.5吨。污水处理厂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200吨。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公园1个,公园面积20亩,园林绿地面积20亩。[5]

交通运输

沈家营镇共有县级公路6条,总长37千米。镇级公路59条,总长57.2千米。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道路总长度94.2千米。桥梁9座。

2011年末,沈家营镇共有公交汽车线路5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