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沈家營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沈家營鎮北京市延慶區下轄鎮,地處延慶區中部,介於東經116°00'18"~116°05′34″,北緯40°27'20"~40°31'15″之間。東臨永寧鎮,南與井莊鎮、大榆樹鎮接壤,西鄰延慶鎮,北靠舊縣鎮、張山營鎮。鎮域面積31.02平方千米。

沈家營地區大部分村落建於明代,為明代的軍屯或民屯。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沈家營地區解放。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屬延慶縣二區。1953年,在區域內建王泉營、蘇莊2鄉。1954年修官廳水庫時,淹沒區的王化營搬遷至此,形成東王化營、西王化營2村。1956年,併入延慶鎮。1958年3月,併入靳家堡鄉。8月,又合併到燈塔(延慶)人民公社,為沈家營大隊。1961年7月,成立沈家營人民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2000年7月1日,鄉改鎮。截至2018年末,沈家營鎮有戶籍人口12373人。截至2020年6月,沈家營鎮下轄3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馮莊村北。

2011年末,沈家營鎮批發零售業總產值6490萬元。交通運輸倉儲業總產值5586萬元。住宿及餐飲業總產值6095萬元。財政總收入475.5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14.3萬元,增值稅276.4萬元,企業所得稅84.8萬元。年末有北京農商銀行1家金融機構開設了辦事處。[1]

建置沿革

沈家營地區大部分村落建於明代,為明代的軍屯或民屯。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沈家營地區解放。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沈家營地區屬延慶縣二區。

1953年,在沈家營地區區域內建王泉營、蘇莊2鄉。

1954年修官廳水庫時,淹沒沈家營地區的王化營搬遷至此,形成東王化營、西王化營2村。

1956年,沈家營地區併入延慶鎮。

1958年3月,沈家營地區併入靳家堡鄉。8月,又合併到燈塔(延慶)人民公社,為沈家營大隊。

1961年7月,沈家營地區成立沈家營人民公社。

1983年,沈家營公社改鄉。

2000年7月1日,沈家營鄉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沈家營鎮轄沈家營、東王化營、馮莊、新合營曹官營、臨河、香村營、北老君堂、興安堡魏家營、連家營、前呂莊、後呂莊、馬匹營、孫莊、下郝莊、北梁、八里店、西王化營、河東、下花園、上花園2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沈家營鎮下轄3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馮莊村北。[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沈家營鎮地處延慶區中部,介於東經116°00'18"~116°05′34″,北緯40°27'20"~40°31'15″之間。東臨永寧鎮,南與井莊鎮、大榆樹鎮接壤,西鄰延慶鎮,北靠舊縣鎮、張山營鎮。鎮域面積31.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沈家營鎮地處延慶盆地中部,媯水河北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

氣候

沈家營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冬季寒冷,夏季多雨。多年平均氣溫8.5℃,1月平均氣溫-8.8℃。7月平均氣溫23℃。年平均降水量49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月至8月,8月最多。

水文

沈家營鎮境內河道屬媯水河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媯水河,從東至西流經香村營、北老君堂、魏家營、連家營、曹官營、臨河6個村,長度9千米,年均流量1.5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沈家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冰雹等。風災年均發生3次,主要發生在7月至9月。

人口

2011年末,沈家營鎮轄區總人口1202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88人,城鎮化率24.9%。另有流動人口1101人。總人口中,男性6129人,占51%。女性5892人,占49%。14歲以下1222人,占10.2%。15-64歲9427人,占78.4%。65歲以上1372人,占11.4%。

2011年,沈家營鎮人口出生率8.7‰,人口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長率1.8‰。

至2017年末,沈家營鎮有戶籍人口11457人。

至2018年末,沈家營鎮有戶籍人口12373人。[3]

經濟

農業

沈家營鎮共有耕地面積2萬畝,人均1.7畝。林地面積3103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1907.2萬元,比上年增長5.3%。2011年,生產糧食9827.8噸,其中玉米9727.1噸,高粱15噸,穀子75.7噸,

沈家營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藥材等。

2011年,沈家營鎮共有蔬菜種植面積2592畝,產量7726.5噸,主要品種有大白菜、辣椒、西紅柿、胡蘿蔔、茄子、黃瓜等,其中大白菜5356噸,辣椒90噸。

沈家營鎮畜牧業以生豬、奶牛、羊、蛋雞飼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3748頭,年末存欄9232頭。羊飼養量2232隻,年末存欄1386頭。2011年,生產肉類1367.9噸,其中豬肉1089.6噸,牛肉79噸,羊肉26噸。禽蛋177.8噸,鮮奶5699噸。畜牧業總產值8072.8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7.8%。

截至2011年末,沈家營鎮累計造林5.5萬畝,其中防護林19516.5畝,經濟林3195.28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8萬株,林木覆蓋率35.3%,活立木蓄積量38898.3萬立方米。

2011年,沈家營鎮水果種植面積2749畝,主要品種有梨、葡萄、桃、蘋果、鮮杏,其中梨產量5噸,葡萄產量6噸。

2011年,沈家營鎮共有大型農業機械16台。農民人均純收入13088.3元。

工業

2011年,沈家營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1億元,比上年增長12%,工業增加值7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6%。5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4家,職工947人。

商業外貿

2011年末,沈家營鎮批發零售業總產值6490萬元。交通運輸倉儲業總產值5586萬元。住宿及餐飲業總產值6095萬元。

財政金融

2011年,沈家營鎮財政總收入475.5萬元,比上年增長10.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14.3萬元,增值稅276.4萬元,企業所得稅84.8萬元。年末有北京農商銀行1家金融機構開設了辦事處。[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03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1所,在校生371人,專任教師5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79人,專任教師5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等學校舉辦的成人教育機構1所,招生90人,在校生90人。民辦學校1所,為慶源打工子弟學校,在校生298人,專任教師26人。

2011年,沈家營鎮共有教育經費達212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114萬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文化藝術團體8個,會員370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22個,藏書45000冊。村級數字電影放映廳22個,年放映1300場次,觀眾達6.5萬人次。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4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2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興安堡村傳承百年的「九曲黃河燈」和北老君堂村旱船等。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體育場地22處,社會體育指導員1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農民趣味運動會。22個行政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廣播喇叭88隻,入戶率100%,通響率100%。有線電視全覆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臨時照料床位10個。專業衛生人員20人,其中執業醫師5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末,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沈家營鎮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戶,人數20人,支出4.9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人次,共支出330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43戶,人數384人,支出104.1萬元。農村五保戶數17戶,人數18人,支出7.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3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0人次,共支出1丄4萬元。農村臨時救濟56人次,支出11800元。

2011年,沈家營鎮共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7人次,共發放撫恤補助金11萬元。殘疾人康復中心1個、愛心家園1個、愛心超市1個,社區服務站22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2萬元,接收捐贈棉衣棉被70件。新增就業人員404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1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60.4%。

基礎設施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郵政投遞點22個,鄉村通郵率100%。

2011年末,沈家營鎮鋪設幹線水管共有7千米,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月人均生活用水1.5噸。污水處理廠2座,日污水處理能力200噸。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公園1個,公園面積20畝,園林綠地面積20畝。[5]

交通運輸

沈家營鎮共有縣級公路6條,總長37千米。鎮級公路59條,總長57.2千米。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道路總長度94.2千米。橋樑9座。

2011年末,沈家營鎮共有公交汽車線路5條。

參考文獻